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 北京市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首場發佈會舉行

12月20日10點,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了“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北京市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首場發佈會。 首場發佈會以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臺建設為主題,

北京市發改委、天津市發改委、河北省發改委有關領導介紹情況, 並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是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近期目標的節點之年。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向縱深推進, 京津冀三省市不斷增強協同聯動, 有力有序地推動一批重要事項、重點項目、重大政策落地實施, 獲得了豐碩成果, 取得了顯著成效。 產業轉移對接協作是協同發展的實體內容和關鍵支撐, 也是協同發展三個率先突破重點領域之一。 為進一步引導三地產業有序轉移與精准承接, 北京市會同津冀兩省市共同研究制定了《關於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臺建設的意見》, 經過多次徵求國家協同辦和各有關部門意見,

已于近日正式印發實施。

《意見》起草背景——

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以來, 三省市以搭建產業合作平臺為抓手, 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對接活動, “4+N”產業合作格局加快構建, 一批重大產業合作項目相繼落地, 產業協同發展步入快車道。

一是“4+N”產業合作格局更加鞏固。 曹妃甸示範區累計簽約北京專案129個, 首鋼京唐公司二期等一批重點專案加快建設。 張承生態功能區農業、旅遊、資料中心等綠色產業加快落地, 張北雲計算產業基地2個資料中心投入運營。 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空間規劃和產業規劃加快編制, 共建共管體制深入研究。 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自揭牌以來新增註冊企業累計達316家,

創新創業生態逐步完善。

二是重大產業合作項目成果豐碩。 北京現代第四工廠在滄州投產, 實現了“一個工廠帶動一個產業基地”。 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吸引102個生物醫藥項目落戶, 其中北京醫藥企業79家, 成為“產業承接集聚化、園區建設專業化、異地監管協同化”的範例。 武清京津產業新城和滄州、正定、保定等特色園區建設加快推進, 重點承接平臺集聚效應和示範作用逐步顯現。

三是產業疏解政策體系加快建立。 按照“成熟一項、推出一項”的原則, 加強政策創新, 注重打好疏解政策組合拳。 發佈疏解非首都功能產業的稅收支持政策, 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轉移對接企業稅收收入分享辦法,

明確了轉移企業認定、納稅情況認定、稅收轉移分享等工作機制;出臺健全非首都功能產業疏解配套政策意見, 從6大方面提出若干政策任務。

總體來看, 三年多來, 京津冀三省市齊心協力, 密切配合,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尤其是產業對接協作取得明顯成效。 但是, 協同發展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 更是一場無經驗可循的“大考”, 仍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 比如各類承接平臺仍然較多且佈局相對分散, 產業轉移政策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等等。 為進一步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平臺的統籌規劃建設,優化區域產業佈局, 打造優勢產業集群, 加快形成規模效應, 北京會同津冀兩省市共同研究制定了該《意見》。

《意見》的主要特點及內容——

該《意見》是京津冀三省市首次聯合制定的綜合性、指導性檔, 對進一步推進三地產業對接協作, 帶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協同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將疏解和承接一體謀劃、統籌考慮。 緊扣非首都功能產業領域, 逐一提出承接平臺名單。 統籌區域城市群空間資源, 打通轉移和承接通道, 促進創新和產業要素在市域內與津冀兩省市間合理重組、高效流動、有機銜接, 推動區域間產業鏈梯次佈局。

二是力爭明確北京新的“兩翼”產業發展方向。 產業發展是形成“兩翼”的關鍵支撐, 在和有關部門充分對接的基礎上, 也對“兩翼”的產業發展方向做出了一些初步安排。

三是突出創新驅動產業升級轉移。 堅持產業轉移與創新能力提升同步推進,圍繞加快中關村一區多園提質增效步伐,提升北京科技創新“三城一區”承載能力,發揮北京創新資源輻射帶動作用和溢出效應,明確了一批協同創新平臺。

四是充分銜接各類規劃政策。全面梳理對接了國家層面涉及產業協同發展的規劃政策以及天津、河北兩省市有關文件,最大程度凝聚共識。

該《意見》共八個方面的內容,總體考慮是:堅持“優化佈局、相對集中,統籌推進、聯動發展,改革創新、集約生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原則,立足三省市功能和產業發展定位,圍繞構建和提升“2+4+N”產業合作格局,聚焦打造若干優勢突出、特色鮮明、配套完善、承載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承接平臺載體,引導創新資源和轉移產業向平臺集中,促進產業轉移精准化、產業承接集聚化、園區建設專業化。截至目前,初步明確了“2+4+46”個平臺,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個集中承載地,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及46個專業化、特色化承接平臺。

