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九龍營養課堂:冬至為什麼吃餃子?冬至吃餃子傳說?冬至味覺?

12月22日迎冬至節氣, 冬至吃什麼?餃子是冬至大部分家庭的主食,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說起冬至吃餃子, 河南人十有八九能拋出一段“醫聖”張仲景治病救人的故事。 但是, 除了紀念醫聖, 你可能並不知道, 在上古時期, 冬至曾經是一年的開端。 冬至吃餃子是有由來和傳說的哦。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傳說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傳說:小木棍敲出的冬至日

3000多年前的一天, 周公在洛陽玩小棍, 時間久了, 他發現小木棍的影子每天都不一樣長。 於是, 他根據影子的長短, 敲定了冬至日和夏至日。 所以說, 在二十四節氣裡, 夏至和冬至是最早被確定出來的。

當然, 小棍只是戲稱。 周公測日影的工具叫做“土圭”, 是一根8尺的標杆。 夏至日, 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有13.5尺, 是一年之中最長的一天。 這天之後, 日影一天比一天短, 天氣也開始回暖了。

那個時期跟自然科學離著十萬八千里,

誰也不曉得這是為啥。 但是, 天氣回暖、草木萌發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代表了一輪新生命的開始, 值得紀念一下。

於是, 在周朝的曆法中, 正月是夏曆(我們現在的農曆)的十一月。 所以, 日影最長的冬至, 成為了新一年的開始, 意義相當於現在的元旦。

從周到秦, 這個習慣一直沒有改變。 直到漢武帝再次採用夏曆(農曆)後, 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 這也就是說, 在上古時期, 人們過冬至, 其實等於過新年。

漢代冬至和新年分開後, 被稱為“小年”, 即是為了提醒人們年關將近, 餘日不多, 也表示冬至尚有重要地位。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傳說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傳說:冬至吃一口餃子就分開了天地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大吃國,古人過冬至吃啥?

吃餃子唄!

關於餃子的起源,民間最為喜聞樂道的版本是:張仲景為了給人驅寒治病,發明了“嬌耳湯”。這是個美好的故事,然而事實並不如此。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新疆吐魯番地區阿斯塔那村的唐墓、重慶市忠縣的三國古墓、山東滕州春秋墓葬中都發現了餃子。所以,從出土文物的角度來看,餃子源於我國己有兩千多年歷史了。但是,餃子以前並不叫餃子,而是餛飩。在北方,餃子和餛飩不是一回事,而南方則保留了這種稱呼。

回到開始的話題,冬至為啥吃餃子。國外學者李約瑟在著作《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指出:“渾沌留下的最古老的遺跡,就是今天中國人普遍食用的餛飩,餛飩即混沌二字換上食字旁”。

《山海經》裡盤古的故事是這樣說的:“天和地混沌一片,像一個雞蛋一樣,盤古就在雞蛋裡面”(“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後來,盤古從混沌中出來,才分開了天地,創造了這個新世界。

不管是方的餛飩皮兒,還是圓的餃子皮兒,裹上餡兒,都象徵著混沌天地一團包的格局。

冬至的最初的意義,是一年的開始,白晝開始變長,有天地重開、萬物初萌的特殊意味。所以在這一天,咬破餛飩便開闢一道新天地。在中國人的觀念中,它的食用重要性不在於果腹充饑,而是一種莊嚴神聖的添福添壽添吉祥的儀式。

如果將這些過程和講究看作一個完整的儀式,吃餛飩(餃子)顯然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傳說:餃子背後故事

“餛飩”一詞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曹魏人編的一本字典裡。再後來的文獻中,它的名稱一變再變,其中的原因很羞羞……

宋朝,餛飩被稱為“角子”和“角兒”,《東京夢華錄》裡說開封夜市曾經有一家賣“水晶角兒”的。當然,餛飩這個稱呼還有。隨便翻翻古人寫的詩,很多人提到過冬至吃餛飩,但是我非常不明白,為啥他們愛吃鴨肉餡兒的。比如:

鴨肉餛飩看土俗,糯丸麻汁阻家鄉。

爭似梢工留口吃,秀州城外鴨餛飩。

鴨餛飩小漉微鹽,雪後壚頭酒價廉。

“角子”這個稱呼一直流傳到明代,《金瓶梅詞話》第八回就說潘金蓮苦等西門慶時“又做了一籠裹餡肉角兒,等西門慶來吃”。此處的“角兒”無疑是指肉蒸餃了。

也正是這些名稱,讓我們恰也發現了餃子的意義世界。這也大概是餃子在中國飲食文化中一直處於高位的原因之所在吧。

說到冬至,那可是中國民俗傳統中一個重要的節氣,素來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一家人吃餃子、堆雪人……冬至給人們留下了無數美好的回憶:每當吃上了冬至的餃子,盼了一年的春節也就離著不遠了。

