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邢臺日報:還原李保國——《李保國故事》創作心路歷程

點擊上方“內丘發佈”即可關注哦

還原李保國

——《李保國故事》創作心路歷程

劉增艦 楊振宇 梁月穩

寫英雄, 樹典型, 難在還原。 用新聞故事樣式還原一個真實的李保國也不例外。

沒想到, 2017年12月7日下午, 在《李保國故事》一書首發儀式暨座談會上, 與會領導、專家學者和讀者代表, 眾口一詞:這本書還原了一個真實的李保國。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這本書不像大家說的那麼好, 不足之處,

只是沒人提及, 有所保留而已。 我們在此談編寫《李保國故事》一書的心路歷程。

緣分天註定

緣分來自李保國, 天意來自巧合。

也許有人會問:你們一個是邢臺日報理論評論部編輯, 一個是富崗公司總經理, 一個則是平鄉縣委黨校的退休老校長, 三個人怎麼湊到一起, 編寫李保國故事?其實, 這是緣分, 也是天意。

緣分來自李保國, 天意來自巧合。

2013年, 梁月穩受人之托, 到崗底村編輯楊振宇寫的《富崗蘋果128道標準化生產工序》科普故事, 李保國許多感人事蹟, 不由使梁月穩對他肅然起敬, 從此結識了李保國, 並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楊振宇是崗底人, 目睹了李保國在崗底村無私奉獻的事蹟, 他對李保國有深厚的感情。 劉增艦的父親是位元記者,

跟蹤報導李保國20年, 成為莫逆之交。 父親的影響, 使劉增艦對李保國十分崇拜。

2016年4月11日, 是李保國去世的第二天, 崗底村設靈堂給他開追悼會, 緬懷他在崗底村的豐功偉績, 追思他的感人事蹟。 追悼大會結束, 村民們不願離去, 圍住黨總支書記楊雙牛訴說衷腸:“李老師在崗底20年, 做得好事太多了, 咱把它記下來, 當作傳家寶, 讓後生記住李老師的大恩大德!”

這是崗底村民的呼聲, 何嘗不是楊雙牛的心聲。 崗底黨總支決定:請人編寫一本李保國故事的書。

2016年4月25日, 省委在石家莊召開宣傳李保國事蹟座談會, 邀請楊雙牛參加。 會上, 楊雙牛彙報了崗底村要寫一本李保國故事的想法, 省、市委領導非常贊同, 要求崗底馬上著手組織人員編寫,

並當場表揚了楊雙牛。

天時、地利、人和, 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就落到我們三人頭上。 帶著感情去寫, 我們三人有天然的條件。

楊賀春來了

書寫老百姓心中的英雄, 人助, 天也助。

2016年6月12日, 就在我們緊鑼密鼓采寫《李保國故事》的時候, 李保國事蹟報告團走進人民大會堂, 報告會上宣讀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李保國的重要批示, 稱他為“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知識份子的優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總書記要求“廣大黨員、幹部和教育工作者, 要學習李保國同志心系群眾、扎實苦幹、奮發作為、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 ”編寫《李保國故事》, 由崗底群眾期盼到全省乃至全國群眾熱盼, 政治任務連連升級, 必須高品質高標準完成任務。

作為河北農大的教授、林業專家, 李保國35年如一日, 長期奮戰在扶貧攻堅第一線, 太行山、燕山到處留下了他的足跡, 還有其他省、市。 還原一個真實的李保國, 涉及面太廣, 時間跨度長, 怎麼去採訪, 如何搜集資料, 壓力山大。

正當我們一籌莫展的時候, 楊賀春來了。

楊賀春, 崗底村一位普普通通的村民, 81歲的他, 腿腳不方便, 他聽說我們在崗底采寫李保國, 讓家人攙扶著他爬到四樓找我們。 老人說:“聽說你們寫李保國, 全村人都高興, 我想給你們講一段我和李老師的事。 ”這個故事就是書中的《一台舊電視機》。

崗底村民劉海燕來了。 她說, 李保國老師去世後, 村裡停止一切娛樂活動, 村裡的大喇叭連歌曲也不播放了。 6歲的兒子問她:“媽媽,村裡的大喇叭怎麼不放歌了?”她回答:“李老師走了,不放歌了。”兒子又問:“李老師去哪裡了?”她說:“去天堂了。”兒子說:“俺幼稚園的老師說,去天堂就回不來了,我不要李老師去天堂!”聽了孩子的話,劉海燕哭成了個淚人。過了些日子,村裡的大喇叭又開始播放歌曲了。兒子聽到歌聲,高興地對媽媽說:“媽媽,媽媽,喇叭裡又放歌了,你快去看看,是不是李保國爺爺回來了。”劉海燕泣不成聲地訴說,我們感動得淚流滿面,眼睛模糊沒法用筆記錄,只好拿手機錄下音來。