平臺的主要發展方向:

一是增強北京新的“兩翼”高端產業吸引力。緊緊圍繞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功能定位,嚴控中低端產業發展,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資源要素,打造創新產業集群,促進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其中,城市副中心主要考慮是圍繞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轉移,大力發展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科技創新等主導產業。河北雄安新區重點發展高端高新產業,打造創新高地和科技新城。

二是集中力量打造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按照“政府主導、國企帶動、政策集成、資源彙聚”的思路,進一步明確了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天津濱海新區、張承生態功能區等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的產業承接方向,加快形成集聚效應和示範作用。引導鋼鐵深加工、石油化工等產業及上下游企業向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集聚;結合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區域產業結構升級,在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重點發展航空物流產業、綜合保稅區和高新高端產業,打造國家交往中心功能承載區、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發揮2022年冬奧會籌辦的牽引作用,攜手張家口大力發展體育、文化、旅遊休閒、會展等生態友好型產業,共建京張文化體育旅遊帶;引導北京金融服務平臺、資料中心機構以及科技企業、高端人才等創新資源向濱海-中關村科技園集聚。

三是合力打造一批高水準協同創新平臺和專業化產業合作平臺。將充分發揮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引領作用,強化科技創新對轉型升級的支撐,促進區域創新鏈、產業鏈、資源鏈、政策鏈的深度融合,推動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北京市將引導創新資源在京津交通沿線主要城鎮集聚發展,打造科技研發轉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帶,推進節能環保等創新資源向天津寶坻等區域集聚,打造沿海產業帶,支援天津建設產業創新中心和現代化研發成果轉化基地。充分發揮中關村、濱海兩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優勢,對接河北要素成本比較優勢和承接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支持河北創建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試驗區。同時,按照現代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等三個領域分類梳理出了一批特色化平臺。將沿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京九方向,合力共建現代製造業承接平臺,加快推進環首都承接地批發市場、冀中南承接地批發市場聚焦帶、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等一批服務業承接平臺建設,並圍繞首都農業結構調整,推動京津冀農業對接協作,聯動發展一批現代農業合作平臺。目前,共涉及協同創新平臺15個,現代製造業平臺20個,服務業平臺8個,農業合作平臺3個。

此外,為促進產業承接平臺的有序發展,也從三個方面提出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一是為增強產業轉移的針對性和承接平臺吸引力,圍繞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園區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加大資金支援力度、加強土地供應保障和資源環境保護等五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二是將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努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強化人才資源支撐,不斷改善平臺承接產業發展環境。三是三地將進一步強化合作,加強對產業轉移重點承接平臺及轉移專案的統籌管理,努力形成齊抓共管、共同發展的局面。

下一步工作考慮——

2018年是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期目標的開局之年。隨著“4+N”產業合作格局的鞏固,產業一體化正在從偏重單方面轉移疏解向更加注重區域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全區域優化產業佈局方向轉變。將堅持產業轉移與轉型升級相統一,不斷完善共建共管體制機制,強化規劃引導與空間管控,推動重大合作專案落地,促進先行政策交叉覆蓋,引導非首都功能產業集聚轉移發展,促進區域產業整體升級。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發出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縱深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動員令。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攜手津冀共同續寫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新篇章,為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期目標開好局、起好步。

記者問答

問:產業轉移承接平臺,在整個京津冀區域裡,大大小小的區域有上百個,這個平臺是怎麼篩選出臺的?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伯正:

協同發展戰略實施的過程中,治理北京大城市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往哪兒疏解,得有承載地。特別是在疏解的過程中,也不能無序地疏解,要有序,也不能大水漫灌,要精准,也不能遍地開花,要聚集。所以出臺這個意見,主要是解決現在承接平臺過多(大概300多個),佈局比較分散。還有的承接平臺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能力不足,水準也不高,都想承接,存在著同質化競爭的現象。因此,也制約了協同發展和產業轉移疏解。

怎麼挑選呢?

