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關於2018年度馬海德獎擬評獎人員的公示

根據馬海德基金會下發的《關於評選2018年度頒發馬海德獎的通知》(馬基會(2017)字第04號)要求, 我省由省麻防協會轉發了《關於評選2018年度馬海德獎的通知》。 按照《通知》規定的要求與程式, 經各市民主推薦報省麻防協會, 並由省麻防協會討論審核, 擬推薦沈雲良為2018年度馬海德獎評獎人員(推薦表附後)。

公示期間, 如對推薦人選有疑意, 可通過電子郵件與公示時間結束前向省衛生計生委進行反映。

聯繫電話:0571-87709085

電子郵箱:zjwstjkc@163.com

反映情況和問題應實事求是, 客觀公正。 為便於核實、回饋有關情況, 提倡反映人提供真實姓名、聯繫方式或工作單位。

我們將嚴格遵守工作紀律, 履行保密義務。

2018年度馬海德獎候選人推薦表

主要事蹟

沈雲良同志自1997年進入浙江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至今, 整整二十年光陰,一直衝鋒在麻風防治的第一線。 他的腳步踏遍全省11個市80多個縣區和現有的12家麻風村。

二十年的堅守, 他從一名“談麻色變”的新兵, 成長為浙江省麻風防治戰線的領頭人。 二十年的光陰, 變的是容貌、是經歷, 不變的是堅守麻防工作的心。 他一步一個腳印, 用自己所學為麻風患者和畸殘康復者排憂解難, 為全省的麻風防治工作出謀劃策, 不僅在麻風患者中有較高的威望, 在社會上也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麻風, 一個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的疾病, 歷史上曾有很長一段時間讓人聞之色變, 而這個讓人避之不及的疾病卻是沈雲良同志二十年來工作的“主角”。 如果說, 最初進入浙江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從事麻風防治工作純屬機緣巧合, 誤打誤撞的話, 那麼, 二十年後的今天, 麻防工作和麻防精神卻已冥冥之中完全融入到他的生命,

消除麻風病危害更是他的人生目標和追求。

麻風是一個容易受到世人歧視的疾病, 連帶著從事麻風防治的工作人員, 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疏離。 他永遠也不會忘記, 第一次見到麻風患者的場景:那是一位年逾七十的老大爺, 身材矮小, 重度畸殘, 由於長期跪著勞作, 他的膝蓋上結滿了厚厚的老繭。 這種巨大的視覺衝擊使當時年輕的他產生了深刻的精神烙印。 在以後的工作中, 這種所見卻成了常態, 一路走來, 很難想像他的內心承受了多少壓力,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過程必定充滿著許多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 可是當被問到這份工作的艱辛時, 沈雲良同志總是不以為然, 他在乎的是還有多少病人在遭受著麻風的侵害,

他在乎的是如何讓麻風病人不再遭受歧視, 生活幸福, 他在乎的是讓麻風病人可以跟普通人在同一片天空下同呼吸、共命運。

絕大多數的麻風病人如果發現不及時, 都會留下不同程度的畸殘。 由於該病的特殊性, 患者潰瘍時並無知覺, 嚴重者深可見骨, 且散發出惡臭, 其狀淒慘恐怖, 常人見了多半會逃開, 但是沈雲良同志二十年如一日, 不怕髒不怕累, 每年出差隨訪麻風病患者和畸殘康復者100餘人次, 年均出差工作日達200餘天, 親自下鄉檢查麻風畸殘病人, 向患者贈送自我護理包及防護鞋, 有嚴重畸殘或潰瘍轉介到我單位進行畸殘康復手術, 僅2016年就達70多例。 他盡自己最大能力為麻風畸殘患者服務,

