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山打造跨區域農村產權交易平臺

日前, 明光市5159畝林權轉讓在江南林業產權交易所掛牌, 這是該所今年掛牌面積最大的林權交易專案。 黃山市委改革辦負責人介紹, 該市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為抓手, 依託江南林交所, 搭建覆蓋全省, 涵蓋農業、林業、水利等農村產權綜合交易平臺。

江南林業產權交易所是黃山市政府出資組建的全省唯一跨區域林權交易機構, 也是全國首批通過國務院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核准備案的全國四大林權交易所之一, 主要從事林權交易、原木等大宗林產品交易, 林業科技成果交易、森林碳匯交易,

網上初級農產品銷售, 森林資源評估、收儲以及林權流轉資訊諮詢服務。 近年來, 該所立足黃山, 主動與全省各市林業部門對接合作, 在省內9個市建立14家分中心、6家授權服務機構和69個林權流轉諮詢服務站, 初步形成縱向延伸到村、橫向覆蓋全省的林權交易服務體系。

從今年開始, 黃山市發揮江南林交所的平臺優勢, 在省內率先建立市、縣、鄉三級互聯互通的農村產權交易資訊服務網路, 實行統一平臺建設、統一交易軟體、統一資訊發佈、統一交易規則、統一交易鑒證、統一監督管理, 交易品種由單一的林權擴展到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四荒”使用權、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農業生產設施設備、小型水利設施使用權、農村“一事一議”涉農資金專案、古民居產權交易、農業類智慧財產權等農村主要產權要素。

為推動農村產權交易, 今年8月, 江南林交所全面取消農村產權交易各項費用, 實現交易過程零收費。 針對農村產權特點, 江南林交所堅持觸角延伸、上門服務, 推行交易路徑線上線下雙融合, 探索價值評估、產業專案、金融服務、交易流轉、資源收儲、電子商務“六位元一體”的農村產權交易服務模式, 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同時, 江南林交所推進農村產權評估隊伍建設, 規範農村產權價值評估和交易行為鑒證, 推行政策諮詢、抵押貸款、抵押產權處置、農業保險、調解仲裁等多元化增值服務, 為農村產權的轉讓、出售、擔保、企業租賃及抵押貸款等提供價值依據,

僅今年直接幫助農民融資1500萬元, 惠及2000多農戶。 到11月底, 江南林交所完成交易89宗, 交易範圍涵蓋省內各市, 涉及面積4萬餘畝, 成交額達9370多萬元;其中, 林權交易占六成, 農村其他產權交易占四成, 交易專案平均溢價率達8.96%。

【編後】

保障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產權益, 提高農村要素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環節。 黃山市創新農村產權交易機制, 規範交易行為, 完善服務功能, 打造跨區域交易平臺, 盤活了農村要素資源, 促進了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也增加了農民財產性收入, 增強了農村發展活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