第一,要跟規劃做對接。也就是說符合規劃。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裡提出若干平臺,協同發展規劃的各個專項規劃裡也提到了若干平臺,納入到規劃的平臺都是要集中力量重點發展和支持的平臺。因此,這些平臺納入到支持的範圍裡。這些平臺比如天津武清產業新城,河北保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都是在專項規劃裡就有的。

第二,對接協議。在2014年,北京與天津簽訂了“1+5”戰略合作協定,在河北簽訂了“1+6”合作協定,在協議裡明確了重點支援的產業合作平臺,產業承接平臺,也進行了梳理,把協議中提到的納入到這個範圍裡。

第三,這些平臺要精挑細選。符合規劃納入協議的要考慮,另外有一些平臺還是有一些標準的。像自身建設明顯滯後,公共服務水準配套比較落後,示範帶動效應不明顯的平臺要去除。

重點支持哪些平臺呢?

就是有產業基礎、發展潛力好,基礎設施較完善、示範帶動能力足的平臺要給予重點的考慮。當然納入的這些平臺也不是一成不變,要動態管理,因為對平臺的管理要跟蹤,實施評估,對發展好,有條件的平臺,將來也有可能繼續納入到我們支持的範圍裡。我就回答這些。

問:企業轉移到上述平臺會有哪些優惠政策?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伯正:

既然在重點平臺上,會有政策支持。政策支援是支援平臺建設的重要內容。

從政策角度來說,一個是從資金這方面的政策支持,二是土地,三是基礎設施,四是公共服務等。下大力氣改善這些平臺的營商環境,使轉移到平臺的企業能夠接得住、還能夠發展。 企業的疏解也好,產業的轉移也好,不是簡單的生產能力的平移,還是要通過轉移、疏解,實現轉型和升級。另外也實現產業的壯大,企業的發展才是目的。

在資金支援政府方面,將充分利用三省市現有對工業、科技等領域的資金支援政策,優先支援符合條件的產業升級轉移專案。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基金等各類基金優先用於支持重點承接平臺的基礎設施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

在基礎設施方面,將加快建設與產業轉移承接平臺密切關聯的鐵路和公路項目,為企業提供便捷、快速的交通保障。

在公共服務方面,尤其是對於企業職工,對轉移和搬遷,到平臺裡之後,職工最關心的還是公共服務,像上學、看病這類問題,在意見裡,其中也給予了體現,就是要推動公共服務資源在這些平臺裡進行佈局,提升這些平臺的公共服務水準,方便職工就近就醫就學。 除此之外,還將進一步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比如產業聯盟、協會、商會等等的橋樑紐帶作用,引導企業向承接平臺落戶,同時加強對承接平臺的宣傳,比如說利用京交會、京洽會舉辦承接平臺建設成果展,對重點園區、企業和專案進行集中的宣傳和推介,不斷擴大平臺和企業的影響力。

問:北京市在2018年對產業協作是怎麼考慮的?這個意見出臺以後,有哪些具體的落實措施嗎?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伯正:

2018年馬上就要到了,在2018年主要圍繞推動北京新的“兩翼”產業發展,聚焦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來做工作,特別是在產業轉移疏解方面。

具體有幾個考慮:

一是健全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因為這個《意見》出臺之後,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關鍵還是在落實。裡面涉及到很多內容,要把它具體化,要再細化、實化。還涉及到市里其他相關部門,因此要有一個責任分工。因為是三地共同起草和共同發佈,在天津和河北也涉及到相關的部門,也有具體的任務。所以要把這塊進一步明確下來。

二要再細化政策。這些政策怎麼能夠更具有含金量,更具有吸引力,更具有企業應用的價值還需要再細化。政策的細則也要研究。

三要對確立支援的平臺要進行動態評估。哪些發展得好,哪些發展得不好,要建立評估機制,要跟蹤。

四要宣傳和推介這些平臺。給這些平臺將來的承接以及招商引資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良好的環境。

堅持產業轉移與創新能力提升同步推進,圍繞加快中關村一區多園提質增效步伐,提升北京科技創新“三城一區”承載能力,發揮北京創新資源輻射帶動作用和溢出效應,明確了一批協同創新平臺。

