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BioWeek」一周精華匯總:FDA開閘放水3個月批12個新藥,藥明康得擬募資200億元……

國內資訊

藥明康得擬募資200億元, 希望一年內完成上市?

3月30日, 彭博發佈消息稱, 無錫藥明康得新藥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計畫通過上海IPO,

計畫募集資金200億元人民幣(29億美元)。 據一名知情人士稱, 公司希望在一年內完成上市, 但具體情況仍將取決於監管機構的審批。

50家藥企曬一季度“成績單” 這家賺了4億

隨著上市公司的年報陸續出爐, 2017年一季度業績預告也漸露頭角。 據統計, 截止至3月31日, 共有50家藥企披露了一季度業績預告。 其中, 信立泰淨利潤有望突破4億元, 瑞康醫藥、福安藥業、永安藥業等7家的淨利潤增長或翻倍。

IBM 沃森機器人要批量進入中國大醫院了

在過去的這兩年時間裡, IBM 圍繞醫療領域的佈局投資已經超過了 40 億美元;而收益同樣是一組醒目的數位——根據 IBM 公佈的 2016 年第四季度財報, 沃森健康所在的新興業務占總營收的比例已經從 2011 年的 15% 上升至 41%。

但漂亮的業績並不代表中國市場就會順風順水, 像所有跨國公司經常說的, 中國市場複雜而多層次。 M 沃森機器人要批量進入中國大醫院了。

為佈局腫瘤市場這家企業兩年豪擲13億做了什麼?

近期, 益佰製藥消息頻出。 無論是高管的再次增持, 還是投資13億打造腫瘤醫療服務集團, 均彰顯出益佰製藥“聚焦大腫瘤”的決心, 除此之外, 公司腫瘤線多個品種受益於醫保目錄調整, 為腫瘤佈局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公司大腫瘤戰略進度為:1、公司高管多次增持彰顯對大腫瘤戰略佈局的信心。 2、腫瘤線多個品種進入新醫保新老品種形成共振效益。 3、兩年投13億進軍腫瘤醫療領域效果暫未達到預期。

專訪信達副總裁劉軍建:腫瘤免疫聯合治療,

我們還未擺脫“盲人摸象”

近兩年, 免疫聯合療法似乎已成為行業公認的、未來腫瘤的治療模式。 那麼, 聯合策略究竟應如何確定?確定了聯合的療法後, 時間、順序、劑量如何選擇?近日, 在BioShare2017蘇州站活動期間, 信達生物副總裁劉軍建博士在接受生物探索採訪時表示:“對於如何確定聯合策略, 儘管現在不是完全“盲人摸象”, 但也沒有徹底脫離“盲人摸象”的階段。 ”

CFDA發佈:仿製藥品質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品種分類指導意見

4月5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發佈《仿製藥品質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品種分類指導意見》, 旨在規範仿製藥品質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

CFDA 發佈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檢測試劑盒註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

本指導原則旨在指導註冊申請人對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T21、T18、T13)檢測試劑盒(高通量測序法)註冊申報資料的準備及撰寫, 同時也為技術審評部門對註冊申報資料的技術審評提供參考。

國外資訊

首個!23andMe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檢測獲FDA批准上市

4月6日, FDA批准了23andMe自主研發的個人基因組服務遺傳健康風險測試, 用於檢測與帕金森、遲發性阿爾茲海默症等10種疾病風險, 這也是FDA批准的首個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檢測。 這種測試目的是為消費者提供遺傳風險資訊, 但它並不能決定一個人是否會發展某種疾病或病症, 因為除了遺傳變異, 疾病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 包括環境和生活方式。

FDA開閘放水:3個月批准12個新藥上市

2017年第1季度,

FDA共批准12個新分子實體和新生物製品上市, 數量上是2016年第1季度的2倍。 如果考慮到整個2016年FDA才批准了22個新分子實體和新生物製品, FDA今年第1季度批新藥的節奏簡直可以用“開閘放水”來形容了。

會不會得老年癡呆?基因檢測或能告訴你

阿爾茲海默症(AD)的風險因素讓人難以捉摸。 如今, 由加州大學引領的國際合作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基因評分方法, 可用來計算與年齡相關的AD風險, 相關結論發表在PLOS Medicine雜誌上。 研究人員將基因型衍生的多基因遺傳信息與已知的癌症發病率相結合, 用來評估發展AD的暫態風險, 研究資料來自美國人群。

Nature深度好文:癌症免疫聯合療法如何做?這裡或許有答案!

