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痛風用藥知多少

近年來, 由於生活水準提高, 高嘌呤、高蛋白飲食大量攝入, 普通人患痛風的日益增多。 得了痛風, 除了飲食控制, 往往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 服用一些藥物以控制病情, 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止痛鎮痛和降尿酸的藥物。 那麼, 如何選擇藥物?這些藥物的使用又有哪些講究?

痛風的發病過程分為截然不同的兩個時期, 一個是急性期, 一個是間歇期。 急性期有急性關節炎表現, 在關節部位出現明顯的紅、腫、熱、痛表現, 通常症狀劇烈, 難以忍受。 很多人在急性期通常病急亂投醫, 但凡是痛風藥物拿來就吃, 反而耽誤了疾病的治療,

甚至會加重病情。 間歇期是痛風病程中的無症狀時期, 可以持續數周至數月, 雖然臨床表現並不明顯, 但是潛在的病理變化仍然存在。

治療痛風需要遵循標本兼治, 急則治其標, 緩則治其本的原則。 所用的藥物分為兩大類:降尿酸藥和消炎止痛藥,

下面分別進行介紹。

急則治其標:抗炎止痛藥

首選:非甾體類抗炎藥

代表藥物:布洛芬、雙氯芬酸、萘普生、吲哚美辛、塞來昔布、依託考昔等。

療程:5~7天。

優勢:療效較好;短時使用安全性高;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可首選;可與秋水仙堿合用增強止痛效果。

劣勢:胃腸道反應明顯;有消化性潰瘍病史、腎臟疾病、肝臟疾病、心功能不全以及服用抗凝藥物的患者慎用, 老年患者應慎用。

次選:秋水仙堿

療程:2~3天。

優勢:預防痛風發作的優勢無可匹敵;發作24~36小時內服用療效最好, 超過這個時間段後療效減弱。

劣勢:有效劑量與中毒劑量相近, 80%的患者在痛風症狀完全緩解之前, 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 長期服用可引起脫髮、肌肉痛、白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風險;有肝腎疾病、膽道梗阻或骨髓抑制的患者不宜服用。

次選:糖皮質激素

代表藥:醋酸潑尼松、潑尼松龍、甲基潑尼松、曲安奈德注射液。

療程:關節內注射單次為主;多關節發作選擇口服, 通常3~7天, 也可延長到兩周。

優勢:可關節腔局部或全身給藥;適合對秋水仙堿不耐受者, 也可與秋水仙堿合用。

劣勢:可導致血糖升高、血壓升高、血脂異常、精神興奮躁動, 長期使用可造成骨質疏鬆、增加感染風險, 激素濫用風險。

緩則治其本:降尿酸藥

痛風根本的原因是血尿酸高, 所以降尿酸藥物是治療痛風的基石, 降尿酸無非通過抑制尿酸生成、促尿酸排泄和分解的藥物來發揮作用。

其中, 常用的有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以及逐漸淡出視線的丙磺舒。

抑制尿酸生成——別嘌醇

★特點

問世較早, 平價親民, 但不良反應較多。

★適應症

可用于原發和繼發的高尿酸血症、反復發作的痛風和慢性痛風、痛風結石、尿酸性腎結石和

尿酸性腎病。

★劑量和效果

一般治療劑量範圍從50~600毫克/日,

美國和歐洲推薦的治療最大劑量分別為800毫克/日和900毫克/日, 根據不同劑型, 每日分1~3次口服給藥;劑量個體化差異大, 大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達到300毫克/日的劑量才能夠治療達標;該藥起效較快, 一般會在2~4周的持續治療後達到最大降尿酸效果。

★安全性

本藥口服吸收率高約有70%的別嘌醇會經肝臟的代謝和轉化, 所以肝功能受損的患者需要減少劑量;大部分原型藥物和代謝物會經腎臟排泄, 在腎功能不全時則需調整劑量, 但即便是腎功能比較差, 仍可以低劑量有效治療。 約有3%~5%的患者會出現不良反應, 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頭痛頭暈, 大部分患者都可以耐受;也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肝酶異常、脫髮情況。

