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愛上肯亞!肯亞、迪拜12日遊記:(一)出發、經停阿聯酋阿布達比機場、乞力馬札羅山下的安布塞利草原

作者:醉愛悠游

原本對肯亞沒什麼概念, 覺得作為赤道上的國家, 應該也是終年炎熱的。 查閱資料才知道其雖位於熱帶但地處高原, 海拔一般近2000米左右, 一年四季氣候溫暖舒適, 是地道的“四季如春”的國度!

我們是於2013年8月5-16日參加攜程的肯亞、阿聯酋12日旅遊散客拼團。 中國護照去肯亞是落地簽證、阿聯酋是電子簽證, 都無需任何單位證明、財產證明、親子關係公證等等。 只需按肯亞的入境要求提前10天打預防黃熱病的疫苗, 拿到黃皮書。

建議在國內買50小盒清涼油、兌換好2、30美元一元零鈔(也可在奈洛比機場換)以便付給酒店行李員、餐廳服務員、客房清掃員小費,

視情況給他們兩盒清涼油加一美元;再帶一些小包裝點心、糖果、圓珠筆等學習用品以分給碰到的非洲兒童, 這將會使自己在旅程中受人尊敬, 並同時提升中國遊客在海外旅遊目的地的整體形象。

由上海浦東機場集合, 原本互不相識的一行30人開始了異彩紛呈的追夢之旅!(順便吐槽下:作為非北上廣地區居民, 每每出境時都會感慨必須轉機的麻煩!)

下圖為三段航程及飛行時間:

全程乘坐阿聯酋首都阿布達比的阿提哈德ATIHAD航空公司的航班, 不知是否因為阿聯酋太富有能雇傭到水準最好的飛行員, 全程飛機起降都非常平順, 特別是落地時毫無觸地頓挫感。

也許是因為中國乘客數量激增的緣故, 每個航班上都配有一位中國空姐, 飛行中通告會以英語、阿拉伯語、漢語三種語音, 所以不必擔心不會英文。 而且航空餐都印有三種文字的功能表, 主菜可自由選擇(發餐順序會造成後面輪到的乘客無法得到自己心儀的主菜):

經濟艙飲料也比較豐盛, 紅白葡萄酒、咖啡、紅茶、橙汁、番茄汁、可樂、雪碧、礦泉水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 刀叉是不銹鋼而非塑膠的, 這讓我想起前幾天大河南旅客集體偷走新加坡航空提供的不銹鋼刀叉醜聞。

經過8.5小時的飛行到達阿布達比機場, 機場彙聚了各國各色人等, 熙熙攘攘, 真看出中東是全世界最hot的土地了!當然白種人、阿拉伯人是主體。 大廳裝修風格極具阿拉伯特色,

所以非常值得拍照留念。 等候轉機時間約3.5小時, 可四處逛逛, 特別是賣阿拉伯風格工藝品的商店裡有很多值得買的紀念品, 價格不貴, 一隻滿負載的駱駝約七八十至一百多人民幣不等, 一隻比宜家花園燈還大的阿拉伯風格掛燈也一百多元, 因為旅程才開始, 我以為後面反正還得來阿聯酋玩幾天並最終由此機場回國, 所以就沒買, 結果, 就與這些我非常心儀的紀念品失之交臂!因為在迪拜購物時mall太大且忙著去找其他計畫內的大件商品根本沒時間沒機會碰到賣工藝品的店鋪, 回程時就不再有機會進入候機廳了, 在登機口的小小紀念品櫃檯商品乏善可陳。 後悔啊!

阿布達比機場據說比迪拜機場小多了,

可在我看來其占地面積仍舊非常大, 且沒看到其他航空公司的飛機, 清一色的ATIHAD!香港滙豐銀行的廣告到處都是。 由於夏季日間氣溫高達近五十度, 所以機場接駁bus車窗都貼了遮陽材料(見下圖左下巴士), 乘客能看清外面, 但從外面看似乎車子是沒有玻璃的呢!

首次到達阿拉伯人的地盤就體會了一番傳說中的“阿拉伯式低效率”:沒有任何解釋的晚辦理登記手續40分鐘, 好不容易上了接駁巴士, 開到一架罕見的黑色飛機旁, 下圖就是在巴士上透過遮陽窗拍到的窗外我們的飛機:

結果, 飛機艙門緊閉似乎空無一人, 巴士司機耐心的等了好久反復查看自己手上的派工單, 後忍不住下車到飛機上打探, 幾次往復又打電話又看單子的,

終於機艙門開了出來個工人裝束的男子, 嘰嘰咕咕了一陣司機回到車上繼續等, 滿車乘客居然都莫名其妙但非常安靜的等著!半個多小時後終於開始登機, 落座後還是不開!只見行李車慢慢吞吞來一輛、間隔好久再來一輛……唉!真服了!最終等來三位黑、黃乘客後飛機終於起飛了!

