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丟棄的快遞底單呼喚隱私面單加快推廣

昨天, 有市民反映, 在朝陽區康營家園內有大量被遺棄的申通快遞底單, 上面均記錄有使用者的個人資訊, “快遞公司就這麼隨意處理底單, 簡直把使用者的個人資訊安全當成兒戲”。 對此, 北京晨報記者聯繫申通快遞康營分部,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目前還不瞭解具體情況, 會儘快核實。 律師表示, 申通快遞此舉涉嫌違反《快遞市場管理辦法》, 快遞底單應至少保存6個月, 並在郵政部門監督下銷毀。 (4月8日《北京晨報》)

關乎使用者個人資訊的快遞底單被隨意丟棄, 任誰都會感到不滿。 不過, 換個角度看, 如果快遞底單上不保存使用者的關鍵資訊,

是不是資訊洩露風險也會少很多?其實, “快遞底單被丟棄”的這起事件, 不但反映出個別快遞公司在管理上存在漏洞, 也反映出加快“隱私面單”推廣的重要性。

為了保護使用者的個人資訊, 很多地區郵政管理部門會定期召集企業集中銷毀快遞面單。 但隨著快遞量的增大, 銷毀成本也是越來越高。 有報導顯示, 僅在蘇州, 2013年銷毀的快遞面單有74.948噸, 2016年達到148.17噸, 2017年前兩個月就達到18.8噸, 近年來總計銷毀面單約504.161噸, 面單4.58億份。 保管和銷毀成本的增大, 也導致部分快遞公司不願意保留紙質底單, 因此部分的快遞分部也不會一一統計海量的快遞底單的數量。

有理由相信, 即使本則新聞中的快遞單沒有被丟棄,

也會因其他人為因素“被遺失”。 快遞員留快遞底單是出於對用戶的責任, 丟快遞底單也是出於“方便”的考量。 加之, 前段時間, 快遞員離職潮出的出現, 也導致快遞員專業化服務標準有所降低, “隨意丟快遞底單”也是服務水準普遍下降的表現。

面對此類趨勢, 處罰一兩個丟快遞單的快遞員, 解決不了“隨意丟快遞底單”的根子問題, 加強使用者的資訊保護還得從單子上入手。 “隱私面單”的出現, 就是解決快遞底單“隨意丟”的好辦法。 設想, 用“隱私面帶”代替“傳統底單”後, 無論快遞員怎麼處置快遞底單, 模糊的運單記錄都難以洩露使用者的個人資訊, 矛盾也會少很多。

當然, 加快“隱私面單”的推廣並不是一蹴而成的,

它需要各種各樣的制度和技術做基礎。 其中, 面單設置的標準化和操作流程的規範化就是首要問題。 “隱私面單”剛剛出現, 它主要集中在部分快遞物流企業當中, 雖然少數物流公司都引入了“隱私面單”的相關技術, 但在具體操作流程成還不統一, 如何隱藏資訊、隱藏多少資訊、隱藏安不安全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 因此需要郵政部門加快制定明確的管理辦法, 明確相應的標準。 同時, 加強對用戶習慣的培養, 使大家更快更方便地使用“隱私面單”。

被隨意丟棄的快遞底單是“壞事”, 若能通過這起“壞事”, 呼籲“隱私面單”的推廣, 對消費者而言, 無疑是一起好事。

文/嚴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