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餐廳賠本賺吆喝,外賣平臺是財神爺還是吸血鬼

“扣點!扣點!扣點!老子辛辛苦苦賺點錢都交給平臺!”

“流量!流量!流量!平臺把著流量入口, 補貼沒了, 推廣費、流量費卻蹭蹭往上漲!”

最近不斷有餐廳回饋, 看起來熱熱鬧鬧的外賣行業, 賺錢實際上越來越困難。

有的平臺扣點都已經漲到了25%, 比堂食選址成本還高。 更艱難的是, 餐飲企業已然被平臺流量“綁架”, 也有餐廳曾嘗試不做付費推廣, 只是活動一停, 訂單數量立即呈斷崖式下降。

然而平臺的日子也不好過, 走過補貼大戰, 外賣行業發展進入到第5個年頭, 開始從餐飲企業身上賺錢, 扣點越來越高, 付費推廣的名目越來越多,

仍然沒有填補燒錢的坑。

一場外賣平臺與餐飲企業之間的利益博弈, 悄無聲息地拉開。

一切規則平臺說了算, 餐飲企業抱怨重重

自2013年開始, 外賣O2O公司經歷了一段野蠻生長期, 為了擴張市場爭奪餐廳資源, 做出各種補貼和優惠, 一度平臺補貼50%, 對一些品牌優質餐廳甚至能達到80%。

到現在, 外賣平臺自身發展到了要轉型的時間點——由補貼燒錢到實現盈利。

雖說這是互聯網平臺發展的必經規律, 但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不公平和不規範, 以犧牲廣大餐飲企業利益為代價。

1

扣點高昂, 最高可達25%

扣點既平臺服務費, 平臺從每單價格中抽成5%-25%, 通常扣點多少, 跟餐廳選擇的配送服務綁定在一起。

如果餐廳選擇自配送,

平臺將只收取5%-7%的平臺使用費, 其他根據餐廳選擇的配送服務, 以及品牌的議價能力, 扣點在15%-25%。

一般只有全國性連鎖企業, 才有資格獲得15%以下的扣點, 並且偶爾能享受到平臺的補貼, 這樣的外賣品牌屈指可數。 絕大多數餐廳都得承擔著高昂的扣點, 25%什麼概念啊?比堂食門店的選址成本還要高出很多!

外賣平臺本來是破除了“旺鋪高租”, 如今餐飲企業卻要在平臺扣點上付出更大的成本……

尤其在餓了麼收購百度外賣之後, 三巨頭變成兩巨頭, 無論未來是否會合並成一家獨大, 目前看來平臺為了盈利, 提高扣點都勢在必行, 一旦如此, 平臺與餐飲企業的矛盾將被激化。

2

規則不透明, 市場經理還要給“穿小鞋”

平臺對餐飲企業的扣點,

也並沒有明確標準或規則, 規定什麼樣的餐廳扣點多少, 十分“靈活”。 而具體是多少, 則掌握在市場經理手中, 餐廳通常需要與市場經理口頭協商, 沒有文字協定。

規則不透明, 直接導致不公平, 甚至可能出現“權錢交易”。 跟區域市場經理關係好, 就能拿到優惠, 不搞關係, 就要付出比別人多的成本。

有餐廳表示:“很多時候, 我們都敢怒不敢言, 生怕市場經理給我們小鞋穿。 ”

3

平臺流量“挾持”, 競價排名

如果說扣點是餐飲企業使用了平臺的服務, 必須承擔的成本, 那麼在曝光與流量之爭下的“付費推廣”, 則讓餐廳更被動。

資料顯示目前餐廳70%的流量來源於排名, 只有30%來源於其他活動入口。 然而入駐的餐廳越來越多, 平臺排名的好位置是有限的,

“僧多肉少”, 於是競價推廣、關鍵字推廣等應運而生。

儘管某外賣平臺曾公開回應媒體, “付費推廣與競價排名不同, 將盡可能保證排名合理公平”。 但一句口頭上的“盡可能保證”, 能有多大效力?

曾經就有江蘇、福建多地餐飲企業向媒體爆料, 某平臺收取餐廳線上支付營業額的5%作為技術服務費, 換取餐廳在平臺排名星級的提升。 如果不加入計畫, 餐廳就會被該平臺市場經理威脅下線關閉其店鋪。

雖然事後該平臺公關部門否認“強制收費”的說法, 但也暴露了在付費推廣和競價排名面前, 餐飲企業的被動地位。

一位今年年初從某外賣平臺離職的員工就說, “很多時候, 平臺只關注行銷策略和收益, 卻忘了一個企業最重要的是產品和服務。

只希望外賣平臺的付費推廣服務, 不要作“百度的惡”, 還餐飲企業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4

滿減成本轉嫁到餐廳身上, 賠本還不賺吆喝

平臺的補貼越來越少, 大額滿減等對用戶的優惠活動卻一點沒減少, 而這個活動成本, 目前只能餐廳承擔, 這是目前餐廳生存困難的又一重要原因。

以往做滿減, 平臺跟餐廳四六比例分別承擔, 現在變成了100%由店家承擔, 平臺對顧客的優惠活動成本, 悄悄轉移到了餐廳身上。

做吧, 不賺錢;不做吧, 別人都在做, 你家就沒流量。 這對餐廳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

另一方面是平臺的節日促銷等優惠活動, 比如今年雙12某外賣平臺的天降紅包活動, 本來是一個給平臺掙人氣、給餐廳增加利潤的雙贏活動, 但餐廳如果參加,除了正常扣點、滿減,每單還要再扣3元,算下來根本不掙錢,變成給平臺打工的了。

在外賣平臺積累了大量用戶之後,所有對顧客的優惠活動成本,全部轉移到餐廳身上,平臺只需坐收扣點費、推廣費以及用戶活躍度,而餐廳卻得不到利潤,這當然是不可持續的。

據外賣運營公司餐盈動力CEO淨海鷹透露,現在餐廳在平臺的平均行銷費用能達到24%,有些餐廳回款率甚至只有50%。也就是說,即使一個月有10000元營業額,到手也只有5000,再扣除人工、房租、原材料等成本,別說賺錢,別賠錢就不錯了。

這樣下去,外賣還是一個好生意麼?

