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保山小粒咖啡:借力電商平臺走向廣闊前景

十二月, 中國北方正是一片銀裝素裹的寒冬景象, 雲南保山卻迎來了一年中“一樹繁花迎賓客, 火紅咖啡綻熱情”的最美時光, 綿延至高黎貢山腳下的萬畝咖啡園, 一樹一樹結滿了紅色的咖啡“豆子”, 給潞江壩的美景更添了幾分旖旎風情……從第一顆咖啡種子在保山的土地上發芽生長, 到如今的數萬畝規模化種植, 保山小粒咖啡有過獲譽無數的輝煌, 也曾走過咖農紛紛伐樹棄種的低谷, 但對這粒意為“力量與熱情”的小小豆子, 保山人的癡迷與研究從未停止。

悠久的種植史 上乘的品質

保山初種小粒咖啡的年代已無詳細的歷史記載可考。 1886年後, 大批的英、法、美、義大利、德國傳教士進入滇西傳教, 從為宗教服務的目的出發, 傳教士在傳播基督教、天主教, 設立教堂的同時, 還大力開辦社會經濟文化事業, 將歐洲及殖民地國家的經濟植物帶到傳教地種植、推廣。

咖啡也在此時, 傳入大理賓川、保山潞江、德宏等氣候適宜的地區種植, 雖然種植無規模可言, 只是為滿足傳教士的需要, 但咖啡及其咖啡文化這一來自外域的舶來品卻從此在保山生根發芽, 讓一代代保山咖啡人為之奮鬥和努力。 也正是保山怒江流域獨特的幹熱河谷地理氣候、近百年的種植史以及60年大面積種植的歷史沉澱, 才造就了保山小粒咖啡獨特的上乘品質, 享譽中國。

受保山地區環境、氣候、水源絕佳的自然因素, 保山出產的咖啡品質上佳, 尤其是保山小粒咖啡, 更是咖啡中的上品, 濃而不苦, 香而不烈, 香味醇和, 含油豐富, 果酸濃厚, 回甘持久。 早在1958年英國倫敦舉辦的國際咖啡品嘗會上, 保山小粒咖啡就被評為一等品, 名震世界;1980年國務院南亞熱區辦將保山列為國家咖啡生產基地之一;1984年在北京展銷會上, 又被中外咖啡專家譽為“中國咖啡之冠”;1993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的世界咖啡評比大會上, 榮獲“尤里卡”金獎, 保山小粒咖啡被巴西、土耳其、印尼等世界一流咖啡專家稱為“世界品質一流”、“種植水準一流”。

一個個榮譽, 見證了保山成為中國最佳咖啡產地和重要生產基地的歷程。

2010年, 保山小粒咖啡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順利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專家評審, 是當年雲南省首個申報成功的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也是保山市第一個獲准保護的產品, 既填補了保山具有智慧財產權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空白, 又為保山咖啡產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六十年光陰 保山咖啡迅速發展

潞江、蒲縹是雲南省最早商品化種植咖啡的地區, 自1952年開始大規模種植咖啡, 至今已近60年的歷史, 特別潞江壩得天獨厚的熱河谷型氣候——早晚溫差變化大、日照充足, 以及優良的土壤條件、良好的栽種技術,

使保山小粒咖啡形成了獨特的品位: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酸。 其高海拔出品的咖啡可與世界最好的牙買加藍山咖啡相媲美, 而這一品質得到了國內外業內專業人士的普遍首肯。

回顧保山咖啡產業的發展歷史, 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起步階段, 20世紀50年代, 保山小粒咖啡在潞江壩大面積推廣種植成功, 至1960年全市咖啡種植面積近萬畝;第二階段為滑坡階段, 60年代初、中期因受市場、病害等影響, 種植出現萎縮, 到70年代末期, 全市咖啡種植面積僅存0.3畝;第三階段為再度啟動階段, 80年代後期, 隨著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援助雲南項目和雀巢、麥氏等咖啡專業化生產集團的參與, 咖啡價格升溫, 保山咖啡再度起步,到1997年全市咖啡種植面積近3萬畝;第四階段為快速發展階段。全省生物資源開發工程啟動實施以來,保山咖啡產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目前保山咖啡種植區域主要分佈在怒江、瀾滄江和枯柯河流域,除騰沖有少量種植外,在隆陽區和龍陵、施甸、昌寧三縣有較大規模開發種植區域,其中以怒江西岸潞江壩的種植區最大、種植環境最佳。潞江鎮種植咖啡始於1952年,是由“雲南省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從潞西遮放引入小粒咖啡試驗種植成功。1956年,潞江國營農場又引入阿拉伯系列品種在潞江壩小面積試種也獲得了成功,至今已超過60年。目前,潞江鎮小粒咖啡種植面積9.1萬畝,主要分佈在高黎貢山以東怒江以西、海拔在800—1200米的區域,以種植卡蒂姆品種為主(占90%以上),形成連片規模種植有新寨、百花嶺、赧亢、新城、芒柳五大片區。目前共有14個咖啡加工企業,其中原料為主加工企業9個、精加為主企業5個,精加企業產品遠銷歐美、阿拉伯等國家。

