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歐美給伊拉克製造了大殺器打擊伊朗,最終事實讓他們很尷尬

原創不易, 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劉伯瘟, 無授權禁轉!

兩伊戰爭中, 伊拉克對伊朗軍隊多次使用化學武器。 在薩達姆看來, 禁止化學武器的國際公約並不重要, 伊拉克面對伊朗的人力資源優勢, 必須以化學武器殺傷敵軍, 挫敗伊朗以“人海戰術”進行的密集攻擊。 更何況, 兩伊邊境地區的沙漠地帶和阿拉伯河附近的沼澤地區氣候炎熱潮濕, 有利於施放毒劑並造成致死濃度。 當然, 最主要的是薩達姆對使用化學武器預有準備, 伊拉克已經貯備了足夠的毒劑和化學彈藥, 具有相當規模的化學攻擊能力,

能夠迅速投入戰場使用。

(兩伊戰爭中, 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視察前線)

(兩伊戰爭)

1架伊拉克飛機低空盤旋, 向在皮朗沙赫爾-雷萬茲公路以西6公里的公路上行進的伊朗步兵投下了毒劑彈。 據受襲者稱, 爆炸後升起一股黑色煙柱, 隨後有一層黑色的微粒散落在地面和裝備上, 一股刺鼻的臭氣立即籠罩了大片地區。 中毒者出現噁心、兩眼模糊、怕光、暫時失明等症狀, 感到腿、背、眼睛刺痛, 接著皮膚起水泡並發黑。 中毒傷患被送往奧古密和德黑蘭醫院治療, 比較嚴重的傷患後來被送到聯邦德國等歐洲國家救治。

經德黑蘭大學藥學院分析表明, 伊拉克使用了芥子氣。 據事後統計, 這次襲擊的中毒者約120人。

(兩伊戰爭)

1984年2、3月間, 伊拉克軍隊連續多次對伊朗軍隊較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 2月22日, 伊朗軍隊發動了“曙光5號”攻勢, 突然襲擊伊拉克第3軍、第4軍的結合部。

27日, 數十萬伊朗士兵穿過巴士拉以北的沼澤地, 繼續向伊拉克軍隊進攻, 一路向巴士拉東北平坦的沙漠地帶前進。 為改變戰場的被動態勢, 伊拉克多次組織空襲, 利用飛機大量向伊朗士兵布灑糜爛性毒劑芥子氣, 造成伊朗士兵大量中毒, 士氣低落, 被迫撤退。 此次作戰中, 伊朗軍隊因化學武器而傷亡的人數超過2700人。

(伊拉克化學武器的受害者)

3月8日, 伊朗軍隊又在胡維紮沼澤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 胡維紮沼澤地區位於庫爾納以東靠近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的交匯處, 大部分位於伊朗境內, 到處池沼密佈, 蘆葦叢生。 在這次作戰中, 伊拉克軍隊利用有利的氣象條件, 于黎明前派出直升機對沼澤地布灑了糜爛性毒劑。 清晨, 當伊朗軍隊進攻時, 沼澤地上濃霧彌漫, 毒劑蒸氣與水蒸氣混為一體, 毫不知情的伊朗軍隊因而受到重創, 5000多名士兵中毒, 1000多名士兵死亡。 至21日, 伊拉克軍隊又在約費爾、阿勒貝紮等地以飛機投放了神經性毒劑。 僅3月21日一次襲擊, 即造成伊朗軍隊370餘人中毒。

(兩伊戰爭)

由於伊拉克有肆無忌憚地使用化學武器的前科,所以在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之後就用了洗衣粉作為大殺器來為自己的行為辯解。可是當薩達姆被打垮,伊拉克最終戰敗後,歐美搜查發現的一些化學武器彈藥不但生產時間老舊,並且顯然是在美國研發並由歐洲生產的,存放在西方企業在伊拉克修建的設施中。實際上無形中證實了薩達姆當年敢於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背後站著的就是歐美國家,他們之間的關係曾如此親密

參考資料:《外國對兩伊戰爭的評論》 [中]軍事科學院外軍研究部編 《風雨中東》 [中]劉國柱

即造成伊朗軍隊370餘人中毒。

(兩伊戰爭)

由於伊拉克有肆無忌憚地使用化學武器的前科,所以在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之後就用了洗衣粉作為大殺器來為自己的行為辯解。可是當薩達姆被打垮,伊拉克最終戰敗後,歐美搜查發現的一些化學武器彈藥不但生產時間老舊,並且顯然是在美國研發並由歐洲生產的,存放在西方企業在伊拉克修建的設施中。實際上無形中證實了薩達姆當年敢於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背後站著的就是歐美國家,他們之間的關係曾如此親密

參考資料:《外國對兩伊戰爭的評論》 [中]軍事科學院外軍研究部編 《風雨中東》 [中]劉國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