80多歲的老人和幼童對李保國的真摯感情和敬仰,印證著時代呼喚“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扶貧攻堅需要千千萬萬個李保國。我們堅信:書寫李保國故事就是書寫中國好故事,傳播李保國聲音就是傳播中國好聲音,展示李保國形象就是展示中國好形象。

用腳底板寫故事

“腳板底下出新聞”,“七分采,三分寫”。

《李保國故事》是新聞故事,是事實的報導,情節不能虛構,故事必須真實。要想把李保國這個英雄寫得有血有肉、真實感人,只有下笨功夫,深入採訪,別無他途。

李保國出生在衡水武邑縣農村,畢業于河北林業專科學校,工作在保定河北農大,他的幫扶點遍佈太行山和燕山,以及其他省市。根據他的生活、工作軌跡,我們制定了詳細的調查採訪線路圖,三個人既分工又合作。

我們仨,劉增艦在邢臺日報社工作緊張,楊振宇是公司老總事務繁忙,兩個人利用星期天、節假日和晚上時間,到路途近的地方去採訪。年過六旬的梁月穩,自己開著車,翻山越嶺到路途比較遠的地方去採訪。不叫苦,不叫累,這力量來自用李保國精神書寫李保國。

“還原”要做好“重播”。凡是涉及到的人,能見面的一定見面,實在不能見面的,就通過電話、視頻、微信採訪。有些故事細節,必須到現場查看和體驗。

臨城縣深山區有位農婦叫賈淑芹,原來在綠嶺公司打工。偶然一次,李保國在職工食堂見她躲圪圤勞裡蹲著啃饅頭,連菜也捨不得吃。後來在李保國的幫助下,賈淑芹回家包了100畝山場種植核桃,幾年後由貧困戶變成了村裡的富裕戶。這個故事素材是綠嶺公司一名員工所提供,儘管說得也比較詳細,但還難以還原實況。我們行程50多公里山路,到賈淑芹的家進行核對,重播事件程序,挖掘到不少更加生動的細節,寫出了《窮在深山有遠親》的故事,揭示了李保國眼裡見不得窮人的情懷。

《李保國故事》中,有篇“雨夜測徑流”的故事。說的是2002年他在崗底村搞小流域治理,一到下雨天,村民往家裡跑,他卻往山上跑,查看雨水順山坡流的水量,這叫測徑流。每到夜裡下雨,他總是不顧天黑路滑,準時跑到山上去測徑流。這個故事,李保國徒弟楊雙奎講得詳細,聽起來也很動人,可寫出來沒有身臨其境之感。一天晚上下雨,我們沿著當年李保國測徑流的路線,先後跑到村後溝、窰溝和後堖三個測量點的舊址,親身體驗山高、坡陡、路難行的感受。有讀者說這個故事感人。涉深水者得蛟龍。腳窩踩得深,還原人物像。

采寫《李保國故事》,去了多少地方,沒算過;跑了多少路,記不清。近10個月的奔波,圓滿完成採訪任務外,更難能可貴的是受到了精神上一次洗禮。

吃次螃蟹又如何

不被“套路”,才能走出“套路”,“走”出新意。

素材裝滿一籮筐,顧不上喘口氣,就動筆寫將起來。寫就幾篇,互相看看,故事雖然生動,也覺得很感人,但總覺得缺點什麼。

劉增艦說:“讀了故事有點意猶未盡之感,總想再點評幾句。”“那太好了,寫點評非你莫屬。”楊振宇、梁月穩幾乎異口同聲。

然而,我們所拜讀過的人物故事集,沒見過有點評的樣式,加了點評是否有畫蛇添足之嫌。

新聞點評,是認識與意見的表達,是讀者瞭解新聞事實的意義、其產生的原因及發展方向。

“新聞故事也是讀者應知欲知的新聞,完全可以加點評。別人寫故事集沒有點評,那是‘套路’使然,你們為什麼不能創新,吃一次螃蟹。”

以﹃接地氣﹄的文風直抵人心

李保國,是時代楷模,是重大典型。關於他的故事,或多或少,我們都有耳聞。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李保國就是這樣一個人。