1952年省熱作所從潞西遮放引入小粒咖啡在潞江壩種植成功後,於1955年開始傳入芒寬鄉。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種植歷史。前期發展緩慢,1980年全國咖啡生產會議現場會在新光村召開後,得以迅速發展。芒寬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出產的小粒種咖啡氣味清新,香氣濃郁,濃而不烈,口感醇厚,是全國乃至全球品質較好的咖啡之一。

插上電商翅膀 保山咖啡前景廣闊

根據咖啡行業相關資料顯示,與全球平均2%的增速相比,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15%的驚人速度增長,成為世界上最具潛力的咖啡消費大國,未來中國咖啡行業的發展空間巨大。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相關部門、龍頭企業和廣大農戶的共同努力和國內外市場的拉動下,保山市向著“規模化、工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生態化”的方向發展,致力於把咖啡產業打造為熱區農民增收、農村致富、農業增效的優勢產業。保山市委常委、副市長黃曉表示,“十三五”期間,保山將緊緊抓住“中國咖啡消費將迎來井噴時代”的重大機遇,以“農業規模化”為引領,充分發揮保山小粒咖啡的種質資源優勢和品質競爭優勢,以鞏固提升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管委會、隆陽區、龍陵縣的最佳適宜區現有面積為重點,按照逐步淘汰次適宜區,適度發展最佳適宜區的原則。到2020年,全市優質咖園種植總面積達到30萬畝,總產量達到5萬噸,其中精品咖啡占總產量的40%左右,產值比“十二五”末翻一番,達到20億元,全面提升保山小粒咖啡國際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

此外,近年來保山市先後成立了高黎貢山潞江壩小粒咖啡協會、特種咖啡服務交流中心、咖啡專家工作站等,打造現代化的咖啡種植、生產、銷售產業鏈;並先後舉辦了兩屆潞江壩咖啡文化旅遊節,大幅度提升了“保山小粒咖啡”品牌形象,為保山小粒咖啡品牌更深地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和支撐平臺。

2017年9月16日,由市人社局等部門指導立項的“保山小粒咖啡F2C產業示範創業園”項目正式亮相。“保山小粒咖啡F2C產業示範創業園”是以滇西電商產業園為平臺,由小粒咖啡電商龍頭企業中咖咖啡承建的雙創項目。該專案規劃面積20000平方米,集種植、生產、科研、培訓等多功能為一體,具備全產業鏈孵化服務能力。

創業園廣泛吸納社會資源,以產業孵化模式進行優化配置。在技術方便,與雲南省農科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保山學院等科研教學單位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援。此外,計畫建設5000畝咖啡種植示範基地,廣泛帶動產區種植戶轉型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並建設開放型的生產體驗區,引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為小微創業者提供試產、研發、輔導等技術服務。同時依託滇西電商產業園的集聚效應,整合廣告設計、品牌行銷、法務顧問、商務諮詢、快遞物流等服務企業,為小微創業者提供全方位孵化服務。該項目建成後,對小粒咖啡產業自身發展也將發揮明顯推動作用。

歲月流轉,獲譽無數的保山小粒咖啡從無到有,從有到精,越過高峰,走過低谷,這一粒蘊藏著無限魅力的紅色“豆子”,將身披榮光,隨著下一個百年時光的流轉,把香味飄得更遠。

