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櫻相對於晚櫻的優勢及主要早櫻品種生長習性

早櫻相對於晚櫻的優勢及主要早櫻品種生長習性

1 早櫻相對於晚櫻的優勢

1.1 抗性強

從東湖櫻花園近20 年的栽培管理來看, 晚櫻抗

性最弱, 中櫻次之, 早櫻最強。 早櫻一般樹勢健壯,

生長旺盛, 更方便管理。

1.2 花期長

早櫻在早春開花, 氣溫相對較低, 花期延續的時間明顯比晚櫻長。 據觀察記載, 河津櫻、寒緋櫻、初美人從初花至尾花, 整個花期有15 ~ 20 d, 飛寒櫻、陽光整個花期也有15 d 左右。

1.3 觀賞價值高

大多的早櫻品種都是先花後葉, 樹幹通直, 樹形開張, 各品種間花形花色變化豐富。 晚櫻雖然品種很多, 但花葉同開, 花期基本一致,

花型也基本雷同, 相較之下, 早櫻具有更高的觀賞價值。

1.4 與染井吉野花期能自然銜接

染井吉野是整個專類園的骨幹品種。 品種的選擇以能與其完美搭配的最佳, 早櫻次第開放後, 染井吉野接踵而來, 花期可以自然銜接。 飛寒櫻大約在染井吉野初花前1 周開放, 而陽光 的花期只早于染井吉野3 d 左右, 這2 個品種花色粉紅, 是染井吉野的最佳搭配品種。

1.5 資源豐富

從最近幾年的報導來看, 國內櫻花野生種質資源很豐富。 這些種的花期一般都早于染井吉野。 早櫻的抗性強, 可能也有它更接近野生種的原因。 福建山櫻花、雲南早櫻、尾葉櫻、華中櫻等原始野生種的花期都在早春, 相比晚櫻, 早櫻有更多的資源。

主要早櫻品種生長習性

(1) 寒緋櫻( 見圖1):早櫻品種中最重要的種, 很多早櫻栽培品種都是由它雜交而來。 在中國南部, 主要是臺灣有野生種分佈, 但臺灣現在大多為八重寒緋櫻, 花先葉開放, 大紅色, 下垂, 萼筒管狀鐘形。 福建山櫻花也屬同類。 寒緋櫻開花早, 被稱為櫻的開花宣言, 適合在南方較溫暖的地帶栽植, 禦寒能力差。

圖1 寒緋櫻

(2) 冬櫻花 見圖2):主要分佈在雲南以及泥泊爾、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脈。 國內又常稱為雲南早櫻、高盆櫻桃。 日本稱為喜馬拉雅櫻, 它的變種稱為喜馬拉雅緋櫻。 這個種在雲南表現很好, 花期從冬至到早春不一。 在外地表現一般, 生長勢弱。 武漢每年3 月上旬開花。

(3) 河津櫻( 見圖3):寒緋櫻和大島櫻雜交品種。 寒緋櫻和大島櫻是櫻花中非常重要的原始種, 很多栽培品種都有其身影。 寒緋櫻和大島櫻種間雜交出來的栽培品種還有寒櫻、大寒櫻, 這幾個品種比較類似, 花粉色, 萼筒鐘形, 萼片有鋸齒, 但河津櫻的花瓣更大。 河津櫻在武漢大約2 月底開花, 與寒緋櫻開花時間差不多,

甚至要早3 d 左右。

圖2 冬櫻花

圖3 河津櫻

(4)椿寒櫻(初美人)(見圖4):寒緋櫻和櫻桃的雜交種。 武漢2 月底或3 月初開花, 花柄短, 雄蕊長, 外伸, 這是櫻桃很明顯的特徵。 花繁茂, 先花後葉, 景觀效果很好。

圖4 椿寒櫻

(5) 飛寒櫻(見圖5):花期早染井吉野7 d 左右。枝條柔軟,花瓣相互分離,平開,呈飛舞狀。先花後葉,花下垂,花徑較大。開花繁茂,群植景觀效果好。

(6) 陽光 ( 見圖6):天城吉野櫻和寒緋櫻的雜交品種。花期基本與染井吉野同步,早2 ~ 3 d 左右。花大,粉紅,引人注目,萼片有鋸齒,花梗有毛。小喬木,幹性強,樹形不夠開展。在染井吉野中穿插種植,是很好的搭配。

圖5 飛寒櫻

圖6 陽光

(7) 迎春櫻( 見圖7):中國原始野生種,花小,但繁密。枝條細長,樹形舒展。因多為播種繁殖,花色不一,武漢花期在3 月上旬。

圖7 迎春櫻

圖4 椿寒櫻

(5) 飛寒櫻(見圖5):花期早染井吉野7 d 左右。枝條柔軟,花瓣相互分離,平開,呈飛舞狀。先花後葉,花下垂,花徑較大。開花繁茂,群植景觀效果好。

(6) 陽光 ( 見圖6):天城吉野櫻和寒緋櫻的雜交品種。花期基本與染井吉野同步,早2 ~ 3 d 左右。花大,粉紅,引人注目,萼片有鋸齒,花梗有毛。小喬木,幹性強,樹形不夠開展。在染井吉野中穿插種植,是很好的搭配。

圖5 飛寒櫻

圖6 陽光

(7) 迎春櫻( 見圖7):中國原始野生種,花小,但繁密。枝條細長,樹形舒展。因多為播種繁殖,花色不一,武漢花期在3 月上旬。

圖7 迎春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