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敵過10年手術經驗醫生!什麼樣的機器人這麼聰明?

——王曉凡/文

核心提示 |74歲的陳大爺被確診為原發性肝癌, 一個肝上竟然長了5個腫瘤結節, 而且均位於肝包膜下、門靜脈血管旁等部位。 因其患有高血壓病、又是高齡患者, 評估外科手術風險較大;而腫瘤結節所處的位置對於微創介入消融也是高風險部位。 最終, 陳大爺慕名來到了河南省腫瘤醫院放射介入科。

針對陳大爺的腫瘤分佈特點, 由該院放射介入科主任黎海亮教授主持科內討論, 決定應用新引進的機器人MAXIOTM人工智慧導航系統協助完成陳大爺的微創手術。 隨後, 由放射介入科副主任醫師鄭琳團隊在機器人MAXIOTM的幫助下,

實現了穿刺路線精確計算定位、機械手引導精准布針;憑藉三個兩毫米的小孔, 在一小時內一次性對陳大爺肝內的5個腫瘤結節完成了根治性微創射頻消融手術。

據悉, 河南省腫瘤醫院是華中地區唯一引入並操作機器人MAXIOTM完成腫瘤微創手術的醫院, 真正實現介入微創手術的智慧化, 使技術難題變得簡單輕鬆。

什麼機器人這麼神?

據黎海亮介紹, 目前, 介入手術具有創傷小、患者術後恢復快等優勢, 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於早期腫瘤、轉移灶等微創治療中。 以腫瘤射頻消融為例, 是將射頻針經皮膚穿刺入腫瘤後產生足夠的熱量, 使腫瘤組織發生凝固性壞死。 醫生需要在CT影像或彩超等設備的引導下,

根據臨床經驗判斷從體表的哪個點進針, 進針角度多少, 進針深度多少, 如何回避腫瘤附近正常的血管和臟器等問題, 都要求醫生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但對於一些高風險、高難度的微創手術的完成, 如第一、第二肝門區腫瘤消融手術、胰腺腫瘤粒子植入手術、多結節同步消融手術等,

即便具有10年以上介入手術經驗的醫生操作起來也頗具風險和挑戰。

近日, 美國Perfint公司生產的人工智慧三維靶向定位系統機器人MAXIOTM, 在省腫瘤醫院腫瘤微創介入手術室完成裝機, 可應用於CT引導下經皮穿刺手術, 如射頻、微波熱消融手術, 氬氦刀超低溫冷凍消融手術, 不可逆電穿孔納米刀手術, 碘125粒子植入手術等。

該機器人可一次引導6根針, 對4個靶病灶實施精准的三維導航穿刺, 協助手術醫師在一套系統上完成查看、計畫、執行和驗證介入微創手術的全套工作, 解決“盲穿手術”長期以來面臨的高難度、高風險和高輻射曝光量等一系列問題。 “消滅腫瘤就相當於領兵打仗,

介入科醫生是將軍和總指揮, 而機器人MAXIOTM恰恰像軍師和智囊團, 為將軍出謀劃策, 更精准、更快速、更安全地殲滅敵軍。 ”黎海亮說。

機器人愛動腦、精計算、善動“手”

術前, 陳大爺的CT影像顯示, 肝內5個結節位置都處於高風險部位, 分別位於鄰近膈肌的肝包膜下、第一肝門區、門靜脈血管旁等。 專家評估認為, 穿刺進針難度大, 需要跨越多個橫斷面斜行進針才能完成布針, 如有偏差, 消融手術就可能損傷膈肌、血管和膽管。

經科內討論, 鄭琳副主任醫師決定為陳大爺實施機器人導航全麻下CT引導的腫瘤射頻消融手術。 治療前, 醫生將病灶區域掃描的圖像資訊傳入機器人MAXIOTM人工智慧導航系統, 隨後, 醫生在系統中應用3D軟體, 在立體圖像中選擇出最佳穿刺路徑,

並對消融針類型、消融參數進行選擇, “愛動腦子”的機器人自動生成治療計畫圖及布針方案。

不僅如此, 機器人的機械手按照治療計畫參數, 自動進入引導區域, 醫生僅需將消融針安放入機械手, 按照機械手引導方向將其刺入患者體內, 即完成了精准布針。

經過精准定位和布針,最終5個靶病灶完全消融,且未傷及鄰近臟器和脈管。消融治療結束後,機器人將治療後圖像與計畫圖像融合,評估消融效果,防止治療區域的遺漏。手術僅用一小時就安全順利完成,陳大爺僅在腹部和側腰部位留下三個兩毫米大小的小創口,就實現腫瘤根治,3天后陳大爺康復出院。

黎海亮介紹,有了機器人MAXIOTM的精准導航,使原本高難度的手術變得安全又快速。原來完成陳大爺的手術,各部位穿刺需要依次掃描定位、分佈進針,對醫生的空間構圖能力、穿刺技術水準要求非常高,完成大概需要兩個小時。而有了人工智慧的協助,可以一次掃描完成所有穿刺布針的計畫,每次穿刺只需按機械手指引路徑將消融針刺入即可,穿刺角度和深度均已由人工智慧設定好,消融針會按照設定路徑巧妙避開血管、臟器,一針直達靶區。完成手術後還可及時評價治療效果,如有遺漏可及時補充治療。現在完成手術只需要1個小時。大大縮短了全麻手術時間,降低了手術風險,治療也更精准。

經過精准定位和布針,最終5個靶病灶完全消融,且未傷及鄰近臟器和脈管。消融治療結束後,機器人將治療後圖像與計畫圖像融合,評估消融效果,防止治療區域的遺漏。手術僅用一小時就安全順利完成,陳大爺僅在腹部和側腰部位留下三個兩毫米大小的小創口,就實現腫瘤根治,3天后陳大爺康復出院。

黎海亮介紹,有了機器人MAXIOTM的精准導航,使原本高難度的手術變得安全又快速。原來完成陳大爺的手術,各部位穿刺需要依次掃描定位、分佈進針,對醫生的空間構圖能力、穿刺技術水準要求非常高,完成大概需要兩個小時。而有了人工智慧的協助,可以一次掃描完成所有穿刺布針的計畫,每次穿刺只需按機械手指引路徑將消融針刺入即可,穿刺角度和深度均已由人工智慧設定好,消融針會按照設定路徑巧妙避開血管、臟器,一針直達靶區。完成手術後還可及時評價治療效果,如有遺漏可及時補充治療。現在完成手術只需要1個小時。大大縮短了全麻手術時間,降低了手術風險,治療也更精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