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刷臉”故障屢現,新科技應用需更謹慎

——本文系紅網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自蘋果X上市以來, 其“刷臉”解鎖功能屢屢出現故障。 據看看新聞報導, 近日, 上海一位劉太太的蘋果X可以輕鬆被兒子面部識別打開。 就在幾天前, 澎湃新聞也曾報導, 江蘇南京的顏女士先後買了兩部蘋果X手機, 卻均能被一位非親屬關係的女同事面部解鎖。

“刷臉”隨著蘋果X的新機發佈成了高頻詞, “人臉識別”技術也隨之成為各大手機製造商競相角逐的熱點。 其實, 這項科技不是第一次推廣使用, 自其出現以來, 刷臉取款、刷臉支付、刷臉進車站等等均已可見。

然而, 有業界人士指出, 目前這項新技術無論在實驗室還是在實際應用中, 都無法保證百分之百的準確率, 卻已經在各大市場中廣泛應用:僅2016年, 我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就已超10億元。 在不夠成熟的科技面前, 個人安全又該如何保障?

目前, 人臉識別技術不夠成熟。 今年十一旅遊歸來, 本人在高鐵站“刷臉”檢票, 卻遭遇了“屢試不通”的尷尬。 我沒整過容, 身份證上的照片攝於五年之內, 為何無法“刷臉”進站?高鐵站使用人臉識別驗票的初衷是好的, 但是要有成熟的技術基礎, 才能達到方便、快捷之功效。

將不成熟的“刷臉”技術應用在某些領域, 會放大人們對其財產安全問題的焦慮。 今年, 支付寶和京東之家體驗店相繼開啟了“刷臉支付”功能,

從兩家的支付流程來看, 這種方式目前主要是通過手機號驗證的方式保障支付安全。 有不少體驗過刷臉支付的消費者表示, 這種操作很麻煩, 而且, 就算輸入手機號驗證, 也無法保證支付過程的安全, 人臉資訊的易獲取使其依然存在安全隱患。 的確, “刷臉支付”給人省去了手機這一介質, 但也使“人臉”——這一個人資訊暴露在互聯網世界中, 和實名、手機號碼聯繫在一起, 剝去了人們在互聯網世界中的最後一層面紗, 使互聯網運營商可以更為容易地知曉詳盡個人資訊, 也許還包括日常活動、關係人群……人們的身份趨於透明, 個人隱私安全岌岌可危, 一旦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 後果將不堪設想。
再者, 人臉資訊可變性不強, 所以極易被盜用;就算沒人盜用, 如果兩個雙胞胎一起, 那麼一個人是否可以代替另一個人完成消費活動?由此可見, 在人臉識別技術還不夠強大時, 將其應用到與財產相關的領域, 容易給人們帶來強烈的不安。

“科技創新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之源”, 人臉識別這一新科技的確是促進社會生產生活的又一次變革, 但是, 一旦它的不成熟導致意外事故出現, 誰來負責?是產品的生產者、推廣者還是無辜的消費者?如果相關規定沒有落實到位, 這將始終是一個問題。 絕大多數情況下, 在此類問題中受到最大傷害的往往是消費者, 長此以往, 市場對新科技的接受程度將面臨挑戰, 人們也許會因為不安而拒絕新科技的使用,

而且, 傷害的本身也與創新的初衷背道而馳。

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新科技從產生到應用需要經歷時間的打磨, 在還未足夠成熟時應用到某些極易產生問題的領域, 那不是改造生活, 而是在拿消費者做實驗, 只能給人帶來更大的不安和資產泡沫。 但是, 若能將較為成熟的科技應用於合適的領域, 加上專業化的監督管理, 許多問題是可以避免的。

文/楊璐菲(湖南師範大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