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江歌案”判決之後:如何處理親人的骨灰?

“如何處理親人的骨灰?”

判了!

謊言、罪惡、法律、道德, 紛紛擾擾的“江歌案”, 終於在今天告一段落。 東京時間今天下午3點, 被告人陳世峰因故意殺人罪與恐嚇罪,

被當地法院判處有期徒刑20年。

因為一次開門, 遭遇無妄之災的逝者江歌, 悲痛欲絕只求兇手一死的江母江秋蓮, 心狠手辣的殺人犯陳世峰, 以及他的前女友、受到人肉與辱駡的倖存者劉鑫, 每一位新聞當事人的背後, 都有著數不清的誅心論調, 試圖去還原某個版本的事件原貌。

後真相的時代中, 當一個時事熱點襲來, 我們的社交網路上便會充斥著情緒四溢的發言。

從閨蜜情仇到網路暴力, 從站隊表態到陰謀理論, 這次的輿論風暴中, 攜民意之劍大殺四方者有之, 借題發揮以售賣私貨者有之, 用文藝作品代替現實邏輯者有之。

如何理性有益地參與討論, 而不是添油加醋地吃人血饅頭。 一直默默觀察的小十君, 無意去裁定事實真相、孰是孰非, 畢竟那是一個公眾號做不了, 也不該去跟風帶節奏的事。

在這裡, 小十君只想給你說說, 那部屢次被拿來當論據的電影, 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只想給你說說, 一樁親人橫死的案件之後, 人會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電影《密陽》

“餅叔”宋康昊主演, 女主角全度妍憑藉此片獲得坎城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成了韓國影史上第一位歐洲“三大”電影節影后。

一個名叫申愛的女人, 帶著兒子來到亡夫故鄉密陽。 原本想重新開始生活的她, 卻因為一件綁架殺人案,

再次陷入失去兒子的悲痛之中。

電影中, 全度妍用幾近瘋魔的演技, 刻畫出女主角申愛的轉變。 從她失去平靜到她恢復平靜, 導演用142分鐘的時間, 展現了一段漫長而完整的喪慟過程。

所謂喪慟(Grief), 指的是一種對喪失或死別的多重反應, 包括悲痛、哀悼和傷心。 這些反應除了在感情上外, 也包括生理、認知、行為、社交及精神的層面。

當這種喪慟的機制, 遇上的是意外性的死亡, 原本的殺傷力也會變本加厲。 作為生者, 不但要應對死亡的餘波、兇手的懲處, 還得遭遇“為何不是我”的倖存者愧疚。

因此, 究竟該如何擺脫痛苦, 真正地學會寬恕, 從而將自己從悲痛中救贖出來, 也就成了他們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

片中的申愛,第一次面對丈夫的死時,選擇的是逃亡。從大城市首爾到小城密陽,來到亡夫故鄉的她,重新教起了久違的鋼琴,想要用自欺欺人的方式救贖自我。

年少時熱愛音樂,卻被暴虐的父親橫加阻撓,於是申愛將婚姻當作指望。只可惜她所托非人,一場意外的車禍,撕開了中產家庭的幸福美滿,再次打碎了她的生活夢想。

丈夫的感情背叛與猝然離逝,讓她連寬恕都沒了機會;娘家人的不解與婆家人的怨恨,讓她只能執拗地孤軍奮戰。

而時刻守護兒子的緊張,則讓她整天在患得患失的痛苦裡掙扎,哪怕是一次短暫的KTV歡歌,都成了她永遠不能忘記的痛。

丈夫總是說想回到故鄉生活,於是申愛帶著他的遺願回來了,無非是想給曾經的美好續命。只可惜,她這個格格不入的首爾女人,在小城密陽還是沒能找到生活的光。

市儈的婦人眼中,她是不懂得世故的耿直小寡婦;惡俗的男人眼裡,她是大城市下凡的風韻俏天仙;而在綁架兇手的眼裡,她是有錢到處投資,值得勒索一票的闊太太。

剛剛勉強恢復平靜的申愛,沒能躲過命運的狙擊,喪慟的陰影再次光臨。當她第二次面對兒子的死時,無處可走之後,選擇的是宗教的庇護。

申愛是打心底裡不相信天主教的,作為一個受過教育的城市新女性,在面對藥店女老闆的福音攻勢時,她表現的是那麼的無動於衷。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她已經開始病急亂投醫。

