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飛航動力六十載 強軍報國添華彩——中國航太科工三院31所60年發展紀實

自力更生, 百舸爭流, 甲子崢嶸, 創新超越。

這裡, 是壯我海防的起點;這裡, 是倚天鑄劍的基石。 這裡誕生了第一型衝壓發動機、第一型海防用固體火箭發動機、第一型彈用渦噴發動機和彈用渦扇發動機……在這裡, 航太人用敢為的氣魄和有為的擔當開啟新中國飛航動力創新之路。

中國航太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三院31所創建於1957年12月3日, 按照國家“導彈研製、動力先行”的方針, 60年來勵精圖治, 建立了完備的飛航導彈、空天飛行等動力技術創新與研製生產體系, 整體水準國內領先、國際先進, 為國防建設提供了數十型性能先進、品質可靠的動力產品,

極大提升了國防實力, 創造了我國國防裝備建設史上多個輝煌的“第一”。

甲子征程, 創新的血液一直傳承流淌至今, 以動力先行為己任的求索腳步從未停止。 六十載光輝歲月, 他們前仆後繼, 傾盡畢生心血填補空白, 從無到有, 開闢先河, 為實現我國飛航導彈動力家族跨越發展, 比肩世界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不忘初心, 篳路藍縷鋪就創新創業路

1957年12月3日, 31所的前身——國防部五院衝壓發動機研究室組建。 這裡是飛航動力人的起點, 研究室承擔起對衝壓發動機技術進行初步探索的任務, 開啟了我國衝壓發動機的研製歷程, 飛航動力事業正式創建。

1960年11月23日, 我國首個衝壓發動機試驗件“341”點火試驗成功,

掀開了中國衝壓發動機研製的新篇章。 1984年, 鷹擊一號順利完成了各項飛行試驗, 使我國成為了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衝壓發動機技術的國家之一。

經過60年的發展, 31所完成了我國多型衝壓發動機的研製, 先後發展出了液體燃料衝壓發動機、固體火箭衝壓發動機、固液組合發動機等三大類動力裝置。 31所不但具備成熟的亞燃衝壓發動機快速研發能力, 而且在國內率先開展高馬赫數工作的空天吸氣式推進技術研究, 引領和帶動了國內相關領域和產業的創立和發展, 在國際上探索出一條中國人自己的衝壓發動機發展之路, 使我國的衝壓發動機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準。

以衝壓起家的31所,

在鑄劍礪心的強軍報國之路上不斷開拓新領域。

在新中國成立35周年閱兵儀式上, 被譽為“玲瓏一代”的鷹擊八號導彈在一片歡呼聲中經過天安門廣場, 開啟了31所固體火箭發動機系列化研製的新征程。 31所建成了第一個火箭發動機水下試車台, 完成了第一型跨介質工作固體火箭發動機研製, 具備了高性能中小型固體火箭發動機快速研製能力。

1986年, 31所率全國之先, 開展了小型彈用渦輪噴氣發動機研究, 並成功為肩負海防使命的“強國彈”裝上了第一型國產渦噴發動機。 2009年, 31所人“十年磨一劍”研製成功的彈用渦扇發動機, 跟隨巡航導彈方隊在天安門前接收黨和人民的檢閱, 這是我國飛航動力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式突破。

目前, 31所彈用渦輪發動機自主研發生產的工程化、系列化水準達到了國內領先, 為飛航導彈大家族鑄造了無數個堅強的“心臟”。

經過60年持續創新開拓, 31所掌握了衝壓、火箭、渦輪等多型動力技術, 並以此為優勢在國內率先開展了組合動力技術的探索研究, 使我國在空天動力技術方面領跑世界。

60年來, 31所不忘初心, 始終堅持自力更生, 艱苦奮鬥, 走出了一條“仿製改型、自行設計、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 從衝壓啟航到動力家族問天探海, 從白手起家發展成為年產值近40億元的綜合性空天動力裝置研究所, 幾代31所幹部職工用澎湃生命力譜寫了中國飛航動力事業波瀾壯闊的恢宏篇章。

