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霧霾的中醫分析及應對方法

霧霾會引發多種疾病, 即使身體健康的人也會出現咽喉乾燥、口鼻生瘡、胸悶咳嗽等症狀, 對健康造成很大的困擾。

霧霾是霧和霾的結合, 霧本身是無害的, 而霾是由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所組成, 又稱“灰霾”。 霾本身是一種污染物, 又是重金屬、多環芳烴等有毒物質的載體, 主要影響人體的呼吸和迴圈兩大系統, 特別是引發鼻咽乾燥、咽痛乾咳、胸悶氣短等症狀, 誘發哮喘、肺氣腫、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發作, 甚至使肺部腫瘤的發病率增加。 一般來說, 老年人、兒童以及患有呼吸道疾病(如肺纖維化、塵肺病、哮喘、肺氣腫、老慢支等)和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

最容易因霧霾而導致病情加重。

從中醫的角度來分析, 霧霾是風寒濕熱燥五氣相兼, 並夾雜穢濁之氣的邪氣, 並有所側重。 其中霧是以濕寒濁氣為主, 霾是以燥熱濁氣為主。 霧霾侵犯人體, 會根據體質不同狀況導致寒熱燥濕等邪氣偏盛的情況, 引發多種疾病, 危害很大。

不過, 大家也不必過於恐慌, 因為氣管、支氣管和肺具有一定的自淨能力, 可以自動清除一部分霧霾, 所以少量吸入並不會輕易致病。 人們對“清肺防霾”存在不少誤區。 比如, 很多人總想找一種藥物或食物, 能把霾直接清除, 或者想像有一種“洗肺”的辦法, 這些都過於理想化了。 “食物抗霾”的說法本身並不確切。

中醫是從“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來看待疾病, 《黃帝內經》講, “正氣記憶體, 邪不可幹, 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 意思是說人的正氣(衛氣、營氣、宗氣、真氣)充盛, 霧霾之邪就不會輕易致病。 因此, 防霾的關鍵是保證人體的正氣充盛, 而正氣來源於脾胃化生的水穀之精氣。 脾胃健運是扶正的根本, 中醫有“保得一份胃氣, 便有一份生機”之說。 因此, 服用能促進脾胃健運的食物或藥膳, 通過扶正固本, 就可以起到防止霧霾致病的作用。

防霾首先可以嘗試“扶正法”, 根據各人體質扶養正氣, 選用中成藥玉屏風顆粒, 或在中醫辨證施治的前提下選用補中益氣丸、附子理中丸等, 以達到脾氣健運、衛氣充盛、抵禦外邪的目的。

第二, “祛邪法”, 選擇清肺、潤肺、化痰的中藥, 如潤肺的“沙參、百合、麥冬”加化痰的“貝母、瓜蔞、竹茹”等煎水代茶飲是個很方便的辦法;第三, 飲食上建議選擇有助於促進脾胃之氣的蔬菜, 如山藥、銀耳、白菜、菠菜等, 主食包括小米、麵粉等易於消化的食物, 同時要注意忌食生、冷、酸、辣食物, 尤其應忌食粘稠生痰的粽子、湯圓、糍粑等, 適當減少油脂的攝入, 以免阻滯氣血流通, 加重痰濕。

最後想提醒大家, 老人、兒童、有基礎疾病的人, 霧霾天應停止戶外活動, 不要作“人肉吸塵器”;外出時戴口罩, 做好防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