前段時間拿到《李保國故事》一書後,我幾乎是一口氣看完的。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樸素的“文風”。文章“不以富麗為工”,這本書沒有官腔,不耍花腔。

要讓重大的典型被群眾認可和接受,關鍵在於,媒體對典型人物進行宣傳時,要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讓典型人物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正使先進典型可信、可親、可學。

這一點,《李保國故事》做得好。這個“好”,不是我們以往“高、大、全”的思維模式,而是遵從事實、準確表達,不隨意拔高,也不移花接木,體現典型的本來面目。

這個“好”,也不是我們應景式、應對式、應付式的模式宣傳,避免了面面俱到,抓住了典型的本質特徵,從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中,挖掘提煉一種社會價值和社會責任,讓人們覺得此人物可信,從而覺得可親可學。

時代不同了,但時代同樣需要典型。典型宣傳的目的,是發揮典型的引領示範作用,用群眾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使他們學有榜樣、引有示範、趕有目標。

我前面提到,“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我現在要說,“心中有榜樣,腳下有力量”。這本書的作者之一梁月穩老師,就是我的榜樣。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在全省新聞界徵文比賽中還拿了個獎,名字是《信仰是內心的光》,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為什麼我們現在的一些典型宣傳不好,單從“文風”上說,生僻字多,成語多,排比句多,文采雖然好了,但讀者看不懂,宣傳效果自然就打折扣。

我最初入行時,看過一本書:《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給我啟發還是很大的。《華爾街日報》以經濟報導見長,沒有資料的堆積以及專家的高深言語,比較吸引我的是一些特稿的寫法。“沒有新聞”的寫作,是這本書給我的一個深刻印象。

《李保國故事》一書就是“沒有新聞”的寫作。接地氣、冒熱氣,給人印象不能不深刻。

因為語言生動,才讀起來痛快;因為見人見事見物,才具體生動感人;因為有矛盾有衝突,才激發我們的閱讀欲望;因為千人千面,才引起讀者的探究興趣。

我還寫過一篇文章,《新聞報導就是講故事》。裡面提到的一些報導案例,都是以講故事的方式寫成的。

有一句話叫天下大事莫過於細。我筆下很多人物報導都是用小事積累起來的。沒有誰願意塑造“高大全”,整個采寫過程,我一直在盡力“還原”。是還原,而不是塑造。有一次,我報導一位元去世的民警。我坐在那位民警生前常坐的椅子上,翻看著他的工作日志,能感覺到他難以言狀的焦慮。這種焦慮的原點,其實來自於工作的一份責任和熱愛。我還用他的筆在我的本子上寫了一句話:或許,上蒼只是想讓您休息,您的音容笑貌,將綻放如花。我相信,這一切,您都能看到。

“新聞因人而生動”,這一點,我相信本書的三位作者,肯定也有感觸。

生命因感動而美麗,報導因感動而精彩。能讓眼淚飛的只有真實,能接地氣的典型人物報導才能撥人心弦。是怎麼回事就是怎麼回事,是怎樣個人就是怎樣個人,不有意回避或隱瞞什麼,更不刻意拔高或昇華,讓讀者確信說的真有其人真有其事。故事化的表達,無疑是最好的傳播方式。

我認為《李保國故事》具備這些特點:通過鮮活的事例、具體的細節、真摯的情感、矛盾的衝突、波折的懸念,多維、立體地展現典型人物的豐富情感和感人事蹟,用曲折的經歷吸引人,用傳神的細節感動人,用事件的結果啟迪人。

既不俯視,也不仰視,既能體現出典型人物的特徵,也要飽含樸實平凡的人性色彩,表現出鮮明而真實的人性本色。

而這,正是包括我在內的新聞人應該學習的地方,也正是我們要努力的一個方向。(邢雲)

劉增艦

1982年生,現任邢臺日報理論評論部編輯,發表評論400餘篇,多篇獲獎。他在人民日報發表的《改會風改文風要目中有人》,被華東師大作為教材。

楊振宇

1982年生,邢臺市政協委員,河北省勞動模範,現任河北富崗公司總經理、河北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河北農業產業協會副會長、邢臺青年企業家商會副會長。

梁月穩

生於1956年。歷任平鄉縣委宣傳部新聞科長、副部長、常務副部長;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從事新聞寫作40餘年,多篇作品獲省新聞獎和“五個一”工程獎。

