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極行之南喬治亞島(South Georgia)

南極行之南喬治亞島(South Georgia)

2017.12.09

經過11月17、18號兩天的航行, 19號我們到達南喬治亞島。

上午, 於濃霧中我們在羅西塔港(Rosita Harbour)登陸, 先期到達的探險隊員輔助鵝友們登陸的同時, 時刻提防著近在咫尺的南極海狗。

數不清的南極海狗和象海豹遍佈整個海灘

探險隊員Nielsen Lindsey, 海洋生物學家

在她的帶領下我們沿山谷朔溪而上

行進途中不時可見殘留的動物屍骸

儘管地處亞南極, 氣候寒冷, 苔蘚和地衣依然旺盛, 顯示著本地良好的生態。

回程前合影

來自俄羅斯的Dmitrii Kiselev,是一位極地歷史學家。他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在探險隊中擔任中文翻譯,中文名字金馬。

儘管天氣濕冷,但初次與南極哺乳動物如此近距離接觸,鵝友們還是異常興奮。

返航時間到了,大家分乘衝鋒舟返回郵輪。

鵝友在船員的幫助下回到郵輪上。

南極海狗(Antarctic Fur Seal,也被稱作毛皮海豹),其主要特徵是有一對突出的小耳朵。

它的移動速度很快。探險隊員叮囑:如發現它向你沖過來,一定不要跑,因為沒人能跑過它;正確的做法是停在原地,雙手擊掌,它就會停下來。

初看南極海狗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似乎很溫順。

有時很萌

但有時會很凶。

哺育幼崽時也有非常溫柔的時刻。我親眼見到雌海狗在幼崽吃奶時其右鰭輕輕繞過幼崽的頭慢慢放下,場面很讓人感動……

下午天氣轉差,探險隊長曾一度打算放棄計畫中的福圖納灣(Fortuna Bay)登陸,不過最終還是決定一試。

由於風浪較大,我所乘坐的第一艘衝鋒艇靠岸後,有一名鵝友登陸時未來的及站穩便在海浪的衝擊下撲倒在水中,不得不隨即返回郵輪更換衣服。

探險隊決定更換登陸地點,後續鵝友陸續在海灘的另一側上岸,然後穿過遍佈南極海狗與象海豹的海灘與我們匯合。

在我們的登陸點附近顯然是南極海狗和象海豹的領地上,也能看到金圖企鵝的身影,看上去它們似乎相處的很和諧,互不干擾。

待人員集結完畢後,我們在探險隊長John Frick的帶領下開始重走1916年探險家沙克爾頓當年的穿越路線。

此次報名參加徒步的約80人左右,其餘人員被安排在登陸點附近遊覽。

在到達第一座山頂時,John停下腳步指著離我們登陸點不遠的另一處海灣告訴我們,那邊就是王企鵝的棲息地。果然,通過長焦鏡頭隱約可見眾多的王企鵝,心中不禁感到有些遺憾。

繼續前行,已到達寸草不生的火山岩地帶。

肆虐的狂風夾雜著雨雪(粒),打在臉上感覺有些疼。一陣狂風襲來,我的帽子被吹走,幸虧後面的鵝友眼急手快幫我追了回來。據說有一位鵝友還被狂風吹倒在地,不少人開始手把手結伴而行……

厚厚的積雪上留下了我們的足跡。

經過約兩個小時的艱難行進,我們終於到達了最高點。

短暫休息之後,我們沿著陡峭濕滑的山體跟隨John的腳步緩慢下降,據說當年沙克爾頓是從這裡滑雪下來的。

向右經過一片濕滑的草地,John把我們帶到了不遠處的一個金圖企鵝棲息地。風雪中的企鵝似乎已對這種天氣習以為常,並未看到其與晴天時有何不同。

告別金圖企鵝,John把我們帶到了剛剛翻過的山腳下。山上的溪流在此已匯合成一道壯觀的瀑布。

正在欣賞瀑布時,側眼望向略微落在後面仍在穿過濕滑草地的鵝友,沒想到此時意外發生了:一名鵝友不小心滾落下去,大家的心不禁揪了起來。John和他的隊友匆匆趕去查看究竟,還好,草地比較柔軟,滾下去的鵝友並未受傷……

