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金華醫保支付改革一年 醫療服務走向品質付費

作為國務院欽點的2017年70項醫改重點工作之一, DRG收付費改革第一次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而在此之前, 已經有多地開始對此進行試點。

2016年7月, 浙江省金華市根據市區42家住院定點醫療機構前18個月21萬余住院患者的病例資料, 將發生的所有疾病“打包”成595個付費病組, 病組價格由病組成本水準和各個醫院的成本水準以及當年醫保支出基金預算動態形成, 這套動態價格形成機制被稱為“病組點數法”。

“在區域裡搞預算, ‘放水養魚’讓醫院競爭。 這樣的改革對公立醫院是一個極大挑戰, 因為他們要開始競爭。

”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楊燕綏于近期在解讀時說道, 做DRGs, 金華肯定不是第一個, 但卻是走得最遠的。

積極探索 率先實施改革

為什麼金華市能夠在全國率先開始探索“病組點數法”支付改革?楊燕綏認為, 打造金華版PPS-DRG最核心條件有三個。

一個領導 主導兩個方面

由一位副市長主管衛生和醫保工作, 讓支付方式改革不再出現部門之間互相推諉的問題。 楊燕綏認為, 如果遇到一個問題就成立一個部門, 會使政府變成碎片化。

智慧審核 讓醫保醫療資訊對稱

醫保對醫療過程處於資訊不對稱狀態。 如果支付改革做不到資訊對稱, 就找不到同病同價格的樣板資料, 找不到中間值。 金華市與協力廠商服務商及專家團隊合作建成統一的智慧監控平臺,

醫保監督從事後轉向事前指導、事中監督、事後總結, 為實施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敢於學習和敢於作為

金華市人社局在實幹中探索與進步, 並通力合作解決問題。 用楊燕綏的話說, 事實證明,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確實可以撬動醫療機構控制成本和提高品質的積極性, 營造合理競爭的氛圍。

打出組合拳 引導醫院良性競爭

為什麼患者越來越多, 醫院越做越大?“因為醫療服務一直按數量付費, 這顯然忽略了醫生勞動的風險和價值, 使醫院粗放式發展。 只要多開門診、多設床位, 就可以多掙錢。 ”楊燕綏提到, 金華市支付方式改革, 最重要的意義就是醫療服務從數量付費走向了品質付費。

支付方式改革不是簡單地把醫保基金按點數分到疾病組, 或者分到床日上, 金華方案是建立綜合治理機制的一套組合拳。

醫保收支平衡 支出合理增長

圖1 金華市醫保基金支出增長率(2014-2017.6)

2016-2017年實際醫保基金支出增長率預期目標是7.5%, 實際增長是7.11%。 金華市建立了醫保基金總額預算和合理增長的指數,

市醫保基金進入收支平衡、略有結餘的良性狀態。

運用清華大學醫療保障發展指數與全國平均值進行比較, 2015年全國平均的指數是0.6366, 金華版的指數是0.8807。 只有蘇州可以和金華並列, 在全國指數表現最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