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定西渭源縣源金融支農再傳佳音

中國甘肅網3月14日訊 (通訊員 吳魯)近日, 從渭源縣扶貧辦傳來佳音, 為切實解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和扶貧產業貸款難、擔保難問題, 在全省貧困縣率先實現村級互助協會全覆蓋的基礎上, 渭源縣成立了互助資金聯合會。 就該聯合會的性質、運行、管理等情況, 筆者採訪了該縣扶貧辦副主任、聯合會會長常秉義。

“作為新當選的會長, 自己深感責任重大。 聯合會剛剛成立, 今後的路子該怎麼走, 還有一個探索實踐的過程, 我們將虛心學習, 潛心研究, 以高度的工作熱情和社會責任感爭取把聯合會辦成一個突出扶貧成效、突出合作成效、突出工作成效和思利及人的優秀社會團體組織。

目前, 需要抓緊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 制定經營情況報告制度、年度審計工作制度及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畫, 選聘懂管理、法律、金融、財務的優秀人才, 儘快充實到工作崗位中來, 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常秉義說。

據悉, 該聯合會是由渭源縣217個村互助資金協會組成的非營利性質的社會團體組織, 是縣委、縣政府管理全縣互助資金、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支援扶貧產業發展的組織, 也是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而創建的一個全新的金融平臺, 會員為全縣16個鄉鎮人民政府分管互助資金負責人、各村互助資金協會法人及各相關業務單位負責人。

該聯合會堅持“資金所有權、性質和用途不變, 不吸儲、不分紅, 重點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民有、民用、民管、民享”, 資金使用方向精准”的五項原則, 由縣扶貧辦按計劃下達至各村, 根據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的相關規定和有關法律、法規, 未經上級業務主管單位批准, 不得改變資金所有權、性質和用途, 不得從事其它未經許可的經營活動。 村級互助資金是在村級建立的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轉使用的生產發展資金, 重點用於實施貧困戶脫貧能力提升工程, 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增加村級集體經濟和貧困戶收入, 實現貧困村從“輸血”向“造血”功能的轉變。

該聯合會融資貸款主要用於支持借款人從事種植、養殖、電子商務、光伏扶貧產業、鄉村旅遊等農林牧漁生產經營性活動;扶持村集體經濟、與貧困戶發展產業密切關聯且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規模養殖場、返鄉創業致富帶頭人。

具體負責全縣互助增信擔保閒置資金的統一管理使用, 與有關金融機構開展合作, 以全縣互助資金作為擔保金按不低於1:10比例向金融機構進行融資, 定期向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提交聯全會運行情況的報告和報表等工作。

近年來, 渭源縣充分發揮財政擔保作用, 撬動金融資金扶持貧困戶發展, 大力實施金融資金支撐工程, 積極探索“互助增信”扶貧互助資金運行新模式, 在全省貧困縣率先實現村級互助協會全覆蓋,

扶貧互助金總量達7781.23萬元, 村均達35.9萬元, 按1:10比例擔保投放貸款2.18億元。 新增金融便民服務網點13個, 累計達到449個, 貧困村實現全覆蓋, 行政村覆蓋率達到96.31%。 2012-2016年累計發放雙聯貸款、精准扶貧專項貸款、互助增信貸款等各類支農貸款36.37億元, 減少扶貧對象9.65萬人, 貧困發生率由31.66%下降到15.7%。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