雨越下越大,到達岸邊還要穿過很長的一段沼澤地帶。John和他的隊員在前方探路,叮囑大家務必沿已探明的路線行進。不過還是不時有沒有按路線行進的鵝友陷入及膝深的泥沼。接近岸邊時,溪流越來越寬,水流愈加湍急,我與周大姐和她的老伴常大哥以及董玲大姐乾脆手挽手聯合行動以避免被水沖倒。

經過4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我們終於到達斯特羅姆內斯(Stromness)海灘,總行程約6公里。登上了前來接我們的衝鋒艇,大家終於松了一口氣,順利回到了郵輪上。

晚飯後到郵輪上的圖書館翻閱相關書藉發現,我們所走過的路線僅僅是下圖中的紅線部分。與當年沙克爾頓走過的路線相比,只是其中很短的一部分!並且沙克爾頓的穿越時間是在5月中旬,比現在的11月中旬要更加寒冷!

11月20號,早上醒來時感覺海面上像是結了一層冰。

七層的甲板上出現了厚厚的積雪,並且雪花仍在飄落……

所幸,天大亮時雪終於停了。

郵輪駛入古利德維肯(Grytviken)海灣後,雖然天空依然陰沉,但風力大大減弱,水面相對平靜下來。

古利德維肯在1904年11月16日設立為採取鯨油的基地。在順利採取了195尾鯨魚的鯨油之後又開始採取象海豹(Elephant seal)油。最盛時期,島上有約300名工作人員,後來因為漸漸無法捕到鯨魚開始撤離。在1982年4月上旬發生福克蘭戰爭時該島被阿根廷軍隊佔領,3個禮拜後被英國軍隊奪回——摘自百度

古利德維肯的捕鯨博物館、教堂,以及探險家沙克爾頓的墓地是供遊客參觀的主要景點。

岸邊是已廢棄的捕鯨站

巨大的油桶。

昔日的繁華不再……

教堂雖簡陋,但很整潔。

郵輪停泊在離登陸地點不遠處。

上岸後,我們遵循慣例首先來到探險家沙克爾頓的墓地進行祭奠。

然後,在探險隊長John Frick的帶領下,沿教堂後面的山坡徒步走向海灣的另一側。

帥氣的隨隊攝影師黃國偉,大家親切的稱其為“偉哥”。偉哥是德邁的特聘攝影師,已數次到南極,拍攝了大量精美的作品。

這兩張是偉哥拍的企鵝

我們最終爬到了山頂,得以俯瞰風景秀麗的另一個港灣。

大家在山頂合影留念。

可敬的劉小漢老師,我國極地科學研究的領軍者。

下山路上溪流一路相伴。

古德里維肯港灣已在眼前,近2個小時的徒步結束了。

古利德維肯岸邊象海豹(Elephant Seal)眾多,從沙克爾頓墓地通往鯨魚博物館的途中隨處可見。

雄性象海豹體長約4~6米,體重2~3.6噸,雌性象海豹相對較小,體重僅為雄性象海豹的一半。

象海豹通常比較慵懶。

公象海豹因與同性爭奪交配權而留下的傷疤歷歷在目……

有時也挺萌的

偶爾也通過大聲吼叫宣示其存在

由於風浪太大,下午原計劃中的第一個登陸地點被迫放棄。備選地點黃金港(Gold Harbor)也因風浪太大,由登陸改為衝鋒艇巡遊。雖然在衝鋒艇上拍攝了很多照片,但因過於顛簸大多數都是糊的,只有為數不多的照片略微清晰。

岸邊的王企鵝據說有十幾萬隻。

很遺憾,沒能為王企鵝好好拍幾張……

隨手拍到的幾種鳥兒

白鞘嘴鷗(Snowy Sheathbill)

南極巨鸌(Southern Giant Petrel)

南極燕鷗(Antarctic Tern)

再見,南喬治亞島!