6歲的兒子問她:“媽媽,村裡的大喇叭怎麼不放歌了?”她回答:“李老師走了,不放歌了。”兒子又問:“李老師去哪裡了?”她說:“去天堂了。”兒子說:“俺幼稚園的老師說,去天堂就回不來了,我不要李老師去天堂!”聽了孩子的話,劉海燕哭成了個淚人。過了些日子,村裡的大喇叭又開始播放歌曲了。兒子聽到歌聲,高興地對媽媽說:“媽媽,媽媽,喇叭裡又放歌了,你快去看看,是不是李保國爺爺回來了。”劉海燕泣不成聲地訴說,我們感動得淚流滿面,眼睛模糊沒法用筆記錄,只好拿手機錄下音來。

80多歲的老人和幼童對李保國的真摯感情和敬仰,印證著時代呼喚“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扶貧攻堅需要千千萬萬個李保國。我們堅信:書寫李保國故事就是書寫中國好故事,傳播李保國聲音就是傳播中國好聲音,展示李保國形象就是展示中國好形象。

用腳底板寫故事

“腳板底下出新聞”,“七分采,三分寫”。

《李保國故事》是新聞故事,是事實的報導,情節不能虛構,故事必須真實。要想把李保國這個英雄寫得有血有肉、真實感人,只有下笨功夫,深入採訪,別無他途。

李保國出生在衡水武邑縣農村,畢業于河北林業專科學校,工作在保定河北農大,他的幫扶點遍佈太行山和燕山,以及其他省市。根據他的生活、工作軌跡,我們制定了詳細的調查採訪線路圖,三個人既分工又合作。

我們仨,劉增艦在邢臺日報社工作緊張,楊振宇是公司老總事務繁忙,兩個人利用星期天、節假日和晚上時間,到路途近的地方去採訪。年過六旬的梁月穩,自己開著車,翻山越嶺到路途比較遠的地方去採訪。不叫苦,不叫累,這力量來自用李保國精神書寫李保國。

“還原”要做好“重播”。凡是涉及到的人,能見面的一定見面,實在不能見面的,就通過電話、視頻、微信採訪。有些故事細節,必須到現場查看和體驗。

臨城縣深山區有位農婦叫賈淑芹,原來在綠嶺公司打工。偶然一次,李保國在職工食堂見她躲圪圤勞裡蹲著啃饅頭,連菜也捨不得吃。後來在李保國的幫助下,賈淑芹回家包了100畝山場種植核桃,幾年後由貧困戶變成了村裡的富裕戶。這個故事素材是綠嶺公司一名員工所提供,儘管說得也比較詳細,但還難以還原實況。我們行程50多公里山路,到賈淑芹的家進行核對,重播事件程序,挖掘到不少更加生動的細節,寫出了《窮在深山有遠親》的故事,揭示了李保國眼裡見不得窮人的情懷。

《李保國故事》中,有篇“雨夜測徑流”的故事。說的是2002年他在崗底村搞小流域治理,一到下雨天,村民往家裡跑,他卻往山上跑,查看雨水順山坡流的水量,這叫測徑流。每到夜裡下雨,他總是不顧天黑路滑,準時跑到山上去測徑流。這個故事,李保國徒弟楊雙奎講得詳細,聽起來也很動人,可寫出來沒有身臨其境之感。一天晚上下雨,我們沿著當年李保國測徑流的路線,先後跑到村後溝、窰溝和後堖三個測量點的舊址,親身體驗山高、坡陡、路難行的感受。有讀者說這個故事感人。涉深水者得蛟龍。腳窩踩得深,還原人物像。

采寫《李保國故事》,去了多少地方,沒算過;跑了多少路,記不清。近10個月的奔波,圓滿完成採訪任務外,更難能可貴的是受到了精神上一次洗禮。

吃次螃蟹又如何

不被“套路”,才能走出“套路”,“走”出新意。

素材裝滿一籮筐,顧不上喘口氣,就動筆寫將起來。寫就幾篇,互相看看,故事雖然生動,也覺得很感人,但總覺得缺點什麼。

劉增艦說:“讀了故事有點意猶未盡之感,總想再點評幾句。”“那太好了,寫點評非你莫屬。”楊振宇、梁月穩幾乎異口同聲。

然而,我們所拜讀過的人物故事集,沒見過有點評的樣式,加了點評是否有畫蛇添足之嫌。

新聞點評,是認識與意見的表達,是讀者瞭解新聞事實的意義、其產生的原因及發展方向。

“新聞故事也是讀者應知欲知的新聞,完全可以加點評。別人寫故事集沒有點評,那是‘套路’使然,你們為什麼不能創新,吃一次螃蟹。”

