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跪著看完!首個民族樂器文化競技真人秀《國樂大典》厲害爆了!

民族自信, 首先是文化自信。 正因為如此, 有望成為民樂版《我是歌手》的廣東衛視民樂文化競技真人秀——《國樂大典》橫空出世, 將於2018年在廣東衛視播出。

其中,擔任節目“鑒賞團嘉賓”的國樂大師方錦龍25日在“2017年二沙島戶外音樂季”已率先亮相演出,吸引眾多擁躉到場。 當天接受採訪時,方錦龍透露節目中會展示大批民族樂器,也會有高水準的表演。 對於國樂教育,他更提出應該從娃娃抓起。

方錦龍介紹說,《國樂大典》這檔節目內容圍繞民樂,會非常接地氣,而且來參賽的樂隊全都是高水準的樂隊,一定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事實上,方錦龍從事國樂演奏和普及工作已經40年,吹拉彈唱樣樣精通。 對於節目內容,他希望不只是停留在國樂表演競技的層面上,更應該是一次國樂的普及,“我們要寓教於樂,要有正能量,先輩九千年前就發明了民樂器,比西方早太多了,這些寶貝都會一一展示,讓觀眾大開眼界,從而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他還批評說,現在大家一提到高雅藝術,就想到西方古典樂,這個視野很狹窄,“中西方文化各有優勢,咱們崇洋不媚外,不要一說我們自己的東西就是土。 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我們的文化歷史沒有斷層,尤其是音樂,從某種意義上已經超越了西方,我們要有自信,一定要引導大家的審美。 ”如今很多小孩都是從小學小提琴、鋼琴等,方錦龍說,應該讓孩子們從小也接觸國樂,“我不反對孩子們去接觸西方音樂,但我覺得每個人可以掌握一門中國樂器。 琴棋書畫,琴在第一位,我們不能為音樂而音樂,通過國樂去學習中國文化,比如國畫、國學、唐詩宋詞,這些都是相通的。

《國樂大典》將以傳統民族樂器, 演奏中國經典音樂曲目, 殘酷的12場PK對決, 選出6支中國頂級民樂樂隊將榮登國家大劇院國家舞臺。

據瞭解,《國樂大典》的擬邀嘉賓陣容還有不少“殿堂級”人物,包括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格萊美獎得主吳彤、德國作曲家老鑼、曾任《中國好歌曲》音樂總監的撈仔等,而節目特別設計的角色“尋樂人”則是梁永斌,他會站在觀眾的角度,探尋博大精深的國樂世界。

參與節目PK的10支樂隊,也是節目組從不同地域和流派中挑選出的高手。 有擅長5種民族樂器的“五色風樂隊”、歌唱家龔琳娜帶領的龔鑼新藝術樂團、演奏禪樂和宮廷樂的“女子水晶樂坊”以及國內演奏馬頭琴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團體“神駿樂團”等,高水準的國樂隊將同場競技,主辦方稱,“節目可以理解為國樂版《我是歌手》”。

“國樂天王”方錦龍先生, 在11月7日《廣東衛視2018合作資源說明會》上, 用一段國樂Freestyle, 淋漓盡致地把國樂之美展現在觀眾面前, 帶給大家無窮無盡的聽覺震撼, 為廣東衛視《國樂大典》喝彩!在節目的編排上, 年輕而又有想法的編導們表示:拒絕枯燥的專業大賽, 拒絕簡單的樂器比拼!將傳統的美學用現代的方法演繹。

真實的情境演繹。 他們會重建一個古代的空間, 用古典的音樂和如夢似幻的場景, 帶觀眾“夢回唐朝”“穿越清朝”, 回到最傳統的中國,享受最地道的中國音樂。

視頻載入中...

整合多重藝術形式,他們會打破音樂節目之中只有樂器演奏的傳統格局,將把國樂、吟唱、舞蹈、戲曲、話劇、詩賦等文化元素全部割裂,重新融合。

用年輕表達傳統。他們會將經典的國樂作品,重新配器編曲,融入嘻哈、爵士、布魯斯、EDM等流行文化符號,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受眾,總有一首音樂會打動你。

參加《國樂大典》比拼的10支樂隊也是節目組訪遍全國大江南北挑選出的高手,同時也是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其中有擅長五種民族樂器的五色風樂隊,有演奏禪樂、宮廷樂的女子水晶樂坊,有國內演奏馬頭琴最有代表的音樂團體——“神駿樂團”,有將地道的中國民族樂器與現代樂器及元素相結合的上海月之源戰隊,還有獨具中國嶺南特色的廣東民族樂團,甚至還請到了被稱為“香港中阮第一人”的雷群安老師召集的名家樂隊等等,比賽陣容讓人十分期待。

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角色——“尋樂人”。“尋樂人”梁永斌會站在觀眾的角度帶領觀眾真正去瞭解、探訪、求索國樂文化,陪同觀眾一起探尋博大精深的國樂世界。

節目的選曲標準必須是經典,並且並非完全是導演說了算,而是將選曲權交給了全網投票的觀眾,待選曲目有《萬馬奔騰》《百鳥朝鳳》《茉莉花》《鴻雁》《康定情歌》《阿詩瑪》《千年等一回》《濤聲依舊》等流傳已久的民樂、民歌或流行經典,個個都是“回憶殺”“眼淚殺”!甚至連節目的360位現場觀眾都是國內頂尖的觀眾,他們有的是音樂製作人、有的是音樂專業學生,有的是民樂研究者或愛好者,還有普通觀眾,當然他們都有不容易取悅的耳朵,掌握著淘汰戰隊的生殺大權

回到最傳統的中國,享受最地道的中國音樂。

視頻載入中...

整合多重藝術形式,他們會打破音樂節目之中只有樂器演奏的傳統格局,將把國樂、吟唱、舞蹈、戲曲、話劇、詩賦等文化元素全部割裂,重新融合。

用年輕表達傳統。他們會將經典的國樂作品,重新配器編曲,融入嘻哈、爵士、布魯斯、EDM等流行文化符號,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受眾,總有一首音樂會打動你。

參加《國樂大典》比拼的10支樂隊也是節目組訪遍全國大江南北挑選出的高手,同時也是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其中有擅長五種民族樂器的五色風樂隊,有演奏禪樂、宮廷樂的女子水晶樂坊,有國內演奏馬頭琴最有代表的音樂團體——“神駿樂團”,有將地道的中國民族樂器與現代樂器及元素相結合的上海月之源戰隊,還有獨具中國嶺南特色的廣東民族樂團,甚至還請到了被稱為“香港中阮第一人”的雷群安老師召集的名家樂隊等等,比賽陣容讓人十分期待。

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角色——“尋樂人”。“尋樂人”梁永斌會站在觀眾的角度帶領觀眾真正去瞭解、探訪、求索國樂文化,陪同觀眾一起探尋博大精深的國樂世界。

節目的選曲標準必須是經典,並且並非完全是導演說了算,而是將選曲權交給了全網投票的觀眾,待選曲目有《萬馬奔騰》《百鳥朝鳳》《茉莉花》《鴻雁》《康定情歌》《阿詩瑪》《千年等一回》《濤聲依舊》等流傳已久的民樂、民歌或流行經典,個個都是“回憶殺”“眼淚殺”!甚至連節目的360位現場觀眾都是國內頂尖的觀眾,他們有的是音樂製作人、有的是音樂專業學生,有的是民樂研究者或愛好者,還有普通觀眾,當然他們都有不容易取悅的耳朵,掌握著淘汰戰隊的生殺大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