機場除平坦寬闊的瀝青地面外幾乎到處都是黃沙, 植物只是偶有幾株椰棗樹、幾叢沙漠野草而已。 這使我覺得很震撼, 因為除了去新疆喀納斯的路上走過准葛爾戈壁外我還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平坦遼闊一望無垠的大沙漠!看上去一片黃白浩渺什麼都沒有……對於我這熱愛植物、山川的人來說, 真很難歡喜。

再次登機飛行約4小時到達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地:肯亞Kenya。

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機場之簡陋超乎我的想像!

以前我見過最破敗簡陋的是山東臨沂機場,我們青島流亭機場內部也乏善可陳。但奈洛比機場除大多了之外還真難說有哪個地方更高檔。同為第三世界國家,天壤之別。而Kenya可是非洲第三大經濟體!可見非洲兄弟在發展程度上差距還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在飛機上看到的第一眼非洲大陸:

奈洛比機場附近:

肯亞對中國人實行落地簽證,填好入境單,持護照和50美元簽證費入關即可,也許不是從非洲其他國家入境的沒要黃熱病疫苗證書(黃皮書),海關櫃檯、座椅、工作人員制服等舊舊的、破損的、皺巴巴的透出經濟困窘的樣貌來。此處沒好意思拍照,拍了行李提取處的地面:

出得機場後等旅遊車時拍的航廈外觀:

我們一行30人分乘5輛Game Drive Bus,是豐田麵包車改裝的,每車六人都在窗邊,我們一家三口和來自上海的三位同車,排在全團最後一輛,5號車,中年黑人司機叫:馬嘟嘟(音)。接下來的9天我們七位就一直在一起,是一個基本獨立的小團隊。

由機場去市中心的麗晶酒店Laico Regency Hotel,一路體會了聞名遐邇的奈洛比大堵車(其實比我國一二線城市堵車輕多了,感覺他們堵車主要不是因為車太多而是路過窄),正值傍晚下班時間,路兩旁居然看到非常多的步行者,原來奈洛比公共交通很不發達,且堵車非常嚴重,很多人都習慣步行上下班(奇怪他們為什麼不騎自行車呢?很多人也是白領裝扮不至於買不起自行車的)。路兩邊幾乎都是土路沒有正經的人行道,垃圾也隨處可見,所以步行的路上真的不乾淨!但我們初來乍到還是充滿好奇,一致讚歎肯亞人身材真是一級棒啊!這比例!這身條!幾乎全是大長腿、瘦高、挺拔!全然沒有美國黑人那種肥壯。

奈洛比路邊等車的人群:

在車上拍的市中心街景,據說這些是奈洛比最高的樓群:

我們住的Laico Regency Hotel位於市中心,

這是我們的車隊排隊進入酒店大門時(大門有荷槍實彈的守衛):

完全沒想到!拖著行李進大堂時要進行類似機場一樣的安檢!這讓我們初次體驗到非洲安全問題,比在路上看到某路口安全人員荷槍實彈意外許多,看來非洲治安確實隱患大。作為非洲第三大強國,我想肯亞周邊窮國環伺也是治安弦緊繃的原因吧!索馬里、蘇丹、烏干達這三個鄰國可是著名的赤貧動亂之國:

酒店中庭及自助餐廳:

麗晶的大堂,兩部客梯正中上方掛著肯亞總統半身像。

在非洲的第一頓晚餐是自理的,且導遊提醒說儘量不要自行外出。我們在酒店內的義大利餐廳吃了披薩、意面,不算貴,人均100吧,味道很贊。

我的房間位於大堂上方,從房間看出去的奈洛比市中心夜間景色,圖片正中Johnnie Walker的廣告很顯眼。之後發現奈洛比歐美威士卡廣告真的很常見。

早餐後要出發去安布塞利看乞力馬札羅山了。這是酒店大堂門外:

我們在肯亞的行程是:奈洛比落腳住1夜——南下去安布塞利(乞力馬札羅山下的草原、動物、馬賽民居)住1夜——回奈洛比住1夜——西進:馬賽馬拉大草原(看大量動物和過河大遷徙)住2夜——北上納瓦沙、納庫魯倆以觀鳥為主的大湖,住納瓦沙1夜——繼續北上去以樹屋酒店知名的阿布戴爾國家森林公園住1宿(途中停留赤道標記留念),早餐後趕往奈洛比機場離境。下圖是旅程圖示,其中黃色小字是在各旅遊目的地所住酒店名稱:

7日一早趕往安布塞利,這是肯亞境內觀賞坐落於南部鄰國坦尚尼亞境內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札羅山(海拔5895m)的最佳地點。

以下乞力馬札羅peak借用了網路圖片:(若涉及版權請告知刪除)

沿途看到奈洛比有些道旁樹上棲息著很多巨大的鳥,任由樹下車水馬龍:

8點許路過機場時,遠遠看到機場方向冒著滾滾濃煙、交通管制了,後來才知道奈洛比機場淩晨發生了嚴重的火災,同情之餘也慶倖我們幸虧昨天安全抵達。

後來得知機場火勢相當大(見下面網路新聞圖片),直到我們一周後離境時還深受影響,這個暫且按下以後再表。

赴安布塞利沿途看到肯亞的土地是赭紅色的,是否含鐵量很豐富呢?