希望他們的生活能過得更好一些。 沈雲良同志還設身處地的為麻風病人考慮。 一位手腳殘疾麻風休養員在讀小學的女兒, 因家庭條件困難將輟學, 他知道後義無反顧的開始資助她, 從小學直到初中畢業從未間斷, 8年間沈雲良同志默默地給她帶去學習和生活費用。 他說, 給予, 也是一種快樂。 作為一種疾病, 麻風已可徹底治癒, 但由於目前它的低流行狀態, 人們對它的認識依然停留在上世紀初, 以至於疾病易愈, 而歧視難消。 2009年, 麗水市青田縣的一名麻風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生了嚴重麻風反應, 持續高燒, 極有可能出現畸殘, 沈雲良同志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多次聯繫省內相關臨床專家為其診治。 由於麻風反應治療時間較長,怕病人情緒波動不配合治療,他多次前往患者家中瞭解病情,細心地為他講解麻風病的知識,並手把手地教患者預防畸殘的動作和要領。通過規範治療,患者在康復後專程從麗水青田趕到省皮防所來看望沈雲良同志,始終拉著他的手,感激之情難以言表。工作這麼多年,這樣的事件也是不勝枚舉,有時候病人的諮詢電話一打就是個把小時,沈雲良同志從不嫌病人麻煩,總是耐心解答,更甚至病人電話裡表述不清楚,他就下鄉探望病人。他說,被需要,是一種幸福。

浙江省在進入麻風病低流行狀態後,為進一步鞏固全省麻風防治成果,沈雲良同志依然在一線工作,對省內各地的麻風病患者進行定期隨訪,為病人進行的細菌和病理檢查,為接觸者及家屬進行體檢,同時與當地麻風病防治機構一起做好新發現病例的疫點調查等工作。由於歷史的原因,全省目前還有12家麻風院,裡面的休養員大多因疾病的折磨而留有畸殘,且內心孤獨,他們既渴望與社會接觸,又害怕遭受鄙夷的眼神,沈雲良同志多次帶領大家深入基層,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不分貧富貴賤,到麻風村親切關懷慰問住村休養員,與他們觸膝長談,聽取他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康復工作開展情況,帶去黨的關懷與溫暖。

沈雲良同志作為一名麻風防治專家,多次給全省各級麻風病防治相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傳遞豐富經驗,交流最新進展,鞏固和不斷提升麻風病防治隊伍技術力量。與學員交流同麻風病人接觸的點點滴滴的,給新一代的麻風病防治隊伍帶去心靈的震感,讓他們感受何為麻防精神。他還寫了一首詩與大家共勉,裡面是這樣描述的:

回眸往昔 百年滄桑歷史

為了你蹣跚的步履

我們默默付出

在鄉間崎嶇的路上

烙刻著我們堅定的身影

放眼當下 麻防成果豐碩

為了你綻放的歡顏

我們堅持信念

在陽光普照的山澗

輝映著我們欣慰的笑臉

憧憬未來 時代重任依然

為了你期待的幸福

我們繼續前行

在健康夢想的途中

播撒著我們共同的心願近年來,為探索建立麻風病低流行狀態下的防控策略,加強對麻風病新發病人的早期發現力度,2011年,沈雲良同志與他的團隊在全省創建了麻風病可疑症狀監測系統,通過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對麻風病可疑症狀者進行轉診、追蹤、排查和診斷,確保麻風病可疑症狀者能在第一時間被發現和確診,從而使早期發現比從監測前的30.77%升高到2016年92.31%,新發現病例平均延遲期從36.64個月下降到17.86個月,為全國的麻風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經驗。近年來,為探索流動人口中麻風病例管理模式,與雲南、貴州和四川等省份開展麻風防治工作對口合作,為最終消除麻風病危害提供新的思維方式。同時,不斷創新健康教育模式,創建了中國麻風病防治陳列館——浙江館、浙江省麻風防治健康教育館和麻風病健康教育基地,傳承麻風防治文化。

作為一名麻風防治工作者,為了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提升業務能力,沈雲良同志攻讀了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專業碩士學位。此外,他還加強科研探索與實踐,主持開展兩項“荷蘭麻風病衛生系統研究”專案和兩項省衛生計生委研究課題,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沈雲良同志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十八屆各次全會精神、十九大會議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擁護中國共產黨,認真履行黨員職責,以真誠、熱忱、敬業的態度,關心關愛麻風患者,用專業的知識為麻風患者的健康拼搏奮鬥,用愛崗敬業、吃苦奉獻、精益求精的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沈雲良同志心系麻風病患者和麻風畸殘康復者,傳遞著善美醫德。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時刻關心著全省的麻風病患者。他那愛崗敬業的精神充分體現了馬海德博士宣導的無私奉獻精神。

