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向手無寸鐵漁民射擊子彈200發,韓國要錢剛走怎麼就來大動作

韓國總統來到中國, 呼籲放棄薩德給予韓國更多合作機會, 可是要錢剛走, 韓國就針對中國漁民來了一個大動作, 難道僅僅是因為執法問題嗎?背後還有啥秘密, 突然發生的槍擊事件確實有點讓人看不懂。 不知道韓國出於何種目的, 這個關鍵時刻又使出這一招。

韓聯社稱, 中國漁船不顧廣播示警駛入韓國專屬經濟區約9公里, 其中6艘靠近韓國警備艦船時, 韓國海警鳴槍示警, 但這些漁船只散開隊形並未撤離。 韓國海警出動3000噸級、1500噸級、1000噸級等4艘警備艦船使用K2步槍和M-60機關槍等班組武器開槍約200發後, 中國漁船才離開, 受損情況不得而知。

韓國海警單方面認為中國漁民擅自進入了非法區域, 進行非法捕撈, 可是並沒有直接證據啊, 另外向手無寸鐵的漁民射擊200發子彈確實讓人覺得反應有點誇張。 針對“非法捕魚”問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不止一次針對這一問題表態說, 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可能威脅人身安全的過激手段。 中方漁民違規作業不應成為韓海警等公權力機關動用火力武器的理由。

《中韓漁業協定》簽署前, 按國際海洋法公約, 中韓雙方都有200海裡專屬經濟區, 重疊部分雙方漁民都可捕魚。 由於中國人口遠多於韓國, 因此中國實際海洋資源需求比韓國多得多。 《中韓漁業協定》看似公平, 但該協議簽署後使得中國在黃海的人均漁業資源遠少於韓國。

中國人口多, 需要的捕魚量大, 該協議簽署後, 原本可以共同開發的海域分別劃入中韓兩國, 造成漁民不能到對方一側捕魚, 只能在近海捕撈, 看似限制了兩國漁民, 但由於人口數量差異, 韓國漁民少受影響不大, 中國漁民多, 可作業範圍減少, 造成近海漁業資源枯竭。

2001年, 兩國簽訂的《中韓漁業協定》, 其中劃定了“暫定措施水域”, 由雙方採取共同的養護和管理措施。 對違反規定者, 雙方按各自的國內法處理本國漁船。 2006年, 主導簽訂《中韓漁業協定》的負責人李濱被中國國家安全部門揭露是一個被韓國情報機構收買的間諜和韓諜分子, 他曾在外交部亞洲司任要職, 2001年後出任駐韓大使。

當然這次事件不是偶然的,歷史上就有過類似悲劇。2010年12月,一艘韓國巡邏艦衝撞中國漁船,造成一死一傷。2012年10月,韓國海警為鎮壓中國船員的反抗發射橡皮子彈,擊中一名張姓船員的左胸,致其身亡。而在2011年12月12日,一名韓國海警在扣押“非法捕撈”的中國漁船時,被中國船員刺死。不斷增多的衝突確實值得雙方深思,如何更好的處理這個問題成為擺在雙方面前的一個基本問題。

這次事件之後,韓國進行了冷嘲熱諷更是讓人難以理解,兩國需要妥善的處理問題,不能故意把問題激化,那樣對雙方都不是利好的消息。

當然這次事件不是偶然的,歷史上就有過類似悲劇。2010年12月,一艘韓國巡邏艦衝撞中國漁船,造成一死一傷。2012年10月,韓國海警為鎮壓中國船員的反抗發射橡皮子彈,擊中一名張姓船員的左胸,致其身亡。而在2011年12月12日,一名韓國海警在扣押“非法捕撈”的中國漁船時,被中國船員刺死。不斷增多的衝突確實值得雙方深思,如何更好的處理這個問題成為擺在雙方面前的一個基本問題。

這次事件之後,韓國進行了冷嘲熱諷更是讓人難以理解,兩國需要妥善的處理問題,不能故意把問題激化,那樣對雙方都不是利好的消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