接近國家公園時柏油路沒有了,這才意識到出團通知裡為什麼要求帶PM2.5口罩、紗巾了!

密封不良的汽車在安布塞利地區乾燥的大地上飛馳(我們的司機還全程開著他旁邊的車窗啊!)塵土飛揚,幾天下來口罩內側也滲過細土來。

路邊有人居住的地方多是鐵皮屋,總是一派髒亂差的景象,垃圾塑膠袋遍地,令人感慨第三世界為什麼常常有亂丟垃圾的惡習呢?

安布塞利國家公園大門口:

等待辦票間隙有不少馬賽人來車前兜售工藝品,主要是黑木木雕、手工飾品,他們居然都會幾句的漢語!看來中國人來這兒的也很多啊!有位挺老的馬賽媽媽耳垂掛著飾品、墜成個鴿子蛋大的洞、牙齒也不太整齊乾淨,看著真有點可怖(擔心馬賽人認為照相會攝走靈魂,所以沒敢拍照),可據說他們認為這是很美的,跟海南黎族、東南亞長脖族類似。原始文化裡總有些奇特的審美觀。文明世界常以文化遺產保護的名義要求保持這些生活習俗,可是我很想知道,假如他們是這些原始部落的一份子,他們自己願意這麼生活嗎?就像假如中國某個地方還保有千年傳統給婦女纏足可以嗎?我總是覺得人間還是有些普適的人道,還應該提倡平權、文明、進步與發展,有些該成為歷史塵埃的就不要去阻擋。

事實證明肯亞全程旅遊下來,安布塞利國家公園入口大門外的工藝品是最便宜的。還價後,一個35cm高的爸爸媽媽雙人黑木木偶10美元、一艘20cm帶四五個小人偶的黑木船僅7美元!但我當時覺得'以後有的是賣紀念品的、旅程才剛開始就買帶著太麻煩'就沒買,結果就像過境阿布達比機場時一樣,悔之晚矣!

安布塞利國家公園地形比較平坦,8月草都枯黃了,比較稀疏,9天的肯國行程中,這裡是最乾旱缺水的。進入公園後陸續看到各種動物們:

入住安布塞利國家公園內的 Ol Tukai Lodge。

很難想像,酒店所在位置堪稱荒原中的綠洲,巨大的院落沒有圍牆,只有一圈鐵絲粗粗圍擋,綠樹掩映中是一幢幢或獨幢或雙拼的單層別墅。

遠看我們酒店所在的草原綠洲:

進酒店前遇到路邊一些狒狒,這是在行進中的車上抓拍的:

作為英國的前殖民地、現海外度假勝地,肯亞的度假酒店在選址、規劃設計、建築格調、綠化、衛生、服務等諸方面都秉持了與其國家經濟發展水準完全不同的高水準,我們全程住的酒店各具特色、令人舒服。

這是Ol Tukai Lodge度假村大門:

進門就是停車場,右手是我們這五輛車的車隊隊長:

拖著行李走過長長的木棧道,兩邊是碧綠的草地、各種棕櫚樹、金合歡樹綠茵如蓋,時而有猴子跳過:

木棧道全景借用酒店網頁圖片:

下面幾位老外進入的就是大堂了:

進得大堂一律受到殷勤歡迎:免費給每位客人奉上熱毛巾、冰涼的鮮榨果汁。各自落座等待領隊領鑰匙。Ol Tukai Lodge的大堂陳設充滿了濃郁的前英殖民地非洲風情,令人流連。大堂裡有免費wifi,網速挺快。房間可能由於太分散的緣故沒有wifi。

這是Ol Tukai Lodge大堂和餐廳等所在的建築:

拿到鑰匙,跟著行李員找客房去。院子很大:

院子裡狒狒、猴子隨處可見,我們剛進房間時沒關門,一隻猴倏地一下跑進來跳上桌子翻袋子找吃的!早聽說愛滋病最早是非洲狒狒傳播的,所以還真嚇了一跳!

