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秋拍創新高 頂級藏家支招抓住收藏機遇

最近, 拍賣市場隨著各大拍行秋拍的進行火爆異常。 10月, 佳士得2017上海秋拍、香港蘇富比2017秋拍、保利香港2017年秋季拍賣會、中國嘉德香港2017秋季五周年慶典拍賣會先後收官, 成交額頻現佳績。

而紐約佳士得10月拍賣會、上海匡時2017秋季拍賣會、西泠拍賣2017秋季拍賣會、榮寶齋2017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中國嘉德2017秋季拍賣會也正蓄勢待發。

【秋拍市場上演激戰, 你爭我奪創新高】

今年的秋拍市場可以說是由一場又一場的激戰組成的。 佳士得2017上海秋拍, 總成交9858萬元人民幣, 成交率近85%。 香港蘇富比2017秋拍更將成交率擴大到了86%, 總成交額達31.5億港元, 漲幅高達43.1%, 並創造了16項世界拍賣紀錄。

在拍賣會上, 你爭我奪的場面屢屢發生, 堪比大片般精彩。 佳士得2017上海秋拍中, 趙無極晚年巨作《24.12.2002–雙聯作》因是一副罕見的大尺幅作品而備受矚目。 而趙無極作為唯一一個被西方美術界歸入主流當代藝術史的中國畫家,

其作品也在近兩年持續上漲。

現場《24.12.2002–雙聯作》經過長達近8分鐘的激烈爭奪, 最終以3360萬元成交, 這不僅成為全場價格最高的拍品, 也成為佳士得在內地舉行拍賣以來成交價最高的拍品。

(趙無極《24.12.2002–雙聯作》)

(趙無極《24.12.2002–雙聯作》)

而這樣的激戰在香港蘇富比2017秋拍上則上演的更為激烈。

一款Woolworth-Yard天然翡翠珠配鑽石項鍊亮相時, 一共有43位元電話競標者同時與場內藏家爭奪, 可以算是史無前例, 這也讓當場的拍賣官覺得十分興奮難忘。

以2.943億港元天價成交的北宋專為宮廷燒制的汝窯天青釉洗更是經過了多名競標者近20分鐘博弈, 才名花有主。 這不僅刷新了中國瓷器的世界拍賣紀錄, 更大幅提升了中國瓷器在國際拍賣中的重要地位。

(蘇富比工作人員展示北宋汝窯天青釉洗)

(蘇富比工作人員展示北宋汝窯天青釉洗)

【火爆拍品高價成交, 透露投資機會】

在拍賣市場激戰的背後, 我們從那些高價成交的拍品, 也不難察覺出一些投資的方向。

首先, 現當代藝術品在今年秋拍中可以說一炮打響。 佳士得“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夜拍總成交額為8314.8萬元, 35件拍品中成功成交作品30件, 同比去年增長35%。 香港蘇富比2017秋拍上, 朱沅芷、王鎮庚、蕭勤、李元佳、吾妻兼治郎、梁遠葦、上前智佑、樸棲甫、正延正俊、森田子龍、KAWS、阮嘉智、井上有一、鄧芬,

這14位藝術家也刷新了個人作品拍賣紀錄。 可見目前的拍賣市場, 對於喜愛現當代藝術的朋友, 絕對有著很好的投資機會。

(朱沅芷《工業之輪在紐約》)

(朱沅芷《工業之輪在紐約》)

同時, 中國古代畫市場也有著穩健的市場表現。 香港蘇富比2017秋拍中, 元代張雨的《致伯清信劄》以2650萬港元成交, 成為了當場最高成交價的拍品。而香港蘇富比2017秋拍的中國古代書畫拍賣總成交額也高達1.2億港元。中國古代書畫持續穩定的走高趨勢非常值得關注。

(元代張雨《致伯清信劄》)

(元代張雨《致伯清信劄》)

