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宜家涉嫌巨額逃稅遭歐盟調查 業內預計宜家在劫難逃

步蘋果公司、星巴克等跨國巨頭“後塵”, 家居零售巨頭宜家因涉嫌利用與荷蘭當局達成的稅收協定大肆逃稅, 18日成為歐盟打擊逃稅的調查對象。

當日歐盟發佈公告稱, 歐盟委員會懷疑宜家2006年和2011年與荷蘭稅務機關達成的兩項稅收協定違反歐盟競爭法“禁止國家援助”條款, 宜家借機大肆逃稅, 構成不正當競爭, 為此將展開深入調查。

“禁止國家援助”條款系歐盟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而設, 要求歐盟各成員國不得利用財政、稅收、金融等國家資源, 向特定企業提供不當優惠, 以免扭曲破壞市場公平競爭。

歐盟公告稱, 2006年, 宜家在荷蘭設立的子公司與荷蘭稅務機構達成稅收協定, 該公司開始以支付“專利使用費”為名, 向宜家在盧森堡設立的子公司轉移巨額利潤, 因盧森堡政府對這些款項提供免稅優惠, 宜家得以逃避巨額稅款。

2011年這一做法被歐盟叫停後,

宜家荷蘭子公司又與荷蘭稅務機構達成稅收協定, 開始從盧森堡子公司“回購專利”, 為此從設在列支敦士登的母公司獲得一筆“貸款”, 最終該公司以支付“貸款利息”為名, 向列支敦士登的母公司轉移巨額利潤, 再度逃避巨額稅款。

歐盟公告沒有披露宜家涉嫌逃稅的具體金額。 去年歐洲綠党向歐洲議會提交的一份報告曾稱, 通過蓄意向荷蘭、盧森堡等低稅負國家轉移利潤, 宜家2009年至2014年的逃稅額可能就達10億歐元。

對於跨國巨頭在歐洲的逃稅行為, 歐盟近年一直援引“禁止國家援助”條款予以“嚴打”。 2013年以來, 歐盟已對蘋果公司與愛爾蘭政府、菲亞特與盧森堡政府、星巴克與荷蘭政府等達成的稅收協定展開調查,

結果要求蘋果公司補交130億歐元稅款, 星巴克和菲亞特分別補交2000萬歐元至3000萬歐元稅款。

18日歐盟啟動對宜家的調查後, 市場人士表示, 此類案件一旦進入正式調查階段, 就意味著存在嚴重違法嫌疑, 預計宜家“在劫難逃”, 最終要向荷蘭政府補交巨額稅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