★綜合評價

別嘌醇臨床應用時間長達40餘年,使用經驗多,治療適用範圍廣;雖然不良反應多,但臨床研究充分,不良反應發生機制和應對措施相對明確,可以充分判斷評估治療風險;治療費用低;治療效果明顯可靠;只要臨床監護管理到位,仍然是大多數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一線治療藥物。用藥期間可能會因尿酸水準的波動和轉移而出現痛風急性發作,通常痛風發作急性期不急於使用該藥降尿酸治療。

抑制尿酸生成——非布司他

★特點

威猛強效,價格不菲,不良反應較大。

★適應症

可用于高尿酸血症的長期治療,也用於別嘌醇治療效果不佳或不耐受時的替代治療方案,不用於繼發性高尿酸血症治療。

★劑量和效果

劑量範圍為20~120毫克/日,美國推薦的治療劑量範圍40~80毫克/日,歐洲則批准了更高劑量80~120毫克/日,一般都是每日1次口服。對於40毫克/日劑量,血尿酸水準仍未達標的患者,可以逐漸增加劑量到80毫克/日。作用強度較別嘌醇強,2周左右即可讓血尿酸水準明顯降低。

★安全性

該藥吸收後經過肝臟代謝轉化,所以嚴重肝功不全時要慎用;該藥經過腸道和腎臟排泄,在輕到中度腎臟功能不全時不需要調整用量,但是嚴重腎功能不全時有積蓄的風險,此時要謹慎使用。

非布司他的不良反應涉及到全身多個系統,臨床試驗期間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肝功能異常、噁心、關節痛和皮疹的發生,這些情況比別嘌醇相對明顯,大劑量時更為突出。

臨床試驗期間,由於血栓栓塞性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高於別嘌醇,歐洲、加拿大和世衛組織也關注非布司他在心血管事件方面的風險,目前也一直在進行和別嘌醇在心血管安全性方面的研究。非布司他上市後報導的不良反應類別,大多和別嘌醇類似,但是由於臨床應用時間尚短,仍需要更多的研究證明其安全性,使用非布司他的患者需要密切關注肝功能,需要定期監測肝酶變化。

★綜合評價

臨床應用時間短,使用經驗相對別嘌醇少,適用于原發性高尿酸血症的長期治療。同樣由於應用時間短,該藥物的安全性評價仍有限,目前仍有待於時間的證明和考驗,且沒有證據表明它比別嘌醇更為安全,仍然需要充分考慮個體情況進行治療監測;尤其是在肝功異常和心血管方面的風險,非布司他仍然需要重視並定期檢測。

非布司他的治療費用較高,約為別嘌醇的4~10倍。非布司他治療期間也會出現痛風急性發作,這類風險可能稍高於別嘌醇。

促尿酸排泄——苯溴馬隆

★特點

起效速度較快,喜愛國人,可能傷肝。

★適應症

用於原發性和繼發性高尿酸血症、痛風性關節炎間歇期及痛風結節腫等。

★劑量和效果

劑量範圍較大,為25~200毫克/日,一般成人開始劑量為每次口服50毫克,每日1次;在後續治療中,成人患者每日劑量一般在50~100毫克,考慮到可能的肝毒性,劑量很少達到200毫克/日的最大日劑量。用藥後一般1~3周血尿酸明顯降低,具體治療劑量需要根據血尿酸水準調整。

★安全性

該藥物經肝臟代謝後產生促進尿酸排泄的作用,大部分通過腸道排泄,少部分經腎臟排泄。不良反應多為輕度,偶有噁心、腹瀉、胃部不適的情況出現,也可能出現風團、斑疹瘙癢等皮膚過敏情況;罕見肝功能異常,但是由於上市後出現過嚴重肝毒性的報導,部分國家將該藥撤市。目前國內該藥仍然廣泛應用,但要求密切關注該藥的肝臟風險問題。

