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人民應銘記這位從浙大走出的96歲院士:選址浦東機場,取水青草沙,有他一份功

你去過上海嗎?

繁華的遠東第一大城市, 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 在這繁華盛世的背後, 有無數無數的人默默為之奉獻。

上海浦東機場, 是中國三大門戶複合樞紐之一, 華東區域第一大樞紐機場、門戶機場。 2016年, 機場旅客輸送量中國第二, 貨郵輸送量中國第一, 起降架次中國第二。

上海青草沙水庫, 我國目前最大的江心水庫, 其面積相當於10個西湖。 它也上海境內水質最好、最穩定的飲用水水源地之一, 建成後受益人口超過1000萬人, 其規模占上海全市原水供應總規模的50%以上。

就在半個多月前,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吉余, 那位給浦東機場選址, 取水青草沙的科學家逝世, 享年96歲。

著名河口海岸學家、浙大校友陳吉余院士

陳吉余先生出生于1921年, 1941年進入浙江大學史地系學習。 1947年浙江大學理學院史地學系研究生畢業。 1947-1952年浙江大學助教、講師;1952院系大調整後, 他從浙大轉到華東師範大學任教。 1996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1999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吉餘是著名的河口海岸學家, 是我國河口海岸理論應用於工程實踐的主要開拓者。 他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河口海岸研究機構, 發展了以動力、沉積與地貌相結合的我國河口海岸學科體系,

組建了河口海岸動力沉積與動力地貌國家綜合重點實驗室。

祖國的江河、海洋, 記載著這位元我國河口海岸學家、著名的水利教育家的智慧、心血和貢獻:

他積極宣導並參與了全國海岸帶調查, 為沿海經濟建設提供了系統的基礎資料。

他提出長江河口發育模式和人工控制理論, 為長江口深水航道選槽和河口治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他建議利用潮灘建設浦東國際機場並主持九段沙生態工程, 取得了顯著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

他根據漲潮沖刷槽理論提出陳山原油碼頭選址方案, 開創了在杭州灣強潮海灣建港先例。

他提議並主持了三峽工程對長江河口生態環境影響的研究。

……

情系上海:選址浦東機場, 取水青草沙

以下的一連串業績, 記錄著這位元河口學老人對我國, 特別是對上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貢獻。

打造上海的“黃金海岸”

打造上海的“黃金海岸”,為上海騰飛奠定基礎,是陳吉余矢志不渝的目標。

1986年,時任上海市海岸帶調查領導小組副組長的陳吉餘提出四個設想:1.發掘一切可資建港的岸段,把上海港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港;2.利用好每一個岸段,建立科學工業園區和以中小城鎮群落為支點的濱海經濟體系;3.發展濱海旅遊業,把荒蕪的海灘、落後的海島建設成為濱海旅遊療養勝地和遠東第一流的國際旅遊中心;4.把上海海岸帶建設成為以海洋科學為中心的綜合性科學實驗基地。

他認為,根據自然條件和上海經濟發展戰略的要求,上海的海岸帶可分別開發、建設成為港口、工業、農業、旅遊、自然保護區和專用等六種類型的岸段,因地制宜、各取所長的規劃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為機場選址據理力爭

鮮為人知的是,浦東國際機場的選址,傾注了陳吉余的大量心血。

他在機場選址初期,就建議借鑒紐約甘迺迪機場、日本成田機場等的成功經驗,把機場建到海濱沼澤上。他認為,在川沙、南匯交界的海堤外,選擇適當的潮灘建造新機場,既可節約熟地,又可圍海造地,用於機場發展,並可與長江口的治理相結合,可謂一舉數得。而且,海堤外還可避免人工設施的干擾,有利於航行安全,並降減城市噪音。

然而,1995年,浦東國際機場項目即將啟動,機場仍定址江堤以內。那年8月31日,陳吉餘直接致函市領導,為機場選址的科學合理性據理力爭。這封信函引起上海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並批請規劃部門周密研究。

最終,陳吉餘的建議得到了肯定和採納,機場規劃範圍向海邊平移700米,機場因此增加面積7平方公里,通過圍海促淤,還有18.8平方公里土地可供機場後期工程建設,價值30多億元。至於節省的拆遷安置費和飛行安全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是無法估量。

為防止鳥害侵擾機場安全,陳吉餘還牽頭組成多學科課題組,在機場附近地區進行了水文、氣象、植被、鳥類活動等調查,確定將浦東機場以東約11公里處的九段沙辟為種青引鳥地區。這裡有3000畝的蘆葦高灘,還有上沙、中沙草灘1.2萬多畝。機場如白色的大鳥憑海而立,過境小鳥棲息於對岸沙洲的碧樹綠草叢中,這對防止鳥撞飛機和保護生態環境起到積極作用。