歸根到底,餐飲企業缺少與平臺博弈的力量

其實外賣平臺走過補貼燒錢大戰,現在到了實現盈利的轉型階段,無論越來越少的補貼,逐步增加的扣點,還是從無到有的推廣費,都是平臺生存需要。

餐飲企業之所以對平臺有這麼多抱怨,歸根到底,是外賣平臺過於強勢,餐飲企業沒有任何話語權,缺少與平臺牽制、博弈的力量,所以只能任其“宰割”。

雖說做任何生意都有賺有賠,但在平臺的蠶食之下,廣大餐廳的生存困境是顯而易見的。

官方公佈的資料,兩個平臺加起來,一共有三四百萬餐廳,然而真正活得很好的,只是金字塔尖上的一點點。面大量廣的餐廳處在金字塔中間和底部,他們的生存狀況一天比一天艱難。

而且,無論賺錢,還是不賺錢的餐廳,在平臺的規則之下,實際上都是處於被動地位,沒有與之談判的資格。這一定不是一個平衡、健康的商業生態。

正如優糧大學合夥人閆寒所說,“無論平臺,還是餐飲企業,都在外賣行業這個生態系統,大家的利益應該是相互牽制的,只是現在來說,餐飲企業還沒有辦法制約平臺。”

總結:

七年前,淘寶也因自行修改排名和搜索規則,收取推廣費,引起萬人“反淘寶聯盟”抵制,甚至驚動了商務部,要求“有關方面穩定物價、支援小微企業”。而今,淘寶已然成為國內第一電子商務平臺。

外賣平臺的發展,跟淘寶何其相似,都是從免費入駐、補貼燒錢,到收取服務費和流量費。

只是外賣剛剛第5年,還是一個很年輕的行業,平臺現階段不盈利,餐廳賺錢也比以前更難。未來外賣平臺跟餐飲企業會不會爆發大規模矛盾,尚屬未知。

但從商業的發展歷史看,遊戲規則從來都是利益各方博弈的結果。未來,餐飲企業如何才能有力量與平臺博弈?平臺又能否為餐飲企業提供一個平等競爭的商業環境?

但餐廳如果參加,除了正常扣點、滿減,每單還要再扣3元,算下來根本不掙錢,變成給平臺打工的了。

在外賣平臺積累了大量用戶之後,所有對顧客的優惠活動成本,全部轉移到餐廳身上,平臺只需坐收扣點費、推廣費以及用戶活躍度,而餐廳卻得不到利潤,這當然是不可持續的。

據外賣運營公司餐盈動力CEO淨海鷹透露,現在餐廳在平臺的平均行銷費用能達到24%,有些餐廳回款率甚至只有50%。也就是說,即使一個月有10000元營業額,到手也只有5000,再扣除人工、房租、原材料等成本,別說賺錢,別賠錢就不錯了。

這樣下去,外賣還是一個好生意麼?

歸根到底,餐飲企業缺少與平臺博弈的力量

其實外賣平臺走過補貼燒錢大戰,現在到了實現盈利的轉型階段,無論越來越少的補貼,逐步增加的扣點,還是從無到有的推廣費,都是平臺生存需要。

餐飲企業之所以對平臺有這麼多抱怨,歸根到底,是外賣平臺過於強勢,餐飲企業沒有任何話語權,缺少與平臺牽制、博弈的力量,所以只能任其“宰割”。

雖說做任何生意都有賺有賠,但在平臺的蠶食之下,廣大餐廳的生存困境是顯而易見的。

官方公佈的資料,兩個平臺加起來,一共有三四百萬餐廳,然而真正活得很好的,只是金字塔尖上的一點點。面大量廣的餐廳處在金字塔中間和底部,他們的生存狀況一天比一天艱難。

而且,無論賺錢,還是不賺錢的餐廳,在平臺的規則之下,實際上都是處於被動地位,沒有與之談判的資格。這一定不是一個平衡、健康的商業生態。

正如優糧大學合夥人閆寒所說,“無論平臺,還是餐飲企業,都在外賣行業這個生態系統,大家的利益應該是相互牽制的,只是現在來說,餐飲企業還沒有辦法制約平臺。”

總結:

七年前,淘寶也因自行修改排名和搜索規則,收取推廣費,引起萬人“反淘寶聯盟”抵制,甚至驚動了商務部,要求“有關方面穩定物價、支援小微企業”。而今,淘寶已然成為國內第一電子商務平臺。

外賣平臺的發展,跟淘寶何其相似,都是從免費入駐、補貼燒錢,到收取服務費和流量費。

只是外賣剛剛第5年,還是一個很年輕的行業,平臺現階段不盈利,餐廳賺錢也比以前更難。未來外賣平臺跟餐飲企業會不會爆發大規模矛盾,尚屬未知。

但從商業的發展歷史看,遊戲規則從來都是利益各方博弈的結果。未來,餐飲企業如何才能有力量與平臺博弈?平臺又能否為餐飲企業提供一個平等競爭的商業環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