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燒烤、炸雞、速食麵都是垃圾食品?你已經被騙了14年!

曾幾何時

老媽指著你手裡的漢堡炸雞腿

老爸坐看你撕火腿腸煮速食麵

朋友斜睨你打包的燒烤麻辣燙

痛心疾首地說:

垃圾食品啊!

他們總會拿著

網上流傳的各種“垃圾食品”名單

來“為難”我們

這些年我們因外界的“阻撓”

痛失了不知多少頓燒烤

殊不知

“垃圾食品”這個定義一點也不科學

“十大垃圾食品名單”, 竟是網友出品

從2003年起, 一份號稱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的“十大垃圾食品名單”被網路、媒體競相轉載瘋傳。

還有媒體為這個說法找到了確切的“出處”:該名單是在世界衛生組織第113屆會議上公佈的。

真相:

◎ 世界衛生組織第113屆會議並不是在2003年召開的, 而是在2004年。

◎ 全球範圍內, 找不到所謂“十大垃圾食品名單”的官方/權威外文版本, 只有中文版。

◎ WHO給這麼多食物做出這樣級別的定性, 是會讓全世界學術、行業、媒體的腎上腺素都全線飆升的。 然而對此“名單”,

14年來, 國外科普屆全無動靜。

◎ 2015年4月, 世衛組織明確闢謠, 表示:世衛組織從未發佈過垃圾食品的名單。

也就是說:“十大垃圾食品名單”是 made in China 的一場子虛烏有。

可是, 至今還是有人對網友出品的“十大垃圾食品名單”深信不疑...

科學營養界並無“垃圾食品”說法

“十大垃圾食品”大多是因含有高鹽、高糖和高脂肪或是致癌物質而“榮譽上榜”。

世衛組織介紹說:

有大量文件和充分的證據證明, 高鹽、高糖和高脂肪的飲食習慣將導致肥胖, 以及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

因此, 世衛組織給出建議:多吃水果、蔬菜、豆製品、堅果和穀物;減少鹽、糖和脂肪的攝入。 但並沒有“垃圾食品”的說法。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則稱:

“垃圾食品”這個詞並沒有嚴格的量化定義, 而是民間一種約定俗成的講法。

任何食物不能因為好吃就多吃, 這有個度的把握。 但如果說直接吃了致癌或者導致什麼疾病, 這樣的說法並不嚴謹。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胡小松認為:

沒有垃圾食品, 只有垃圾吃法。

食品營養學最基本的鐵律就是食物沒有好壞, 多了少了就叫壞, 不多不少需要平衡就叫好, 沒有最好的食物也沒有最壞的食物。 比如維生素吃多了會中毒, 缺少了會生病;過少或過量食用食鹽, 同樣也會影響健康。

其實, “垃圾食品”這個概念是相對的:對於每天營養攝入足夠的人來說, 就是“垃圾”;對於饑腸轆轆、缺乏能量供給的人來說, 就是補充能量。

所以, 脫離“量”談危害都不靠譜。 與其拿高糖、高鹽、高脂肪作為判定“垃圾食品”的標準, 倒不如用衛生情況、食品安全情況來衡量它們是否是“垃圾”。

沒有垃圾食品, 只有垃圾搭配

被認為是“垃圾食品”的漢堡、炸雞、薯條、火腿腸、速食麵等, 事實上, 這些食品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或者碳水化合物。

食品的價值是為了能夠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 而這些可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啊!

記住:沒有“垃圾食品”, 只有不考慮度的“垃圾搭配”。

以炸雞腿為例 ☟

如果將炸雞腿和蔬菜、水果搭配吃, 那炸雞腿給你提供的就是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讓你能量滿滿,精神十足。

如果你吃炸雞,同時還吃下一份漢堡、一份薯條和一杯可樂,同類營養攝入過多,身體又代謝不掉,久而久之你就成了一個圓潤的胖子。

所以,要怪就怪這些難以抗拒的套餐組合吧。

其實,這些“垃圾食品”只要在安全衛生上無害,在合理的搭配下,完全可以作為我們日常平衡膳食的一部分。

揭開“十大垃圾食品”的真相

1、油炸食品

網傳:

此類食品熱量高,含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質,經常進食易導致肥胖。

真相:

可樂和炸雞,偶爾作為改善口感的食物,注意食用的量和搭配的食物,也可以是一種健康的吃法。炸雞能量較高,消耗起來有些困難,既然管不住嘴,那就要邁開腿!