由於麻風反應治療時間較長,怕病人情緒波動不配合治療,他多次前往患者家中瞭解病情,細心地為他講解麻風病的知識,並手把手地教患者預防畸殘的動作和要領。通過規範治療,患者在康復後專程從麗水青田趕到省皮防所來看望沈雲良同志,始終拉著他的手,感激之情難以言表。工作這麼多年,這樣的事件也是不勝枚舉,有時候病人的諮詢電話一打就是個把小時,沈雲良同志從不嫌病人麻煩,總是耐心解答,更甚至病人電話裡表述不清楚,他就下鄉探望病人。他說,被需要,是一種幸福。

浙江省在進入麻風病低流行狀態後,為進一步鞏固全省麻風防治成果,沈雲良同志依然在一線工作,對省內各地的麻風病患者進行定期隨訪,為病人進行的細菌和病理檢查,為接觸者及家屬進行體檢,同時與當地麻風病防治機構一起做好新發現病例的疫點調查等工作。由於歷史的原因,全省目前還有12家麻風院,裡面的休養員大多因疾病的折磨而留有畸殘,且內心孤獨,他們既渴望與社會接觸,又害怕遭受鄙夷的眼神,沈雲良同志多次帶領大家深入基層,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不分貧富貴賤,到麻風村親切關懷慰問住村休養員,與他們觸膝長談,聽取他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康復工作開展情況,帶去黨的關懷與溫暖。

沈雲良同志作為一名麻風防治專家,多次給全省各級麻風病防治相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傳遞豐富經驗,交流最新進展,鞏固和不斷提升麻風病防治隊伍技術力量。與學員交流同麻風病人接觸的點點滴滴的,給新一代的麻風病防治隊伍帶去心靈的震感,讓他們感受何為麻防精神。他還寫了一首詩與大家共勉,裡面是這樣描述的:

回眸往昔 百年滄桑歷史

為了你蹣跚的步履

我們默默付出

在鄉間崎嶇的路上

烙刻著我們堅定的身影

放眼當下 麻防成果豐碩

為了你綻放的歡顏

我們堅持信念

在陽光普照的山澗

輝映著我們欣慰的笑臉

憧憬未來 時代重任依然

為了你期待的幸福

我們繼續前行

在健康夢想的途中

播撒著我們共同的心願近年來,為探索建立麻風病低流行狀態下的防控策略,加強對麻風病新發病人的早期發現力度,2011年,沈雲良同志與他的團隊在全省創建了麻風病可疑症狀監測系統,通過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對麻風病可疑症狀者進行轉診、追蹤、排查和診斷,確保麻風病可疑症狀者能在第一時間被發現和確診,從而使早期發現比從監測前的30.77%升高到2016年92.31%,新發現病例平均延遲期從36.64個月下降到17.86個月,為全國的麻風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經驗。近年來,為探索流動人口中麻風病例管理模式,與雲南、貴州和四川等省份開展麻風防治工作對口合作,為最終消除麻風病危害提供新的思維方式。同時,不斷創新健康教育模式,創建了中國麻風病防治陳列館——浙江館、浙江省麻風防治健康教育館和麻風病健康教育基地,傳承麻風防治文化。

作為一名麻風防治工作者,為了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提升業務能力,沈雲良同志攻讀了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專業碩士學位。此外,他還加強科研探索與實踐,主持開展兩項“荷蘭麻風病衛生系統研究”專案和兩項省衛生計生委研究課題,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沈雲良同志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十八屆各次全會精神、十九大會議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擁護中國共產黨,認真履行黨員職責,以真誠、熱忱、敬業的態度,關心關愛麻風患者,用專業的知識為麻風患者的健康拼搏奮鬥,用愛崗敬業、吃苦奉獻、精益求精的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沈雲良同志心系麻風病患者和麻風畸殘康復者,傳遞著善美醫德。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時刻關心著全省的麻風病患者。他那愛崗敬業的精神充分體現了馬海德博士宣導的無私奉獻精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