很多業內人士認為, 免疫聯合療法將是未來腫瘤治療的支柱策略。 國內外大小製藥企業也在紛紛對免疫聯合治療進行佈局。但目前的現狀是,很多公司都是“手裡有什麼,就拿什麼聯合”,並不是所有的聯合方案都充分考慮了其背後的科學依據。那麼,究竟怎樣的聯合才能獲得更好的結果呢?3月24日,來自諾華生物醫學研究所(Novartis Institutes for BioMedical Research)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在NatureReviews Cancer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Prospects for combining targeted and conventional cancer therapywith immunotherapy”的綜述文章。

國內資訊

中國科協評出52名中科院和172名工程院院士候選人!

評審會上,各位評委根據評審辦法,嚴格按照院士的標準和條件,經過審閱候選人材料、逐個介紹候選人情況、集中評議、無記名投票等程式,共評出52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17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

Nature Commun:是什麼讓禽流感跨越物種屏障

是什麼讓禽流感病毒突破種屬的屏障?科學家終於有了答案,就在區區一個單堿基上。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3月21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的一篇論文報導了H7N9禽流感病毒RNA序列的一個堿基的改變可以解釋其持續感染人類和鳥類的能力。

清華大學發表Nature Neuroscience:長期記憶的保護機制

來自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IDG/McGovern腦科學研究所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Activity-induced histone modifications govern Neurexin-1 splicingand memory preservation”的文章,在分子機制層面揭示了哺乳動物腦中記憶保護機制這個困擾研究界多年的難題,研究指出了腦中長期記憶保護的新機制,為治療伴隨則記憶喪失的阿爾茨海默症,以及伴隨著頑固性創傷記憶的創傷後應激綜合症(PTSD)等腦疾病提供了全新的藥物開發思路。這一研究成果公佈在3月27日的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文章的通訊作者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管吉松研究員。

施一公:子承父志寫春秋 | 央視最新視頻

央視最新視頻對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的個人成長進行了介紹。施一公曾說,自己所做的一切,就是在實現父親在世時未完成的心願。因為意外事故,父親在施一公讀大學的時候就離開了人世,但父親留下的點滴記憶,卻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施一公,激勵他一步步成長為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放棄國外教職、全職回到清華。

2017年全球年輕大學排行榜出爐,中國14所高校入圍!

4月6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發佈了2017年最新THE年輕大學排名。此排名針對建校時間在50年以內的年輕大學,共有200所高校入選,其中中國高校(含港澳臺)14所。

國外資訊

他是張鋒關鍵Science論文的共同作者,最新CRISPR成果再登Nature!

3月29日,“魔剪”CRISPR再次登上Nature雜誌。來自洛克菲勒大學的3位科學家發表了一篇題為“CRISPR–Cas systemsexploit viral DNA injection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adaptive immunity”的論文。這一研究成果回答了一個存在已久的問題,即CRISPR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其中一位低調的大神是張鋒2013年發表的、證明CRISPR可用于編輯人類細胞基因組的關鍵Science論文的共同作者——Luciano A. Marraffini。

Nature驚人發現:特殊脂肪酸!讓“矮又胖”的線蟲壽命更長

最近抗衰老、長壽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們好像集體“開掛了”一樣:左一篇Cell,右一篇Science。這不,Nature雜誌也“不甘示弱”。4月5日,一篇關於“單不飽和脂肪酸能夠幫助線蟲活更久”的成果新鮮出爐。這一研究還有個驚人的發現:研究中,相比“苗條”的線蟲,短而胖的線蟲壽命更長。

Science:老年人的免疫系統為什麼會衰退?

從歐洲生物資訊研究所的研究人員(EMBL-EBI),劍橋大學Wellcome Trust Sanger研究所和劍橋研究所的英國癌症研究所(CRUK-CI)解釋了關於為什麼免疫系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這一長期存在的爭論。發表在3月31日的Science上的研究結果顯示,老年組織中的免疫細胞與年輕人相比缺乏協調性,在基因表達上表現出更多的可變性。

Science:單細胞測序細分腫瘤亞型

結合單細胞測序和癌症基因組Atlas資料,美國麻省總院和Broad研究所合作在3月31日Science雜誌上報導了星形細胞瘤和少突膠質細胞瘤起源都于神經祖細胞的相同類型,由基因突變模式和其微環境的組成分而區分開。

Science:慢呼吸為什麼會讓人感到平靜?