2、燒烤類食品

網傳:

燒烤類食品含有苯並芘,可致癌。

真相:

實驗證明,如果香腸和火接觸,每千克香腸中的苯並芘含量為10.7微克;如果把燒烤架升高,讓香腸和火相隔5釐米,這個值就會降到0.67微克。吃1000克這樣的烤腸、烤肉攝入的苯並芘,只跟幾天的飲用水中的量相當。

3、速食麵

網傳:

油脂、鹽分含量高增加了腎負荷;含有防腐劑和添加劑,對肝臟不利。

真相: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胡小松認為,與薯條、漢堡等相比,速食麵中的油脂含量並非很高。調料包中的脫水蔬菜基本保存了原有蔬菜的營養,只是量較小,維生素含量稍顯不足。因此在吃速食麵時,可多搭配些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4、罐頭類食品

網傳:

含鉛、防腐劑,對健康有害。

真相:

中國罐頭工業協會秘書長邵雲龍表示,我國罐頭食品品質標準完全與國際接軌,符合國際法典CAC和美國FDA要求。罐頭食品的加工無需添加任何防腐劑,在我國食品安全標準中,涉及罐頭食品可允許添加的各類食品添加劑,在所有食品中是最少的。

5、冷凍甜點

網傳:

包括霜淇淋、雪糕等,含有較高奶油和糖,易導致肥胖。

真相: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認為,糖類和脂肪本是人體所需的營養,健康人適度食用霜淇淋是可以的。一小杯霜淇淋(50g)約90千卡,相當於一小碗米飯的熱量,一天吃一小杯霜淇淋而相應減少吃其他零食的話,屬於正常範圍。

6、火腿腸等加工肉食

網傳:

這類食物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可能有導致癌症的潛在風險。

真相: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微生物學家費裡克·範恩表示,“我們已經不再認為硝酸鹽全都是有毒且致癌的,反而意識到它們對維持體內平衡扮演著重要角色。”瑞典和英國的科學家提出,適量的硝酸鹽對人類可能有益。

7、碳酸飲料

網傳:

含碳酸、磷酸,會導致骨質疏鬆。

真相:

其實,是磷酸會影響鈣的吸收。但是一瓶600毫升的碳酸飲料,磷含量大約是75毫克。根據研究,一個成人對磷的每日最大耐受量為70毫克/每公斤體重,一個60公斤的人每天可攝入4200毫克磷,相當於56瓶碳酸飲料,超過這個量就會影響鈣吸收。誰沒事一天喝56瓶碳酸飲料!

8、醃制食品

網傳:

醃制食物中會產生亞硝酸鹽,可致癌。

真相: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認為,泡菜醃制中所加入的鮮薑、鮮辣椒、大蒜、大蔥、洋蔥、紫蘇等配料均可幫助降低亞硝酸鹽水準,醬制數個月的醬菜亞硝酸鹽含量很低。只有醃制幾天就食用的暴醃菜,以及雜菌污染大、醃制時間不足的泡菜、酸菜才有促進致癌的問題。

9、奶油製品

網傳:

奶油含反式脂肪酸,可導致體重增加,甚至出現血糖和血脂升高。

真相: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認為,一些人造植物奶油代替天然奶油,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但由於生產工藝的改進,目前很多採用“植物奶油”、“氫化植物油”等為配料的產品,反式脂肪酸含量已很低。

10、蜜餞類食物

網傳:

含糖量高、含亞硝酸鹽,不健康。

真相:

品質合格的蜜餞類食物並非完全不能吃。當想用快捷、健康的方式攝取足量的糖分時,果脯是個不錯的選擇,酸酸甜甜,老少皆宜。不過,蜜餞含糖量高,患有高血糖的人儘量不要吃。

本期編輯:馬麗丹

讓你能量滿滿,精神十足。

如果你吃炸雞,同時還吃下一份漢堡、一份薯條和一杯可樂,同類營養攝入過多,身體又代謝不掉,久而久之你就成了一個圓潤的胖子。

所以,要怪就怪這些難以抗拒的套餐組合吧。

其實,這些“垃圾食品”只要在安全衛生上無害,在合理的搭配下,完全可以作為我們日常平衡膳食的一部分。

揭開“十大垃圾食品”的真相

1、油炸食品

網傳:

此類食品熱量高,含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質,經常進食易導致肥胖。

真相:

可樂和炸雞,偶爾作為改善口感的食物,注意食用的量和搭配的食物,也可以是一種健康的吃法。炸雞能量較高,消耗起來有些困難,既然管不住嘴,那就要邁開腿!