另外,有泌尿系結石的患者服用有加重病情的可能,因此不推薦中重度腎臟功能損害和泌尿系結石患者使用。而尿酸性腎病不使用苯溴馬隆。

使用該藥治療期間需要保持攝入足量水分,一般建議每日飲水量不得少於1.5~2升。該藥使用過程中也可能會導致痛風急性發作,但風險相對低,如果治療期間發作痛風,治療劑量可以根據個體化病情考慮減量。

★綜合評價

臨床應用時間長,但是各國對該藥的態度不一,部分國家因為該藥的肝毒性撤市,美國FDA從未批准過該藥上市。近年來的研究評估認為,該藥的治療價值可能被低估,而且我國人群對該藥的治療反應比較好,在低劑量治療效果也很明顯,在定期監測時安全性相對較好,因此國內應用廣泛。

促尿酸排泄——丙磺舒

★特點

限制條件多,逐漸“隱身”。

★適應症

用於高尿酸血症伴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和痛風石,但是限制條件頗多:使用該藥需要腎小球濾過率每分鐘大於50~60毫升(即>50~60ml/min);不能有泌尿系結石或相關病史;尿液酸鹼度要求不能為酸性尿;不能使用水楊酸類藥物。

★劑量和效果

丙磺舒的起始劑量0.25克,每日兩次;一周後可增量至0.5克,每日兩次;通常每4周增加1次劑量,一般日劑量不超過2克,給藥次數需要增加到4次。

★安全性

本藥口服吸收很完全,主要在肝內代謝,經過腎臟排泄。不良反應常見噁心嘔吐、腹部不適;還可能誘發急性痛風發作,也有過敏反應、腎病綜合征、肝細胞壞死、貧血等罕見不良反應。

★綜合評價

由於在治療效果上比苯溴馬隆弱,使用條件苛刻,國內該藥幾乎很少臨床應用。

有關痛風文章還可閱讀緩解痛風,試試百合薏米粥

★綜合評價

別嘌醇臨床應用時間長達40餘年,使用經驗多,治療適用範圍廣;雖然不良反應多,但臨床研究充分,不良反應發生機制和應對措施相對明確,可以充分判斷評估治療風險;治療費用低;治療效果明顯可靠;只要臨床監護管理到位,仍然是大多數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一線治療藥物。用藥期間可能會因尿酸水準的波動和轉移而出現痛風急性發作,通常痛風發作急性期不急於使用該藥降尿酸治療。

抑制尿酸生成——非布司他

★特點

威猛強效,價格不菲,不良反應較大。

★適應症

可用于高尿酸血症的長期治療,也用於別嘌醇治療效果不佳或不耐受時的替代治療方案,不用於繼發性高尿酸血症治療。

★劑量和效果

劑量範圍為20~120毫克/日,美國推薦的治療劑量範圍40~80毫克/日,歐洲則批准了更高劑量80~120毫克/日,一般都是每日1次口服。對於40毫克/日劑量,血尿酸水準仍未達標的患者,可以逐漸增加劑量到80毫克/日。作用強度較別嘌醇強,2周左右即可讓血尿酸水準明顯降低。

★安全性

該藥吸收後經過肝臟代謝轉化,所以嚴重肝功不全時要慎用;該藥經過腸道和腎臟排泄,在輕到中度腎臟功能不全時不需要調整用量,但是嚴重腎功能不全時有積蓄的風險,此時要謹慎使用。

非布司他的不良反應涉及到全身多個系統,臨床試驗期間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肝功能異常、噁心、關節痛和皮疹的發生,這些情況比別嘌醇相對明顯,大劑量時更為突出。