比書畫等藝術品更易保存的珠寶首飾也在今年秋拍上大放異彩。2017蘇富比“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秋拍總成交額達5.04億港元。其中一枚名師設計的“緬甸鴿血紅”紅寶石配鑽石戒指,以8170萬港元的高價成交。在即將進行的2017佳士得“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拍賣中,兩條尺寸大、用料好、工藝精的翡翠項鍊也分別因2800萬-3800萬港元,及5680萬-8000萬港元的估價被視為該場拍賣會的重器。珠寶首飾拍賣市場同樣不容小覷。

(13.26克拉橢圓形天然“緬甸鴿血紅”紅寶石配鑽石戒指,由BHAGAT設計)

(13.26克拉橢圓形天然“緬甸鴿血紅”紅寶石配鑽石戒指,由BHAGAT設計)

【頂級收藏家來支招,玩轉明年春拍】

即使瞭解到拍賣的投資機遇,想要玩轉拍賣和藝術品收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腦力、體力、心理和經驗積累都將影響對藏品品相和價格的把握。對於來不及修煉、趕不上今年秋拍的朋友也不用著急,這裡有幾位頂級收藏家為您支招,讓您在明年春拍中可以大顯身手。

玩轉收藏得博學

收藏家楊子作為中國巨力集團執行總裁、中國巨力影視傳媒董事長,一直致力於傳承藏傳佛教文化。在與藏傳佛教文化結緣的20多年時間裡,楊子通過堅持不懈的潛心研究,收藏了海量藏傳佛教藝術珍品,包括佛像、唐卡、天珠、法器、天鐵、藏印、擦模、佛珠等眾多類別。

(楊子)

(楊子)

在收藏界,楊子更有“天珠王”的美譽。從一眼天珠到二十八眼天珠、蓮花天珠、寶瓶天珠、大鵬金翅鳥圖騰天珠等,幾乎所有種類的珍品系列他都有收藏。20多年的時間,他收藏了3300多顆極品天珠。而2015年10月,被業內譽為神品級別的“上師造像之王”一世噶瑪巴像,被神秘買家以逾4億元的價格成交,轟動收藏界,此神秘買家也正是楊子。

在楊子看來,能夠更好的進行收藏,博學的特質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他也在天文地理、人文歷史、藝術工藝等多方面都有著深入的研究。他認為,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對收藏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楊子受聘故宮研究院藏傳佛教文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因為他對藏傳佛教藝術文化領域的研究、傳播、發展、保護等方面做出的特殊貢獻,2015年12月,楊子被聘為故宮研究院藏傳佛教文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2016年9月,由楊子主編的《藏傳佛教文化與藝術叢書》也得到出版發行。

而除了足夠的知識儲備,楊子還給大家支了一招:多問朋友,忌貪便宜。

楊子說:“選擇哪顆天珠後,我都先不給錢,我讓十個我信任的朋友去看我挑選的天珠,如果有一個人認為有問題,我以後就不會再接觸賣方,只有全部的朋友都認為沒有問題,我才會買入。天珠市場現在造假猖獗,不要抱著撿漏的心態,不想佔便宜,一定吃不了虧,不要相信你能夠花幾萬買入幾千萬的東西。”

玩轉收藏得有膽識

香港永寶齋齋主翟健民,既是知名收藏家也是瓷器鑒賞家。2005年10月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上,翟健民以1.15億港元將一件清乾隆禦制琺瑯彩雙耳瓶收入囊中,這不僅刷新了當時清代瓷器的拍賣紀錄,也讓他一舉成名。不得不說,過人的膽識絕對算翟健民的一個制勝法寶。

(翟健民)

同樣,在膽識的基礎上,翟健民也關照廣大收藏者:“收藏種類有這麼多,愛好者不要‘一槍打’,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然後深入去研究學習。如果想要儘快提高自己的收藏水準,一是要找到一個好的指導老師,不一定是什麼大家,但至少能真正幫助到你,為你指明道路,二是要多看博物館,多參加大型拍賣會。”

玩轉收藏得有興趣

王中軍是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81年,21歲的他因考上業餘美術夜校,與藝術結緣。即使後來王中軍白手起家經商,他也始終沒有改變對藝術的熱愛。他用3.77億元人民幣買下過梵古畫作《雛菊與罌粟花》,也用1.85億元買下了畢卡索作品《盤髮髻女子坐像》。