趙興力小時候生活在北京的一條胡同裡。他說,那會兒住胡同的孩子是“想冬至又怕冬至,冬至來了看落日”,“這話怎麼說呢?想冬至是因為那是一年中黑夜最長的一天,之後白天開始逐漸變長,預示離著春節、春天更近了”。

那為什麼又要“怕冬至”?趙興力解釋,冬至一到,馬上數九寒天就跟著來了,天氣越來越冷,大傢伙兒都得棉襖、棉褲、棉鞋、棉帽捂得嚴嚴實實,行動起來非常不方便。

資料圖:西安市民冬至日扶老攜幼吃餃子,歡樂過“冬節”。馬智峰 攝

“冬至一到,入冬時燒的取暖爐子也要理一下煙筒裡的煤灰,就怕突然刮個東南風倒煙。”趙興力還記得,那時候自己家住的是北房,半夜父母起夜都要咳嗽一下或拍一下四個兄弟姐妹,“就是怕被煤氣熏著”。

當然,對兒時的趙興力來說,最大的樂趣是冬至能混上一頓餃子。他還記得,餡是父親夏天在院子裡種的大南瓜做成的,加點兒肉,等著餃子煮好了,把盛著老北京酸菜的罎子打開,那則是父親入冬時節就做好的,“夾出來放在碗裡,放上三合油就餃子吃,別提多美了”。

“趕上冬至下雪,還能堆雪人打雪仗。回想起來,那時冬至雖然冷,但還是很愜意。”趙興力笑著說。

與趙興力一樣,阿龍也是個地道的老北京人。在他的記憶中,冬至最大的記憶就是餃子,“小時候條件沒有現在好,能吃頓餃子就挺好了”。

資料圖:12月21日,中國北京,一些市民在餐館裡品嘗熱騰騰的餃子。當天是農曆冬至,中國北方有吃餃子的傳統習俗。中新社發 侯宇 攝

當然,兒時的阿龍最高興的還是一家人一起包餃子的時候。他說,那時候冬天新鮮蔬菜很少,家家戶戶幾乎都儲存大白菜,堆在院子或房檐下背陰的地方,再拿破棉被蓋上;冬至這天,一說晚上要吃餃子了,他就早早的爬起來,在大人的指揮下幫著剝白菜,準備和餡。

“記得一大家人坐在一起,擀皮的擀皮、包餃子的包餃子,直到餃子下鍋,那叫一個開心。”阿龍說,有時候家裡還給拿一個火盆燒點兒炭,烤白薯吃,“也是其樂融融”。

別看都是餃子,但是手巧的大人孩子,能夠“變”出很多花樣。80後孫琳菲說,記得姥姥的手特別巧,“那時一到冬至,姥姥就帶著我包餃子。她的手特別巧,能把餃子捏出小刺蝟的樣子,作為我幫忙的獎勵”。

“三五歲的時候,姥姥會分給我一個麵團,我自己捏出各種餃子的造型;再大點兒,還給我置辦一個小擀麵杖,那時年紀小,我擀的皮歪歪扭扭,包好的餃子也就歪歪扭扭。最後,這些我親手做的‘殘次品’餃子和小刺蝟餃子會單獨給我煮,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別有一番風味。”孫琳菲挺認真地說,“長大後我熱愛美食,跟小時候姥姥教我包餃子的經歷分不開”。

資料圖:冬至來臨之際,眾多小朋友聚集西安博物院體驗包餃子的過程,感受傳統節日的氛圍。阿琳娜 攝

的確,對很多北方的孩子來說,吃餃子是冬至這天最深刻的記憶。但對於家在上海的90後吳複來說,冬至卻有著不一樣的吃食。

“對現在的上海人來說,對節氣的關注似乎沒有那麼大,很少到舉家團聚一起慶祝的地步。但冬至又略有不同,老話說‘冬至大如年’嘛。”在吳複的印象中,冬至到來就該吃點兒羊肉補補陽氣,“準備過冬了”。

那時候,住在上海郊區買新鮮羊肉比較便利。每逢冬至前夕,三兩家人(一般是親戚)約好去養羊的農戶那裡買下整只羊,由農戶宰殺後均分帶回去。至於羊肉的做法,有的人家紅燒,有的人家煲湯。吳複家則是由他的奶奶主勺,熬成厚厚的“羊膏”。