最早提出取水長江河口

申城百姓能喝上優質安全的飲用水,也要感謝陳吉余為代表的一大批有遠見的科研專家。

上世紀90年代初,陳吉餘最早提出了取水長江河口的論證報告。促成他這一提議的,是一場高溫。1990年7月,上海剛入夏便遭遇連續高溫,全市自來水日供水突破470萬噸,創歷史最高紀錄。而且,黃浦江上游來水日趨枯竭,導致中下游污水上湧,自來水水質下降,部分地區居民反映自來水帶有臭味。上海不得不求助蘇浙兩省,從太湖開閘放水,但因下泄流量有限,對各水廠取水口水質的改善並不明顯,成為上海水源緊缺的一個警告。

當時,寶鋼已在長江岸邊引水,陳行水庫也已獲批准,正在建設,但庫容只能供應40萬噸。如果另覓新址建庫,就需要一段江岸和一個較寬的灘地。但從寶山區大陸岸線而言,已無可建的岸線。在浦東江岸,岸線也所剩無幾。即使見縫插針建庫,很有可能遭遇上游污水排放的問題。

怎麼辦?陳吉余等專家就提出到江心灘去築庫蓄水,既可取得優質水源,又有大片潮灘和潮汐通道可用。再考慮路程、管線和工程便利,長江三島中距市區最近的長興島便進入人們的視線,面積達70平方公里的灘地沙洲——青草沙脫穎而出。

然而,青草沙上馬,需要破解鹹潮入侵、河勢穩定、環境保護等三大科學難題。首當其衝的是:水庫要取的是淡水,可青草沙水域瀕臨入海口,鹹潮常常回溯,水庫要建多大,才能在咸潮到來時仍能保證淡水供應?

陳吉余等專家進行了長達15年的資料監測和分析,還建立模型等進行評估預測,最終得出結論:青草沙有效蓄水量按供水規模719萬立方米/天算,可保證連續50天不取水情況下的正常供水,足以抵禦發生在長江口的自然災害或突發性污染事故。如果按水庫最大有效庫容5.53億立方米算,即使每天供水950萬立方米,也能確保至少連續68天供應合格淡水。

實踐證明,時至今日,青草沙仍是上海境內水質最好、最穩定的飲用水水源地之一。

心似大海,崩騰不息

陳吉餘有一顆年輕不倦的心,一如他奉獻畢生的事業——江河那般,奔騰不息:

70高齡之際,他受命主持中國主要河口研究國家重大基金專案和海岸帶資源環境利用關鍵技術九五攻關項目等多項任務,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16項。

78歲當選為院士時,陳吉餘說他年紀不算小了,但學問未盡,責任未盡。此後,他每年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2001年組織了東方論壇,探討南水北調對長江口生態環境的影響;2002年呼籲將東海“碧海藍天計畫”提上議事日程;後幾年又為青草沙水庫建設提供決策諮詢意見,關注鹹潮入侵上海的現象;86歲時,還去了武漢、重慶,作特枯之年的水情調查。

10年前,86歲高齡的陳吉余接受採訪時曾表示,評上院士,並不是科研事業的“終點”——從此可以躺在這個稱號上睡覺了。

無論在哪一年齡段,始終具備“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意識,這是陳吉余一直留給周圍人的印象。陳吉余曾說,自己是一個閒不住的人。他的門生說,他不僅一生治學求真,而且注重理論聯繫實際,也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理論推動實踐。

今天,這樣像祖國河海那樣奔騰的老人,卻真的離開我們了。請讓我們永遠銘記這樣一位赤子般的老人,記得他曾經作出的努力與貢獻。

編輯:呂心怡

打造上海的“黃金海岸”

打造上海的“黃金海岸”,為上海騰飛奠定基礎,是陳吉余矢志不渝的目標。

1986年,時任上海市海岸帶調查領導小組副組長的陳吉餘提出四個設想:1.發掘一切可資建港的岸段,把上海港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港;2.利用好每一個岸段,建立科學工業園區和以中小城鎮群落為支點的濱海經濟體系;3.發展濱海旅遊業,把荒蕪的海灘、落後的海島建設成為濱海旅遊療養勝地和遠東第一流的國際旅遊中心;4.把上海海岸帶建設成為以海洋科學為中心的綜合性科學實驗基地。

他認為,根據自然條件和上海經濟發展戰略的要求,上海的海岸帶可分別開發、建設成為港口、工業、農業、旅遊、自然保護區和專用等六種類型的岸段,因地制宜、各取所長的規劃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為機場選址據理力爭

鮮為人知的是,浦東國際機場的選址,傾注了陳吉余的大量心血。

他在機場選址初期,就建議借鑒紐約甘迺迪機場、日本成田機場等的成功經驗,把機場建到海濱沼澤上。他認為,在川沙、南匯交界的海堤外,選擇適當的潮灘建造新機場,既可節約熟地,又可圍海造地,用於機場發展,並可與長江口的治理相結合,可謂一舉數得。而且,海堤外還可避免人工設施的干擾,有利於航行安全,並降減城市噪音。