嘗試一下,緩慢地、順暢地呼吸。你是否感覺平靜下來了?長久以來,人們用這種方法穩定情緒。但是,這背後的科學依據是什麼呢?近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腦幹中少數將呼吸與心理狀態聯繫在一起的神經細胞。這一研究發表在3月31日的Science上。這項研究為“調息法”背後的科學依據提供了一個細胞和分子層面上的理解。

Nature新聞:吃年輕魚的便便,讓老年魚更長壽!

在諸多長壽之法中這可能是最令人倒胃口的一種——近日,科學家首次發現,老年魚在消化來自年輕魚便便中的微生物後,它們的壽命延長了!該研究結果於3月27日發佈在bioRxiv.org預印網站上,由德國馬普研究所的遺傳學家達Dario Valenzano及其同事發表。

人體試驗新證據!高劑量維生素C,“抗癌”安全性被證實

來自愛荷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臨床試驗發現,作為一種有望改善標準癌症治療療效的潛在策略,定期向腦癌和肺癌患者注入800-1000倍的維生素C每日推薦劑量被證明是安全的。同時,研究表明,高劑量的維生素C之所以能夠增加癌細胞死亡敏感性與能夠改變癌細胞鐵代謝的關鍵通路有關。安全性研究為II臨床試驗奠定了基礎。研究人員計畫在II試驗中調查是否高劑量的維生素C能夠延長接受化療和放療的患者的總體壽命和生活品質。

吸煙與Y染色體消失,《自然》子刊解密因果效應

吸煙已被認為是導致迴圈細胞染色體丟失的原因,但之前尚未弄清楚這其中的因果關係。近日,科學家在《Nature Genetics》雜誌上揭示了吸煙與Y染色體缺失的因果效應,研究發現Y染色體消失受19個基因區域所調控,他們還強調了Y染色體缺失與癌症易感性之間共用這種遺傳結構。

關於BioWeek

為了幫助讀者更好、更深入地瞭解前沿生物技術研究和生物行業內的成功商業模式。生物探索推出BioWeek資訊回顧欄目。通過匯總生物圈內一周的產業動態和研究前沿,來讓您更充分地認識生物業內的“生態圈”。

國內外大小製藥企業也在紛紛對免疫聯合治療進行佈局。但目前的現狀是,很多公司都是“手裡有什麼,就拿什麼聯合”,並不是所有的聯合方案都充分考慮了其背後的科學依據。那麼,究竟怎樣的聯合才能獲得更好的結果呢?3月24日,來自諾華生物醫學研究所(Novartis Institutes for BioMedical Research)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在NatureReviews Cancer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Prospects for combining targeted and conventional cancer therapywith immunotherapy”的綜述文章。

國內資訊

中國科協評出52名中科院和172名工程院院士候選人!

評審會上,各位評委根據評審辦法,嚴格按照院士的標準和條件,經過審閱候選人材料、逐個介紹候選人情況、集中評議、無記名投票等程式,共評出52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17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

Nature Commun:是什麼讓禽流感跨越物種屏障

是什麼讓禽流感病毒突破種屬的屏障?科學家終於有了答案,就在區區一個單堿基上。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3月21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的一篇論文報導了H7N9禽流感病毒RNA序列的一個堿基的改變可以解釋其持續感染人類和鳥類的能力。

清華大學發表Nature Neuroscience:長期記憶的保護機制

來自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IDG/McGovern腦科學研究所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Activity-induced histone modifications govern Neurexin-1 splicingand memory preservation”的文章,在分子機制層面揭示了哺乳動物腦中記憶保護機制這個困擾研究界多年的難題,研究指出了腦中長期記憶保護的新機制,為治療伴隨則記憶喪失的阿爾茨海默症,以及伴隨著頑固性創傷記憶的創傷後應激綜合症(PTSD)等腦疾病提供了全新的藥物開發思路。這一研究成果公佈在3月27日的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文章的通訊作者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管吉松研究員。

施一公:子承父志寫春秋 | 央視最新視頻

央視最新視頻對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的個人成長進行了介紹。施一公曾說,自己所做的一切,就是在實現父親在世時未完成的心願。因為意外事故,父親在施一公讀大學的時候就離開了人世,但父親留下的點滴記憶,卻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施一公,激勵他一步步成長為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放棄國外教職、全職回到清華。

2017年全球年輕大學排行榜出爐,中國14所高校入圍!