資料圖:冬至重慶羊肉館生意火爆。 周毅 攝

“說到羊膏的做法,一般用文武火熬煮帶皮羊肉約二三個鐘頭,之後加蔥、薑、黃酒和十來個紅棗繼續燜煮,到了紅棗和羊肉都化了的時候就大功告成了。等晾涼後,舀出來就能吃。”吳複描述道。

不過,雖然羊膏味道挺鮮美,但由於對羊膻味的抵觸,吳複一度不太能接受這種食物,“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每年吃了羊膏後一個冬天都覺得不怕冷,這也是它不可消抹的功勞吧。雖然現在奶奶身體不再像原來那麼硬朗了,但為了我們,她每到這個時節還是會很有熱情的準備羊膏”。

“其實,無論冬至是吃餃子、羊膏或者別的特色食物,或者還是堆雪人打雪仗,我們忘不掉的不光是這些吃和玩的記憶,更是一家人在一起團聚的濃濃親情。”吳複如是說道。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傳說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傳說:冬至吃一口餃子就分開了天地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大吃國,古人過冬至吃啥?

吃餃子唄!

關於餃子的起源,民間最為喜聞樂道的版本是:張仲景為了給人驅寒治病,發明了“嬌耳湯”。這是個美好的故事,然而事實並不如此。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新疆吐魯番地區阿斯塔那村的唐墓、重慶市忠縣的三國古墓、山東滕州春秋墓葬中都發現了餃子。所以,從出土文物的角度來看,餃子源於我國己有兩千多年歷史了。但是,餃子以前並不叫餃子,而是餛飩。在北方,餃子和餛飩不是一回事,而南方則保留了這種稱呼。

回到開始的話題,冬至為啥吃餃子。國外學者李約瑟在著作《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指出:“渾沌留下的最古老的遺跡,就是今天中國人普遍食用的餛飩,餛飩即混沌二字換上食字旁”。

《山海經》裡盤古的故事是這樣說的:“天和地混沌一片,像一個雞蛋一樣,盤古就在雞蛋裡面”(“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後來,盤古從混沌中出來,才分開了天地,創造了這個新世界。

不管是方的餛飩皮兒,還是圓的餃子皮兒,裹上餡兒,都象徵著混沌天地一團包的格局。

冬至的最初的意義,是一年的開始,白晝開始變長,有天地重開、萬物初萌的特殊意味。所以在這一天,咬破餛飩便開闢一道新天地。在中國人的觀念中,它的食用重要性不在於果腹充饑,而是一種莊嚴神聖的添福添壽添吉祥的儀式。

如果將這些過程和講究看作一個完整的儀式,吃餛飩(餃子)顯然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傳說:餃子背後故事

“餛飩”一詞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曹魏人編的一本字典裡。再後來的文獻中,它的名稱一變再變,其中的原因很羞羞……

宋朝,餛飩被稱為“角子”和“角兒”,《東京夢華錄》裡說開封夜市曾經有一家賣“水晶角兒”的。當然,餛飩這個稱呼還有。隨便翻翻古人寫的詩,很多人提到過冬至吃餛飩,但是我非常不明白,為啥他們愛吃鴨肉餡兒的。比如:

鴨肉餛飩看土俗,糯丸麻汁阻家鄉。

爭似梢工留口吃,秀州城外鴨餛飩。

鴨餛飩小漉微鹽,雪後壚頭酒價廉。

“角子”這個稱呼一直流傳到明代,《金瓶梅詞話》第八回就說潘金蓮苦等西門慶時“又做了一籠裹餡肉角兒,等西門慶來吃”。此處的“角兒”無疑是指肉蒸餃了。

也正是這些名稱,讓我們恰也發現了餃子的意義世界。這也大概是餃子在中國飲食文化中一直處於高位的原因之所在吧。

說到冬至,那可是中國民俗傳統中一個重要的節氣,素來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一家人吃餃子、堆雪人……冬至給人們留下了無數美好的回憶:每當吃上了冬至的餃子,盼了一年的春節也就離著不遠了。

趙興力小時候生活在北京的一條胡同裡。他說,那會兒住胡同的孩子是“想冬至又怕冬至,冬至來了看落日”,“這話怎麼說呢?想冬至是因為那是一年中黑夜最長的一天,之後白天開始逐漸變長,預示離著春節、春天更近了”。

那為什麼又要“怕冬至”?趙興力解釋,冬至一到,馬上數九寒天就跟著來了,天氣越來越冷,大傢伙兒都得棉襖、棉褲、棉鞋、棉帽捂得嚴嚴實實,行動起來非常不方便。

資料圖:西安市民冬至日扶老攜幼吃餃子,歡樂過“冬節”。馬智峰 攝

“冬至一到,入冬時燒的取暖爐子也要理一下煙筒裡的煤灰,就怕突然刮個東南風倒煙。”趙興力還記得,那時候自己家住的是北房,半夜父母起夜都要咳嗽一下或拍一下四個兄弟姐妹,“就是怕被煤氣熏著”。

