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明特量化榮獲“2017年度金融科技卓越貢獻獎”

12月18日, 由中國科學院《互聯網週刊》、中國社會科學院資訊化研究中心等聯合主辦的“2017第十五屆中國互聯網經濟論壇”在京舉行。 本次大會以“當下的力量”為主題, 探討2017年各行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機遇及挑戰, 當下及未來。 作為金融科技企業的優秀代表, 北京明特量化資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特量化”)榮獲“2017年度金融科技卓越貢獻獎”。

明特量化CDO袁成偉受邀出席論壇, 並發表題為“金融科技實現普惠金融的技術與藝術”的主題演講。 現場, 他從美國線上放貸領域的成功案例、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的現狀、東南亞藍海前景等三方面,

介紹了科技力量正在構建金融新生態, 助力普惠金融的落地。

據悉, 自2003年開始, “中國互聯網經濟論壇”迄今已連續成功舉辦十五屆, 見證了中國傳統經濟向互聯網經濟轉型的全過程, 而作為論壇最核心的版塊——“金i獎”, 更被業界視為代表互聯網行業創新發展的風向標。 此次獲評“金i獎——2017年度金融科技卓越貢獻獎”, 對於定位于全球化金融科技公司的明特量化而言, 無疑是一次莫大的肯定。

明特量化榮獲“2017年度金融科技卓越貢獻獎”

消費信貸:市場前景廣闊

事實上, 隨著消費升級、政策支持、金融科技等共同推動, 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發展強勁。 《2017年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發展報告》預測, 截至2017年末, 我國消費信貸(不含房貸)市場規模將達9.80萬億元, 占GDP的比例為12.32%。 預計到2019年末, 我國消費信貸餘額將達14.67萬億元。

對此, 曾在美國第一資本銀行(CapitalOne)任職、擁有多年信用風險管理經驗的袁成偉分析到, 中國消費信貸市場可分為“小客群”、“信用卡”、“客群模式”三個發展階段。

由於央行征信人群覆蓋率仍然較低僅為40%, 2004年至2017年屬於小客群階段, 授信主要依賴房貸、車貸、壽險保單、社保等強特徵資料。 所以, 很多不具備信用記錄的人群, 就無法享受到平等的金融服務。 未來,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 隨著社交資料、電商數據、運營商數據等新資料來源的挖掘, 能夠對曾經排除在銀行體系之外的人群提供風險的評價依據。 從而促使客戶群體進一步細分, 並匹配不同的授信額度, 使得金融服務惠及更多人群。

(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階段)

袁成偉進一步談到, 在巨大市場需求和金融科技創新的作用下, 中國線上信貸市場發展迅速, 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 第一大類是“銀行類”, 目前工行、建行、招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等都推出了線上消費信貸產品。 第二大類是“非銀行機構類”, 以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為首的非持牌機構逐漸向垂直領域滲透, 存在廣闊的市場空間。

普惠金融:當以科技驅動金融

“我一直相信資料能夠驅動消費信貸行業發展。 ”袁成偉介紹到,

純線上信貸模式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包括線上獲客、線上申請、線上審批、線上放款、線上貸後等全流程, 這對大資料運用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目前, 作為首家同期佈局海內外的全球化金融科技公司, 明特量化已將機器學習的量化演算法運用於中國和海外的普惠金融業務中, 服務更多信用空白和信用邊緣的人群, 説明使用者喚醒沉睡的資料價值。

明特量化CDO袁成偉發表主題演講

據悉,創辦於2015年的明特量化,已經自主研發了全流程智慧金融服務體系——“智慧量子引擎”,覆蓋“變數引擎、定量引擎、籌量引擎、盤量引擎”四大模組,通過輸出大資料快問體系、授信模型、欺詐識別手段、人臉識別、持續資產監控等先進技術,賦能科技金融行業的裂變發展。

這套全方位的智慧線上信貸模式,不僅為明特量化吸引了眾多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意向,也為它打開了國際市場。兩年間,明特量化先後在美國、中國、印尼設立分公司,為三地使用者提供網路智慧信貸服務。

“國內核心技術框架搭建成熟,國際化戰略就能迅速展開並落地應用。我們始終懷抱共贏的心態,希望用成熟的商業模式為各個地區帶來一些經驗借鑒。”袁成偉表示,如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線上信貸市場已經到了井噴發展的拐點。成熟的金融科技企業可以利用國內先進的技術研發優勢、產品設計優勢和風險控制優勢,以中國本地為核心,在各個國家佈局,將中國金融科技技術輸出到全球。

明特量化CDO袁成偉發表主題演講

據悉,創辦於2015年的明特量化,已經自主研發了全流程智慧金融服務體系——“智慧量子引擎”,覆蓋“變數引擎、定量引擎、籌量引擎、盤量引擎”四大模組,通過輸出大資料快問體系、授信模型、欺詐識別手段、人臉識別、持續資產監控等先進技術,賦能科技金融行業的裂變發展。

這套全方位的智慧線上信貸模式,不僅為明特量化吸引了眾多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意向,也為它打開了國際市場。兩年間,明特量化先後在美國、中國、印尼設立分公司,為三地使用者提供網路智慧信貸服務。

“國內核心技術框架搭建成熟,國際化戰略就能迅速展開並落地應用。我們始終懷抱共贏的心態,希望用成熟的商業模式為各個地區帶來一些經驗借鑒。”袁成偉表示,如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線上信貸市場已經到了井噴發展的拐點。成熟的金融科技企業可以利用國內先進的技術研發優勢、產品設計優勢和風險控制優勢,以中國本地為核心,在各個國家佈局,將中國金融科技技術輸出到全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