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2分的《國家寶藏》實在是過譽了……

我最近推薦東西的時候, 總有朋友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推薦一些他們自己喜歡的, 亦或是大熱的高分作品。

我這個人雖然很懶, 但是基本上你們推薦的東西我都在慢慢看..

原諒我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一下就給你們看完, 只能慢慢來。

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那一部被無數行銷號推薦過一次的《國家寶藏》

國家寶藏National Treasure

《國家寶藏》這部綜藝由央視出品, 為的是故宮600年之際, 聯合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九大國家級重點博物館, 拍攝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

一拍出來, 豆瓣就直飆9.2分。

好評如潮。

那麼, 這部綜藝, 真的有傳的那麼好嗎?

我懷著頗為高的期待看了截止到現在播出的三期(三期我沒看完, 可能每集會漏一兩個的樣子, 但是基本上擼了一遍)

我覺得的確是過譽了...

這部綜藝與其叫《國家寶藏》, 不如叫《國家自信》。

因為所謂的寶藏, 國寶, 並不是這個節目的重點, 他們不過是節目用來煽情、歌頌的跳板, 成為了節目傳達“愛我中華”民族自信的引子。

此處先聲明, 我並不是說我們不應該有愛國情緒, 不應該擁有民族自信, 如果你要給我這篇文章這麼扣帽子, 我肯定是不接的。

相反我今天剛剛寫了一篇討論“中國威脅論”的文章, 我是覺得我們現在應該要有大國情懷了, 愛國這種事早應該是深懷心底, 而不應該是浮於表面的被什麼東西都能煽動一下。

(例如之前矢野浩二那個事情, 我看評論區, 發現大家沒有被帶節奏, 而是覺得矢野浩二說的並沒有問題, 這就是大國情懷的一種體現了。 )

所以我們只是就事論事, 來討論這個節目是不是跑偏了。

這個節目第一、二期我是完完整整看完了的, 第三期我只看了劉濤的那一環節。

所以我們就挑幾個曝光量最高的片段, 來分析一下這部綜藝。

第一段是千里江山圖, 就讓我一愣。

如果來品評一個藝術作品, 而且還是從博物館的真跡。 難道不應該討論它的藝術造詣嗎?

一上來說的居然是顏料之難的, 顏料如何名貴...

而《千里江山圖》為什麼好?九大館長也就表面上讚揚了一波, 重點還放在了因為畫《千里江山圖》的作者是個少年天才。

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

這就是一個常見的邏輯圈套。

是一個閉環。

《千里江山圖》牛逼在哪裡?

因為作者是個少年天才?

那為啥他是少年天才?

因為《千里江山圖》牛逼...

而且《千里江山圖》是不是由少年天才所畫,以及它的藝術地位,一直都是被人所懷疑的。

不信你去搜一下“曹星原教授質疑《千里江山圖》”

在電視節目裡面,如果能為國寶正名豈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這一段李晨表演的情景劇也有一個致命的問題...

在皇上的指導下,畫了一幅畫,意在描繪大宋的社稷江山的恢弘史詩,然後送給了丞相....

我們昨天才推薦了《虎嘯龍吟》...

這種暗示,你還敢收,這是要殺頭的啊...

第二個片段就很經典了。

的確這一段王凱的情景劇,可以說是目前這個綜藝裡面娛樂性最強的一段。

畢竟“官方吐槽最為致命”

這也就直接的否認了這個“瓷母”在藝術上的造詣。

那麼這個劇最終的體現的主題是什麼呢?

“我們是天朝上國,我們的工藝是最牛X的,只要我們想沒有什麼我們做不到的!”

乾隆爺振臂一呼,配合上厚重的配樂,看的讓人涕淚橫流...

所以到最後...

我也沒能明白我們泱泱華夏文明和這樣一個集中了大俗的瓶子有啥關係。(這不是我說他俗的啊,是裡面自己吐槽的)

而且我們都知道...

大清能做這瓶子...

但是之後就被打的落花流水了...

這東西既然沒有啥藝術造詣,而且還體現了當時閉關鎖國的自以為是的心態...

實在不知道展示的點在哪裡。

華夏文明博大精深,我們想要宣揚我們的愛國情緒不是一件壞事。

但是,既然名為國家寶藏,我們難道不應該以這個東西為啥能成為國寶,為啥它與眾不同,它的歷史積澱為啥能脫穎而出為重點嗎?

而不是說以國寶引出一個煽情的文化故事(可能還是虛構的),最後請各行各業的出來,說一下我們國家每個小人物都是偉大的...

我覺得這就是完全跑偏了。

我們國家的小人物的偉大,是不容忽視的。

但是這是《國家寶藏》,不是《感動中國》。

我們看節目是想通過瞭解這些寶物,漲知識然後覺得“臥槽這幾千年前就有這樣的藝術形式啊!這樣的人文思考啊!”

是超越政權和時代的存在,方能覺得中國人的智慧的確是牛。

若想體現某個平凡職業的偉大,我們有《我在故宮修文物》。

那些人的匠人精神,也讓人感動。

可是《國家寶藏》似乎配樂、情緒占了上游,你仿佛接受了一百分鐘的愛國教育,到末了,你依舊不知道這些國寶所蘊含的華夏文化底蘊是什麼...