當一群教徒閉著眼在教堂裡放聲歌唱,融入其中的申愛仿佛也看見了上帝的光,快被痛苦溺死的她,仿佛通過牧師的手,感應到了上帝的存在,有了嚎啕大哭的勇氣。

原本遺世獨立的她,開始獲得了集體的溫暖。那些背後裡說三道四的婦人,成了可以互開玩笑的姐妹,讓無所依託的她,臉上開始有了微笑,背後仿佛有了支持的力量。

走向宗教的申愛,好像有了救贖自己的機會。在她心中,只要虔誠信仰,自己看管兒子的疏忽就能得到上帝的寬恕,自己作為生者的愧疚就能得以免除。

申愛面對的第三次死亡,是信仰的死亡。

要想救贖自己,最後一步便是寬恕傷害自己的人。天主教徒申愛,想著只要虔誠信仰,自己也能寬恕獄中的兇手,在這個人人有罪的塵世中,沐浴在聖光之中,內心平靜安詳。

可是,當她真正開始準備放下,兇手卻笑著說自己也是教徒,早已得到了上帝的寬恕時,她心中燃起的不是希望,而是不可遏制的憤怒。

她不相信上帝的寬恕能代替良知的反省,不相信施害者配得上神的原諒,她感覺自己就像個被蒙在鼓裡的傻子,在神與罪人的“寬恕”交易中變得無關緊要。

自覺受騙後的她,選擇用褻瀆的方式去完成報復。她主動勾引牧師去野合、怒駡曾經的教徒姐妹、大鬧集會現場,每一秒鐘都帶著恨意。

一通發洩,萬念俱灰,無力的申愛一度選擇割腕自殺。可是,直到鮮血汩汩地流出,她在大街上哭著呼救時,她才明白即使是這樣慘烈的方式,也沒有辦法擺脫痛苦。

面對三次死亡的申愛,使出渾身解數去自我救贖,最後還是得靠時間去治癒。

回望她的這次旅程,有逃亡之後的短暫平靜,有暫時顯靈的宗教光輝,有宋康昊扮演的老好人,一直如天使般守護著她,但在這部悲觀的電影裡,一切好像都無濟於事。

一次次地獲得希望,一次次地失去希望,經歷喪慟的生者,到底有著一種怎樣的狀態呢?

同樣是哭泣,全度妍用搏命的演技,給了你一個答案。教堂裡的悶頭大哭近乎嘶吼,淚水流幹後的昏厥來得突然,一次次抽噎後的幹嘔,更是生活的真實寫照。

同樣是絕望,全度妍用出彩的細節,給了你一個答案。半夜打電話時的神經質眼神,獨自躺下時的麻木表情,獨自在路邊咒駡父親的癲狂舉止,每一次都讓人印象深刻。

同樣是講喪慟,到了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裡,這種狀態就成了一種全然的沉默。

凱西・阿弗萊克扮演的父親,因為一個過失而使兒女葬身火海,失去親人的痛苦與成為兇手的罪惡,成了盤旋在他心頭的兩塊巨石。

離開了曾經的幸福家園,離開了曾經的案發現場,當選擇逃避現實的他,兜兜轉轉地回到這個老地方時,面對前妻的哭泣與原諒,他還是沒有原諒自己,依舊死硬地選擇沉默。

每一個經歷喪慟,特別是意外死亡帶來的喪慟的生者,都在死亡的餘波裡動盪不安,都在倖存者愧疚中掙扎,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想盡一切辦法去救贖自我。

這種特殊的身心狀態,悲痛的個人處境,已不是一個“喪”字可以概括;這種為了擺脫痛苦、贏得寬恕而奮力搏上一切的做法,已不能按照一般的常理去理解。

稀鬆平常的一天,熟悉的生活突然結束,至愛離開以後,我們將如何自處?當親人離去,我們又將如何處理他們的骨灰,看著他們生命的痕跡,在我們身旁漸漸飄散呢?

互動話題你怎麼看待江歌案的判決結果?

片中的申愛,第一次面對丈夫的死時,選擇的是逃亡。從大城市首爾到小城密陽,來到亡夫故鄉的她,重新教起了久違的鋼琴,想要用自欺欺人的方式救贖自我。

年少時熱愛音樂,卻被暴虐的父親橫加阻撓,於是申愛將婚姻當作指望。只可惜她所托非人,一場意外的車禍,撕開了中產家庭的幸福美滿,再次打碎了她的生活夢想。

丈夫的感情背叛與猝然離逝,讓她連寬恕都沒了機會;娘家人的不解與婆家人的怨恨,讓她只能執拗地孤軍奮戰。

而時刻守護兒子的緊張,則讓她整天在患得患失的痛苦裡掙扎,哪怕是一次短暫的KTV歡歌,都成了她永遠不能忘記的痛。

丈夫總是說想回到故鄉生活,於是申愛帶著他的遺願回來了,無非是想給曾經的美好續命。只可惜,她這個格格不入的首爾女人,在小城密陽還是沒能找到生活的光。

市儈的婦人眼中,她是不懂得世故的耿直小寡婦;惡俗的男人眼裡,她是大城市下凡的風韻俏天仙;而在綁架兇手的眼裡,她是有錢到處投資,值得勒索一票的闊太太。

剛剛勉強恢復平靜的申愛,沒能躲過命運的狙擊,喪慟的陰影再次光臨。當她第二次面對兒子的死時,無處可走之後,選擇的是宗教的庇護。

申愛是打心底裡不相信天主教的,作為一個受過教育的城市新女性,在面對藥店女老闆的福音攻勢時,她表現的是那麼的無動於衷。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她已經開始病急亂投醫。

