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反對死刑,不是對江歌媽媽冷酷無情

昨天, 江歌案庭審結束, 日本檢察官請求法庭, 判處陳世峰有期徒刑二十年。 江歌媽媽難以接受, 很多關心此案的“法之彬彬”公眾號的用戶,

也紛紛留言, 難以接受。 他們希望陳世峰血債血償, 拿命來賠。

今天, 我們就說說, 為什麼極少數中國人反對判處陳世峰死刑?為什麼日本的法律不判陳世峰死刑?歸根結底, 不是對江哥媽媽的不同情, 不是對這位失去女兒的母親的冷酷。 說到底, 他們反對一切死刑。

1、250年前, 人類第一次提出廢除死刑的觀點。 一個叫貝卡利亞的義大利小夥子, 寫了一本書, 叫《論刑法與犯罪》, 裡面有一張插圖, 就是我們在公號裡面顯示的這幅插圖。 你看, 這幅插圖上面, 手裡拿著刀提著人頭的是執政者, 你可以叫他劊子手, 也可以叫他國王, 他對面是正義女神。 當劊子手提著罪犯的腦袋, 走向正義女神的時候, 正義女神說不要不要不要,

不要這麼殘忍。 作者想通過正義女神的表情, 說明死刑不是懲治犯罪的好方式。

2、這位義大利小夥子, 主張用一輩子的苦役替代死刑, 他在書中說了幾點反對死刑的理由:國家沒有處死公民的權利;死刑不是最好的恐嚇方式, 還會引起人們對死刑犯的憐憫;死刑是一個殘酷的榜樣, 會毒化人心;國家不能一邊阻止公民殺人, 一邊自己殺人, 這很荒謬。

3、這個義大利小夥子反對死刑的書剛剛出版, 就被羅馬教會禁止了, 一直禁止到1962年。 在這兩百年的時間內, 圍繞著死刑應該廢除還是應該保留的爭論, 卻沒有停止下來。 反對死刑的人其實和贊成死刑的人, 立論的出發點一樣, 只是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相反的。

4、反對死刑的論理出發點,

是人權, 是生命權的不可剝奪。 二十世紀, 像歐洲人權公約, 美洲人權公約, 還有其它的一些國際公約, 都對死刑皺眉頭。 但是, 完全的否定死刑, 又很難。 所以, 這些公約裡面就講, 已經同意廢除死刑的國家, 不能再恢復死刑。 不滿十八歲的人, 年過七十的人, 懷孕的人, 不能判死刑。

5、反對廢除死刑的人, 據說調查過, 死刑廢除前後犯罪率高低這件事, 調查的結論好像是說, 死刑的廢除會減少犯罪。 但是, 有人調查發現, 結論是相反的。 死刑的存廢, 和殺人案件的高低到底有沒有關係, 到今天為止, 也沒有人能夠拿出確切的證據來。 大家的爭論, 其實還是理論上的。

6、西方國家廢除死刑, 主要是從人道主義的角度出發的。 到今天為止,

世界上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國家和地區, 廢除了死刑。 歐美廢除死刑有兩個高潮, 第一個高潮是在1900年前後, 第二個高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 歐洲理事會的成員國, 在羅馬簽署了一個廢除死刑的議定書。 廢除死刑和保留死刑, 在同一個國家, 不是一成不變的。 比如說義大利, 在1889年全面廢除了死刑, 二戰期間又恢復了, 你看墨索里尼就是被絞死的。

7、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接受了美國法律, 美國有很多州廢除了死刑, 這對日本的影響應該比較大, 日本國內主張廢除死刑的呼聲也很高, 比如日本律師協會就主張廢除死刑, 所以日本一般只有殺死很多人情節特別惡劣的罪犯才被判處死刑。 像陳世峰這個案子,

還有很多的疑點沒有消除, 在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被判死刑的。

8、今天在中國, 絕大多數人不能接受廢除死刑的觀點。 但是, 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慎殺、少殺的觀點。 比如說, 一個受賄數額極大的官員,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不應該被判處死刑。 根據我的觀察, 一般情況下, 中國人同意廢除死刑的, 一般離不開下面第9、10、11、12條理由中的某一條或者某幾條:

9、激情殺人, 是死刑不能震懾的。 現實中, 有很多殺人是一時衝動。 為什麼江歌案反復追問刀從何處來?如果刀是陳世峰事先帶來的, 則表明他有殺人的預謀, 不是一時衝動的激情殺人。 在沒有廢除死刑的國家和地區, 有預謀的有計劃的殺人, 容易被叛死刑, 激情殺人一般不會被判死刑。

10、死刑會激勵殺人犯殺死更多的人。現實中,殺人犯犯案之後,或者逃亡之後,容易一而再地殺人。這是因為,他們覺得,殺一個人是死刑,殺更多的人也是死刑,破罐子破摔。廢除死刑,可以減少後續犯罪。

11、死刑傷害了死刑犯的尊嚴。一個被判死刑的犯人,在他落入法網,估計自己難逃一死之後,還不如一隻待宰的雞鴨牛羊,等待死刑執行的過程,可謂生不如死,哪有一點點做人的尊嚴?反對死刑的人認為,死刑犯也是人,也有人之為人的尊嚴。

12、死刑有可能鑄成彌天大錯,無法挽回。不要以為殺錯人的冤假錯案只有中國有。美國也有。真相不能還原。真相永遠在他處。不能還原真相的案子,就有錯殺的可能。比如說,江歌案中,江歌之死的版本,在檢察官那裡,在劉鑫那裡,在陳世鋒那裡,有些很重要的細節,是不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也許,是個謎。

---

總的來說,反對死刑的人,反對的是死刑這種刑罰,並不針對具體的人。在江歌案中,我相信,那些主張廢除死刑的人,對江歌的同情,對江歌媽媽的同情,和主張死刑的人沒什麼差別。

10、死刑會激勵殺人犯殺死更多的人。現實中,殺人犯犯案之後,或者逃亡之後,容易一而再地殺人。這是因為,他們覺得,殺一個人是死刑,殺更多的人也是死刑,破罐子破摔。廢除死刑,可以減少後續犯罪。

11、死刑傷害了死刑犯的尊嚴。一個被判死刑的犯人,在他落入法網,估計自己難逃一死之後,還不如一隻待宰的雞鴨牛羊,等待死刑執行的過程,可謂生不如死,哪有一點點做人的尊嚴?反對死刑的人認為,死刑犯也是人,也有人之為人的尊嚴。

12、死刑有可能鑄成彌天大錯,無法挽回。不要以為殺錯人的冤假錯案只有中國有。美國也有。真相不能還原。真相永遠在他處。不能還原真相的案子,就有錯殺的可能。比如說,江歌案中,江歌之死的版本,在檢察官那裡,在劉鑫那裡,在陳世鋒那裡,有些很重要的細節,是不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也許,是個謎。

---

總的來說,反對死刑的人,反對的是死刑這種刑罰,並不針對具體的人。在江歌案中,我相信,那些主張廢除死刑的人,對江歌的同情,對江歌媽媽的同情,和主張死刑的人沒什麼差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