Ol Tukai Lodge的露天游泳池,酒店周邊車過塵土飛揚,但室外游泳池居然非常乾淨澄澈:

別墅門窗看上去是上個世紀的產物,有些簡陋,但室內傢俱陳設非常乾淨、高品質,不亞於國內一般的五星級標間。豪華舒適軟硬適中的2*2大床罩著肯國度假酒店常有的西式大蚊帳,洗、衛、浴間各自相對獨立,飾品、壁畫很有非洲特色,傢俱是品質非常好的厚重原木,這比國內大多數五星酒店要高端大氣啊!以下兩張客房實景圖摘自其酒店網頁,跟我住的房間一模一樣:

這兒的自助餐非常美味,食物種類雖然不是非常多但味道都很不錯,特別令人意外的是居然有兩位黑人廚師在現場按客人配料要求炒制中國家常菜!有洋蔥青椒茭瓜圓白菜胡蘿蔔等蔬菜,可炒牛柳和蝦仁等海鮮,用地道的中國醬油啊!遺憾沒有拍照。廚師會簡單的中文、沒去過中國,但炒出來的中國家常小炒還挺正的。

再貼點兒酒店院子的景色:

下午三點出發去開始我們此行首次Game Drive! 精彩的行程就此展開!

這裡的改裝game drive car都裝有兩三米高的天線,相互間可隨時通話聯絡,所以一輛車發現稀奇動物很多車就都趕去了。這車頭安著倆舊網球的就是天線:

這是我們有幸觀賞到的兩隻花豹:

豹子吸引來很多車,也看到很多專業級別的旅友、攝影家都攜帶很驚人的攝影裝備,瞧這位仁兄的大炮:

在這兩隻花豹不遠處分別有只大象、鴕鳥:

下圖中遠處車陣就是被那兩隻花豹吸引去的:

這只孤獨的老角馬落單了,看上去病弱不堪,估計不久將成為某猛獸的獵物了吧?自然界裡很殘酷,老弱病殘都會被淘汰,只有優良基因才得以延續下來。人類是智慧生物,人工干預健康與壽命的能力越來越強,很多社會都已面臨老齡化問題,中國更是未富先老了,當代人類接近30方離開學校工作為社會創造價值、開始自己養活自己,接近60退休頤養天年,8、90離世,一生的三分之二時光是需要別人供養的,只區區30個年頭的青壯年光陰裡得背負越來越沉重的養老扶幼助弱的責任。逆天而行的人類,不知還能走多遠?

去過馬賽馬拉之後才知道安布塞利的動物數量相對很少!但由於是追尋動物的初始之旅,我們在這兒時並不覺少,一路還是非常欣喜、驚奇。特別是只有在這兒才能看到非洲之巔乞力馬札羅雪峰下的象群!此情此景令人難忘!所以安布塞利雖然看不到成千上萬的動物群,但還是很值得一遊的,四處尋覓著名的the Africa‘ s big five非洲五大獸 :大象 elephant 、獅子 lion 、豹子 leopard 、犀牛 rhinoceros 和野牛 buffalo的感覺真心興奮刺激。之所以這五種動物被稱為the Africa's big five是因為相當年英國殖民者在此打獵時覺得這五種動物最難獵殺、最危險,搞不好人反而會成為它們的獵物。

這片沼澤聚集了很多親水動物,我們看到了多種鳥、大象、河馬、鱷魚 :

此時陸地上非常乾燥,象群走過,卷起一片塵霧,居然很有些夢幻美:

鷺鳥逡巡在大象身邊尋找食物,看上去他們是很有愛的朋友:

湖邊是個bird's eye的山丘,停車、去洗手間,爬到山頂轉轉。這個洗手間的建築風格和安布塞利國家公園大門是一樣的,在空曠的草原上居然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下山繼續game drive,天色已晚,看到一群醜陋的鬣狗:

非洲屋脊上大草原的晚霞好絢麗!霞光中一隻鴕鳥在閒庭信步:

回到酒店,美美享用晚餐,這家的甜點品質相當不錯!不是太甜很合我胃口。我們所住酒店非洲水果一般有哈密瓜、鳳梨、西瓜、非洲香蕉、蘋果。非洲香蕉可能都未熟透就摘下了,硬硬的真心難吃。肯亞的水質很好,沐浴洗髮非常滑潤。夜深人靜,窗外群起蟲鳴。

第二天清晨早起,看到了著名的乞力馬札羅朝霞,天氣晴好,我們還幸運的看到了乞力馬札羅山頭的終年積雪!隨著全球暖化,乞力馬札羅的雪線越來越高,終年冰川積雪已剩下很小一個頂了!幾年後夏天再去估計就看不到乞力馬札羅的雪了!因逆光且有點遠,較難拍出最佳效果的人物風景照。

check out:

肯亞的酒店行李服務很及時,偌大的院子裡每當你拖著行李時,馬上就會有行李員來幫你,也不怎麼言語,也不索要什麼。當然事後你也不好意思不給些小費。

離開Lodge不遠就遇到一群野豬(疣豬),也許是看到我們了,卷搖著小尾巴列隊跑遠了,小短腿麻溜的跑動、小尾巴卷卷搖搖的真有趣:

幸運依舊,象群就從我們車隊裡穿過,一點兒都不怕人:

親眼看到了非洲最具代表性的畫面!乞力馬札羅山下的非洲大象群:

對照一下網路圖片:

還碰到了長頸鹿一家:

就以長頸鹿結束我們的安布塞利之旅吧!我們也真的對下次再來翹首以盼!