保山咖啡再度起步,到1997年全市咖啡種植面積近3萬畝;第四階段為快速發展階段。全省生物資源開發工程啟動實施以來,保山咖啡產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目前保山咖啡種植區域主要分佈在怒江、瀾滄江和枯柯河流域,除騰沖有少量種植外,在隆陽區和龍陵、施甸、昌寧三縣有較大規模開發種植區域,其中以怒江西岸潞江壩的種植區最大、種植環境最佳。潞江鎮種植咖啡始於1952年,是由“雲南省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從潞西遮放引入小粒咖啡試驗種植成功。1956年,潞江國營農場又引入阿拉伯系列品種在潞江壩小面積試種也獲得了成功,至今已超過60年。目前,潞江鎮小粒咖啡種植面積9.1萬畝,主要分佈在高黎貢山以東怒江以西、海拔在800—1200米的區域,以種植卡蒂姆品種為主(占90%以上),形成連片規模種植有新寨、百花嶺、赧亢、新城、芒柳五大片區。目前共有14個咖啡加工企業,其中原料為主加工企業9個、精加為主企業5個,精加企業產品遠銷歐美、阿拉伯等國家。

1952年省熱作所從潞西遮放引入小粒咖啡在潞江壩種植成功後,於1955年開始傳入芒寬鄉。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種植歷史。前期發展緩慢,1980年全國咖啡生產會議現場會在新光村召開後,得以迅速發展。芒寬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出產的小粒種咖啡氣味清新,香氣濃郁,濃而不烈,口感醇厚,是全國乃至全球品質較好的咖啡之一。

插上電商翅膀 保山咖啡前景廣闊

根據咖啡行業相關資料顯示,與全球平均2%的增速相比,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15%的驚人速度增長,成為世界上最具潛力的咖啡消費大國,未來中國咖啡行業的發展空間巨大。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相關部門、龍頭企業和廣大農戶的共同努力和國內外市場的拉動下,保山市向著“規模化、工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生態化”的方向發展,致力於把咖啡產業打造為熱區農民增收、農村致富、農業增效的優勢產業。保山市委常委、副市長黃曉表示,“十三五”期間,保山將緊緊抓住“中國咖啡消費將迎來井噴時代”的重大機遇,以“農業規模化”為引領,充分發揮保山小粒咖啡的種質資源優勢和品質競爭優勢,以鞏固提升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管委會、隆陽區、龍陵縣的最佳適宜區現有面積為重點,按照逐步淘汰次適宜區,適度發展最佳適宜區的原則。到2020年,全市優質咖園種植總面積達到30萬畝,總產量達到5萬噸,其中精品咖啡占總產量的40%左右,產值比“十二五”末翻一番,達到20億元,全面提升保山小粒咖啡國際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

此外,近年來保山市先後成立了高黎貢山潞江壩小粒咖啡協會、特種咖啡服務交流中心、咖啡專家工作站等,打造現代化的咖啡種植、生產、銷售產業鏈;並先後舉辦了兩屆潞江壩咖啡文化旅遊節,大幅度提升了“保山小粒咖啡”品牌形象,為保山小粒咖啡品牌更深地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和支撐平臺。

2017年9月16日,由市人社局等部門指導立項的“保山小粒咖啡F2C產業示範創業園”項目正式亮相。“保山小粒咖啡F2C產業示範創業園”是以滇西電商產業園為平臺,由小粒咖啡電商龍頭企業中咖咖啡承建的雙創項目。該專案規劃面積20000平方米,集種植、生產、科研、培訓等多功能為一體,具備全產業鏈孵化服務能力。

創業園廣泛吸納社會資源,以產業孵化模式進行優化配置。在技術方便,與雲南省農科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保山學院等科研教學單位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援。此外,計畫建設5000畝咖啡種植示範基地,廣泛帶動產區種植戶轉型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並建設開放型的生產體驗區,引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為小微創業者提供試產、研發、輔導等技術服務。同時依託滇西電商產業園的集聚效應,整合廣告設計、品牌行銷、法務顧問、商務諮詢、快遞物流等服務企業,為小微創業者提供全方位孵化服務。該項目建成後,對小粒咖啡產業自身發展也將發揮明顯推動作用。

歲月流轉,獲譽無數的保山小粒咖啡從無到有,從有到精,越過高峰,走過低谷,這一粒蘊藏著無限魅力的紅色“豆子”,將身披榮光,隨著下一個百年時光的流轉,把香味飄得更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