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古埃及很神秘 那會的人每天吃啥?

以往大家提到埃及, 焦點都集中在金字塔、獅身人面像, 以及法老和他們金閃閃的寶藏。 這些自然也是我的關注點, 但作為一個關心吃穿住行和玩樂的普通人, 我更好奇那個時候的埃及人是怎麼生活的?

有沒有可能穿越到古埃及?今年10月底上市的《刺客信條:起源》給了我一個這樣的良機。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遊戲的背景設定為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 雖然這時金字塔已經矗立了2600多年, 法老寶座上的“埃及豔後”也已經是希臘征服者的後裔, 但埃及人民仍然大致保持著金字塔時代以來的生活習俗, 按照古老的埃及style過日子。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在遊戲裡, 一般的玩家除了做任務還會順道看看古跡, 但我作為一個專注於瞎溜達的“刺客”, 卻在遊戲中沉迷於“拍照”, 不僅成了一個古埃及深度游遊客, 還整理出了一份“非主流遊戲”攻略:從吃喝、穿衣打扮、居住和玩樂四個方面讓大家體驗下古埃及人的生活。

古埃及人日常:吃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種地是古代的頭等大事, 而古埃及人在這件事上是最省心的。 有一句話總被人們念叨: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這是因為古埃及人靠著每年尼羅河氾濫的洪水和其帶來的肥沃淤泥就可以有農作物豐收。 除了少數氣候反常的年份, 古埃及人都有充足的糧食, 享有“地中海糧倉”的美名。

種植穀物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灌溉系統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古埃及的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大麥兩種, 頭號主食是小麥麵粉製成的麵包。 最早發明麵包的就是埃及人, 早在5000年前他們就掌握了做麵包的關鍵技術——麵團發酵。

在古王國時期的一塊浮雕上, 展示了19種麵包, 有橢圓形的、正方形的、扁平的, 還有白色加蜜的圓錐形糕點。 但從文字上很難想像它們的樣子, 不過幸運的是我在遊戲中發現了類似的麵包:

古埃及的麵包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古埃及的糕點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由於糧食產量不愁人,所以不僅古埃及的有錢人會天天吃頓頓吃,就算窮人一般也能每天吃上麵包。

磨麵粉的女人雕像 圖片來自:全景網

遊戲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當地人在製作麵包,也許是市集的某個角落,也許是某戶人家的後院。如果光看博物館中的物件不能幫你很好的想像,不如看看遊戲中的場景吧。

首先需要專門有人來磨麵粉。要做的就是用一塊石頭在一個弧形的石板上來回磨穀物,這個時候就有可能摻進去石頭和沙粒。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然後有人來製作麵團。拿來磨好的麵粉,加點酵母、鹽和水揉出麵團。如果原料更豐富,還可以考慮添加一些蜂蜜和水果什麼的。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最後再有人負責烘烤。把麵團弄成各種造型,也許是圓的也許是長條的,總之最後都要放進爐子裡烘烤。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雖然可能窮富不同導致吃到的麵包口味有差異,但他們卻有一個相同的苦惱:古埃及的磨面技術很糟糕,麵粉中總摻著沙子和碎石頭碴子,做出的麵包自然也是口口硌牙。根據對遺骨和木乃伊的檢測,古埃及人往往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滿口壞牙了。嗯,我有點不想嘗試他們的麵包了。

遊戲中的蔬果攤位,你能辨認出胡蘿蔔嘛?古埃及時的胡蘿蔔不像現在常見的都是橙色,那時紫色、黃色和紅色的也很多,而橙色的胡蘿蔔的推廣全靠荷蘭人的努力。遊戲中都做成橙色估計是為了好辨認吧。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榨橄欖油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除了主食,當然還有其他的食物來豐富古埃及的餐桌,比如蠶豆、青豆、鷹嘴豆等豆子,以及洋蔥、大蒜、韭菜、蘿蔔、黃瓜和萵苣等蔬菜,無花果和石榴等水果,來自橄欖樹等油料植物的油。

可以清晰的看到盤中有洋蔥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古埃及壁畫中人們做飯的情景 圖片來自:全景網