出了這個公園大門,我們就和Amboseli say 再見了!

回程路旁:

很多照片是隔著髒髒的車窗玻璃拍攝的,以致未處理的原片烏濛濛的:

沿途風光:以下兩張張左上白線是乞力馬札羅peak

不久,路過馬賽村落,這是自費每人20美元的參觀項目。馬賽族是肯亞非常有代表性的原始部落民族,參觀的馬賽傳統村落其實感覺已無人常住,專供旅遊參觀了,因為並未看到日常生活用具、用品、晾曬衣物之類。所謂村子,不過是一小片方圓200米的、被兩米高荊棘團團圍住的、一組用樹枝和泥巴、牛糞糊住搭起的簡陋棚子:

馬賽人表演一些舞蹈、鑽木取火(下面兩張同車毛姐攝):

馬賽人彈跳力驚人,村口迎接的黑小夥時不時秀秀自己的立定跳高水準,多妻制的馬賽族,男人有魅力的標誌是擁有多少頭牛羊和立定跳高能力有多強。村子及周邊舉目可視的範圍沒有任何人工硬化地面,真是原汁原味的原始民居。我們饒有興致的四處轉悠,土壤紅紅的、幹幹的,叫不上名字的荊棘、蘆薈、仙人掌很多,連樹都是熱帶沙漠植物。特別需要提醒大家:此處土裡面暗藏很多蒺藜,我們很多人鞋底被紮了滿滿一層蒺藜!好不容易才扣掉。有位團友鞋底較軟且薄,腳都被紮傷了!沒拍照,借用一下網路圖片,就是這種討厭的東東:

離開馬賽村落時,毛姐招手想把餅乾分給孩子們,沒想到他們蜂擁而來,有被擠開的女孩兒大哭,那場景令人非常心酸,他們都穿著統一的校服,紅圓領短袖T恤、藍短褲。我們在肯亞看到的所有學生都穿著不錯的校服,一般英倫風,比我們中國大陸的校服漂亮。但食物短缺問題可能還是比較大的。

接下來直奔奈洛比。沿途在幾個驛站休息。在這個驛站看到三組畫面令人唏噓不已:看到旅遊車遠遠奔過來希望得到點兒什麼的兒童、頭頂背水的婦女、白富美的遊客:

由安布塞利回奈洛比沿途看到的肯亞鄉村生活:鐵皮屋、鐵皮屋、木貨架……

忽而感慨:中國,真好!

(安布塞利旅程結束)

再次登機飛行約4小時到達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地:肯亞Kenya。

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機場之簡陋超乎我的想像!

以前我見過最破敗簡陋的是山東臨沂機場,我們青島流亭機場內部也乏善可陳。但奈洛比機場除大多了之外還真難說有哪個地方更高檔。同為第三世界國家,天壤之別。而Kenya可是非洲第三大經濟體!可見非洲兄弟在發展程度上差距還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在飛機上看到的第一眼非洲大陸:

奈洛比機場附近:

肯亞對中國人實行落地簽證,填好入境單,持護照和50美元簽證費入關即可,也許不是從非洲其他國家入境的沒要黃熱病疫苗證書(黃皮書),海關櫃檯、座椅、工作人員制服等舊舊的、破損的、皺巴巴的透出經濟困窘的樣貌來。此處沒好意思拍照,拍了行李提取處的地面:

出得機場後等旅遊車時拍的航廈外觀:

我們一行30人分乘5輛Game Drive Bus,是豐田麵包車改裝的,每車六人都在窗邊,我們一家三口和來自上海的三位同車,排在全團最後一輛,5號車,中年黑人司機叫:馬嘟嘟(音)。接下來的9天我們七位就一直在一起,是一個基本獨立的小團隊。

由機場去市中心的麗晶酒店Laico Regency Hotel,一路體會了聞名遐邇的奈洛比大堵車(其實比我國一二線城市堵車輕多了,感覺他們堵車主要不是因為車太多而是路過窄),正值傍晚下班時間,路兩旁居然看到非常多的步行者,原來奈洛比公共交通很不發達,且堵車非常嚴重,很多人都習慣步行上下班(奇怪他們為什麼不騎自行車呢?很多人也是白領裝扮不至於買不起自行車的)。路兩邊幾乎都是土路沒有正經的人行道,垃圾也隨處可見,所以步行的路上真的不乾淨!但我們初來乍到還是充滿好奇,一致讚歎肯亞人身材真是一級棒啊!這比例!這身條!幾乎全是大長腿、瘦高、挺拔!全然沒有美國黑人那種肥壯。

奈洛比路邊等車的人群:

在車上拍的市中心街景,據說這些是奈洛比最高的樓群:

