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169家庭教育關鍵字:感受

家長對孩子的感受有何態度, 關係到孩子的成長。 面對孩子有負面感受時, 家長比較常見的錯誤方式有忽略、否定、說教。 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活潑開朗陽光燦爛, 但成長都有煩惱。 察言觀色是家長修煉的功夫, 也是我們能夠同感共情的處事能力。 悟空問答上有位職場新人說:看不慣同事的某些行為, 認為溜鬚拍馬奉承領導, 心生很多的煩惱, 不知如何與同事共事?世上本無事, 庸人自擾之, 在同事那裡可能是正常的工作彙報, 在職場新人看來是阿諛諂媚。 觀察角度不同, 感受也會不一樣。 人有一雙眼睛,

很多人看到的是別人, 在用自己的負面感受來評價別人, 這很危險。 一是心裡不陽光, 二是向外找陰暗, 這對一個人的成長是不利的。 像一株植物, 心向太陽, 根紮深處吸收養分, 這才是正道。 回到家長如何面對孩子的負面感受, 我們做的是讓孩子學會像向日葵一樣生長。 孩子出現某種負面感受, 如沮喪、懊悔、焦慮、生氣、大哭甚至摔打東西等時候, 家長首先做的是不要忽略他的感受, 你只要看到了, 就要坐下來和孩子談一下, 推心置腹的聊聊天, 來解開孩子的心結。 嬰兒期孩子大哭, 有的家長視而不見, 以前我聽過這種說法:別抱, 抱早了就放不下了。 以前孩子多, 無暇顧及照看孩子, 把嬰兒捆成蠟燭包以前就非常多見,
現在估計沒有這樣對待孩子的了。 忽視或者忽略孩子, 造成的後果是孩子不容易與他人建立連接, 小到與父母, 大到將來成家與愛人。 我們的成長就是慢慢的化解那些不好的情緒, 上一篇文章談到孩子畢竟是孩子, 孩子的點點滴滴都需要家長時刻關注孩子, 關心孩子, 給他安全感。

否定好理解, 比如孩子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 撅著小嘴不高興。 家長如果來上一句:開心一點啊!孩子心想你不懂我, 我這麼難過你還讓我開心一點, 我開心的起來嗎?再就是你給孩子一個錯誤的資訊, 學習成績不理想可以開心。 家長否定孩子的情緒, 意味著不認可孩子的這種表現, 孩子從家長的言語中發現自己不應該這樣, 進而會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

不讓不良情緒表現出來。 壓抑, 焦慮, 懊悔等像一個個氣球一樣在身體裡藏起來, 時間長了到達一個臨界點會爆。

太多的家長都喜歡說教, 因為我們成人有經驗能處理。 但對孩子來講, 情緒不好的時候, 他需要的是一個傾聽者, 理解者、安慰者。 而說教在孩子情緒穩定的時候似乎有效, 在他情緒低落或者發火激動的時候, 孩子會認為這是在教訓他, 使他產生更加失敗、無助、不安全感。 家長把“你應該怎樣怎樣”一些說教話語掛在嘴邊, 這是家長最容易犯的錯誤。 說教多了會演化為批評, 再演化成破壞性批評, 那就更糟了。

忽略對應著關注, 否定對應著理解, 而說教對應著建議。 平時一定多關注孩子, 這與給孩子準備吃喝穿用不同,

心靈成長相比更為重要。 理解和建議是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家長體會他的內心感受, 教給他認識自己的情緒, 教會他面對和釋放自己的情緒, 所有這些是在培養孩子的情商。

家長如果經常使用以上三個錯誤方式對待孩子,

孩子就能照搬你的方式對待朋友或老師, 結果是孩子與人合作的時候就會出問題。 我們有時不知道如何做, 至少你要知道哪些不能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