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嶗山之美“天價”難求—吳冠中《嶗山松石》1322.5萬元成交

2017年12月19日晚, 中國嘉德2017年秋拍“二十世紀藝術夜場”在嘉德藝術中心舉槌

吳冠中《嶗山松石》以1150萬元落槌, 加傭金最終以1322.5萬元成交

畫作賞析

吳冠中《嶗山松石》1976年作

木板 油畫 53.5×45.5cm

這件《嶗山松石》收錄于《吳冠中全集》畫冊

由藏家深藏多年

首次亮相於二級市場

背後故事

1975年夏, 鐵道部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接受了為坦一贊鐵路製造列車車廂的任務

其中有兩節總統車廂需要佈置兩幅風景油畫

一幅是坦尚尼亞的乞力馬札羅雪山

一幅是尚比亞的維多利亞大瀑布

該廠設計科的美工朱仁

普是中央工藝美院1964年畢業生

他把吳冠中請到廠裡來繪製這兩幅畫

畫畫之余, 吳冠中帶著該廠四五名美術愛好者一同到嶗山寫生。 某次入嶗山后, 一行人坐車經北線至北九水, 然後徒步翻山走南線回駐地, 以圖對嶗山有個總體印象, 對選擇寫生景點也很有益處。

然經過潮音瀑後眾人便迷失了道路, 只能認准方向向前進。 在“走投無路”之中, 吳冠中一行翻過了第一座、第二座、第三座山……帶的水喝完了, 體能也基本耗盡了, 更糟糕的是:天黑了!眾人只能在亂石和荊棘間摸索、爬行。 當一行人無力地爬上最後一座山峰時, 驚喜地聽到山下傳來廣播聲, 那是非常熟悉的《東方紅》的曲子。 經過與嶗山10個小時的“搏鬥”後, 吳冠中終於脫出“險境”, 再度見到人煙。

這一經歷, 帶給吳冠中的觸動和記憶是真實且深刻的, 十餘年揮之不忘, 心悚長久且真切。 吳冠中將此段經歷編入畫內, 將往事前塵重新展現在畫布之上。 吳冠中曾回憶道:沒有碰見嶗山道士, 山上山下石頭多, 也許道士已變成石頭。 石頭大而黑,

像伏著的牛群, 也許是獅、是象, 請畢卡索或亨利摩爾來看看吧, 到底是屬於哪家的抽象。 我為此作了幾幅油畫, 都失敗了。 因刻畫了石頭堅硬之質, 色彩必然偏濃重或灰暗, 則勁松之骨幹便難於突出, 畫境全失。 而這件作於1976年作的《嶗山松石》解決了這一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他誇大了石塊的體積, 簡化了松樹的體積而將之拉長, 這樣的處理更抽象意味, 也更能表現“嶗山松石”那咬定青山不放鬆, 植根于巨石中的頑強堅韌氣質。

早在2005年

吳冠中的水墨巨作《誤入嶗山》

被一位神秘收藏家以770萬元人民幣拍下

1975年與嶗山的結緣

給吳冠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之行

留下了無數美好畫作

後來在老先生《風景寫生回憶》中

關於1975年夏天

老先生也留下了寶貴的文字

冬至夜

不如讓我們感受一下

那個撲面而來年代

畫作:嶗山

《風景寫生回憶》節選一:嶗山漁村

 嶗山一帶漁村, 院子都是用大塊石頭砌成的, 顯得堅實厚重, 有的院裡曬滿幹魚, 十足的漁家風味。 我先寫了一首七絕:

臨海依山靠石頭, 捕魚種薯度春秋。

爺娘兒女強筋骨, 小院家家開石榴。

我便要畫, 在許多院子中選了最美最典型的院子, 畫了院子, 又補以別家掛得最豐盛的幹魚。

畫成, 在回住所的途中被一群大娘大嫂攔著要看, 她們一看都樂開了, 同聲說這畫的是某家, 但接著又都驚歎起來:“呵!他們家還有那麼多魚!”因她們知道這家已沒有多少魚了。

畫作:嶗山漁村圖

1975年夏,我和青島幾個朋友去嶗山寫生,當時青山和黃山一帶不讓通過,吉普車繞道李村將我們送到華嚴寺下漁村旁的一個連隊裡落腳。

有人想了個好主意:我們隨車回去,到北九水下車,然後翻山到華嚴寺,據說只要兩個多小時,這樣對嶗山先認識個全貌,以便以後選景。

事情就這樣決定了,司機繞道送我們到北九水。

我們吃了飯,問清方向路線,出發時將近下午一點鐘。一路美景可多了,茂密的林,怪樣的石,還有被遺棄了的德國別墅。

渴了,隨時可遇嶗山礦泉,邊走邊評論景色,評論構圖,無拘無束,仿入世外桃源。

然而不知什麼時候,早已看不出道路,連人走過的痕跡也沒有,我們仗著有六個人,不怕,朝著估計的方向攀登,爬過一嶺又一嶺,始終陷在山叢中,總望不見海,渴了也遇不著礦泉了。