當一群教徒閉著眼在教堂裡放聲歌唱,融入其中的申愛仿佛也看見了上帝的光,快被痛苦溺死的她,仿佛通過牧師的手,感應到了上帝的存在,有了嚎啕大哭的勇氣。

原本遺世獨立的她,開始獲得了集體的溫暖。那些背後裡說三道四的婦人,成了可以互開玩笑的姐妹,讓無所依託的她,臉上開始有了微笑,背後仿佛有了支持的力量。

走向宗教的申愛,好像有了救贖自己的機會。在她心中,只要虔誠信仰,自己看管兒子的疏忽就能得到上帝的寬恕,自己作為生者的愧疚就能得以免除。

申愛面對的第三次死亡,是信仰的死亡。

要想救贖自己,最後一步便是寬恕傷害自己的人。天主教徒申愛,想著只要虔誠信仰,自己也能寬恕獄中的兇手,在這個人人有罪的塵世中,沐浴在聖光之中,內心平靜安詳。

可是,當她真正開始準備放下,兇手卻笑著說自己也是教徒,早已得到了上帝的寬恕時,她心中燃起的不是希望,而是不可遏制的憤怒。

她不相信上帝的寬恕能代替良知的反省,不相信施害者配得上神的原諒,她感覺自己就像個被蒙在鼓裡的傻子,在神與罪人的“寬恕”交易中變得無關緊要。

自覺受騙後的她,選擇用褻瀆的方式去完成報復。她主動勾引牧師去野合、怒駡曾經的教徒姐妹、大鬧集會現場,每一秒鐘都帶著恨意。

一通發洩,萬念俱灰,無力的申愛一度選擇割腕自殺。可是,直到鮮血汩汩地流出,她在大街上哭著呼救時,她才明白即使是這樣慘烈的方式,也沒有辦法擺脫痛苦。

面對三次死亡的申愛,使出渾身解數去自我救贖,最後還是得靠時間去治癒。

回望她的這次旅程,有逃亡之後的短暫平靜,有暫時顯靈的宗教光輝,有宋康昊扮演的老好人,一直如天使般守護著她,但在這部悲觀的電影裡,一切好像都無濟於事。

一次次地獲得希望,一次次地失去希望,經歷喪慟的生者,到底有著一種怎樣的狀態呢?

同樣是哭泣,全度妍用搏命的演技,給了你一個答案。教堂裡的悶頭大哭近乎嘶吼,淚水流幹後的昏厥來得突然,一次次抽噎後的幹嘔,更是生活的真實寫照。

同樣是絕望,全度妍用出彩的細節,給了你一個答案。半夜打電話時的神經質眼神,獨自躺下時的麻木表情,獨自在路邊咒駡父親的癲狂舉止,每一次都讓人印象深刻。

同樣是講喪慟,到了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裡,這種狀態就成了一種全然的沉默。

凱西・阿弗萊克扮演的父親,因為一個過失而使兒女葬身火海,失去親人的痛苦與成為兇手的罪惡,成了盤旋在他心頭的兩塊巨石。

離開了曾經的幸福家園,離開了曾經的案發現場,當選擇逃避現實的他,兜兜轉轉地回到這個老地方時,面對前妻的哭泣與原諒,他還是沒有原諒自己,依舊死硬地選擇沉默。

每一個經歷喪慟,特別是意外死亡帶來的喪慟的生者,都在死亡的餘波裡動盪不安,都在倖存者愧疚中掙扎,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想盡一切辦法去救贖自我。

這種特殊的身心狀態,悲痛的個人處境,已不是一個“喪”字可以概括;這種為了擺脫痛苦、贏得寬恕而奮力搏上一切的做法,已不能按照一般的常理去理解。

稀鬆平常的一天,熟悉的生活突然結束,至愛離開以後,我們將如何自處?當親人離去,我們又將如何處理他們的骨灰,看著他們生命的痕跡,在我們身旁漸漸飄散呢?

互動話題你怎麼看待江歌案的判決結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