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南京特派辦:法規處黨支部構築“1+2+N”黨建工作新模式 凝聚審理新活力

作者:丁琳

今年以來, 審計署南京特派辦法規處黨支部根據自身情況量體裁衣, 積極探索黨建活動新模式, 圍繞“1+2+N”工作平臺建設, 打破以往黨建和業務難以長效互動的局面, 形成黨建工作與法規審理合力共促的新格局。

“1”是明確一個目標:著力打造“工匠型”黨支部

2017年年初, 法規處黨支部即提出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 厚植工匠文化。 黨支部從“以工匠精神磨礪品格堅定信念, 幹一行愛一行;以工匠精神強化擔當敬業精業, 幹一行鑽一行;以工匠精神開拓創新團結協作, 幹一行精一行”三個層次要求每位元審理幹部堅定政治方向、強化宗旨觀念、提高工作技能、打造精品審理工程。

支部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 制定學習清單、固化專人導讀、定期專題交流、嚴肅黨內組織生活制度、組織高品質的組織生活會和主題鮮明、積極向上的黨日活動, 切實提高學習效果。 “工匠精神”激發著每個審理幹部求實奮進, 在審理把關高標準、嚴要求的同時, 圍繞全面依法治國這一重大部署, 關注是否存在法律法規不適應、不銜接、不配套等深層次原因, 提出完善法律法規、加強法治建設的意見建議;圍繞“三個區分”審計新標準, 關注如何防範審計風險;圍繞大資料應用爆發式增長, 關注如何運用資訊化技術加強審計專案品質管制;以及在法治政府建設時期,

如何在特派辦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等等。

“2”是用好兩個抓手:建立完善學習共用機制和活動共辦機制

法規處黨支部一直存在黨員幹部人數“少”、審計現場分佈“散”、審理工作壓力“大”的狀況, 在辦分黨組的領導下, 支部著重建設實效, 通過建立學習共用和活動共辦兩項工作機制, 積極探索支部工作新思路, 實現黨建與審理工作的充分融合。

學習共用和活動共辦機制最大程度上解決了法規處黨支部成員因工作性質較難集中統一組織學習和活動的問題, 保證每個黨員都能充分參加組織活動。 2017年以來, 法規處黨支部與農業審計處黨支部、資源環保審計處黨支部等主題聯學聆聽黨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審計署法規司交流“辛”路歷程》;與辦公室黨支部、機關紀委(紀檢監察處)共辦參觀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檢察院廉政教育基地和中國金陵廉政文化教育館等活動;與企業審計處共同組織籌畫訪貧問苦暖人心活動;與江蘇省公安廳經偵大隊聯合開展“迎七一憶黨史強黨性”党日集中教育活動。

法規處黨支部與辦內業務處黨支部的交流, 既針對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難點問題, 集思廣益, 深入探討, 共同提高多個支部黨員理解掌握理論、政策的能力和水準;又圍繞“普法”、“審計品質提升”等主題, 加大了宣傳力度、拓寬了宣傳平臺。 而與紀檢監察、公安等外部單位的交流,

有效整合了審計署特派辦與其他部門的黨建工作和行業優勢資源, 加強黨組織的橫向交流與跨界合作, 加強審計與公檢法機關的業務互學和能力提升, 建立更為規範和有效的溝通管道, 實現了1+1>2的黨建工作新優勢。

“N”是運用具體措施:積極落實一個目標和兩個抓手

有了明確的目標, 有了創新的機制, 關鍵還在於落實。 法規處黨支部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 將“1+2”的黨建工作模式與支部黨員幹部審理工作和生活日常緊密聯繫起來, 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 形成有利於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圍。

緊扣“工匠型”黨支部建設目標, 並結合審計署南京辦“四個力度”工作要求, 法規處黨支部開展“工匠精神”主題大討論,

支部黨員們踴躍發言、積極表態、獻計獻策。 大家表示, 審理面對的是固化重複的工作流程、內容和物件, 認准了審計事業, 就要始終如一地保持工作激情、快樂且充沛;“工匠精神”包含著敬業與精業兩方面的工作素養, 每位黨員既要破除精神懈怠危險, 也要解決能力不足危險, 要更加自覺地堅定黨性原則, 不斷提升審理工作能力和法規服務水準。

配合審計署和南京特派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開展, 法規處黨支部設置“1本流動筆記本”制度, 每週輪流由1名審理人員在閱讀筆記本上記錄個人的學習體會和心得, 支部成員共用學習研究成果;建設1個網路黨建綜合平臺, 通過專網RTX講黨課、開黨會, 通過微信群交流先進經驗、分享廉政案例, 把黨組織送到審計幹部手邊,讓長期異地出差的支部黨員、病休黨員也能隨時體會到組織的溫暖和力量。

党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後,法規處黨支部開展“每月有專題”學習活動,要求支部黨員學報告、學黨章、學署黨組書記、審計長胡澤君同志在審計署學習傳達黨的十九大精神黨員幹部大會上對審計工作提出的新標準新要求;啟用“1個支部意見箱”,邀請支部黨員幹部對如何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加強支部建設、做好審計工作建言獻策,建立起支部、黨員和群眾的長效溝通機制。

此外,法規處支部還通過完善1本思想台賬、建立1個家庭微信群,及時瞭解支部黨員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解決黨員幹部思想困惑和實際困難,形成既有制度剛性約束,又有充分信任和暖心關懷的良好支部氛圍。

(責任編輯:石敏琦 郭相淮)

把黨組織送到審計幹部手邊,讓長期異地出差的支部黨員、病休黨員也能隨時體會到組織的溫暖和力量。

党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後,法規處黨支部開展“每月有專題”學習活動,要求支部黨員學報告、學黨章、學署黨組書記、審計長胡澤君同志在審計署學習傳達黨的十九大精神黨員幹部大會上對審計工作提出的新標準新要求;啟用“1個支部意見箱”,邀請支部黨員幹部對如何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加強支部建設、做好審計工作建言獻策,建立起支部、黨員和群眾的長效溝通機制。

此外,法規處支部還通過完善1本思想台賬、建立1個家庭微信群,及時瞭解支部黨員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解決黨員幹部思想困惑和實際困難,形成既有制度剛性約束,又有充分信任和暖心關懷的良好支部氛圍。

(責任編輯:石敏琦 郭相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