牢記使命, 勇挑強軍報國之責任擔當

黨的十八大以來, 強軍興軍不斷開創新局面, 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戰略方針。

31所60年來一直以發展飛航動力事業、打造現代化的衛國禦敵之利器為初心, 始終秉承“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核心價值觀, 全面履行“科技強軍、航太報國”的企業使命。 經過一甲子的艱苦奮鬥, 形成了數十型飛航及空天動力裝備, 為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如今, 31所具備了完善的發動機自主設計、生產和試驗驗證體系, 實現了從“數值模擬分析”向“數位化協同設計”, 從預研、研製、批產“混線”向“數位化製造快反中心”, 從“小尺度部件級試驗”向“大尺度精細化整機試驗驗證”的轉變, 實現了發動機研製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模式向“集成創新”“原始創新”模式的轉變, 逐步成為飛航與空天動力領域的領跑者。

31所聚焦國家重大專案,在超聲速燃燒技術、臨近空間組合動力技術、智慧製造技術及吸氣式發動機試驗技術等多個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國際、國內領先的研究成果;充分發揮兩個國家實驗室創新平臺的開放、引領作用,以核心技術重大創新為支撐,形成了多項基礎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

31所先後獲得21項國家獎勵,257項部級獎勵,其中8項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和一等獎。

完備的技術發展體系使31所形成自主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了“飛航導彈、無人裝備、空天飛行”三大領域發展格局,正全力建設國際一流空天動力技術研究所。

軍民融合,聚焦國家需求拓展新業態

60載輝煌歷程,31所始終以推動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為己任,積極發揮航太動力技術對社會經濟的帶動引領作用,面向市場,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

2008年,31所創造性地運用吸氣式發動機、火箭發動機的先進技術,圓滿完成了北京奧運會奧運火炬研發任務,為“奧運火”裝上了“航太心”。31所運用航太技術,攻克了火焰在低溫、低壓、缺氧、大風的珠峰穩定燃燒的世界性難題,航太動力之火閃亮珠峰之巔。

在國家“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中,31所發揮發動機加工製造工藝優勢,聯合國內先進數控機床製造企業建立起檢驗國產高檔數控機床的“優秀試驗田”,經過多年的聯合驗證和反覆運算研發,推動國產機床性能大幅提升,有效打破國外壟斷,有力支撐“中國製造2025”戰略舉措落地。

31所一流的軍民兩用動力技術產品填補多項國內空白,在多個領域發揮巨大作用:率先完成了國際領先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技術開發,成功應用於我國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及小型旋翼飛機,保障神舟飛船“平安回家”;一流的科研設施助力我國C919大飛機科研工作順利進行;自主研發通航渦扇發動機項目填補了國內小型渦扇發動機技術空白,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

31所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通過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構建“小核心、大協作、開放式”的研發生產體系,主動融入社會發展大環境,加強企地間產業合作,拉動區域經濟發展,與300餘家院校企業建立了協作配套關係,為國防事業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從嚴治黨,以黨建鑄思想、聚英才、促發展

31所始終堅持黨對企業的領導,將党的領導融入企業的治理環節之中。黨的十八大以來,31所黨委在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全級次、全方位、系統化、體系化、日常化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重大部署,營造了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建立了團結奮進的黨員幹部職工隊伍,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夯實了組織基礎和思想基礎。

31所黨委堅持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相融合,在以黨建工作推動企業發展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黨建共建共用是31所黨委聚焦企業發展進行的成功實踐,先後與客戶、供應商等十幾家單位開展了一系列結對共建活動,帶動業務合作不斷升級,開創了互利共贏的深度合作局面。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60年來,飛航動力人薪火傳承,砥礪奮進,不僅創造了非凡業績,也鑄就積澱了以31所傳統精神為代表的精神財富。“動力創新、求實誠信、質效圖強、敬業團隊”——在飛航動力事業誕生之初,這16個字便成為塑造31所員工精神品格的內在基因,成為飛航動力事業不斷發展的力量源泉。

31所堅持党管幹部、党管人才,多年來培養造就出一批偉大的科學家,走出了兩院院士3人,千人計畫專家1人,國家千百萬人才工程專家1人,國際宇航專家1人,更有一大批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專家、各級學術帶頭人、全國技術能手等在內的高層次人才,為飛航動力事業的蓬勃發展作出不朽貢獻。