我們住的Laico Regency Hotel位於市中心,

這是我們的車隊排隊進入酒店大門時(大門有荷槍實彈的守衛):

完全沒想到!拖著行李進大堂時要進行類似機場一樣的安檢!這讓我們初次體驗到非洲安全問題,比在路上看到某路口安全人員荷槍實彈意外許多,看來非洲治安確實隱患大。作為非洲第三大強國,我想肯亞周邊窮國環伺也是治安弦緊繃的原因吧!索馬里、蘇丹、烏干達這三個鄰國可是著名的赤貧動亂之國:

酒店中庭及自助餐廳:

麗晶的大堂,兩部客梯正中上方掛著肯亞總統半身像。

在非洲的第一頓晚餐是自理的,且導遊提醒說儘量不要自行外出。我們在酒店內的義大利餐廳吃了披薩、意面,不算貴,人均100吧,味道很贊。

我的房間位於大堂上方,從房間看出去的奈洛比市中心夜間景色,圖片正中Johnnie Walker的廣告很顯眼。之後發現奈洛比歐美威士卡廣告真的很常見。

早餐後要出發去安布塞利看乞力馬札羅山了。這是酒店大堂門外:

我們在肯亞的行程是:奈洛比落腳住1夜——南下去安布塞利(乞力馬札羅山下的草原、動物、馬賽民居)住1夜——回奈洛比住1夜——西進:馬賽馬拉大草原(看大量動物和過河大遷徙)住2夜——北上納瓦沙、納庫魯倆以觀鳥為主的大湖,住納瓦沙1夜——繼續北上去以樹屋酒店知名的阿布戴爾國家森林公園住1宿(途中停留赤道標記留念),早餐後趕往奈洛比機場離境。下圖是旅程圖示,其中黃色小字是在各旅遊目的地所住酒店名稱:

7日一早趕往安布塞利,這是肯亞境內觀賞坐落於南部鄰國坦尚尼亞境內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札羅山(海拔5895m)的最佳地點。

以下乞力馬札羅peak借用了網路圖片:(若涉及版權請告知刪除)

沿途看到奈洛比有些道旁樹上棲息著很多巨大的鳥,任由樹下車水馬龍:

8點許路過機場時,遠遠看到機場方向冒著滾滾濃煙、交通管制了,後來才知道奈洛比機場淩晨發生了嚴重的火災,同情之餘也慶倖我們幸虧昨天安全抵達。

後來得知機場火勢相當大(見下面網路新聞圖片),直到我們一周後離境時還深受影響,這個暫且按下以後再表。

赴安布塞利沿途看到肯亞的土地是赭紅色的,是否含鐵量很豐富呢?

接近國家公園時柏油路沒有了,這才意識到出團通知裡為什麼要求帶PM2.5口罩、紗巾了!

密封不良的汽車在安布塞利地區乾燥的大地上飛馳(我們的司機還全程開著他旁邊的車窗啊!)塵土飛揚,幾天下來口罩內側也滲過細土來。

路邊有人居住的地方多是鐵皮屋,總是一派髒亂差的景象,垃圾塑膠袋遍地,令人感慨第三世界為什麼常常有亂丟垃圾的惡習呢?

安布塞利國家公園大門口:

等待辦票間隙有不少馬賽人來車前兜售工藝品,主要是黑木木雕、手工飾品,他們居然都會幾句的漢語!看來中國人來這兒的也很多啊!有位挺老的馬賽媽媽耳垂掛著飾品、墜成個鴿子蛋大的洞、牙齒也不太整齊乾淨,看著真有點可怖(擔心馬賽人認為照相會攝走靈魂,所以沒敢拍照),可據說他們認為這是很美的,跟海南黎族、東南亞長脖族類似。原始文化裡總有些奇特的審美觀。文明世界常以文化遺產保護的名義要求保持這些生活習俗,可是我很想知道,假如他們是這些原始部落的一份子,他們自己願意這麼生活嗎?就像假如中國某個地方還保有千年傳統給婦女纏足可以嗎?我總是覺得人間還是有些普適的人道,還應該提倡平權、文明、進步與發展,有些該成為歷史塵埃的就不要去阻擋。

事實證明肯亞全程旅遊下來,安布塞利國家公園入口大門外的工藝品是最便宜的。還價後,一個35cm高的爸爸媽媽雙人黑木木偶10美元、一艘20cm帶四五個小人偶的黑木船僅7美元!但我當時覺得'以後有的是賣紀念品的、旅程才剛開始就買帶著太麻煩'就沒買,結果就像過境阿布達比機場時一樣,悔之晚矣!

