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星蘋果垂涎移動支付“大蛋糕” 2018年市場將悄然生變?

文/姚華

12月14日上午, 韓國總統文在寅和夫人在北京一家“永和豆漿”店中, 享用了傳統的中國式早餐——油條、豆漿, 文在寅還用手機掃碼支付的方式支付了早餐的花費, 體驗中國當下正流行的移動支付。 “連這個都能手機結算?”文在寅豎起了大拇指。

實際上, 目前國內無論是一二線大城市還是三四線中小城市, 移動支付均已進入普及階段。 從線上到線下, 從超市到餐館, 從計程車到地鐵, 甚至小吃攤、夜市, 移動支付出現在各種生活場景中。 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最新資料顯示, 今年第三季度國內移動支付業務金額高達49.26萬億元, 同比增幅39.42%。 縱觀目前國內移動支付市場, 雖然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占到了90%的份額, 但是這場“無現金”大戰才剛剛開始, 三星、蘋果等科技巨頭也在垂涎著這塊“大蛋糕”, 在技術、安全層面更具優勢的他們正在謀劃“換道超車”。 受此影響,

2018年的移動支付市場或將悄然生變。

巨頭間的商業競爭影響消費者使用體驗

眾所周知, 移動支付簡單來說是把銀行卡、交通卡等綁到手機上, 消費者消費、乘車等都能通過手機來完成支付, 免去外出要帶很多卡片、現金的麻煩。 但是, 消費者在享受著移動支付帶來便利的同時, 也備受互聯網巨頭間關於移動支付商業競爭的困擾。

經常使用手機支付的用戶都有這樣的感受, 商家會掛出各種各樣的支付二維碼, 有微信、支付寶、百度錢包等等。 為了搶佔市場、爭奪流量, 互聯網公司經常與不同的商家達成合作, 部分商家偶爾還會指定支付方式。 對於消費者來說, 需要在手機中下載各種不同的支付軟體以便在不同商家使用,

這不僅使得消費者在支付軟體的不斷切換與充值中浪費時間, 還會讓手機記憶體被不斷佔用。 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有一個平臺集合所有的支付方式。

Samsung Pay納入不同支付方式 解決行業痛點

在這方面, 三星等國際科技巨頭已經看到了國內移動支付市場的痛點, 他們憑藉自身核心技術優勢從支付大戰中跳脫出來, 拓展並建立多種合作關係, 將不同的支付方式納入進來, 將自己打造成一個電子錢包。 走在行業前沿的三星Samsung Pay, 從在國內上市之初就與銀聯合作銀行卡支付, 隨後又與支付寶合作二維碼支付。 隨著Note8的上市, Samsung Pay又與微信支付達成合作。 目前, Samsung Pay已經可以支援銀行卡、支付寶、微信、交通卡和應用內支付多種受消費者喜愛的支付方式。

有了Samsung Pay之後, 消費者不必煩惱商家指定的支付方式, 不論去到哪家商店, 不論它支援什麼樣的支付方式, 當你要付款時, 只需從三星手機螢幕下端輕輕上滑打開Samsung Pay支付介面, 選擇你想要用於支付的卡片, 完成指紋驗證後即可輕鬆支付。 更方便的是, 使用Samsung Pay進行支付時, 不論手機是在“息屏”、“鎖屏”或者“主螢幕”狀態都可以快速啟動Samsung Pay支付, 方便快捷。

Samsung Pay與實體交通卡使用體驗一致 KO微信支付寶

相比於線下購物用手機支付只刷手機不帶卡的快感, 用手機刷公交地鐵的場景因頻率更高, 所以更接地氣。 筆者注意到, 微信、支付寶已在部分城市開通了掃碼乘車業務, 用戶乘坐公交、地鐵時提前解鎖手機、打開APP、調出支付二維碼, 再對準閘機掃一掃、滴一聲就能完成付款。 微信、支付寶刷公交地鐵雖然省去了掏卡的步驟, 但卻增加瞭解鎖手機、打開APP等步驟, 沒有真正的方便使用者, 並且在網路環境不好的情況下, 也很可能會讓乘客上不了車。