但是好在,這個綜藝,並不是全部都是這樣。

到了第二期的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你也能感受到它的歷史人文內涵了。

(當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倆東西在湖北,我經常能去見到的原因)

這綜藝如果說不好,還是不對的,因為的確給小朋友看看還是OK。

可是上九分...

實在是過譽了。

最後還是建議大家可以多去博物館看一看,我如果出去玩到一個沒去過的城市肯定是會去博物館看一看的。(而且博物館一般是免費的參觀的)

因為的確這些東西,你能看見它的本尊,你方能透過歷史,看見它的厚重。

例如湖北省博你去了,最直觀的就是曾侯乙編鐘,王剛的表現真的一點都不為過..

電視劇都冬歇了!

但是!《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這片,我更了一下。你們可以取。

然後下面,那啥你們也別忘了點哦~

除了點那啥能給我帶點收入之外,點贊、打賞也算是某種肯定方式了,您只要喜歡,可以來整個全套了。

最近發現有人抄襲我的東西,你想轉載可以私信我,但是一旦被我發現抄襲...你自己注意點。

讓每天看Roy的推送成為一種習慣

普通青年

懶得想自我介紹

公眾號是亂搞的

壞點子非常的多

電影旅行吃東西

聊天吹逼睡覺覺

Roy的電影圈

公眾號/頭條號/淘寶店鋪:Roy的電影圈

微信號:RoySxixi

而且《千里江山圖》是不是由少年天才所畫,以及它的藝術地位,一直都是被人所懷疑的。

不信你去搜一下“曹星原教授質疑《千里江山圖》”

在電視節目裡面,如果能為國寶正名豈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這一段李晨表演的情景劇也有一個致命的問題...

在皇上的指導下,畫了一幅畫,意在描繪大宋的社稷江山的恢弘史詩,然後送給了丞相....

我們昨天才推薦了《虎嘯龍吟》...

這種暗示,你還敢收,這是要殺頭的啊...

第二個片段就很經典了。

的確這一段王凱的情景劇,可以說是目前這個綜藝裡面娛樂性最強的一段。

畢竟“官方吐槽最為致命”

這也就直接的否認了這個“瓷母”在藝術上的造詣。

那麼這個劇最終的體現的主題是什麼呢?

“我們是天朝上國,我們的工藝是最牛X的,只要我們想沒有什麼我們做不到的!”

乾隆爺振臂一呼,配合上厚重的配樂,看的讓人涕淚橫流...

所以到最後...

我也沒能明白我們泱泱華夏文明和這樣一個集中了大俗的瓶子有啥關係。(這不是我說他俗的啊,是裡面自己吐槽的)

而且我們都知道...

大清能做這瓶子...

但是之後就被打的落花流水了...

這東西既然沒有啥藝術造詣,而且還體現了當時閉關鎖國的自以為是的心態...

實在不知道展示的點在哪裡。

華夏文明博大精深,我們想要宣揚我們的愛國情緒不是一件壞事。

但是,既然名為國家寶藏,我們難道不應該以這個東西為啥能成為國寶,為啥它與眾不同,它的歷史積澱為啥能脫穎而出為重點嗎?

而不是說以國寶引出一個煽情的文化故事(可能還是虛構的),最後請各行各業的出來,說一下我們國家每個小人物都是偉大的...

我覺得這就是完全跑偏了。

我們國家的小人物的偉大,是不容忽視的。

但是這是《國家寶藏》,不是《感動中國》。

我們看節目是想通過瞭解這些寶物,漲知識然後覺得“臥槽這幾千年前就有這樣的藝術形式啊!這樣的人文思考啊!”

是超越政權和時代的存在,方能覺得中國人的智慧的確是牛。

若想體現某個平凡職業的偉大,我們有《我在故宮修文物》。

那些人的匠人精神,也讓人感動。

可是《國家寶藏》似乎配樂、情緒占了上游,你仿佛接受了一百分鐘的愛國教育,到末了,你依舊不知道這些國寶所蘊含的華夏文化底蘊是什麼...

但是好在,這個綜藝,並不是全部都是這樣。

到了第二期的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你也能感受到它的歷史人文內涵了。

(當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倆東西在湖北,我經常能去見到的原因)

這綜藝如果說不好,還是不對的,因為的確給小朋友看看還是OK。

可是上九分...

實在是過譽了。

最後還是建議大家可以多去博物館看一看,我如果出去玩到一個沒去過的城市肯定是會去博物館看一看的。(而且博物館一般是免費的參觀的)

因為的確這些東西,你能看見它的本尊,你方能透過歷史,看見它的厚重。

例如湖北省博你去了,最直觀的就是曾侯乙編鐘,王剛的表現真的一點都不為過..

電視劇都冬歇了!

但是!《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這片,我更了一下。你們可以取。

然後下面,那啥你們也別忘了點哦~

除了點那啥能給我帶點收入之外,點贊、打賞也算是某種肯定方式了,您只要喜歡,可以來整個全套了。

最近發現有人抄襲我的東西,你想轉載可以私信我,但是一旦被我發現抄襲...你自己注意點。

讓每天看Roy的推送成為一種習慣

普通青年

懶得想自我介紹

公眾號是亂搞的

壞點子非常的多

電影旅行吃東西

聊天吹逼睡覺覺

Roy的電影圈

公眾號/頭條號/淘寶店鋪:Roy的電影圈

微信號:RoySxixi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