(王中軍與梵古畫作《雛菊與罌粟花》)

(王中軍與梵古畫作《雛菊與罌粟花》)

而他對藝術品收藏的源動力正是來源於對藝術的熱愛和興趣。他曾說,“當時我一定不是想錢的問題,我就是覺得東西有意思,我有興趣,和自己的審美一致。就像我買楊飛雲的作品,幾萬元的時候就在買,現在價格上升到了幾百萬元,依然在買。”因興趣而收藏,可以獲得發自內心的愉悅和滿足,這應該也是王中軍想告訴大家的。

玩轉收藏需要大手筆

劉益謙作為新理益集團董事長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龍美術館的創辦人。他的家族在去年胡潤百富榜以345億財富排名第44位。曾經轟動收藏界,以2.8億港元成交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正是被劉益謙拍下。

(劉益謙)

(劉益謙)

對於劉益謙來說,能為自己的龍美術館增添幾件鎮館級別的藝術品,靠的就是:只買貴的!劉益謙想和藏友分享的是:“有人說他們對一些藝術品看不太懂,其實這種看不太懂的苦惱我現在還有,很多藝術品的真偽我看不懂,這個問題我糾結了20年,但是這個問題也是可以簡單化解決的。在藝術品市場,我的優勢是有資金,弱勢是沒有專業眼光,所以我只要把我的優勢發揮出來,買貴的藏品,就成功了一半。”有資金優勢的朋友不妨參考劉益謙的投資之道。

看了以上幾招,現在修煉還來得及玩轉明年春拍。而即將進行的幾場大型秋拍,收藏愛好者也可以參與觀戰、積累經驗,這樣也可以儘快登上收藏的快車。

成為了當場最高成交價的拍品。而香港蘇富比2017秋拍的中國古代書畫拍賣總成交額也高達1.2億港元。中國古代書畫持續穩定的走高趨勢非常值得關注。

(元代張雨《致伯清信劄》)

(元代張雨《致伯清信劄》)

比書畫等藝術品更易保存的珠寶首飾也在今年秋拍上大放異彩。2017蘇富比“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秋拍總成交額達5.04億港元。其中一枚名師設計的“緬甸鴿血紅”紅寶石配鑽石戒指,以8170萬港元的高價成交。在即將進行的2017佳士得“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拍賣中,兩條尺寸大、用料好、工藝精的翡翠項鍊也分別因2800萬-3800萬港元,及5680萬-8000萬港元的估價被視為該場拍賣會的重器。珠寶首飾拍賣市場同樣不容小覷。

(13.26克拉橢圓形天然“緬甸鴿血紅”紅寶石配鑽石戒指,由BHAGAT設計)

(13.26克拉橢圓形天然“緬甸鴿血紅”紅寶石配鑽石戒指,由BHAGAT設計)

【頂級收藏家來支招,玩轉明年春拍】

即使瞭解到拍賣的投資機遇,想要玩轉拍賣和藝術品收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腦力、體力、心理和經驗積累都將影響對藏品品相和價格的把握。對於來不及修煉、趕不上今年秋拍的朋友也不用著急,這裡有幾位頂級收藏家為您支招,讓您在明年春拍中可以大顯身手。

玩轉收藏得博學

收藏家楊子作為中國巨力集團執行總裁、中國巨力影視傳媒董事長,一直致力於傳承藏傳佛教文化。在與藏傳佛教文化結緣的20多年時間裡,楊子通過堅持不懈的潛心研究,收藏了海量藏傳佛教藝術珍品,包括佛像、唐卡、天珠、法器、天鐵、藏印、擦模、佛珠等眾多類別。

(楊子)

(楊子)

在收藏界,楊子更有“天珠王”的美譽。從一眼天珠到二十八眼天珠、蓮花天珠、寶瓶天珠、大鵬金翅鳥圖騰天珠等,幾乎所有種類的珍品系列他都有收藏。20多年的時間,他收藏了3300多顆極品天珠。而2015年10月,被業內譽為神品級別的“上師造像之王”一世噶瑪巴像,被神秘買家以逾4億元的價格成交,轟動收藏界,此神秘買家也正是楊子。

