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此魚喜歡逆水上游,決不回頭,弓著腰把自己射向前面

洱海弓魚產于雲南大理, 又稱“弓魚”, 正式名稱為大理裂腹魚, 1988年被列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 因其能以嘴銜尾跳躍出水面、形象如弓而得名。

今天有幸釣得兩條大理弓魚, 半斤左右。 全部放生。 釣點保密, 大理弓魚為大理特有魚種, 現在以及為罕見。 上世紀六十年代郭沫若先生到大理必吃弓魚。 小弟有幸釣得實屬三生有幸。 唉!此魚在洱海流域現已絕跡。

弓魚喜歡逆水上游, 而且還決不回頭, 游不上去時就弓著腰把自己射向前面, 以致於能沿著蒼山十八溪遊上蒼山頂。 弓魚體形不大, 每條約二至四兩重, 其肉質嫩軟而細膩可口, 且籽多刺少苦膽小, 味道特鮮美, 可謂鮮、香、甜俱全。

前人對弓魚稱讚很多, 侯允清纂《鄧川州志》記載:大理“惟工魚為多, 其色如銀, 狹長如鰷, 無鱗少骨, 味鮮美, 產洱海中”。

弓魚“出洱海, 如鰷而鱗細, 長不盈尺。 ”因其肉多脂肥厚, 入口即化, 明代四川籍學者楊升庵品嘗後推崇備至, 稱之為“魚魁”。

清代學者師範曾為之吟下“內腹含瓊膏, 圓脊媚春酒”的詩句。 洱海周圍的白族鄉親則將其讚美為“洱海花”。

現因總總原因, 洱海裡的弓魚已瀕臨滅絕。 沒想到多年不見的弓魚, 又出現了。

一事通一理,一竹通一竿。萬物莫強牽,大道陶陶然。如果您也是一位釣魚人,我想保護這些稀有魚類也是我們的責任,您覺得你呢?

一事通一理,一竹通一竿。萬物莫強牽,大道陶陶然。如果您也是一位釣魚人,我想保護這些稀有魚類也是我們的責任,您覺得你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