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有了標準化診療指南

104歲冠心病患者放支架存活7年

金羊網記者 豐西西 實習生 李欣 通訊員 李雪

104歲時診斷冠心病, 傳統的治療方案對其已然束手無策, 可在採用中西醫結合療法, 並植入支架後, 老人活到了111歲高齡。 記者8日從第19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獲悉, 由廣東省中醫院牽頭起草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中醫臨床診療指南》當天發佈, 採用全新的中醫益氣活血診療方案後, 平均每例患者住院費用降低4820元, 住院時間減少3.5天, 並且有效降低了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未來20年我國新增2100萬急性冠脈事件心血管病死亡率居疾病死亡構成的首位,

而心肌梗死正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號稱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未來20年間中國將新增2100萬急性冠脈事件, 發生700萬例心源性死亡。 “我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率逐年上升, 但死亡率並未隨現代診療技術的提高而降低, 這表明我國迫切需要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標準化和規範化的問題。 ”大會中西醫結合論壇主席主席、廣東省中醫院胸痛中心醫療總監張敏州教授表示。

隨著循證研究證據的不斷積累, 在2015年舉辦的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上, 成立了全國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聯盟, 在此基礎上, 廣東省中醫院又牽頭起草制定了《急性心肌梗死中醫臨床診療指南》,

指南的制訂引進了國際臨床實踐指南編寫思路和方法, 整合和吸納了國內外中醫藥臨床研究成果的經驗。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表示, “《急性心肌梗死中醫臨床診療指南》的發佈, 有力促進我國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標準化建設, 提高心肌梗死中醫藥臨床診療水準, 從而規範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的方案, 提升中醫藥防治心肌梗死的整體水準, 在我國中醫藥循證事業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中西醫結合方案治療冠心病可減少住院日

據悉, 張敏州教授本人就曾為97 歲患者植入心臟起搏器安度百歲, 為104 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植入心臟支架, 並隨訪到老人111歲去世, 他率領的團隊, 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

以資料證明了中醫藥在防治急性心梗中的關鍵作用。 稍早前, 由全國八家三級甲等醫院協作完成的研究發現, 根據臨床路徑實施前後分為治療組(194例)和對照組(405例)。 通過實施益氣活血為主的中醫綜合干預方案, 平均每例患者住院費用降低4820元, 住院時間減少3.5天, 累計為社會節約了135萬元的住院費用, 減少了983個住院日;同時, 有效降低了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在保證醫療品質和安全的基礎上, 有效地減少了人民群眾和社會的負擔, 這是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標準化建設益處的力證。 而另一項研究表明,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冠脈介入術前, 給予丹蔞片預負荷處理, 可以有效降低圍術期心肌梗死的發生率,
從而降低了主要心血管事件發生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