動力之光,甲子崢嶸。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肩負新使命的31所,將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牢記“科技強國、品質強國、航太強國”要求,發揮航太技術對國防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向拉動作用,在國防武器裝備產業中當好主力軍,在軍民融合產業中做好先鋒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朝著建設“國際一流空天動力技術研究所”的宏偉藍圖闊步邁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逐步成為飛航與空天動力領域的領跑者。

31所聚焦國家重大專案,在超聲速燃燒技術、臨近空間組合動力技術、智慧製造技術及吸氣式發動機試驗技術等多個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國際、國內領先的研究成果;充分發揮兩個國家實驗室創新平臺的開放、引領作用,以核心技術重大創新為支撐,形成了多項基礎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

31所先後獲得21項國家獎勵,257項部級獎勵,其中8項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和一等獎。

完備的技術發展體系使31所形成自主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了“飛航導彈、無人裝備、空天飛行”三大領域發展格局,正全力建設國際一流空天動力技術研究所。

軍民融合,聚焦國家需求拓展新業態

60載輝煌歷程,31所始終以推動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為己任,積極發揮航太動力技術對社會經濟的帶動引領作用,面向市場,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

2008年,31所創造性地運用吸氣式發動機、火箭發動機的先進技術,圓滿完成了北京奧運會奧運火炬研發任務,為“奧運火”裝上了“航太心”。31所運用航太技術,攻克了火焰在低溫、低壓、缺氧、大風的珠峰穩定燃燒的世界性難題,航太動力之火閃亮珠峰之巔。

在國家“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中,31所發揮發動機加工製造工藝優勢,聯合國內先進數控機床製造企業建立起檢驗國產高檔數控機床的“優秀試驗田”,經過多年的聯合驗證和反覆運算研發,推動國產機床性能大幅提升,有效打破國外壟斷,有力支撐“中國製造2025”戰略舉措落地。

31所一流的軍民兩用動力技術產品填補多項國內空白,在多個領域發揮巨大作用:率先完成了國際領先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技術開發,成功應用於我國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及小型旋翼飛機,保障神舟飛船“平安回家”;一流的科研設施助力我國C919大飛機科研工作順利進行;自主研發通航渦扇發動機項目填補了國內小型渦扇發動機技術空白,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

31所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通過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構建“小核心、大協作、開放式”的研發生產體系,主動融入社會發展大環境,加強企地間產業合作,拉動區域經濟發展,與300餘家院校企業建立了協作配套關係,為國防事業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從嚴治黨,以黨建鑄思想、聚英才、促發展

31所始終堅持黨對企業的領導,將党的領導融入企業的治理環節之中。黨的十八大以來,31所黨委在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全級次、全方位、系統化、體系化、日常化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重大部署,營造了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建立了團結奮進的黨員幹部職工隊伍,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夯實了組織基礎和思想基礎。

31所黨委堅持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相融合,在以黨建工作推動企業發展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黨建共建共用是31所黨委聚焦企業發展進行的成功實踐,先後與客戶、供應商等十幾家單位開展了一系列結對共建活動,帶動業務合作不斷升級,開創了互利共贏的深度合作局面。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60年來,飛航動力人薪火傳承,砥礪奮進,不僅創造了非凡業績,也鑄就積澱了以31所傳統精神為代表的精神財富。“動力創新、求實誠信、質效圖強、敬業團隊”——在飛航動力事業誕生之初,這16個字便成為塑造31所員工精神品格的內在基因,成為飛航動力事業不斷發展的力量源泉。

31所堅持党管幹部、党管人才,多年來培養造就出一批偉大的科學家,走出了兩院院士3人,千人計畫專家1人,國家千百萬人才工程專家1人,國際宇航專家1人,更有一大批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專家、各級學術帶頭人、全國技術能手等在內的高層次人才,為飛航動力事業的蓬勃發展作出不朽貢獻。

動力之光,甲子崢嶸。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肩負新使命的31所,將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牢記“科技強國、品質強國、航太強國”要求,發揮航太技術對國防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向拉動作用,在國防武器裝備產業中當好主力軍,在軍民融合產業中做好先鋒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朝著建設“國際一流空天動力技術研究所”的宏偉藍圖闊步邁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