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BAT重點佈局文娛板塊,今日頭條為何還要加碼娛樂盛典?

近日, 今日頭條的“我是頭條·2017 OPPO R11s 今日頭條年度盛典”成功舉辦。 何炅、郭德綱、黃曉明、楊穎、張傑、周筆暢、吳剛等一線當紅明星, 以及搜狗CEO王小川、女排世界冠軍張常甯等來自科技、體育界大咖悉數亮相。

眾多明星的加入, 讓這場盛典獲得了空前的關注, 儼然一場年終娛樂盛宴, 在粉絲們大呼過癮的時候, 我們不免要問, 從新聞資訊APP到綜合資訊平臺, 今日頭條為何要加入到巨頭林立的文娛之爭, 又如何構建娛樂產業的商業模式?

一、BAT重點佈局文娛板塊, 今日頭條為何還要加碼娛樂盛典?

我們知道, 這幾年, BAT之間, 除了在新零售方面競爭激烈外, 最重要的就是文娛版塊的佈局了。 以阿裡巴巴為例, 一年前宣佈正式籌建阿裡巴巴文化娛樂集團, 旗下囊括了包括阿裡影業、優酷土豆、UC、阿裡音樂、阿裡體育、阿裡遊戲、阿裡文學、大麥網等重點專案。 馬化騰也曾在2016年參加兩會期間表示:“泛娛樂是內容產業的方向。

過去的IP版權是割裂的。 如何系統性地綜合開發這些IP, 一定是大勢所趨。 ”百度通過不僅有著愛奇藝、PPS、百度視頻, 線上下電影產業方面還入股了華策影視, 星美集團, 以及百度糯米電影等。

今日頭條, 作為新聞資訊方面的領頭羊,

一方面具備天生的內容優勢, 在文娛版塊上吸睛量突出, 用戶活躍度最高, 所以具備和巨頭競爭的條件;另一方面其強大的技術實力, 精准的智慧分發技術, 使得今日頭條更懂用戶心理, 更能獲得用戶的青睞, 更具備吸引明星加入的砝碼, 所以也具備和巨頭競爭的科技技術。

所以, 今日頭條加碼娛樂盛典, 既是必須, 也是必然。

二、從新聞資訊APP到綜合資訊平臺, 今日頭條如何構建娛樂產業的商業模式?

1、抓住合作夥伴的潛在需求

對於頭條的合作夥伴來說, 一方面看重的是頭條強大的流量優勢, 通過頭條的流量來直接轉化為商業價值。 另一方面, 也需要強調平臺的把控力, 凝聚力, 甚至技術實力。 這就好比之前很多企業主一定要選擇央視來打廣告的道理一樣, 只有穩定的、富有品牌張力和技術實力的平臺, 才真正能夠構建完整的產業模式, 吸引到更多合作夥伴的參與。 娛樂產業亦然。

2、頭條的娛樂矩陣

頭條除了巨無霸級的今日頭條APP外, 還構建或者說孵化了一系列的娛樂矩陣來保駕護航。

比如現象級的抖音APP, 以及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內涵段子、時光相冊等, 通過這些應用的協同作用, 一方面保障平臺的穩固發展, 另一方面用以構建使用者的內容消費閉環。

3、聚焦娛樂頭部效應

互聯網行業有兩大特點, 一個是有很強的頭部集中效應, 強大的還將更強大, 弱小的什麼也不會剩下;另一是視覺效應, 即眼球經濟, 只有獲得人們的關注才會有源源不斷的流量。 而娛樂明星們顯然是這兩者的集大成者。 今日頭條舉辦的年度盛典, 恰好可以非常完美地釋放這種效應。

總之, 在娛樂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之下, 隨著明星、名人、核心意見領袖的不斷入駐, 今日頭條正在成長為最具活力的新型全民娛樂平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