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受傷中華白海豚被用於表演?

2007年, 一條被救助的中華白海豚落戶南寧市動物園。 近期, 有志願者在網路上爆出它被虐待的消息, 在網上引起持續發酵。 12月20日, 動物園回應稱, 海豚受傷是因為一次意外, 目前受傷部位早已痊癒。 針對網友對動物表演的質疑, 園方表示, 這是為了豐富它的行為進行的日常訓練, 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對它進行日常照顧。 本著教育與科普的目的, 這一過程定時向公眾開放展示。

“老白”和飼養員在嬉戲。 南國早報記者 鄒財麟攝

志願者網上發帖引發熱議

“中華白海豚吻部斷裂, 從野外被救助, 恢復後並未放歸, 而是被訓練來表演雜耍, 海豚自殘受傷, 環境惡劣。 ”近日,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瀕危物種基金的胡春梅, 在網上發佈了這樣的帖子, 引起軒然大波。

作為動物保護志願者, 胡春梅持續兩年關注南寧市動物園的中華白海豚“老白”, 並收集它在動物園10年間的相關資料。

今年8月和12月, 她以電話和實地求證的方式, 向動物園瞭解“老白”的現狀。

“它的上頜完全缺失, 只剩下頜, 還依然被用來給人取樂。 ”胡春梅說, 她收集的資料顯示, 2012年前“老白”的嘴巴完好無損, 為何會變成現在這樣?

今年8月份, 胡春梅曾致電動物園管理科, 對方表示:“海豚在救助回來時, 嘴巴已經是這樣的。 ”這樣的回答顯然不能讓她信服。

帖子引發許多網友熱議, 一度在網上發酵。

園方稱所謂“表演”其實是訓練展示

“它的嘴巴是意外受傷的, 電工在巡查水質時才發現, 已經痊癒了。 ”南寧市動物園副園長陳月妃告訴記者, 2013年, “老白”不小心將嘴巴卡在了管道裡, 在應激掙脫的過程中將上頜弄斷, 園方並不存在故意虐待行為。

陳月妃說, 海豚有愛玩的天性, 應該是管道流動的水吸引了它。 在“老白”受傷後, 動物園對池子裡的各個出水口及管道採取了防護措施, 防止再次出現此類事件。

12月20日, 記者在海豚館裡發現, 池子底部的出水口增加了不銹鋼蓋。 “老白”和另外兩條寬吻海豚正在池子裡嬉戲。 訓練師老孔丟下一個皮球, 它們立刻前來玩耍。 記者近距離觀察發現, 這條中華白海豚的上頜雖然缺失, 但表面皮膚光滑, 其斷裂處已痊癒。

2010年起, 國家住建部就要求城市動物園停止所有的動物表演, 並在2013年發佈動物表演的名詞定義:“經訓練的野生動物向遊人展示其自然和非自然行為的過程。 ”

針對志願者的質疑, 陳月妃說:“所謂的表演,

我們定性為訓練, 即使沒有公眾觀看, 這樣的訓練也會每天進行。 ”

她表示, 在2010年後, 該園很多動物表演已經逐漸取消, 目前的大象及海豚的開放時間僅是展示其行為訓練。

這樣的行為屬於動物表演嗎?記者致電中國動物園協會, 一位於姓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 對動物表演的定義一直都是爭議的熱點, 至今沒有明確的答案。 但是對於中華白海豚這種瀕危物種, 她個人並不贊同這種公開性的展示。

訓練動物是為了更好照顧它們

為什麼要進行訓練, 讓海豚自由生活不是更好嗎?對此, 陳月妃用了一個動物術語“豐容”來介紹。 意思是指在圈養條件下, 為豐富野生動物生活情趣, 滿足動物生理心理需求, 促進動物展示更多自然行為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

早在1920年動物學家就提出, 通過改善環境或提供更多的刺激, 使人工飼養下的動物表現出自然行為(例如捕食、運動、社交、玩耍等), 總而言之, 就是讓動物生活得更美好。

陳月妃告訴記者, 為了保證動物的身體健康, 動物園會定期給它們進行體檢, 如檢查血液指標。 在沒有經過訓練的前提下對動物進行抽取血液或者檢查病情, 它們肯定不配合, 產生應激反應時可能會危及生命。 為此, 必要的訓練是為了讓其在生活中更好地配合日常照顧。

相關部門將進行現場核實

陳月妃介紹, “老白”剛被救助回來時, 身體很虛弱, 存在肺炎和胃病。 最初的一個星期內, 訓練員24小時陪伴在水中。 經過飼養員三年多的悉心調養, “老白”狀態才慢慢恢復。按規定,“老白”治療恢復後要放回野外環境,2012年經專家評估後,“老白”留在了動物園。

陳月妃說,這麼多年,國內對白海豚的研究僅限於野外,人工圈養甚至是救助成功的從來沒有過。因此,“老白”有一定的研究價值。“自然界曾經出現過的海豚集體自殺行為,專家分析應該是由於某種聲音的干擾導致的。”陳月妃表示,近幾年來,動物園參與到對中華白海豚的多個研究項目中。

此外,教育與科普是動物園的功能之一,通過圈養,可以讓更多的公眾瞭解動物,增強公眾對野生動物及環境的保護意識。

記者瞭解到,針對利用中華白海豚進行“表演”的說法,廣西漁政指揮中心表示已經關注到這一情況,近期將進行現場核實,並向公眾發佈實際情況。廣西林業廳保護處也表示將介入調查。

來源丨南國早報記者張文卉

點贊(0)

“老白”狀態才慢慢恢復。按規定,“老白”治療恢復後要放回野外環境,2012年經專家評估後,“老白”留在了動物園。

陳月妃說,這麼多年,國內對白海豚的研究僅限於野外,人工圈養甚至是救助成功的從來沒有過。因此,“老白”有一定的研究價值。“自然界曾經出現過的海豚集體自殺行為,專家分析應該是由於某種聲音的干擾導致的。”陳月妃表示,近幾年來,動物園參與到對中華白海豚的多個研究項目中。

此外,教育與科普是動物園的功能之一,通過圈養,可以讓更多的公眾瞭解動物,增強公眾對野生動物及環境的保護意識。

記者瞭解到,針對利用中華白海豚進行“表演”的說法,廣西漁政指揮中心表示已經關注到這一情況,近期將進行現場核實,並向公眾發佈實際情況。廣西林業廳保護處也表示將介入調查。

來源丨南國早報記者張文卉

點贊(0)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