4月6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發佈了2017年最新THE年輕大學排名。此排名針對建校時間在50年以內的年輕大學,共有200所高校入選,其中中國高校(含港澳臺)14所。

國外資訊

他是張鋒關鍵Science論文的共同作者,最新CRISPR成果再登Nature!

3月29日,“魔剪”CRISPR再次登上Nature雜誌。來自洛克菲勒大學的3位科學家發表了一篇題為“CRISPR–Cas systemsexploit viral DNA injection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adaptive immunity”的論文。這一研究成果回答了一個存在已久的問題,即CRISPR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其中一位低調的大神是張鋒2013年發表的、證明CRISPR可用于編輯人類細胞基因組的關鍵Science論文的共同作者——Luciano A. Marraffini。

Nature驚人發現:特殊脂肪酸!讓“矮又胖”的線蟲壽命更長

最近抗衰老、長壽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們好像集體“開掛了”一樣:左一篇Cell,右一篇Science。這不,Nature雜誌也“不甘示弱”。4月5日,一篇關於“單不飽和脂肪酸能夠幫助線蟲活更久”的成果新鮮出爐。這一研究還有個驚人的發現:研究中,相比“苗條”的線蟲,短而胖的線蟲壽命更長。

Science:老年人的免疫系統為什麼會衰退?

從歐洲生物資訊研究所的研究人員(EMBL-EBI),劍橋大學Wellcome Trust Sanger研究所和劍橋研究所的英國癌症研究所(CRUK-CI)解釋了關於為什麼免疫系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這一長期存在的爭論。發表在3月31日的Science上的研究結果顯示,老年組織中的免疫細胞與年輕人相比缺乏協調性,在基因表達上表現出更多的可變性。

Science:單細胞測序細分腫瘤亞型

結合單細胞測序和癌症基因組Atlas資料,美國麻省總院和Broad研究所合作在3月31日Science雜誌上報導了星形細胞瘤和少突膠質細胞瘤起源都于神經祖細胞的相同類型,由基因突變模式和其微環境的組成分而區分開。

Science:慢呼吸為什麼會讓人感到平靜?

嘗試一下,緩慢地、順暢地呼吸。你是否感覺平靜下來了?長久以來,人們用這種方法穩定情緒。但是,這背後的科學依據是什麼呢?近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腦幹中少數將呼吸與心理狀態聯繫在一起的神經細胞。這一研究發表在3月31日的Science上。這項研究為“調息法”背後的科學依據提供了一個細胞和分子層面上的理解。

Nature新聞:吃年輕魚的便便,讓老年魚更長壽!

在諸多長壽之法中這可能是最令人倒胃口的一種——近日,科學家首次發現,老年魚在消化來自年輕魚便便中的微生物後,它們的壽命延長了!該研究結果於3月27日發佈在bioRxiv.org預印網站上,由德國馬普研究所的遺傳學家達Dario Valenzano及其同事發表。

人體試驗新證據!高劑量維生素C,“抗癌”安全性被證實

來自愛荷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臨床試驗發現,作為一種有望改善標準癌症治療療效的潛在策略,定期向腦癌和肺癌患者注入800-1000倍的維生素C每日推薦劑量被證明是安全的。同時,研究表明,高劑量的維生素C之所以能夠增加癌細胞死亡敏感性與能夠改變癌細胞鐵代謝的關鍵通路有關。安全性研究為II臨床試驗奠定了基礎。研究人員計畫在II試驗中調查是否高劑量的維生素C能夠延長接受化療和放療的患者的總體壽命和生活品質。

吸煙與Y染色體消失,《自然》子刊解密因果效應

吸煙已被認為是導致迴圈細胞染色體丟失的原因,但之前尚未弄清楚這其中的因果關係。近日,科學家在《Nature Genetics》雜誌上揭示了吸煙與Y染色體缺失的因果效應,研究發現Y染色體消失受19個基因區域所調控,他們還強調了Y染色體缺失與癌症易感性之間共用這種遺傳結構。

關於BioWeek

為了幫助讀者更好、更深入地瞭解前沿生物技術研究和生物行業內的成功商業模式。生物探索推出BioWeek資訊回顧欄目。通過匯總生物圈內一周的產業動態和研究前沿,來讓您更充分地認識生物業內的“生態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