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高校畢業生預計820萬!這份“就業服務指南”不能錯過

眼下, 各高校大型校園雙選會已經接近尾聲, 2018年就業大幕拉開。 12月6日, 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路視訊會議在京召開,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林蕙青出席會議並講話。 在會上, 林蕙青透露, 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20萬人。

如果說就業是大學的出口, 那麼就業服務就是保障出口通暢的指示燈。 在就業服務2.0 時代, 新特徵正在逐步顯現。

創新!企業進校怒刷存在感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工學院新生報到的第一天出現了有趣的一幕:在家長、學生和教師中穿梭、幫忙搬家的志願者不是學校的老生,

而是通用電氣領銜的大公司的工作人員。 跟志願者聊了幾句就有學生驚奇地發現, 走在前面抱著行李健步如飛的志願者可能是某公司的副總裁或者首席工程師。

密西根州立大學工學院的就業服務部門認為, 在優質畢業生擁有諸多選擇權的今天, 企業僅以招聘方的高冷角色出現已遠遠不夠。 鼓勵企業更多地在校園中刷存在感成為新選擇。 於是像通用電氣這樣的公司開始在校園內設置虛擬實境展臺, 組織程式設計馬拉松來和學生建立聯繫。 就業服務中心也願意邀請大公司的代表來指導高年級學生, 組織簡歷寫作培訓。 這些都與校園招聘會上西裝革履地與求職學生握手的形式大相徑庭。

“非正式”是工學院的就業服務部門開展活動的關鍵字。 因為工作人員發現, 一旦將“穿商務休閒裝出席”加入活動要求, 學生就很容易感到緊張而退縮。 而當活動氛圍輕鬆隨意, 學生不再擔心自己的頭髮是否整齊時, 才會敞開心扉, 談論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是什麼樣的。

組織類似的就業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就業教育從大一一入學開始就根植于學生日常生活, 而不是讓就業問題孤立出來。 比如“新生盛典”就是一場專門給工學院學生和企業打造的無簡歷交流活動。 電腦系的阿麗爾·托爾伯特大一時抱著蹭一頓免費晚餐的目的參加了新生盛典, 但讓她意外的是, 這次活動打開了機遇的視窗。 她通過與企業溝通發現了自己在“電梯交流”技巧方面的欠缺, 並開始提高溝通技能。 現在已經升入大三的她成功鎖定了一個暑期實習的崗位。 托爾伯特無疑是幸運兒, 就業服務部門打造類似活動的初衷也是為了製造類似的幸運機會, 畢竟每一份完美工作的背後有99%的努力,

但也有1%的機遇和偶然。

個性!“管家”私人定制

從密西根州立大學工學院就業服務的變化不難看出, 守株待兔式就業服務已經落後於時代, 拿一份陳年PPT給所有專業學生講如何求職的講座也不再能吸引學生現身。 為了順應新生代學生的特點和就業市場的變化, 大學的就業服務和支援正在不斷升級反覆運算。

2014年, 時任喬治梅森大學就業服務部執行主任的克裡斯汀·科魯茲維迦納根據十年就業服務的工作經驗, 在LinkedIn上發佈了一篇《大學就業服務未來十大趨勢》的文章, 其中提到高校應提高就業部門在管理層級中的地位, 建立個性化聯繫, 關注投入產出比, 加強就業部門的自我宣傳、新技術的應用, 轉變就業服務專業人員的態度和工作理念等。

這篇文章收穫了237個贊, 就連克裡斯汀自己也沒想到能用一篇文章得到威爾斯利學院高層的青睞。

2016年1月, 克裡斯汀加入威爾斯利學院, 成為該校首任就業教育部執行主任和副教務長, 正像她在文章中期待的那樣, 就業服務部升級為就業教育部後, 地位得到了顯著提升, 她直接向校長顧問團彙報。

有了威爾斯利學院的支持, 克裡斯汀開始實踐自己在文章中提到的更多理念, 比如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就業服務。 新生一入學就會由就業教育部指派一位就業導師, 主要是幫助學生分析自身的價值、優勢和興趣, 完成在職業方面的探索, 為“畢業以後做什麼職業”這樣的問題尋找答案。 就業導師是學生的“個人諮詢團”中的第一名成員, 學生還可以將未來學習過程中領域內的教授、校友都拉入個人諮詢團。就業教育部採用了名為“點一點”的新服務,方便學生與諮詢團成員溝通。

來自西維吉尼亞州的凱特琳·坎貝爾是運用個性化就業服務資源的典型。她的專業是鄉村研究,未來希望回到家鄉就業。想找到和她的需求、專業匹配的工作並不容易。在就業教育部的幫助下,她的個人諮詢團中有幾名來自同一地區的校友,還有兩名她喜歡的教授,就她是否需要申請研究生專案給了不少意見。