在楊子看來,能夠更好的進行收藏,博學的特質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他也在天文地理、人文歷史、藝術工藝等多方面都有著深入的研究。他認為,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對收藏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楊子受聘故宮研究院藏傳佛教文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因為他對藏傳佛教藝術文化領域的研究、傳播、發展、保護等方面做出的特殊貢獻,2015年12月,楊子被聘為故宮研究院藏傳佛教文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2016年9月,由楊子主編的《藏傳佛教文化與藝術叢書》也得到出版發行。

而除了足夠的知識儲備,楊子還給大家支了一招:多問朋友,忌貪便宜。

楊子說:“選擇哪顆天珠後,我都先不給錢,我讓十個我信任的朋友去看我挑選的天珠,如果有一個人認為有問題,我以後就不會再接觸賣方,只有全部的朋友都認為沒有問題,我才會買入。天珠市場現在造假猖獗,不要抱著撿漏的心態,不想佔便宜,一定吃不了虧,不要相信你能夠花幾萬買入幾千萬的東西。”

玩轉收藏得有膽識

香港永寶齋齋主翟健民,既是知名收藏家也是瓷器鑒賞家。2005年10月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上,翟健民以1.15億港元將一件清乾隆禦制琺瑯彩雙耳瓶收入囊中,這不僅刷新了當時清代瓷器的拍賣紀錄,也讓他一舉成名。不得不說,過人的膽識絕對算翟健民的一個制勝法寶。

(翟健民)

同樣,在膽識的基礎上,翟健民也關照廣大收藏者:“收藏種類有這麼多,愛好者不要‘一槍打’,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然後深入去研究學習。如果想要儘快提高自己的收藏水準,一是要找到一個好的指導老師,不一定是什麼大家,但至少能真正幫助到你,為你指明道路,二是要多看博物館,多參加大型拍賣會。”

玩轉收藏得有興趣

王中軍是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81年,21歲的他因考上業餘美術夜校,與藝術結緣。即使後來王中軍白手起家經商,他也始終沒有改變對藝術的熱愛。他用3.77億元人民幣買下過梵古畫作《雛菊與罌粟花》,也用1.85億元買下了畢卡索作品《盤髮髻女子坐像》。

(王中軍與梵古畫作《雛菊與罌粟花》)

(王中軍與梵古畫作《雛菊與罌粟花》)

而他對藝術品收藏的源動力正是來源於對藝術的熱愛和興趣。他曾說,“當時我一定不是想錢的問題,我就是覺得東西有意思,我有興趣,和自己的審美一致。就像我買楊飛雲的作品,幾萬元的時候就在買,現在價格上升到了幾百萬元,依然在買。”因興趣而收藏,可以獲得發自內心的愉悅和滿足,這應該也是王中軍想告訴大家的。

玩轉收藏需要大手筆

劉益謙作為新理益集團董事長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龍美術館的創辦人。他的家族在去年胡潤百富榜以345億財富排名第44位。曾經轟動收藏界,以2.8億港元成交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正是被劉益謙拍下。

(劉益謙)

(劉益謙)

對於劉益謙來說,能為自己的龍美術館增添幾件鎮館級別的藝術品,靠的就是:只買貴的!劉益謙想和藏友分享的是:“有人說他們對一些藝術品看不太懂,其實這種看不太懂的苦惱我現在還有,很多藝術品的真偽我看不懂,這個問題我糾結了20年,但是這個問題也是可以簡單化解決的。在藝術品市場,我的優勢是有資金,弱勢是沒有專業眼光,所以我只要把我的優勢發揮出來,買貴的藏品,就成功了一半。”有資金優勢的朋友不妨參考劉益謙的投資之道。

看了以上幾招,現在修煉還來得及玩轉明年春拍。而即將進行的幾場大型秋拍,收藏愛好者也可以參與觀戰、積累經驗,這樣也可以儘快登上收藏的快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