相比之下,手機廠商推出的交通卡技術更加成熟、體驗更加舒適。以Samsung Pay為例,其交通卡功能使用體驗與實體交通卡基本一致。具體來說,Samsung Pay交通卡功能在手機有電的情況下,只需單手將手機背面靠近交通卡刷卡區域,載入於手機內的交通卡便可完成“刷卡”,無需接觸、不必聯網,也不必進行額外的設置或手指操作。並且,無論你的手機是在鎖屏、黑屏或主螢幕狀態,還是正在打電話、發短信、玩遊戲,都無需啟動Samsung Pay應用即可實現輕鬆“刷卡”,操作快速、簡便。目前,Samsung Pay已經支持北京的公交、地鐵和上海的公交、地鐵、輪渡,以及嶺南通卡片服務地區的公交和地鐵。

Samsung Pay“軟硬兼施”做到安全萬無一失

隨著移動支付市場規模的擴大,使用者手機中的錢越來越多,安全問題開始備受關注。中國銀聯發佈的移動互聯網支付安全報告顯示,安全隱患和付費失敗是移動支付用戶最擔心的問題,52.4%的移動支付使用者認為未來移動支付交易安全性還需加強。

筆者注意到,微信、支付寶等在軟體、大資料、雲等層面加強了安全防護,通過多重防護措施保障用戶移動支付安全;與此同時,部分手機廠商在此基礎上還增加了晶片防護,通過“軟硬兼施”做到萬無一失。比如Samsung Pay在支付安全方面擁有指紋識別(Galaxy S8/S8+、Galaxy Note8更配備了虹膜識別功能)、eSE安全晶片、支付標記(Token)以及Samsung Knox防禦性安全加密技術等四重安全技術,為消費者的支付安全提供從設備到內核的多層保護,讓用戶在更加安全的支付環境中享受輕鬆的支付體驗。

微信還是支付寶? 2018年是Samsung Pay!

2012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為1511.4億元,截至2016年底,中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到157萬億元人民幣,4年間增長1000餘倍。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移動支付市場還將保持高速增長。在筆者看來,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體驗良好、支付便捷、服務豐富的移動入口。未來誰能為消費者提供一個統一入口、安全便捷的移動支付產品,誰就能搶佔市場先機。

或許2018年起,這樣的使用場景將頻繁出現——當早餐店老闆娘問你“微信還是支付寶”時,你輕鬆自如的拿出三星手機,用Samsung Pay遊刃有餘的付款。

相比之下,手機廠商推出的交通卡技術更加成熟、體驗更加舒適。以Samsung Pay為例,其交通卡功能使用體驗與實體交通卡基本一致。具體來說,Samsung Pay交通卡功能在手機有電的情況下,只需單手將手機背面靠近交通卡刷卡區域,載入於手機內的交通卡便可完成“刷卡”,無需接觸、不必聯網,也不必進行額外的設置或手指操作。並且,無論你的手機是在鎖屏、黑屏或主螢幕狀態,還是正在打電話、發短信、玩遊戲,都無需啟動Samsung Pay應用即可實現輕鬆“刷卡”,操作快速、簡便。目前,Samsung Pay已經支持北京的公交、地鐵和上海的公交、地鐵、輪渡,以及嶺南通卡片服務地區的公交和地鐵。

Samsung Pay“軟硬兼施”做到安全萬無一失

隨著移動支付市場規模的擴大,使用者手機中的錢越來越多,安全問題開始備受關注。中國銀聯發佈的移動互聯網支付安全報告顯示,安全隱患和付費失敗是移動支付用戶最擔心的問題,52.4%的移動支付使用者認為未來移動支付交易安全性還需加強。

筆者注意到,微信、支付寶等在軟體、大資料、雲等層面加強了安全防護,通過多重防護措施保障用戶移動支付安全;與此同時,部分手機廠商在此基礎上還增加了晶片防護,通過“軟硬兼施”做到萬無一失。比如Samsung Pay在支付安全方面擁有指紋識別(Galaxy S8/S8+、Galaxy Note8更配備了虹膜識別功能)、eSE安全晶片、支付標記(Token)以及Samsung Knox防禦性安全加密技術等四重安全技術,為消費者的支付安全提供從設備到內核的多層保護,讓用戶在更加安全的支付環境中享受輕鬆的支付體驗。

微信還是支付寶? 2018年是Samsung Pay!

2012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為1511.4億元,截至2016年底,中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到157萬億元人民幣,4年間增長1000餘倍。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移動支付市場還將保持高速增長。在筆者看來,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體驗良好、支付便捷、服務豐富的移動入口。未來誰能為消費者提供一個統一入口、安全便捷的移動支付產品,誰就能搶佔市場先機。

或許2018年起,這樣的使用場景將頻繁出現——當早餐店老闆娘問你“微信還是支付寶”時,你輕鬆自如的拿出三星手機,用Samsung Pay遊刃有餘的付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