日西斜,“著急”在每個人的心底暗暗升起,卻互相安慰:離華嚴寺大概不遠了。

天色漸暗,我想起白天解放軍的介紹,說嶗山裡有狼,毒蛇也多,還曾出現過沒有查清楚的信號彈……我們高高低低在雜草裡亂鑽,有時攀著松樹跨過滑溜的峭壁,管它毒蛇不毒蛇,逃命要緊,首先要辨清海在哪一方啊!如今方向也弄不清了,六個人又有什麼辦法呢?六十個人也抵不住黑暗來襲。

我們繼續掙扎,但預感到糟糕的下場了!終於有人隱隱聽到廣播,於是立即朝廣播的方向猛趕,通身汗濕,廣播的聲音愈來愈近,終於在月色朦朧下繞出了山,進入村莊,見到人家燈火時已近晚上十點鐘了。

這裡屬即墨縣,我們所住的華嚴寺漁村屬嶗山縣。

第二天,主人請我們吃了一頓名貴的紅磷加吉魚,由公社的拖拉機將我們送回到嶗山縣住址,後來別人撿了一塊很堅實的嶗山石送我,我請王進家同學在上面刻了四個大字留念:誤入嶗山,此石迄今保存在我的案頭。

畫作: 嶗山新屋

每個人都有發現美的眼睛

畫家特別是大藝術家

對於美更是有著獨到的眼光

嶗山的藝術價值

正在日益被肯定

隨著很多作品被收藏

嶗山之美更加“天價”難求

不過呢,也不是沒機會

嶗山“一帆風順、紅運當頭”元旦祈福活動產品

還尚有機會

想要感受嶗山“天價”之美的小夥伴們

抓緊從速!

但接著又都驚歎起來:“呵!他們家還有那麼多魚!”因她們知道這家已沒有多少魚了。

畫作:嶗山漁村圖

1975年夏,我和青島幾個朋友去嶗山寫生,當時青山和黃山一帶不讓通過,吉普車繞道李村將我們送到華嚴寺下漁村旁的一個連隊裡落腳。

有人想了個好主意:我們隨車回去,到北九水下車,然後翻山到華嚴寺,據說只要兩個多小時,這樣對嶗山先認識個全貌,以便以後選景。

事情就這樣決定了,司機繞道送我們到北九水。

我們吃了飯,問清方向路線,出發時將近下午一點鐘。一路美景可多了,茂密的林,怪樣的石,還有被遺棄了的德國別墅。

渴了,隨時可遇嶗山礦泉,邊走邊評論景色,評論構圖,無拘無束,仿入世外桃源。

然而不知什麼時候,早已看不出道路,連人走過的痕跡也沒有,我們仗著有六個人,不怕,朝著估計的方向攀登,爬過一嶺又一嶺,始終陷在山叢中,總望不見海,渴了也遇不著礦泉了。

日西斜,“著急”在每個人的心底暗暗升起,卻互相安慰:離華嚴寺大概不遠了。

天色漸暗,我想起白天解放軍的介紹,說嶗山裡有狼,毒蛇也多,還曾出現過沒有查清楚的信號彈……我們高高低低在雜草裡亂鑽,有時攀著松樹跨過滑溜的峭壁,管它毒蛇不毒蛇,逃命要緊,首先要辨清海在哪一方啊!如今方向也弄不清了,六個人又有什麼辦法呢?六十個人也抵不住黑暗來襲。

我們繼續掙扎,但預感到糟糕的下場了!終於有人隱隱聽到廣播,於是立即朝廣播的方向猛趕,通身汗濕,廣播的聲音愈來愈近,終於在月色朦朧下繞出了山,進入村莊,見到人家燈火時已近晚上十點鐘了。

這裡屬即墨縣,我們所住的華嚴寺漁村屬嶗山縣。

第二天,主人請我們吃了一頓名貴的紅磷加吉魚,由公社的拖拉機將我們送回到嶗山縣住址,後來別人撿了一塊很堅實的嶗山石送我,我請王進家同學在上面刻了四個大字留念:誤入嶗山,此石迄今保存在我的案頭。

畫作: 嶗山新屋

每個人都有發現美的眼睛

畫家特別是大藝術家

對於美更是有著獨到的眼光

嶗山的藝術價值

正在日益被肯定

隨著很多作品被收藏

嶗山之美更加“天價”難求

不過呢,也不是沒機會

嶗山“一帆風順、紅運當頭”元旦祈福活動產品

還尚有機會

想要感受嶗山“天價”之美的小夥伴們

抓緊從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