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蒙古民族教育宣傳片來襲 蒙古族尖端人才這麼多 你知道嗎?

內蒙古民族教育宣傳片

視頻載入中...

從草原深處走出去的專家學者(部分)寶音——清華大學航空航太學院教授

寶音, 1972出生于興安盟紮賚特旗一個牧民家庭, 從小在家鄉的蒙古語授課小學讀書, 高中畢業於烏蘭浩特二中。 1999年哈爾濱工業大學飛行器設計專業博士畢業。 又在清華大學讀博士後, 2002年起先後赴日本英國講學訪學, 2005年回到清華大學航太航空學院任教至今。 主要研究方向為航天器動力學與控制, 國內外發表論文150餘篇, 被引用700餘次。

重大研究成果之一:解決了長期困擾設計部門的交會對接遠距離段最優導引問題。

成功應用於神舟和天宮的對接。 目前他正在更新更深奧的領域進行潛心鑽研。

陳崗龍(多蘭)——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教授

陳崗龍, 蒙古名多蘭, 內蒙古通遼市紮魯特旗人, 1970年出生。 1991年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民族史專業,

獲歷史學學士。 1994年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蒙古民間文學專業, 獲文學碩士學位。 1997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國民間文學專業, 獲文學(民俗學)博士學位, 導師鐘敬文教授。 2000年晉升為副教授。 現為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教授, 文化與綜合研究室主任, 北京大學東語系蒙古語教研室主任。 主要從事東方民間文學、蒙古民俗學和民間文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主要學術著作為《蒙古民間文學比較研究》、《東方民間文學比較研究》等。 承擔多項國家課題研究。 在國內外蒙漢文雜誌上發表百餘首詩歌和散文作品。 個人詩集有《蒙古人》深入研究“草尖上的文明”

巴音賀希格——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巴音賀希格, 1962年生, 內蒙古鄂爾多斯達拉特旗人,

理學博士。 巴音賀希格主要從事光柵理論、光柵設計方法、光柵製作技術及光譜成像技術等方面的研究並主持大型高精度光柵製造專用設備研製工作。

現任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博士研究生導師, 光柵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書記, 國家光柵製造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等職務、吉林省蒙古族文化與經濟促進會、長春市蒙古族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

從小學到大學本科畢業為止用蒙古語學習, 這絲毫不會影響後來獲得吉林大學碩士學位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學位。 當然,由於接受高等學歷教育的時間跨度較長,研究領域的開拓性又較強,需要克服一些困難。

2002年3月, 到了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光柵課題組, 師從唐玉國研究員開始了自己的博士學位論文“衍射光柵色散理論與光柵設計、製作和檢驗方法研究”的工作。

包布和——原中央電視臺新聞製作部主任

包布和, 通遼市庫倫旗人, 內蒙古藝術學院的早期畢業生, 曾任中央電視臺新聞製作部主任。 他和音樂家孟衛東一起在1988年的春天譜寫了這段穿越了30年時空, 依然迴響的旋律(新聞聯播曲)。

他親歷了中國電視事業發展的輝煌歷程, 也見證了人民共和國諸多具有歷史意義的瞬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