然而,1995年,浦東國際機場項目即將啟動,機場仍定址江堤以內。那年8月31日,陳吉餘直接致函市領導,為機場選址的科學合理性據理力爭。這封信函引起上海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並批請規劃部門周密研究。

最終,陳吉餘的建議得到了肯定和採納,機場規劃範圍向海邊平移700米,機場因此增加面積7平方公里,通過圍海促淤,還有18.8平方公里土地可供機場後期工程建設,價值30多億元。至於節省的拆遷安置費和飛行安全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是無法估量。

為防止鳥害侵擾機場安全,陳吉餘還牽頭組成多學科課題組,在機場附近地區進行了水文、氣象、植被、鳥類活動等調查,確定將浦東機場以東約11公里處的九段沙辟為種青引鳥地區。這裡有3000畝的蘆葦高灘,還有上沙、中沙草灘1.2萬多畝。機場如白色的大鳥憑海而立,過境小鳥棲息於對岸沙洲的碧樹綠草叢中,這對防止鳥撞飛機和保護生態環境起到積極作用。

最早提出取水長江河口

申城百姓能喝上優質安全的飲用水,也要感謝陳吉余為代表的一大批有遠見的科研專家。

上世紀90年代初,陳吉餘最早提出了取水長江河口的論證報告。促成他這一提議的,是一場高溫。1990年7月,上海剛入夏便遭遇連續高溫,全市自來水日供水突破470萬噸,創歷史最高紀錄。而且,黃浦江上游來水日趨枯竭,導致中下游污水上湧,自來水水質下降,部分地區居民反映自來水帶有臭味。上海不得不求助蘇浙兩省,從太湖開閘放水,但因下泄流量有限,對各水廠取水口水質的改善並不明顯,成為上海水源緊缺的一個警告。

當時,寶鋼已在長江岸邊引水,陳行水庫也已獲批准,正在建設,但庫容只能供應40萬噸。如果另覓新址建庫,就需要一段江岸和一個較寬的灘地。但從寶山區大陸岸線而言,已無可建的岸線。在浦東江岸,岸線也所剩無幾。即使見縫插針建庫,很有可能遭遇上游污水排放的問題。

怎麼辦?陳吉余等專家就提出到江心灘去築庫蓄水,既可取得優質水源,又有大片潮灘和潮汐通道可用。再考慮路程、管線和工程便利,長江三島中距市區最近的長興島便進入人們的視線,面積達70平方公里的灘地沙洲——青草沙脫穎而出。

然而,青草沙上馬,需要破解鹹潮入侵、河勢穩定、環境保護等三大科學難題。首當其衝的是:水庫要取的是淡水,可青草沙水域瀕臨入海口,鹹潮常常回溯,水庫要建多大,才能在咸潮到來時仍能保證淡水供應?

陳吉余等專家進行了長達15年的資料監測和分析,還建立模型等進行評估預測,最終得出結論:青草沙有效蓄水量按供水規模719萬立方米/天算,可保證連續50天不取水情況下的正常供水,足以抵禦發生在長江口的自然災害或突發性污染事故。如果按水庫最大有效庫容5.53億立方米算,即使每天供水950萬立方米,也能確保至少連續68天供應合格淡水。

實踐證明,時至今日,青草沙仍是上海境內水質最好、最穩定的飲用水水源地之一。

心似大海,崩騰不息

陳吉餘有一顆年輕不倦的心,一如他奉獻畢生的事業——江河那般,奔騰不息:

70高齡之際,他受命主持中國主要河口研究國家重大基金專案和海岸帶資源環境利用關鍵技術九五攻關項目等多項任務,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16項。

78歲當選為院士時,陳吉餘說他年紀不算小了,但學問未盡,責任未盡。此後,他每年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2001年組織了東方論壇,探討南水北調對長江口生態環境的影響;2002年呼籲將東海“碧海藍天計畫”提上議事日程;後幾年又為青草沙水庫建設提供決策諮詢意見,關注鹹潮入侵上海的現象;86歲時,還去了武漢、重慶,作特枯之年的水情調查。

10年前,86歲高齡的陳吉余接受採訪時曾表示,評上院士,並不是科研事業的“終點”——從此可以躺在這個稱號上睡覺了。

無論在哪一年齡段,始終具備“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意識,這是陳吉余一直留給周圍人的印象。陳吉余曾說,自己是一個閒不住的人。他的門生說,他不僅一生治學求真,而且注重理論聯繫實際,也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理論推動實踐。

今天,這樣像祖國河海那樣奔騰的老人,卻真的離開我們了。請讓我們永遠銘記這樣一位赤子般的老人,記得他曾經作出的努力與貢獻。

編輯:呂心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