安布塞利國家公園地形比較平坦,8月草都枯黃了,比較稀疏,9天的肯國行程中,這裡是最乾旱缺水的。進入公園後陸續看到各種動物們:

入住安布塞利國家公園內的 Ol Tukai Lodge。

很難想像,酒店所在位置堪稱荒原中的綠洲,巨大的院落沒有圍牆,只有一圈鐵絲粗粗圍擋,綠樹掩映中是一幢幢或獨幢或雙拼的單層別墅。

遠看我們酒店所在的草原綠洲:

進酒店前遇到路邊一些狒狒,這是在行進中的車上抓拍的:

作為英國的前殖民地、現海外度假勝地,肯亞的度假酒店在選址、規劃設計、建築格調、綠化、衛生、服務等諸方面都秉持了與其國家經濟發展水準完全不同的高水準,我們全程住的酒店各具特色、令人舒服。

這是Ol Tukai Lodge度假村大門:

進門就是停車場,右手是我們這五輛車的車隊隊長:

拖著行李走過長長的木棧道,兩邊是碧綠的草地、各種棕櫚樹、金合歡樹綠茵如蓋,時而有猴子跳過:

木棧道全景借用酒店網頁圖片:

下面幾位老外進入的就是大堂了:

進得大堂一律受到殷勤歡迎:免費給每位客人奉上熱毛巾、冰涼的鮮榨果汁。各自落座等待領隊領鑰匙。Ol Tukai Lodge的大堂陳設充滿了濃郁的前英殖民地非洲風情,令人流連。大堂裡有免費wifi,網速挺快。房間可能由於太分散的緣故沒有wifi。

這是Ol Tukai Lodge大堂和餐廳等所在的建築:

拿到鑰匙,跟著行李員找客房去。院子很大:

院子裡狒狒、猴子隨處可見,我們剛進房間時沒關門,一隻猴倏地一下跑進來跳上桌子翻袋子找吃的!早聽說愛滋病最早是非洲狒狒傳播的,所以還真嚇了一跳!

Ol Tukai Lodge的露天游泳池,酒店周邊車過塵土飛揚,但室外游泳池居然非常乾淨澄澈:

別墅門窗看上去是上個世紀的產物,有些簡陋,但室內傢俱陳設非常乾淨、高品質,不亞於國內一般的五星級標間。豪華舒適軟硬適中的2*2大床罩著肯國度假酒店常有的西式大蚊帳,洗、衛、浴間各自相對獨立,飾品、壁畫很有非洲特色,傢俱是品質非常好的厚重原木,這比國內大多數五星酒店要高端大氣啊!以下兩張客房實景圖摘自其酒店網頁,跟我住的房間一模一樣:

這兒的自助餐非常美味,食物種類雖然不是非常多但味道都很不錯,特別令人意外的是居然有兩位黑人廚師在現場按客人配料要求炒制中國家常菜!有洋蔥青椒茭瓜圓白菜胡蘿蔔等蔬菜,可炒牛柳和蝦仁等海鮮,用地道的中國醬油啊!遺憾沒有拍照。廚師會簡單的中文、沒去過中國,但炒出來的中國家常小炒還挺正的。

再貼點兒酒店院子的景色:

下午三點出發去開始我們此行首次Game Drive! 精彩的行程就此展開!

這裡的改裝game drive car都裝有兩三米高的天線,相互間可隨時通話聯絡,所以一輛車發現稀奇動物很多車就都趕去了。這車頭安著倆舊網球的就是天線:

這是我們有幸觀賞到的兩隻花豹:

豹子吸引來很多車,也看到很多專業級別的旅友、攝影家都攜帶很驚人的攝影裝備,瞧這位仁兄的大炮:

在這兩隻花豹不遠處分別有只大象、鴕鳥:

下圖中遠處車陣就是被那兩隻花豹吸引去的:

這只孤獨的老角馬落單了,看上去病弱不堪,估計不久將成為某猛獸的獵物了吧?自然界裡很殘酷,老弱病殘都會被淘汰,只有優良基因才得以延續下來。人類是智慧生物,人工干預健康與壽命的能力越來越強,很多社會都已面臨老齡化問題,中國更是未富先老了,當代人類接近30方離開學校工作為社會創造價值、開始自己養活自己,接近60退休頤養天年,8、90離世,一生的三分之二時光是需要別人供養的,只區區30個年頭的青壯年光陰裡得背負越來越沉重的養老扶幼助弱的責任。逆天而行的人類,不知還能走多遠?