智能!就業服務技術革命

雖然就業服務不斷升級,但各高校的就業中心仍有邁不過去的難關。比如職位資料庫。長久以來,就業服務中心的職位資源更新都遵循同一個模式:企業提出需求—校園系統更新職位或實習崗位資訊—學生瞭解資訊—投遞簡歷。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往往無法得到及時回饋。當職位已經招滿或有其他變動時,由於企業與就業服務中心的資訊不對稱,職位資料庫經常更新不及時,導致學生和企業不願使用。職位資料庫出現問題的背後不僅有技術困難,還有資源限制。高校的就業中心無法單槍匹馬解決這一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高校的就業中心選擇與專業團隊合作。Handshake是其中一家專注教育技術和就業領域的公司,其軟體取代了大學傳統的職位資料系統,通過演算法將學生和企業進行匹配,有選擇地將職位推送給學生。維克森林大學是最早一批與Handshake公司合作的高等教育機構,分管就業發展的副校長安迪·陳認為,Handshake在智慧手機上使用感受良好,符合學生的日常習慣,能夠讓學生及時更新自己的個人資料,並接收即時職位匹配消息。使用Handshake的服務後,該校獲得的職位數量提升了30%,明顯拓寬了雇主管道。

現如今,Handshake有400多家高校客戶,其中包括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卡內基·梅隆大學等頂尖高校的就業服務部門,學生總人數超過800萬,雇主數量超過20萬。對於小型院校而言,Handshake主要幫助高校提升級別,獲得原來難以企及的500強公司資源,對於斯坦福大學這樣的工科出眾的院校,Handshake選擇幫助其彌補劣勢,將一些招收文科學生較多的企業推薦給斯坦福。

除了幫助高校拿到更多企業資源、在技術上更好匹配學生,Handshake與就業中心緊密合作,通過Handshake的資料跟蹤本校學生的就業狀態、需求和去向,使用工具對資料進行分析,還可以利用Handshake的平臺組織線上和線下活動、招聘會等。

等著學生來敲就業服務中心大門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就業服務如何適應新一代大學生的特徵和需求,是高校就業工作升級之路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主要參考文獻:

[1] Young, JeffreyR. "Reinventing the Career Center."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3 Oct. 2016.

[2] Nordberg, Anna. "The New Way Companies Recruit on Campus."OZY,15 Oct. 2017.

如需瞭解麥可思就業相關服務,請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聯繫我們。

學生還可以將未來學習過程中領域內的教授、校友都拉入個人諮詢團。就業教育部採用了名為“點一點”的新服務,方便學生與諮詢團成員溝通。

來自西維吉尼亞州的凱特琳·坎貝爾是運用個性化就業服務資源的典型。她的專業是鄉村研究,未來希望回到家鄉就業。想找到和她的需求、專業匹配的工作並不容易。在就業教育部的幫助下,她的個人諮詢團中有幾名來自同一地區的校友,還有兩名她喜歡的教授,就她是否需要申請研究生專案給了不少意見。

智能!就業服務技術革命

雖然就業服務不斷升級,但各高校的就業中心仍有邁不過去的難關。比如職位資料庫。長久以來,就業服務中心的職位資源更新都遵循同一個模式:企業提出需求—校園系統更新職位或實習崗位資訊—學生瞭解資訊—投遞簡歷。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往往無法得到及時回饋。當職位已經招滿或有其他變動時,由於企業與就業服務中心的資訊不對稱,職位資料庫經常更新不及時,導致學生和企業不願使用。職位資料庫出現問題的背後不僅有技術困難,還有資源限制。高校的就業中心無法單槍匹馬解決這一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高校的就業中心選擇與專業團隊合作。Handshake是其中一家專注教育技術和就業領域的公司,其軟體取代了大學傳統的職位資料系統,通過演算法將學生和企業進行匹配,有選擇地將職位推送給學生。維克森林大學是最早一批與Handshake公司合作的高等教育機構,分管就業發展的副校長安迪·陳認為,Handshake在智慧手機上使用感受良好,符合學生的日常習慣,能夠讓學生及時更新自己的個人資料,並接收即時職位匹配消息。使用Handshake的服務後,該校獲得的職位數量提升了30%,明顯拓寬了雇主管道。

現如今,Handshake有400多家高校客戶,其中包括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卡內基·梅隆大學等頂尖高校的就業服務部門,學生總人數超過800萬,雇主數量超過20萬。對於小型院校而言,Handshake主要幫助高校提升級別,獲得原來難以企及的500強公司資源,對於斯坦福大學這樣的工科出眾的院校,Handshake選擇幫助其彌補劣勢,將一些招收文科學生較多的企業推薦給斯坦福。

除了幫助高校拿到更多企業資源、在技術上更好匹配學生,Handshake與就業中心緊密合作,通過Handshake的資料跟蹤本校學生的就業狀態、需求和去向,使用工具對資料進行分析,還可以利用Handshake的平臺組織線上和線下活動、招聘會等。

等著學生來敲就業服務中心大門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就業服務如何適應新一代大學生的特徵和需求,是高校就業工作升級之路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主要參考文獻:

[1] Young, JeffreyR. "Reinventing the Career Center."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3 Oct. 2016.

[2] Nordberg, Anna. "The New Way Companies Recruit on Campus."OZY,15 Oct. 2017.

如需瞭解麥可思就業相關服務,請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聯繫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