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些健在的功勳科學家,才是中國的驕傲!一人的成果至今無人能破

強國必須強軍, 強軍方能安國!我們知道, 新中國成立後, 如果沒有氫彈、原子彈, 不能發射衛星, 中國就不可能成為具有重要影響的大國, 更不會獲得如今這樣的國際地位。

而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 自然離不開我國眾多的軍工科技工作者, 他們為國家強大作出了不可估量貢獻, 尤其是那23位參與“兩彈一星”研製的國寶級科學家。 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國驕傲, 正是有了他們, 才有了如今讓人豔羨的超級中國。 我們也才因此能睡得如此安穩!

但如今, 這23位功勳卓越的科學家, 如今健在的僅剩下了五人。

程開甲, 中國核武器研究的開創者之一, 也是新中國定向高功率微波研究領域的開創者之一。 先後參與和主持了首次原子彈、氫彈試驗,

為我國培養出 10 位院士和 40 多位將軍, 科技成果豐碩。

程老近照

2017年8月3日, 程老迎來了百歲生日, 卻仍心系國防發展, 為祖國的強軍偉業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周光召, 科學家, 主要從事高能物理領域的研究, 是世界公認的贗向量流部分守恆定理的奠基人之一, 也是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1961年2月, 他奉召回到祖國, 進行核應用的研究。 1999年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孫家棟, 中科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1958年, 回國後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從事導彈研發工作, 中國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總師, 中國通信、氣象以及北斗導航二代應用衛星的工程總師。 1999年, 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王希季,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衛星與技術返回專家,也是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他82歲那年,“神五”載人航天器發射成功,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飛船技術的國家。而如今95歲功勳卓越的王希季卻仍是“創客”。

於敏,中國“氫彈之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是我國自主培養的最傑出的核子物理學家,他沒有出過國,也是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核專家中,幾乎是惟一的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

同時他還曾為了我國的核武研究“隱身”長達30年之久,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再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美國用了7年,蘇聯用了6年,而中國人只用了2年多的時間,創造了研製氫彈的世界紀錄。

而由於於敏研發出來的獨有的氫彈技術別國至今尚未掌握,所以只有中國才能保存大量的氫彈,這一技術就是“於敏構型”。如今,91歲高齡的於老,仍是單位的重要“顧問”。

不得不說,震世兩彈西邊雨,沖霄一星東方紅。神舟問天賴火箭,嫦娥奔月舞蛟龍!向前輩們致敬!他們不僅讓中華民族挺直了脊樑,還為中國的國防軍備事業撒下了種子!如今他們的弟子以及弟子的弟子已奮戰在各個領域,成為了新一代的國防鑄劍人!!再次為我國的這些偉大的科學家而自豪!點贊!!

王希季,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衛星與技術返回專家,也是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他82歲那年,“神五”載人航天器發射成功,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飛船技術的國家。而如今95歲功勳卓越的王希季卻仍是“創客”。

於敏,中國“氫彈之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是我國自主培養的最傑出的核子物理學家,他沒有出過國,也是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核專家中,幾乎是惟一的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

同時他還曾為了我國的核武研究“隱身”長達30年之久,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再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美國用了7年,蘇聯用了6年,而中國人只用了2年多的時間,創造了研製氫彈的世界紀錄。

而由於於敏研發出來的獨有的氫彈技術別國至今尚未掌握,所以只有中國才能保存大量的氫彈,這一技術就是“於敏構型”。如今,91歲高齡的於老,仍是單位的重要“顧問”。

不得不說,震世兩彈西邊雨,沖霄一星東方紅。神舟問天賴火箭,嫦娥奔月舞蛟龍!向前輩們致敬!他們不僅讓中華民族挺直了脊樑,還為中國的國防軍備事業撒下了種子!如今他們的弟子以及弟子的弟子已奮戰在各個領域,成為了新一代的國防鑄劍人!!再次為我國的這些偉大的科學家而自豪!點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