四是充分銜接各類規劃政策。全面梳理對接了國家層面涉及產業協同發展的規劃政策以及天津、河北兩省市有關文件,最大程度凝聚共識。

該《意見》共八個方面的內容,總體考慮是:堅持“優化佈局、相對集中,統籌推進、聯動發展,改革創新、集約生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原則,立足三省市功能和產業發展定位,圍繞構建和提升“2+4+N”產業合作格局,聚焦打造若干優勢突出、特色鮮明、配套完善、承載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承接平臺載體,引導創新資源和轉移產業向平臺集中,促進產業轉移精准化、產業承接集聚化、園區建設專業化。截至目前,初步明確了“2+4+46”個平臺,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個集中承載地,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及46個專業化、特色化承接平臺。

平臺的主要發展方向:

一是增強北京新的“兩翼”高端產業吸引力。緊緊圍繞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功能定位,嚴控中低端產業發展,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資源要素,打造創新產業集群,促進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其中,城市副中心主要考慮是圍繞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轉移,大力發展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科技創新等主導產業。河北雄安新區重點發展高端高新產業,打造創新高地和科技新城。

二是集中力量打造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按照“政府主導、國企帶動、政策集成、資源彙聚”的思路,進一步明確了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天津濱海新區、張承生態功能區等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的產業承接方向,加快形成集聚效應和示範作用。引導鋼鐵深加工、石油化工等產業及上下游企業向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集聚;結合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區域產業結構升級,在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重點發展航空物流產業、綜合保稅區和高新高端產業,打造國家交往中心功能承載區、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發揮2022年冬奧會籌辦的牽引作用,攜手張家口大力發展體育、文化、旅遊休閒、會展等生態友好型產業,共建京張文化體育旅遊帶;引導北京金融服務平臺、資料中心機構以及科技企業、高端人才等創新資源向濱海-中關村科技園集聚。

三是合力打造一批高水準協同創新平臺和專業化產業合作平臺。將充分發揮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引領作用,強化科技創新對轉型升級的支撐,促進區域創新鏈、產業鏈、資源鏈、政策鏈的深度融合,推動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北京市將引導創新資源在京津交通沿線主要城鎮集聚發展,打造科技研發轉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帶,推進節能環保等創新資源向天津寶坻等區域集聚,打造沿海產業帶,支援天津建設產業創新中心和現代化研發成果轉化基地。充分發揮中關村、濱海兩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優勢,對接河北要素成本比較優勢和承接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支持河北創建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試驗區。同時,按照現代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等三個領域分類梳理出了一批特色化平臺。將沿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京九方向,合力共建現代製造業承接平臺,加快推進環首都承接地批發市場、冀中南承接地批發市場聚焦帶、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等一批服務業承接平臺建設,並圍繞首都農業結構調整,推動京津冀農業對接協作,聯動發展一批現代農業合作平臺。目前,共涉及協同創新平臺15個,現代製造業平臺20個,服務業平臺8個,農業合作平臺3個。

此外,為促進產業承接平臺的有序發展,也從三個方面提出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一是為增強產業轉移的針對性和承接平臺吸引力,圍繞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園區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加大資金支援力度、加強土地供應保障和資源環境保護等五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二是將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努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強化人才資源支撐,不斷改善平臺承接產業發展環境。三是三地將進一步強化合作,加強對產業轉移重點承接平臺及轉移專案的統籌管理,努力形成齊抓共管、共同發展的局面。

下一步工作考慮——

2018年是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期目標的開局之年。隨著“4+N”產業合作格局的鞏固,產業一體化正在從偏重單方面轉移疏解向更加注重區域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全區域優化產業佈局方向轉變。將堅持產業轉移與轉型升級相統一,不斷完善共建共管體制機制,強化規劃引導與空間管控,推動重大合作專案落地,促進先行政策交叉覆蓋,引導非首都功能產業集聚轉移發展,促進區域產業整體升級。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發出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縱深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動員令。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攜手津冀共同續寫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新篇章,為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期目標開好局、起好步。

記者問答

問:產業轉移承接平臺,在整個京津冀區域裡,大大小小的區域有上百個,這個平臺是怎麼篩選出臺的?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伯正:

協同發展戰略實施的過程中,治理北京大城市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往哪兒疏解,得有承載地。特別是在疏解的過程中,也不能無序地疏解,要有序,也不能大水漫灌,要精准,也不能遍地開花,要聚集。所以出臺這個意見,主要是解決現在承接平臺過多(大概300多個),佈局比較分散。還有的承接平臺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能力不足,水準也不高,都想承接,存在著同質化競爭的現象。因此,也制約了協同發展和產業轉移疏解。

怎麼挑選呢?