圖文:開心南湖

發現並記錄大自然之美!

來自俄羅斯的Dmitrii Kiselev,是一位極地歷史學家。他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在探險隊中擔任中文翻譯,中文名字金馬。

儘管天氣濕冷,但初次與南極哺乳動物如此近距離接觸,鵝友們還是異常興奮。

返航時間到了,大家分乘衝鋒舟返回郵輪。

鵝友在船員的幫助下回到郵輪上。

南極海狗(Antarctic Fur Seal,也被稱作毛皮海豹),其主要特徵是有一對突出的小耳朵。

它的移動速度很快。探險隊員叮囑:如發現它向你沖過來,一定不要跑,因為沒人能跑過它;正確的做法是停在原地,雙手擊掌,它就會停下來。

初看南極海狗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似乎很溫順。

有時很萌

但有時會很凶。

哺育幼崽時也有非常溫柔的時刻。我親眼見到雌海狗在幼崽吃奶時其右鰭輕輕繞過幼崽的頭慢慢放下,場面很讓人感動……

下午天氣轉差,探險隊長曾一度打算放棄計畫中的福圖納灣(Fortuna Bay)登陸,不過最終還是決定一試。

由於風浪較大,我所乘坐的第一艘衝鋒艇靠岸後,有一名鵝友登陸時未來的及站穩便在海浪的衝擊下撲倒在水中,不得不隨即返回郵輪更換衣服。

探險隊決定更換登陸地點,後續鵝友陸續在海灘的另一側上岸,然後穿過遍佈南極海狗與象海豹的海灘與我們匯合。

在我們的登陸點附近顯然是南極海狗和象海豹的領地上,也能看到金圖企鵝的身影,看上去它們似乎相處的很和諧,互不干擾。

待人員集結完畢後,我們在探險隊長John Frick的帶領下開始重走1916年探險家沙克爾頓當年的穿越路線。

此次報名參加徒步的約80人左右,其餘人員被安排在登陸點附近遊覽。

在到達第一座山頂時,John停下腳步指著離我們登陸點不遠的另一處海灣告訴我們,那邊就是王企鵝的棲息地。果然,通過長焦鏡頭隱約可見眾多的王企鵝,心中不禁感到有些遺憾。

繼續前行,已到達寸草不生的火山岩地帶。

肆虐的狂風夾雜著雨雪(粒),打在臉上感覺有些疼。一陣狂風襲來,我的帽子被吹走,幸虧後面的鵝友眼急手快幫我追了回來。據說有一位鵝友還被狂風吹倒在地,不少人開始手把手結伴而行……

厚厚的積雪上留下了我們的足跡。

經過約兩個小時的艱難行進,我們終於到達了最高點。

短暫休息之後,我們沿著陡峭濕滑的山體跟隨John的腳步緩慢下降,據說當年沙克爾頓是從這裡滑雪下來的。

向右經過一片濕滑的草地,John把我們帶到了不遠處的一個金圖企鵝棲息地。風雪中的企鵝似乎已對這種天氣習以為常,並未看到其與晴天時有何不同。

告別金圖企鵝,John把我們帶到了剛剛翻過的山腳下。山上的溪流在此已匯合成一道壯觀的瀑布。

正在欣賞瀑布時,側眼望向略微落在後面仍在穿過濕滑草地的鵝友,沒想到此時意外發生了:一名鵝友不小心滾落下去,大家的心不禁揪了起來。John和他的隊友匆匆趕去查看究竟,還好,草地比較柔軟,滾下去的鵝友並未受傷……