以﹃接地氣﹄的文風直抵人心

李保國,是時代楷模,是重大典型。關於他的故事,或多或少,我們都有耳聞。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李保國就是這樣一個人。

前段時間拿到《李保國故事》一書後,我幾乎是一口氣看完的。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樸素的“文風”。文章“不以富麗為工”,這本書沒有官腔,不耍花腔。

要讓重大的典型被群眾認可和接受,關鍵在於,媒體對典型人物進行宣傳時,要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讓典型人物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正使先進典型可信、可親、可學。

這一點,《李保國故事》做得好。這個“好”,不是我們以往“高、大、全”的思維模式,而是遵從事實、準確表達,不隨意拔高,也不移花接木,體現典型的本來面目。

這個“好”,也不是我們應景式、應對式、應付式的模式宣傳,避免了面面俱到,抓住了典型的本質特徵,從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中,挖掘提煉一種社會價值和社會責任,讓人們覺得此人物可信,從而覺得可親可學。

時代不同了,但時代同樣需要典型。典型宣傳的目的,是發揮典型的引領示範作用,用群眾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使他們學有榜樣、引有示範、趕有目標。

我前面提到,“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我現在要說,“心中有榜樣,腳下有力量”。這本書的作者之一梁月穩老師,就是我的榜樣。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在全省新聞界徵文比賽中還拿了個獎,名字是《信仰是內心的光》,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為什麼我們現在的一些典型宣傳不好,單從“文風”上說,生僻字多,成語多,排比句多,文采雖然好了,但讀者看不懂,宣傳效果自然就打折扣。

我最初入行時,看過一本書:《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給我啟發還是很大的。《華爾街日報》以經濟報導見長,沒有資料的堆積以及專家的高深言語,比較吸引我的是一些特稿的寫法。“沒有新聞”的寫作,是這本書給我的一個深刻印象。

《李保國故事》一書就是“沒有新聞”的寫作。接地氣、冒熱氣,給人印象不能不深刻。

因為語言生動,才讀起來痛快;因為見人見事見物,才具體生動感人;因為有矛盾有衝突,才激發我們的閱讀欲望;因為千人千面,才引起讀者的探究興趣。

我還寫過一篇文章,《新聞報導就是講故事》。裡面提到的一些報導案例,都是以講故事的方式寫成的。

有一句話叫天下大事莫過於細。我筆下很多人物報導都是用小事積累起來的。沒有誰願意塑造“高大全”,整個采寫過程,我一直在盡力“還原”。是還原,而不是塑造。有一次,我報導一位元去世的民警。我坐在那位民警生前常坐的椅子上,翻看著他的工作日志,能感覺到他難以言狀的焦慮。這種焦慮的原點,其實來自於工作的一份責任和熱愛。我還用他的筆在我的本子上寫了一句話:或許,上蒼只是想讓您休息,您的音容笑貌,將綻放如花。我相信,這一切,您都能看到。

“新聞因人而生動”,這一點,我相信本書的三位作者,肯定也有感觸。

生命因感動而美麗,報導因感動而精彩。能讓眼淚飛的只有真實,能接地氣的典型人物報導才能撥人心弦。是怎麼回事就是怎麼回事,是怎樣個人就是怎樣個人,不有意回避或隱瞞什麼,更不刻意拔高或昇華,讓讀者確信說的真有其人真有其事。故事化的表達,無疑是最好的傳播方式。

我認為《李保國故事》具備這些特點:通過鮮活的事例、具體的細節、真摯的情感、矛盾的衝突、波折的懸念,多維、立體地展現典型人物的豐富情感和感人事蹟,用曲折的經歷吸引人,用傳神的細節感動人,用事件的結果啟迪人。

既不俯視,也不仰視,既能體現出典型人物的特徵,也要飽含樸實平凡的人性色彩,表現出鮮明而真實的人性本色。

而這,正是包括我在內的新聞人應該學習的地方,也正是我們要努力的一個方向。(邢雲)

劉增艦

1982年生,現任邢臺日報理論評論部編輯,發表評論400餘篇,多篇獲獎。他在人民日報發表的《改會風改文風要目中有人》,被華東師大作為教材。

楊振宇

1982年生,邢臺市政協委員,河北省勞動模範,現任河北富崗公司總經理、河北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河北農業產業協會副會長、邢臺青年企業家商會副會長。

梁月穩

生於1956年。歷任平鄉縣委宣傳部新聞科長、副部長、常務副部長;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從事新聞寫作40餘年,多篇作品獲省新聞獎和“五個一”工程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