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宛新平:向淮北“22年接力創建”致敬!

點擊淮北發佈

關注我們

日前, 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揭曉。 安徽省淮北市以全國第三、全省第一的優異成績, 榮膺全國文明城市,

終於實現淮北220萬人民期盼已久的創建夢想。

據筆者所知, 淮北的文明城市創建之路走得漫長而艱辛。 這個城市, 從提出創建目標到如今, 已經跨越了22個年頭。 22年來, 淮北換了七任書記、八任市長, 但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努力, 一直沒有間斷。 筆者以為, 淮北此舉深深昭示了一個道理: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在22年創建征程中, 淮北歷屆決策者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懷和“建功必定有我”的擔當, 本著對發展有益、對群眾有利的思想, 眾志成城, 接力長跑, 最終圓夢。

因此, 我們必須向淮北“22年接力創建”的精神致敬!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我們說一張藍圖抓到底, 不僅需要科學決策, 也需要思想境界。 什麼思想境界?就是功成不必在我。 ”習總書記的話, 深刻闡明了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整體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辯證關係。 這對各級領導幹部如何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具有重要指導性和現實針對性。

(荷美相城)

淮北22年創建之路, 彰顯了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 從1995年啟動創建以來, 淮北歷任書記市長一任接著一任幹, 一張藍圖繪到底, 抓創建、求實效, 久久為功, 滴水穿石。 特別是面對數次爭創失利、與獎牌擦肩而過的遺憾, 淮北鬥志未減、信心未失, 永不言敗、決不放棄, 從失利中尋找錯誤教訓, 從進步中積累前行經驗, 最終到達了成功的彼岸。

淮北22年的創建之路, 彰顯了共用發展的為民情懷。 淮北始終踐行“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創建育民”理念, 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使創建工作成為造福百姓、增進福祉的民生民心工程。 特別是在創建最艱難時期, 廣大市民始終與市委市政府同心同德, 步調一致;在創建最緊要的關頭, 全城總動員、全民齊上陣, 人人講文明、個個作奉獻, 展示了最好狀態、最優環境、最佳風範, 順利通過最終大考。

(志願服務)

淮北22年的創建之路, 彰顯了改革創新的開拓意識。 淮北直面“資源枯竭型城市”創建難題, 注重創新, 虛功實做, 實施“多城聯創”, 補齊了加分項偏少的短板;開展“行走淮北”督查, 解決了精細度不夠的問題;堅持創建項目化, 加大老舊社區、背街小巷、基礎設施改造力度, 改變了硬體水準不高的劣勢;改革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制, 充分調動基層積極性主動性, 實現共建共治共用;發揮“好人群體”典型引路作用, 激發了全社會向上向善的強大正能量。 這些創新舉措,無疑為城市創建增添了個性色彩,同時也增添了制勝砝碼。

淮北22年的創建之路,彰顯了“建功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歷史唯物主義在肯定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決定作用的同時,又承認個人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作用。在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奮鬥歷程中,淮北各級、各部門以“功成未必就在我手中”的境界,以“建功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團結協作、互相配合,做了大量扎實細緻的工作,表現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舉城而為,成就偉業。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這樣一種境界、情懷和擔當,在淮北的創建工作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足以成為我們一些地方的標杆,一些幹部的榜樣。

(高考完,獻血去!)

過去,我們一些領導幹部“政績觀”出現了偏差。比如,只關注自己任期內出“顯績”,於是熱衷“造景”,不求群眾滿意,只求上級注意;再比如,新官上任,不理舊政,總想在當地建設過程中烙上“自己的印記”,對上一任確定的規劃推倒重來,造成資源浪費;還比如,未能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做事創業不從當地實際出發,決策“不接地氣”,執行“不顧下情”,結果“人剛調走,工程下馬”,留下一付爛攤子。凡此種種不良政績觀,都是我們急需革除的。我們必須明白,領導幹部的任期是有限的,但人民群眾的事業是無限的,這就要求領導幹部少說改天換地的豪言壯語,少做花拳繡腿的表面文章,把精力集中,把心思擺正,把眼光放遠。

(春到濉河)

22年接力,淮北文明創建站在新的起點上。文明創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可喜的是,淮北市在日前召開的“文明創建工作表彰會”上,又一次清醒地提出要“乘勢而上抓落實,珍惜榮譽再出發”。毫無疑問,這是“接力精神”的再次體現。努力向著更高品質的全域文明城市目標邁進,奮力打造全國煤炭資源型城市轉型崛起樣板區。淮北的接力還在持續!

覺得有用別忘了點贊!

這些創新舉措,無疑為城市創建增添了個性色彩,同時也增添了制勝砝碼。

淮北22年的創建之路,彰顯了“建功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歷史唯物主義在肯定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決定作用的同時,又承認個人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作用。在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奮鬥歷程中,淮北各級、各部門以“功成未必就在我手中”的境界,以“建功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團結協作、互相配合,做了大量扎實細緻的工作,表現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舉城而為,成就偉業。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這樣一種境界、情懷和擔當,在淮北的創建工作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足以成為我們一些地方的標杆,一些幹部的榜樣。

(高考完,獻血去!)

過去,我們一些領導幹部“政績觀”出現了偏差。比如,只關注自己任期內出“顯績”,於是熱衷“造景”,不求群眾滿意,只求上級注意;再比如,新官上任,不理舊政,總想在當地建設過程中烙上“自己的印記”,對上一任確定的規劃推倒重來,造成資源浪費;還比如,未能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做事創業不從當地實際出發,決策“不接地氣”,執行“不顧下情”,結果“人剛調走,工程下馬”,留下一付爛攤子。凡此種種不良政績觀,都是我們急需革除的。我們必須明白,領導幹部的任期是有限的,但人民群眾的事業是無限的,這就要求領導幹部少說改天換地的豪言壯語,少做花拳繡腿的表面文章,把精力集中,把心思擺正,把眼光放遠。

(春到濉河)

22年接力,淮北文明創建站在新的起點上。文明創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可喜的是,淮北市在日前召開的“文明創建工作表彰會”上,又一次清醒地提出要“乘勢而上抓落實,珍惜榮譽再出發”。毫無疑問,這是“接力精神”的再次體現。努力向著更高品質的全域文明城市目標邁進,奮力打造全國煤炭資源型城市轉型崛起樣板區。淮北的接力還在持續!

覺得有用別忘了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