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胖婦女性40歲以上要警惕膽管癌

膽管癌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很陌生的一個概念, 但膽管癌發病率近年來呈逐年上升趨勢, 約占肝外膽管癌的58%—75%。 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

具有發現晚、轉移早、預後差、手術切除率低、對放療、化療不敏感等特點, 所以醫學界把膽管癌稱為“悄悄的殺手”, 也一直是腫瘤領域的難題和研究的熱點。

女性40歲後膽結石反復發作,易誘發膽管癌

在所有的膽道腫瘤中,肝門部膽管癌所占的比例較大。 廣東是該病高發區,雖然發病總人數較肝癌少,總體發病年齡較肝癌大,但手術切除率和治療後生存年限低於肝癌。 孫中山先生也是死于該病, 所以說其是一種危害性十分強的疾病, 要注意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注意預防的工作。

“該病至今依然病因不明,不能說長期患膽結石就必然導致膽管癌。 ”據多年臨床觀察發現,膽結石病例中腫瘤發病率約為2%—15%,癌腫均發生於含結石膽管處。 所以預防膽管癌,還是要從預防膽結石開始。

現在有不少患者是在癌症中後期出現疼痛症狀才發現的,甚至有的患者長期把胃口差、上腹部隱痛等明顯早期症狀誤為胃病而遲延發現癌症。

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特別是女性,若膽結石反復發作致使膽道反復感染,出現炎症、黃疸等症狀,則比較容易誘發膽管癌。

建議這類人群要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及早發現病情變化。

膽石病高危因素:“肥胖”、“高齡”、“多生育”

“肥肥”留給觀眾最深的印象是笑聲和“肥胖”,“肥胖”、“高齡”、“多生育”都是誘發中年婦女患膽石病的高危因素。

這是因為生育可改變女性激素的分泌,女性在40歲後生理改變,女性激素會影響膽囊的正常活動,排空收縮能力比男性差,有輕度的瘀膽作用,增加了結石形成的可能。 而肥胖的人多數血脂高,膽固醇增多或膽鹽、卵磷脂減少,膽固醇就會在膽汁中漸漸結成團塊,形成結石。

40歲以上的肥胖婦女要注意生活習慣,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和合理的飲食結構。 食物要葷素搭配,增加纖維成分,粗細糧搭配,不吃或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提倡適當吃植物油,以利膽囊收縮和排空。 另外,定期定量進行體育鍛煉,控制進食的數量和次數,力爭降低體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