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比“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更燃更爆的一句話出現了

還記得... ...

不要迷戀哥, 哥只是個傳說

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 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

世界那麼大, 我想去看看

藍廋 香菇

這些網路用語嗎?今天團團給青們介紹一句更燃更爆的一句話那就是“領導們都站著,

讓老師坐”

當看見這句話時, 小編肅然起敬~~~

事情起因是這樣的——

黃路生(右一)

江西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黃路生院士最近在學生們口中被叫成了“讓座院士”。

12月13日, 江西農業大學首屆“大北農教學精英獎”頒獎典禮合影環節,

黃路生突然招呼獲獎老師坐在工作人員為學校領導準備的椅子上, 自己和其他人則齊刷刷地站在後面。 這個小插曲令他火了。

後排左四為黃路生院士

該校大四學生謝川川在頒獎現場做志願者。

12月16日, 據他回憶, 頒獎儀式進行到最後一項時, 獲獎教師和出席領導進行合影, 按照原有安排, 他和其他幾個同學一起將貼有領導名字的椅子搬上頒獎台中央。 黃路生見狀問學生:“這是給誰坐的呢?”隨即招呼獲獎老師上臺來, “領導們都站著, 讓老師坐著!”

謝川川等幾名學生一時有點懵, 不知道怎麼處理。 聽到黨委書記招呼, 台下的老師也懵。 人文與公共管理學院老師孫尊章獲得了此次“教學精英”獎的第一名, 12月16日談及這次經歷時, 仍覺得“詫異”和“感動”。

孫尊章說, 自己頭次遇到這種狀況, 幾位老師上臺後也不敢坐, 繼續跟黃路生等學校負責人“讓”, “我是黃院士頒的獎, 見我不坐, 他就拉我坐下, 摁著肩膀不讓起來”。

根據江西媒體報導,

此次獲得“教學精英”獎的六位老師將各得10萬元獎金。 孫尊章說, 黃路生院士重視“教學”, 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 “行政人員就是要給一線教師服務”。

“學校明確規定副處級及以上具有行政職務的老師不得參選‘教學精英獎’, 把機會留給教學任務繁重的一線教師。 ” 對孫尊章這種工作在一線的老師來說, 10萬元的獎金更多的意義在於“溫暖人心”。

談到黃路生時, 謝川川總是說“我們院士”, 在他看來, 黃路生首先是學術造詣深厚的院士, 其次才是學校“領導”。 “大一那年新生見面會, 我們院士那時還是校長, 他沒什麼架子, 跟我們聊他大學怎麼過的, 甚至還有戀愛經歷。 ”謝川川稱那次新生見面會因為學生們爭相跟“校長”合影, 延長許久。

有學生“海wwww”爆料:“去年定向隊在軍體部開的全國賽慶功會上, 散會合影時候要讓領導們坐著, 但黃院士堅持讓8位國賽隊員坐前面拍照, 點滴細節反映品格, 很佩服!”這得到謝川川證實。 他表示, 黃路生院士“讓座”經常在學校各個場合出現, 不僅是老師, 也給學生讓, “私下裡大家都叫黃路生‘讓座院士’。 ”

黃路生院士住在學校裡, 經常提著包經過學校主幹道走路上班, 同學們總能遇見他, 他也愛打籃球, 常出現在學校體育館, “有這樣一個‘院士’領導, 還是蠻自豪的。 ”謝川川說。

黃路生

根據公開報導,黃路生1964年12月生於江西省上猶縣。1984年畢業于江西農大畜牧獸醫系,1987獲該校碩士學位。1988年起先後在俄羅斯、德國及英國等國家累計學習、博士後研究8年,1995年獲俄羅斯國家農業科學院生物學專業科學博士(Dr.Sc.正博士)學位。2008年8月起任江西農大校長、黨委副書記,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今年3月任江西農大黨委書記。

江西日報今年10月份曾報導,作為從贛南山區走出來的科技工作者,黃路生的血液裡流淌著濃厚的家國情懷。1995年,時年30歲的黃路生獲得新中國成立後畜牧專業領域第一個俄羅斯正博士學位。

對此,黃路生常懷感恩,“是祖國培養了我,報效祖國義不容辭。”所以,當俄羅斯畜牧研究所及德國哥廷根大學向他拋來工作橄欖枝時,他毅然選擇回到母校江西農業大學從事科研工作,回憶此事,他曾說:“唯有祖國強大了,才有個人的成功。”

“中國有5000多年的養豬歷史,是世界第一養豬大國,產值超萬億,儲量占全球一半,養豬產業轉型升級一定要有自己的優秀豬種。”江西日報上述報導稱,多年來,黃路生始終將培育優秀豬種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他帶隊走南闖北,深入全國24個省市70多個地方種豬場,在母豬產房旁安營紮寨、輪班蹲守;他率隊建立起全球最完備的地方豬種基因組DNA樣品庫,先後培育出64個優質種豬核心群。

面對這樣這樣的院士,青們想表達什麼呢?可以在留言區和團團交流。

黃路生

根據公開報導,黃路生1964年12月生於江西省上猶縣。1984年畢業于江西農大畜牧獸醫系,1987獲該校碩士學位。1988年起先後在俄羅斯、德國及英國等國家累計學習、博士後研究8年,1995年獲俄羅斯國家農業科學院生物學專業科學博士(Dr.Sc.正博士)學位。2008年8月起任江西農大校長、黨委副書記,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今年3月任江西農大黨委書記。

江西日報今年10月份曾報導,作為從贛南山區走出來的科技工作者,黃路生的血液裡流淌著濃厚的家國情懷。1995年,時年30歲的黃路生獲得新中國成立後畜牧專業領域第一個俄羅斯正博士學位。

對此,黃路生常懷感恩,“是祖國培養了我,報效祖國義不容辭。”所以,當俄羅斯畜牧研究所及德國哥廷根大學向他拋來工作橄欖枝時,他毅然選擇回到母校江西農業大學從事科研工作,回憶此事,他曾說:“唯有祖國強大了,才有個人的成功。”

“中國有5000多年的養豬歷史,是世界第一養豬大國,產值超萬億,儲量占全球一半,養豬產業轉型升級一定要有自己的優秀豬種。”江西日報上述報導稱,多年來,黃路生始終將培育優秀豬種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他帶隊走南闖北,深入全國24個省市70多個地方種豬場,在母豬產房旁安營紮寨、輪班蹲守;他率隊建立起全球最完備的地方豬種基因組DNA樣品庫,先後培育出64個優質種豬核心群。

面對這樣這樣的院士,青們想表達什麼呢?可以在留言區和團團交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