第一,要跟規劃做對接。也就是說符合規劃。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裡提出若干平臺,協同發展規劃的各個專項規劃裡也提到了若干平臺,納入到規劃的平臺都是要集中力量重點發展和支持的平臺。因此,這些平臺納入到支持的範圍裡。這些平臺比如天津武清產業新城,河北保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都是在專項規劃裡就有的。

第二,對接協議。在2014年,北京與天津簽訂了“1+5”戰略合作協定,在河北簽訂了“1+6”合作協定,在協議裡明確了重點支援的產業合作平臺,產業承接平臺,也進行了梳理,把協議中提到的納入到這個範圍裡。

第三,這些平臺要精挑細選。符合規劃納入協議的要考慮,另外有一些平臺還是有一些標準的。像自身建設明顯滯後,公共服務水準配套比較落後,示範帶動效應不明顯的平臺要去除。

重點支持哪些平臺呢?

就是有產業基礎、發展潛力好,基礎設施較完善、示範帶動能力足的平臺要給予重點的考慮。當然納入的這些平臺也不是一成不變,要動態管理,因為對平臺的管理要跟蹤,實施評估,對發展好,有條件的平臺,將來也有可能繼續納入到我們支持的範圍裡。我就回答這些。

問:企業轉移到上述平臺會有哪些優惠政策?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伯正:

既然在重點平臺上,會有政策支持。政策支援是支援平臺建設的重要內容。

從政策角度來說,一個是從資金這方面的政策支持,二是土地,三是基礎設施,四是公共服務等。下大力氣改善這些平臺的營商環境,使轉移到平臺的企業能夠接得住、還能夠發展。 企業的疏解也好,產業的轉移也好,不是簡單的生產能力的平移,還是要通過轉移、疏解,實現轉型和升級。另外也實現產業的壯大,企業的發展才是目的。

在資金支援政府方面,將充分利用三省市現有對工業、科技等領域的資金支援政策,優先支援符合條件的產業升級轉移專案。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基金等各類基金優先用於支持重點承接平臺的基礎設施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

在基礎設施方面,將加快建設與產業轉移承接平臺密切關聯的鐵路和公路項目,為企業提供便捷、快速的交通保障。

在公共服務方面,尤其是對於企業職工,對轉移和搬遷,到平臺裡之後,職工最關心的還是公共服務,像上學、看病這類問題,在意見裡,其中也給予了體現,就是要推動公共服務資源在這些平臺裡進行佈局,提升這些平臺的公共服務水準,方便職工就近就醫就學。 除此之外,還將進一步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比如產業聯盟、協會、商會等等的橋樑紐帶作用,引導企業向承接平臺落戶,同時加強對承接平臺的宣傳,比如說利用京交會、京洽會舉辦承接平臺建設成果展,對重點園區、企業和專案進行集中的宣傳和推介,不斷擴大平臺和企業的影響力。

問:北京市在2018年對產業協作是怎麼考慮的?這個意見出臺以後,有哪些具體的落實措施嗎?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伯正:

2018年馬上就要到了,在2018年主要圍繞推動北京新的“兩翼”產業發展,聚焦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來做工作,特別是在產業轉移疏解方面。

具體有幾個考慮:

一是健全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因為這個《意見》出臺之後,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關鍵還是在落實。裡面涉及到很多內容,要把它具體化,要再細化、實化。還涉及到市里其他相關部門,因此要有一個責任分工。因為是三地共同起草和共同發佈,在天津和河北也涉及到相關的部門,也有具體的任務。所以要把這塊進一步明確下來。

二要再細化政策。這些政策怎麼能夠更具有含金量,更具有吸引力,更具有企業應用的價值還需要再細化。政策的細則也要研究。

三要對確立支援的平臺要進行動態評估。哪些發展得好,哪些發展得不好,要建立評估機制,要跟蹤。

四要宣傳和推介這些平臺。給這些平臺將來的承接以及招商引資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良好的環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