雨越下越大,到達岸邊還要穿過很長的一段沼澤地帶。John和他的隊員在前方探路,叮囑大家務必沿已探明的路線行進。不過還是不時有沒有按路線行進的鵝友陷入及膝深的泥沼。接近岸邊時,溪流越來越寬,水流愈加湍急,我與周大姐和她的老伴常大哥以及董玲大姐乾脆手挽手聯合行動以避免被水沖倒。

經過4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我們終於到達斯特羅姆內斯(Stromness)海灘,總行程約6公里。登上了前來接我們的衝鋒艇,大家終於松了一口氣,順利回到了郵輪上。

晚飯後到郵輪上的圖書館翻閱相關書藉發現,我們所走過的路線僅僅是下圖中的紅線部分。與當年沙克爾頓走過的路線相比,只是其中很短的一部分!並且沙克爾頓的穿越時間是在5月中旬,比現在的11月中旬要更加寒冷!

11月20號,早上醒來時感覺海面上像是結了一層冰。

七層的甲板上出現了厚厚的積雪,並且雪花仍在飄落……

所幸,天大亮時雪終於停了。

郵輪駛入古利德維肯(Grytviken)海灣後,雖然天空依然陰沉,但風力大大減弱,水面相對平靜下來。

古利德維肯在1904年11月16日設立為採取鯨油的基地。在順利採取了195尾鯨魚的鯨油之後又開始採取象海豹(Elephant seal)油。最盛時期,島上有約300名工作人員,後來因為漸漸無法捕到鯨魚開始撤離。在1982年4月上旬發生福克蘭戰爭時該島被阿根廷軍隊佔領,3個禮拜後被英國軍隊奪回——摘自百度

古利德維肯的捕鯨博物館、教堂,以及探險家沙克爾頓的墓地是供遊客參觀的主要景點。

岸邊是已廢棄的捕鯨站

巨大的油桶。

昔日的繁華不再……

教堂雖簡陋,但很整潔。

郵輪停泊在離登陸地點不遠處。

上岸後,我們遵循慣例首先來到探險家沙克爾頓的墓地進行祭奠。

然後,在探險隊長John Frick的帶領下,沿教堂後面的山坡徒步走向海灣的另一側。

帥氣的隨隊攝影師黃國偉,大家親切的稱其為“偉哥”。偉哥是德邁的特聘攝影師,已數次到南極,拍攝了大量精美的作品。

這兩張是偉哥拍的企鵝

我們最終爬到了山頂,得以俯瞰風景秀麗的另一個港灣。

大家在山頂合影留念。

可敬的劉小漢老師,我國極地科學研究的領軍者。

下山路上溪流一路相伴。

古德里維肯港灣已在眼前,近2個小時的徒步結束了。

古利德維肯岸邊象海豹(Elephant Seal)眾多,從沙克爾頓墓地通往鯨魚博物館的途中隨處可見。

雄性象海豹體長約4~6米,體重2~3.6噸,雌性象海豹相對較小,體重僅為雄性象海豹的一半。

象海豹通常比較慵懶。

公象海豹因與同性爭奪交配權而留下的傷疤歷歷在目……

有時也挺萌的

偶爾也通過大聲吼叫宣示其存在

由於風浪太大,下午原計劃中的第一個登陸地點被迫放棄。備選地點黃金港(Gold Harbor)也因風浪太大,由登陸改為衝鋒艇巡遊。雖然在衝鋒艇上拍攝了很多照片,但因過於顛簸大多數都是糊的,只有為數不多的照片略微清晰。

岸邊的王企鵝據說有十幾萬隻。

很遺憾,沒能為王企鵝好好拍幾張……

隨手拍到的幾種鳥兒

白鞘嘴鷗(Snowy Sheathbill)

南極巨鸌(Southern Giant Petrel)

南極燕鷗(Antarctic Tern)

再見,南喬治亞島!

圖文:開心南湖

發現並記錄大自然之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