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一度佔據普陀山,之後為何卻倉皇逃離普陀山

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 西元858年, 日本高僧慧鍔從五臺山請得一尊觀音菩薩像乘船回國, 途經普陀山蓮花洋面時, 突然海面上出現了層層鐵蓮花, 船不能行, 慧鍔心悟觀音不肯東渡去日本, 遂上島在潮音洞附近一姓張漁民住宅內供奉, 以後又擴建為一座寺院, 稱“不肯去觀音院”。 從此, 普陀山就成為供奉觀音菩薩的道場, 千百年來香火不絕。 後經歷代興建, 寺院林立。 鼎盛時期, 全山共有4大寺、106庵、139茅蓬, 4654余僧侶, 史稱“震旦第一佛國”。 因《華嚴經》中有觀音菩薩住在普陀洛伽山之說, 故借用普陀以名此山。

普陀山

抗日戰爭後期的1944年7月, 大約有8000人的日本侵略軍在浙江舟山群島的普陀山登陸。 士兵則在海灘上安營紮寨, 破壞古跡、騷擾百姓、宰殺畜禽, 給這個佛教聖地帶來一場浩劫。 攪得島上雞犬不寧。 不堪其擾的老百姓, 只好叩別了莊嚴的廟宇,

躲到別處。 有一天晚上, 千步之外的蓮花洋上, 突然燈火閃爍。 日軍疑是美軍太平洋艦隊來襲, 急忙用探照燈掃視海面, 可是一無所見。 不一會, 海上燈火越來越多, 遍佈海面。 日軍疑是美軍太平洋艦隊來攻, , 一連開了數炮, 一時炮聲隆隆震撼全島, 然而“對方”卻毫無反應。 “燈火”隨著海潮洶湧而來, 照見岸上人面了然, 但不達岸。 嚇得篤信佛教的日軍官兵以為騷擾普陀, 得罪了觀音菩薩, 紛紛跪在沙灘上連連叩頭, 乞求菩薩恕罪, 隨之倉皇撤離普陀佛地。 當地老百姓都認為這是“菩薩保佑”的結果, 一時傳為佳話。

普陀山

嚇退日軍的普陀佛光究竟是怎麼回事?原來, 普陀佛光是由一種生活在舟山海域中能發出強烈螢光的浮游生物造成的。 普陀山千步沙外蓮花洋上, 寄生著一種含磷的低級浮游生物。 盛夏之時, 由於海水中的生物腐爛而得到營養, 很快地繁殖起來, 並在風平浪靜的海灣附近集結, 白天由於陽光燦爛而不易見到, 晚上則集群發出螢光, 閃爍在海面, 形成奇異的“普陀佛光”。

海上螢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