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伊春博物館,從這裡瞭解伊春的那些事

要瞭解一個城市發展的脈絡, 最好的辦法就是去當地的博物館, 在黑龍江伊春市逗留的最後一天, 和小夥伴相約去了伊春市博物館。 博物館就位於水上公園旁邊, 這裡曾經是伊春河的主河道。 因為離我們住的酒店不遠, 直接步行前往, 冬季的東北冰天雪地, 結冰的湖面都成了可以自由行走的路。

伊春市博物館的造型獨特, 一眼就能夠認出來, 博物館常年開放, 憑身份證就可以免費領票參觀。

伊春市博物館是一座集人文歷史和古生物化石與一體的綜合性地市級博物館, 裡面一共設立了伊春地質發展史、伊春地區地層、礦產、恐龍骨架化石、地球與生命起源、古動物展、國家地質公園及國際合作在伊春8個展廳, 內容非常豐富。

展廳裡展示了許多不同種類的礦石標本, 雖然很多知識性的東西不太懂, 但這些石頭都非常的漂亮, 這也預示了伊春的物產資源豐富。 伊春市地處小興安嶺腹地, 位於伊春——延壽多金屬成礦帶北段, 是黑龍江省非常重要的多金屬成礦帶。

目前伊春市已發現礦產有鐵、鉛鋅、金、銀、銅、鉬、鎢、銻、錫、煤、水泥用大理岩、膨潤土、麥飯石、礦泉水等45個礦種, 探明資源儲量的有36種。

博物館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展出的七架恐龍化石骨架, 這些恐龍骨架大部分取自嘉蔭縣龍骨山。 龍骨山因埋藏著極其豐富的七千萬年前古生物恐龍化石而得名。

1902 年,俄羅斯地質學家在這裡發現了恐龍骸骨化石,並把挖掘出的化石組裝成一具高4.5米,長8米的完整恐龍化石骨架,定名為黑龍江滿洲龍,陳列在聖彼德堡的原蘇聯地質博物館內。這條龍是中國出土的第一條恐龍,也是中國流落到國外的第一具恐龍化石,人稱“神州第一龍”。

除了實物展示,博物館內還有通過許多的圖文並茂的展示牌普及相關的知識,方便參觀者學習。

除了恐龍化石之外,博物館內也展示了其他史前動物的化石骨架,下圖的動物名叫猛獁象距今一萬年左右,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是在陸地上生存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其中草原猛獁象體重可達12噸。旁邊體型較小的名叫披毛犀,從黑龍江青岡縣發掘而出,是一種史前的哺乳類動物。

這是展示了人類起源的塑像,表明了人類從猿猴進化成直立人的發展史。博物館內展示的內容非常豐富,遠遠不止我這裡介紹的,感興趣的童鞋可以自行前往伊春市博物館感受一下。

旅遊小攻略

門票:可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登記,免費領票參觀。

開館時間:

週二至週五,上午 8:30至11:00、下午14:30至16:30

週六、周日,9:00至15:00

週一閉館。

1902 年,俄羅斯地質學家在這裡發現了恐龍骸骨化石,並把挖掘出的化石組裝成一具高4.5米,長8米的完整恐龍化石骨架,定名為黑龍江滿洲龍,陳列在聖彼德堡的原蘇聯地質博物館內。這條龍是中國出土的第一條恐龍,也是中國流落到國外的第一具恐龍化石,人稱“神州第一龍”。

除了實物展示,博物館內還有通過許多的圖文並茂的展示牌普及相關的知識,方便參觀者學習。

除了恐龍化石之外,博物館內也展示了其他史前動物的化石骨架,下圖的動物名叫猛獁象距今一萬年左右,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是在陸地上生存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其中草原猛獁象體重可達12噸。旁邊體型較小的名叫披毛犀,從黑龍江青岡縣發掘而出,是一種史前的哺乳類動物。

這是展示了人類起源的塑像,表明了人類從猿猴進化成直立人的發展史。博物館內展示的內容非常豐富,遠遠不止我這裡介紹的,感興趣的童鞋可以自行前往伊春市博物館感受一下。

旅遊小攻略

門票:可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登記,免費領票參觀。

開館時間:

週二至週五,上午 8:30至11:00、下午14:30至16:30

週六、周日,9:00至15:00

週一閉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