去過馬賽馬拉之後才知道安布塞利的動物數量相對很少!但由於是追尋動物的初始之旅,我們在這兒時並不覺少,一路還是非常欣喜、驚奇。特別是只有在這兒才能看到非洲之巔乞力馬札羅雪峰下的象群!此情此景令人難忘!所以安布塞利雖然看不到成千上萬的動物群,但還是很值得一遊的,四處尋覓著名的the Africa‘ s big five非洲五大獸 :大象 elephant 、獅子 lion 、豹子 leopard 、犀牛 rhinoceros 和野牛 buffalo的感覺真心興奮刺激。之所以這五種動物被稱為the Africa's big five是因為相當年英國殖民者在此打獵時覺得這五種動物最難獵殺、最危險,搞不好人反而會成為它們的獵物。

這片沼澤聚集了很多親水動物,我們看到了多種鳥、大象、河馬、鱷魚 :

此時陸地上非常乾燥,象群走過,卷起一片塵霧,居然很有些夢幻美:

鷺鳥逡巡在大象身邊尋找食物,看上去他們是很有愛的朋友:

湖邊是個bird's eye的山丘,停車、去洗手間,爬到山頂轉轉。這個洗手間的建築風格和安布塞利國家公園大門是一樣的,在空曠的草原上居然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下山繼續game drive,天色已晚,看到一群醜陋的鬣狗:

非洲屋脊上大草原的晚霞好絢麗!霞光中一隻鴕鳥在閒庭信步:

回到酒店,美美享用晚餐,這家的甜點品質相當不錯!不是太甜很合我胃口。我們所住酒店非洲水果一般有哈密瓜、鳳梨、西瓜、非洲香蕉、蘋果。非洲香蕉可能都未熟透就摘下了,硬硬的真心難吃。肯亞的水質很好,沐浴洗髮非常滑潤。夜深人靜,窗外群起蟲鳴。

第二天清晨早起,看到了著名的乞力馬札羅朝霞,天氣晴好,我們還幸運的看到了乞力馬札羅山頭的終年積雪!隨著全球暖化,乞力馬札羅的雪線越來越高,終年冰川積雪已剩下很小一個頂了!幾年後夏天再去估計就看不到乞力馬札羅的雪了!因逆光且有點遠,較難拍出最佳效果的人物風景照。

check out:

肯亞的酒店行李服務很及時,偌大的院子裡每當你拖著行李時,馬上就會有行李員來幫你,也不怎麼言語,也不索要什麼。當然事後你也不好意思不給些小費。

離開Lodge不遠就遇到一群野豬(疣豬),也許是看到我們了,卷搖著小尾巴列隊跑遠了,小短腿麻溜的跑動、小尾巴卷卷搖搖的真有趣:

幸運依舊,象群就從我們車隊裡穿過,一點兒都不怕人:

親眼看到了非洲最具代表性的畫面!乞力馬札羅山下的非洲大象群:

對照一下網路圖片:

還碰到了長頸鹿一家:

就以長頸鹿結束我們的安布塞利之旅吧!我們也真的對下次再來翹首以盼!

出了這個公園大門,我們就和Amboseli say 再見了!

回程路旁:

很多照片是隔著髒髒的車窗玻璃拍攝的,以致未處理的原片烏濛濛的:

沿途風光:以下兩張張左上白線是乞力馬札羅peak

不久,路過馬賽村落,這是自費每人20美元的參觀項目。馬賽族是肯亞非常有代表性的原始部落民族,參觀的馬賽傳統村落其實感覺已無人常住,專供旅遊參觀了,因為並未看到日常生活用具、用品、晾曬衣物之類。所謂村子,不過是一小片方圓200米的、被兩米高荊棘團團圍住的、一組用樹枝和泥巴、牛糞糊住搭起的簡陋棚子:

馬賽人表演一些舞蹈、鑽木取火(下面兩張同車毛姐攝):

馬賽人彈跳力驚人,村口迎接的黑小夥時不時秀秀自己的立定跳高水準,多妻制的馬賽族,男人有魅力的標誌是擁有多少頭牛羊和立定跳高能力有多強。村子及周邊舉目可視的範圍沒有任何人工硬化地面,真是原汁原味的原始民居。我們饒有興致的四處轉悠,土壤紅紅的、幹幹的,叫不上名字的荊棘、蘆薈、仙人掌很多,連樹都是熱帶沙漠植物。特別需要提醒大家:此處土裡面暗藏很多蒺藜,我們很多人鞋底被紮了滿滿一層蒺藜!好不容易才扣掉。有位團友鞋底較軟且薄,腳都被紮傷了!沒拍照,借用一下網路圖片,就是這種討厭的東東:

離開馬賽村落時,毛姐招手想把餅乾分給孩子們,沒想到他們蜂擁而來,有被擠開的女孩兒大哭,那場景令人非常心酸,他們都穿著統一的校服,紅圓領短袖T恤、藍短褲。我們在肯亞看到的所有學生都穿著不錯的校服,一般英倫風,比我們中國大陸的校服漂亮。但食物短缺問題可能還是比較大的。

接下來直奔奈洛比。沿途在幾個驛站休息。在這個驛站看到三組畫面令人唏噓不已:看到旅遊車遠遠奔過來希望得到點兒什麼的兒童、頭頂背水的婦女、白富美的遊客:

由安布塞利回奈洛比沿途看到的肯亞鄉村生活:鐵皮屋、鐵皮屋、木貨架……

忽而感慨:中國,真好!

(安布塞利旅程結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