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植物代替路燈,這不是天方夜譚

人類對於能源的需求正以極快的速度增長。 儘管我們已經認識到, 在一個多世紀內, 對所有可用的自然資源進行過度開發是弊大於利的,

但我們仍然嚴重依賴於那些對環境不友好的能源。 為了遏制我們的能源消耗, 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在不斷地研究新的方法, 來為我們電力驅動的生活提供能量。

最近,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無需電力的檯燈。 通過使植物發光, 他們創造了有史以來最環保的光源。

研究小組使用了專門的納米粒子, 這些納米粒子被嵌入到一種水田植物的葉子中, 可以提供近4個小時較昏暗的光線。 研究小組認為, 這是創造更高效、更強大的發光植物的第一步, 這些植物可以減少我們在照明上使用的能源, 估計占總耗電量的20%。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教授Michael Strano表示:“我們希望製造一種能像檯燈一樣運轉的植物——一盞你不用插電就能使用的燈。

”研究小組使用了一種叫做螢光素酶的酶, 就是這種酶讓螢火蟲在夜間發出閃光。

他們還使用了另外兩個被稱為螢光素和輔酶A的成分, 螢光素與螢光素酶反應使其發光, 而輔酶A則抑制了螢光素酶反應的副產品, 促進了這一過程。 他們使用納米粒子載體將這些成分送到葉子的特定位置。

這些粒子幫助調節兩者之間的反應, 使植物保持穩定的發光。 這個過程被調整以達到4小時的發光時長。 儘管光線很暗, 但團隊覺得他們能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

這些納米粒子都是由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簡稱FDA)所稱的“一般認為是安全的”材料製成的, 並説明每個元件到達植物的正確位置, 同時這些粒子還能阻止這些成分達到對植物有毒的濃度。

研究小組認為, 隨著研究和開發的深入, 這些材料可能會被應用到一種植物上, 而這種植物的一生都將產生有用的照明效果。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Michael Strano解釋說:“我們的目標是在植物是幼苗或成熟植株的時候進行這項研究,

並使其在植物的生命週期內持能得以延續。 我們的工作打開了通往路燈的大門, 這些路燈除了可以代替被處理的樹木外, 還可以為周圍的房屋進行間接照明。 ”

這種螢光也可以通過訓練植物停止使用螢光素酶抑制劑的粒子之間的反應而關閉。 研究小組希望這些植物能在一天內將陽光反射出去, 這也正是植物固有的特性。 這樣, 燈光就能成為全球夜間照明的有效補充, 減少我們對耗竭和污染能源的依賴。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 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如需轉載請訪問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IHHF&type=0獲得合法授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