把麵包和豆子、雜菜亂燉成一鍋粥,加上啤酒糊糊,就是窮人的一頓飯了。至於肉,只有富人才買得起。

賣肉的攤位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家禽主要是鵝和鴨子,至於雞是托勒密時期才引入埃及。只要你仔細觀察(閒逛),就會在遊戲中的某個村落裡看到滿地跑的雞。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另外,近年的一項考古發現,雖然靠著尼羅河,但古埃及人居然很少吃魚。不過我們還是在很多古埃及的壁畫中看到魚的身影,遊戲中也總看到晾魚幹的攤位,至於到底當時的人愛不愛吃魚,交給考古學家去研究吧。

古埃及的壁畫中能看到禽類和魚 圖片來自:全景網

釣魚的小哥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古埃及人日常:喝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遊戲中的NPC在吃飯時除了面前的麵包豆子蔬菜,通常還有一個裝著液體的小碗,如果不瞭解古埃及的飲食情況,你可能會以為他們喝的是湯羹一類的食物。但其實那是一碗啤酒。

都靈博物館中做啤酒的工人雕像 圖片來自:全景網

當時的啤酒可不是今天這種清涼飲料,而是先用大麥或小麥製成麵包,烤到半熟後放進罐里加水發酵而成,可謂貨真價實的“液體麵包”。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參照博物館中做啤酒人物的雕像,我們可以在遊戲中發現疑似製作啤酒的場景。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這種啤酒裡還混有大量穀物糊糊,與其說是酒,不如說是粥。倫敦國王學院的Delwen Samuel博士曾根據古代陶器上的古埃及啤酒殘留物分析出了古埃及的啤酒配方。也有科學家嘗試親自動手實踐一番,做出了這樣的一杯啤酒:

按照古埃及的方法製作的啤酒

圖片來自:http://archaeology.tau.ac.il

古埃及的啤酒是不是看上去喝我們現在常見的瓶裝啤酒很不同?要知道那會的啤酒裡還會有很多浮渣,甚至還有小蟲子。不過不要替古埃及人擔心,他們通常會用麥稈來吸著喝。

一名敘利亞雇傭兵在他的埃及妻子和孩子的陪同下用吸管喝啤酒。圖片來自:biblicalarchaeology.org/

至於葡萄酒,在古埃及時期還只是少見的奢侈品,到了遊戲背景中的希臘化時代才在希臘人推廣下漸漸普及。儘管如此,葡萄酒還是不如啤酒的普及度高,僅限於富人和官員才會享用。

古埃及壁畫中製作葡萄酒的場景 圖片來自:全景網

我在某個大戶人家的後院看到有製作葡萄酒的場景,但這樣的場面出現頻率遠遠低於啤酒,也算是比較符合史實了。

葡萄架子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古埃及的葡萄酒製作特別“接地氣”,因為用腳把葡萄踩爛的。之後把葡萄果肉果汁一起裝進大陶瓶裡發酵就可以了。如果想增加一些風味,當時的人們還會加點蜂蜜或者香料。

正在踩葡萄的工人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未完待續...

古埃及人的日常飲食和你的想像有差別嗎?

想瞭解他們的穿著打扮、居住和娛樂?

請跟著“最閑刺客”小餅一起古埃及深度遊

更多內容陸續更新...

鳴謝:《刺客信條:起源》及育碧中國

撰文 | 子凡 小餅

遊戲圖片 | 小餅

微信編輯 | 小餅

古埃及的麵包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古埃及的糕點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由於糧食產量不愁人,所以不僅古埃及的有錢人會天天吃頓頓吃,就算窮人一般也能每天吃上麵包。

磨麵粉的女人雕像 圖片來自:全景網

遊戲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當地人在製作麵包,也許是市集的某個角落,也許是某戶人家的後院。如果光看博物館中的物件不能幫你很好的想像,不如看看遊戲中的場景吧。

首先需要專門有人來磨麵粉。要做的就是用一塊石頭在一個弧形的石板上來回磨穀物,這個時候就有可能摻進去石頭和沙粒。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然後有人來製作麵團。拿來磨好的麵粉,加點酵母、鹽和水揉出麵團。如果原料更豐富,還可以考慮添加一些蜂蜜和水果什麼的。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最後再有人負責烘烤。把麵團弄成各種造型,也許是圓的也許是長條的,總之最後都要放進爐子裡烘烤。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雖然可能窮富不同導致吃到的麵包口味有差異,但他們卻有一個相同的苦惱:古埃及的磨面技術很糟糕,麵粉中總摻著沙子和碎石頭碴子,做出的麵包自然也是口口硌牙。根據對遺骨和木乃伊的檢測,古埃及人往往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滿口壞牙了。嗯,我有點不想嘗試他們的麵包了。

