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乾貨|分析商業產品經理與使用者產品經理究竟有什麼不同

互聯網產品經理通常被分為兩類, 一類是使用者產品經理, 主要是負責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核心目標就是讓使用者爽;還有一類叫做商業產品經理, 他們的角色是幫助公司賺錢, 可以說一個健康的公司一定要有商業產品經理, 但是需要的人數卻比使用者產品經理少很多。

今天小編就聊聊商業和使用者產品經理的區別。

使用者產品經理五花八門, 細分來說, 又可以分為三類:

1、免費服務、功能, 像是網易雲音樂、微信、手機百度, 它們的使用者產品負責的是日活, 用戶停留時長, 說白了就是能夠佔用多少時間, 這就是它們的流量。 對這一類, 使用者產品經常需要感性猜測使用者喜歡什麼, 然後通過實驗去驗證, 需要很強的代入感和同理心;

2、遊戲類, 遊戲類也關注使用人數和時長, 但它們優先靠用戶充值買裝備來賺錢, 比如王者榮耀, 這叫做前向收費, 對於這類遊戲, 產品經理除了考慮遊戲體驗、平衡性、還有如何鼓勵用戶充錢, 大型遊戲的產品經理需要瞭解遊戲、玩遊戲、還有極大的耐心等待遊戲上線, 至於如何讓用戶充錢, 是不是有對應的商業產品經理, 小編不太瞭解, 但是小編猜測應該是沒有的;

3、電商類, 電商通常靠抽成(比如淘寶)或者銷售(比如嚴選)賺錢, 前者使用者產品經理本身也是創造收益的, 但當流量比較大時, 也會存在商業產品經理把流量價值最大化, 電商領域, 廣告對於自然結果的影響應該感觸最深;自我銷售的這類淩駕於使用者產品之上的是供應鏈, 不多說了。

相比之下商業產品經理目標更明確, 就是賺錢, 更多的是理性的資料分析和實驗驗證, 但是往往, 商業產品經理服務的物件不只是使用者, 還有客戶, 說白了就是把合適的客戶推給對應的使用者, 所以經常需要在二者之間做平衡。

用戶千千萬, 對於不要錢的東西, 用了也就用了, 不爽走了就是, 但是商業產品不一樣, 你要對方花錢, 就要對對方負責, 所以商業產品經理的決策要更慎重, 使用者對產品的容忍度更低。 此外, 商業產品經理還要面向一個重要的群體是銷售和客服。 如果產品出現問題, 會傷害客戶, 客戶回饋傷害給客服和銷售, 銷售會拒絕售賣, 產品失去信任, 惡性循環。

所以使用者產品經理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當做用戶,不斷試錯;但商業產品最重要的是嚴謹的分析、穩定的產品。

這讓小編想到了自己曾經做過的一個產品線,戰略地位高、公司大量資源支持,結果還是黃了,現在反思,最大的問題就是公司對該產品期望過高、產品壓力大、節奏快,結果在還沒有想明白產品價值的時候就開始瘋狂推進,遺留一大堆問題,導致從銷售到客戶口碑極差,最終悲劇。

所以好的產品都是需要耐心的,比如王者榮耀,耐住了幾年的寂寞,爆發時才出彩。同為騰訊的吃雞遊戲,在萬眾矚目中上線,結果慘遭滑鐵盧,以此自省!

所以使用者產品經理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當做用戶,不斷試錯;但商業產品最重要的是嚴謹的分析、穩定的產品。

這讓小編想到了自己曾經做過的一個產品線,戰略地位高、公司大量資源支持,結果還是黃了,現在反思,最大的問題就是公司對該產品期望過高、產品壓力大、節奏快,結果在還沒有想明白產品價值的時候就開始瘋狂推進,遺留一大堆問題,導致從銷售到客戶口碑極差,最終悲劇。

所以好的產品都是需要耐心的,比如王者榮耀,耐住了幾年的寂寞,爆發時才出彩。同為騰訊的吃雞遊戲,在萬眾矚目中上線,結果慘遭滑鐵盧,以此自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