2、燒烤類食品

網傳:

燒烤類食品含有苯並芘,可致癌。

真相:

實驗證明,如果香腸和火接觸,每千克香腸中的苯並芘含量為10.7微克;如果把燒烤架升高,讓香腸和火相隔5釐米,這個值就會降到0.67微克。吃1000克這樣的烤腸、烤肉攝入的苯並芘,只跟幾天的飲用水中的量相當。

3、速食麵

網傳:

油脂、鹽分含量高增加了腎負荷;含有防腐劑和添加劑,對肝臟不利。

真相: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胡小松認為,與薯條、漢堡等相比,速食麵中的油脂含量並非很高。調料包中的脫水蔬菜基本保存了原有蔬菜的營養,只是量較小,維生素含量稍顯不足。因此在吃速食麵時,可多搭配些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4、罐頭類食品

網傳:

含鉛、防腐劑,對健康有害。

真相:

中國罐頭工業協會秘書長邵雲龍表示,我國罐頭食品品質標準完全與國際接軌,符合國際法典CAC和美國FDA要求。罐頭食品的加工無需添加任何防腐劑,在我國食品安全標準中,涉及罐頭食品可允許添加的各類食品添加劑,在所有食品中是最少的。

5、冷凍甜點

網傳:

包括霜淇淋、雪糕等,含有較高奶油和糖,易導致肥胖。

真相: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認為,糖類和脂肪本是人體所需的營養,健康人適度食用霜淇淋是可以的。一小杯霜淇淋(50g)約90千卡,相當於一小碗米飯的熱量,一天吃一小杯霜淇淋而相應減少吃其他零食的話,屬於正常範圍。

6、火腿腸等加工肉食

網傳:

這類食物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可能有導致癌症的潛在風險。

真相: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微生物學家費裡克·範恩表示,“我們已經不再認為硝酸鹽全都是有毒且致癌的,反而意識到它們對維持體內平衡扮演著重要角色。”瑞典和英國的科學家提出,適量的硝酸鹽對人類可能有益。

7、碳酸飲料

網傳:

含碳酸、磷酸,會導致骨質疏鬆。

真相:

其實,是磷酸會影響鈣的吸收。但是一瓶600毫升的碳酸飲料,磷含量大約是75毫克。根據研究,一個成人對磷的每日最大耐受量為70毫克/每公斤體重,一個60公斤的人每天可攝入4200毫克磷,相當於56瓶碳酸飲料,超過這個量就會影響鈣吸收。誰沒事一天喝56瓶碳酸飲料!

8、醃制食品

網傳:

醃制食物中會產生亞硝酸鹽,可致癌。

真相: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認為,泡菜醃制中所加入的鮮薑、鮮辣椒、大蒜、大蔥、洋蔥、紫蘇等配料均可幫助降低亞硝酸鹽水準,醬制數個月的醬菜亞硝酸鹽含量很低。只有醃制幾天就食用的暴醃菜,以及雜菌污染大、醃制時間不足的泡菜、酸菜才有促進致癌的問題。

9、奶油製品

網傳:

奶油含反式脂肪酸,可導致體重增加,甚至出現血糖和血脂升高。

真相: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認為,一些人造植物奶油代替天然奶油,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但由於生產工藝的改進,目前很多採用“植物奶油”、“氫化植物油”等為配料的產品,反式脂肪酸含量已很低。

10、蜜餞類食物

網傳:

含糖量高、含亞硝酸鹽,不健康。

真相:

品質合格的蜜餞類食物並非完全不能吃。當想用快捷、健康的方式攝取足量的糖分時,果脯是個不錯的選擇,酸酸甜甜,老少皆宜。不過,蜜餞含糖量高,患有高血糖的人儘量不要吃。

本期編輯:馬麗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