遊戲中的蔬果攤位,你能辨認出胡蘿蔔嘛?古埃及時的胡蘿蔔不像現在常見的都是橙色,那時紫色、黃色和紅色的也很多,而橙色的胡蘿蔔的推廣全靠荷蘭人的努力。遊戲中都做成橙色估計是為了好辨認吧。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榨橄欖油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除了主食,當然還有其他的食物來豐富古埃及的餐桌,比如蠶豆、青豆、鷹嘴豆等豆子,以及洋蔥、大蒜、韭菜、蘿蔔、黃瓜和萵苣等蔬菜,無花果和石榴等水果,來自橄欖樹等油料植物的油。

可以清晰的看到盤中有洋蔥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古埃及壁畫中人們做飯的情景 圖片來自:全景網

把麵包和豆子、雜菜亂燉成一鍋粥,加上啤酒糊糊,就是窮人的一頓飯了。至於肉,只有富人才買得起。

賣肉的攤位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家禽主要是鵝和鴨子,至於雞是托勒密時期才引入埃及。只要你仔細觀察(閒逛),就會在遊戲中的某個村落裡看到滿地跑的雞。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另外,近年的一項考古發現,雖然靠著尼羅河,但古埃及人居然很少吃魚。不過我們還是在很多古埃及的壁畫中看到魚的身影,遊戲中也總看到晾魚幹的攤位,至於到底當時的人愛不愛吃魚,交給考古學家去研究吧。

古埃及的壁畫中能看到禽類和魚 圖片來自:全景網

釣魚的小哥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古埃及人日常:喝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遊戲中的NPC在吃飯時除了面前的麵包豆子蔬菜,通常還有一個裝著液體的小碗,如果不瞭解古埃及的飲食情況,你可能會以為他們喝的是湯羹一類的食物。但其實那是一碗啤酒。

都靈博物館中做啤酒的工人雕像 圖片來自:全景網

當時的啤酒可不是今天這種清涼飲料,而是先用大麥或小麥製成麵包,烤到半熟後放進罐里加水發酵而成,可謂貨真價實的“液體麵包”。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參照博物館中做啤酒人物的雕像,我們可以在遊戲中發現疑似製作啤酒的場景。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這種啤酒裡還混有大量穀物糊糊,與其說是酒,不如說是粥。倫敦國王學院的Delwen Samuel博士曾根據古代陶器上的古埃及啤酒殘留物分析出了古埃及的啤酒配方。也有科學家嘗試親自動手實踐一番,做出了這樣的一杯啤酒:

按照古埃及的方法製作的啤酒

圖片來自:http://archaeology.tau.ac.il

古埃及的啤酒是不是看上去喝我們現在常見的瓶裝啤酒很不同?要知道那會的啤酒裡還會有很多浮渣,甚至還有小蟲子。不過不要替古埃及人擔心,他們通常會用麥稈來吸著喝。

一名敘利亞雇傭兵在他的埃及妻子和孩子的陪同下用吸管喝啤酒。圖片來自:biblicalarchaeology.org/

至於葡萄酒,在古埃及時期還只是少見的奢侈品,到了遊戲背景中的希臘化時代才在希臘人推廣下漸漸普及。儘管如此,葡萄酒還是不如啤酒的普及度高,僅限於富人和官員才會享用。

古埃及壁畫中製作葡萄酒的場景 圖片來自:全景網

我在某個大戶人家的後院看到有製作葡萄酒的場景,但這樣的場面出現頻率遠遠低於啤酒,也算是比較符合史實了。

葡萄架子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古埃及的葡萄酒製作特別“接地氣”,因為用腳把葡萄踩爛的。之後把葡萄果肉果汁一起裝進大陶瓶裡發酵就可以了。如果想增加一些風味,當時的人們還會加點蜂蜜或者香料。

正在踩葡萄的工人 圖片來自:遊戲《刺客信條:起源》

未完待續...

古埃及人的日常飲食和你的想像有差別嗎?

想瞭解他們的穿著打扮、居住和娛樂?

請跟著“最閑刺客”小餅一起古埃及深度遊

更多內容陸續更新...

鳴謝:《刺客信條:起源》及育碧中國

撰文 | 子凡 小餅

遊戲圖片 | 小餅

微信編輯 | 小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