當然,對兒時的趙興力來說,最大的樂趣是冬至能混上一頓餃子。他還記得,餡是父親夏天在院子裡種的大南瓜做成的,加點兒肉,等著餃子煮好了,把盛著老北京酸菜的罎子打開,那則是父親入冬時節就做好的,“夾出來放在碗裡,放上三合油就餃子吃,別提多美了”。

“趕上冬至下雪,還能堆雪人打雪仗。回想起來,那時冬至雖然冷,但還是很愜意。”趙興力笑著說。

與趙興力一樣,阿龍也是個地道的老北京人。在他的記憶中,冬至最大的記憶就是餃子,“小時候條件沒有現在好,能吃頓餃子就挺好了”。

資料圖:12月21日,中國北京,一些市民在餐館裡品嘗熱騰騰的餃子。當天是農曆冬至,中國北方有吃餃子的傳統習俗。中新社發 侯宇 攝

當然,兒時的阿龍最高興的還是一家人一起包餃子的時候。他說,那時候冬天新鮮蔬菜很少,家家戶戶幾乎都儲存大白菜,堆在院子或房檐下背陰的地方,再拿破棉被蓋上;冬至這天,一說晚上要吃餃子了,他就早早的爬起來,在大人的指揮下幫著剝白菜,準備和餡。

“記得一大家人坐在一起,擀皮的擀皮、包餃子的包餃子,直到餃子下鍋,那叫一個開心。”阿龍說,有時候家裡還給拿一個火盆燒點兒炭,烤白薯吃,“也是其樂融融”。

別看都是餃子,但是手巧的大人孩子,能夠“變”出很多花樣。80後孫琳菲說,記得姥姥的手特別巧,“那時一到冬至,姥姥就帶著我包餃子。她的手特別巧,能把餃子捏出小刺蝟的樣子,作為我幫忙的獎勵”。

“三五歲的時候,姥姥會分給我一個麵團,我自己捏出各種餃子的造型;再大點兒,還給我置辦一個小擀麵杖,那時年紀小,我擀的皮歪歪扭扭,包好的餃子也就歪歪扭扭。最後,這些我親手做的‘殘次品’餃子和小刺蝟餃子會單獨給我煮,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別有一番風味。”孫琳菲挺認真地說,“長大後我熱愛美食,跟小時候姥姥教我包餃子的經歷分不開”。

資料圖:冬至來臨之際,眾多小朋友聚集西安博物院體驗包餃子的過程,感受傳統節日的氛圍。阿琳娜 攝

的確,對很多北方的孩子來說,吃餃子是冬至這天最深刻的記憶。但對於家在上海的90後吳複來說,冬至卻有著不一樣的吃食。

“對現在的上海人來說,對節氣的關注似乎沒有那麼大,很少到舉家團聚一起慶祝的地步。但冬至又略有不同,老話說‘冬至大如年’嘛。”在吳複的印象中,冬至到來就該吃點兒羊肉補補陽氣,“準備過冬了”。

那時候,住在上海郊區買新鮮羊肉比較便利。每逢冬至前夕,三兩家人(一般是親戚)約好去養羊的農戶那裡買下整只羊,由農戶宰殺後均分帶回去。至於羊肉的做法,有的人家紅燒,有的人家煲湯。吳複家則是由他的奶奶主勺,熬成厚厚的“羊膏”。

資料圖:冬至重慶羊肉館生意火爆。 周毅 攝

“說到羊膏的做法,一般用文武火熬煮帶皮羊肉約二三個鐘頭,之後加蔥、薑、黃酒和十來個紅棗繼續燜煮,到了紅棗和羊肉都化了的時候就大功告成了。等晾涼後,舀出來就能吃。”吳複描述道。

不過,雖然羊膏味道挺鮮美,但由於對羊膻味的抵觸,吳複一度不太能接受這種食物,“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每年吃了羊膏後一個冬天都覺得不怕冷,這也是它不可消抹的功勞吧。雖然現在奶奶身體不再像原來那麼硬朗了,但為了我們,她每到這個時節還是會很有熱情的準備羊膏”。

“其實,無論冬至是吃餃子、羊膏或者別的特色食物,或者還是堆雪人打雪仗,我們忘不掉的不光是這些吃和玩的記憶,更是一家人在一起團聚的濃濃親情。”吳複如是說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