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愛美食」冬至到底該吃什麼?諸暨人因為這件事吵起來了!……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 時間在每年的西曆12月21日-23日之間,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 白晝一天比一天長, 陽氣回升, 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 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 是大吉之日。

冬至到,

諸暨好多人家都在忙著做這個東西...

不僅會做, 而且還超級愛吃...

它就是諸暨人的年俗之一“折粿”也稱“折團圓粿”。 冬至夜北方人的習俗是吃“餃子”, 南方人是習俗是吃“湯圓”, 而諸暨人的習俗則是吃“團圓粿”寓意團團圓圓。 冬至祭祖, 粿是一定要的。

團圓粿分為青粿跟白粿, 一般青粿以豆沙為餡, 而白粿的餡則需要肥肉、豆腐、醃菜、團筍、大蒜炒制而成。

主料則是糯米和晚米, 它倆能不能相處和睦, 關係粿的口感跟成敗。 糯米和晚米以2:1的比例摻合黏成粉, 這個比例不能多也不能少。

糯米太多, 則會太粘糊, 蒸的時候容易粘鍋, 吃的時候也容易粘舌頭;晚米太多, 則粘性不夠, 口感不好蒸熟晾涼後還容易開裂。

青粿的顏色主要是由艾草調成的, 將艾草洗乾淨後搗成糊狀, 揉入米粉團裡就可以了。

由於“團圓粿”的名字非常形象且寓意深刻, 而它的果皮捏成果碗打好褶後, 用手一點點圈緊, 至最後上部緊緊地團在一起, 真的非常像過年時一家人從四面八方往家趕, 最後圓圓的形狀, 就如同家人團圓共用天倫。

所以,諸暨人不僅冬至要吃“團圓粿”,上墳的時候要給祖宗獻上一碗,三十夜的時候更要吃團圓粿,因為它更多的是一種思念。

除了“團圓粿”之外,諸暨人要吃的還有“麻糍”。不吃麻糍也不算過冬至哦!

為啥要吃麻糍呢?有老人稱,是因為上古時人們都要用新收穫的穀物等祭祀祖先,讓祖先分享豐收的喜悅。冬至前收穫的是糯米、芝麻、甘蔗,組合起來就是麻糍。

還有人說,麻糍是用糯米做成,非常飽肚,吃了不容易餓。不管生者死者,吃了都能飽飽地過冬。

麻糍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配以豆沙、豇豆、油麻等,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用鹹菜餡或其它混合餡,總之想怎麼吃都好吃!

小編更喜歡前面的啦!你們呢?留言看看到底哪個占大頭!

—— end ——

來源 文明諸暨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長按二維碼關注 觸摸真實的諸暨

所以,諸暨人不僅冬至要吃“團圓粿”,上墳的時候要給祖宗獻上一碗,三十夜的時候更要吃團圓粿,因為它更多的是一種思念。

除了“團圓粿”之外,諸暨人要吃的還有“麻糍”。不吃麻糍也不算過冬至哦!

為啥要吃麻糍呢?有老人稱,是因為上古時人們都要用新收穫的穀物等祭祀祖先,讓祖先分享豐收的喜悅。冬至前收穫的是糯米、芝麻、甘蔗,組合起來就是麻糍。

還有人說,麻糍是用糯米做成,非常飽肚,吃了不容易餓。不管生者死者,吃了都能飽飽地過冬。

麻糍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配以豆沙、豇豆、油麻等,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用鹹菜餡或其它混合餡,總之想怎麼吃都好吃!

小編更喜歡前面的啦!你們呢?留言看看到底哪個占大頭!

—— end ——

來源 文明諸暨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長按二維碼關注 觸摸真實的諸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