臨床試驗期間,由於血栓栓塞性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高於別嘌醇,歐洲、加拿大和世衛組織也關注非布司他在心血管事件方面的風險,目前也一直在進行和別嘌醇在心血管安全性方面的研究。非布司他上市後報導的不良反應類別,大多和別嘌醇類似,但是由於臨床應用時間尚短,仍需要更多的研究證明其安全性,使用非布司他的患者需要密切關注肝功能,需要定期監測肝酶變化。

★綜合評價

臨床應用時間短,使用經驗相對別嘌醇少,適用于原發性高尿酸血症的長期治療。同樣由於應用時間短,該藥物的安全性評價仍有限,目前仍有待於時間的證明和考驗,且沒有證據表明它比別嘌醇更為安全,仍然需要充分考慮個體情況進行治療監測;尤其是在肝功異常和心血管方面的風險,非布司他仍然需要重視並定期檢測。

非布司他的治療費用較高,約為別嘌醇的4~10倍。非布司他治療期間也會出現痛風急性發作,這類風險可能稍高於別嘌醇。

促尿酸排泄——苯溴馬隆

★特點

起效速度較快,喜愛國人,可能傷肝。

★適應症

用於原發性和繼發性高尿酸血症、痛風性關節炎間歇期及痛風結節腫等。

★劑量和效果

劑量範圍較大,為25~200毫克/日,一般成人開始劑量為每次口服50毫克,每日1次;在後續治療中,成人患者每日劑量一般在50~100毫克,考慮到可能的肝毒性,劑量很少達到200毫克/日的最大日劑量。用藥後一般1~3周血尿酸明顯降低,具體治療劑量需要根據血尿酸水準調整。

★安全性

該藥物經肝臟代謝後產生促進尿酸排泄的作用,大部分通過腸道排泄,少部分經腎臟排泄。不良反應多為輕度,偶有噁心、腹瀉、胃部不適的情況出現,也可能出現風團、斑疹瘙癢等皮膚過敏情況;罕見肝功能異常,但是由於上市後出現過嚴重肝毒性的報導,部分國家將該藥撤市。目前國內該藥仍然廣泛應用,但要求密切關注該藥的肝臟風險問題。

另外,有泌尿系結石的患者服用有加重病情的可能,因此不推薦中重度腎臟功能損害和泌尿系結石患者使用。而尿酸性腎病不使用苯溴馬隆。

使用該藥治療期間需要保持攝入足量水分,一般建議每日飲水量不得少於1.5~2升。該藥使用過程中也可能會導致痛風急性發作,但風險相對低,如果治療期間發作痛風,治療劑量可以根據個體化病情考慮減量。

★綜合評價

臨床應用時間長,但是各國對該藥的態度不一,部分國家因為該藥的肝毒性撤市,美國FDA從未批准過該藥上市。近年來的研究評估認為,該藥的治療價值可能被低估,而且我國人群對該藥的治療反應比較好,在低劑量治療效果也很明顯,在定期監測時安全性相對較好,因此國內應用廣泛。

促尿酸排泄——丙磺舒

★特點

限制條件多,逐漸“隱身”。

★適應症

用於高尿酸血症伴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和痛風石,但是限制條件頗多:使用該藥需要腎小球濾過率每分鐘大於50~60毫升(即>50~60ml/min);不能有泌尿系結石或相關病史;尿液酸鹼度要求不能為酸性尿;不能使用水楊酸類藥物。

★劑量和效果

丙磺舒的起始劑量0.25克,每日兩次;一周後可增量至0.5克,每日兩次;通常每4周增加1次劑量,一般日劑量不超過2克,給藥次數需要增加到4次。

★安全性

本藥口服吸收很完全,主要在肝內代謝,經過腎臟排泄。不良反應常見噁心嘔吐、腹部不適;還可能誘發急性痛風發作,也有過敏反應、腎病綜合征、肝細胞壞死、貧血等罕見不良反應。

★綜合評價

由於在治療效果上比苯溴馬隆弱,使用條件苛刻,國內該藥幾乎很少臨床應用。

有關痛風文章還可閱讀緩解痛風,試試百合薏米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